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位移法

位移法

来源:化拓教育网
位移法

位移法也是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基本方法。位移法是以结构的结点位移(结点角位移和结点线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通过平衡条件建立位移法方程,求出位移后,即可利用位移和内力之间的关系,求出杆件和结构的内力。

在位移法求解超静定问题中,有七大步骤:

第一步:分析结构体系(是否为几何不变体系,是否有结点位移),结构体系中的结点位移(结点角位移和结点线位移)就是结构的所求的基本未知量。

第二步:选取基本结构,即在原结构中的基本未知量(结点角位移和结点线位移)处加上约束(刚臂和链杆),均假设顺时针转动。

第三步:列位移法方程:r11Z1R1P0(一个结点位移未知量)

r11Z1r12Z2r1nZnR1P0r21Z1r22Z2r2nZnR2P0



rn1Z1rn2Z2rnmZnRnP0

当为n次超静定时,

第四步:画M1、MP图,求rnm、RnP(画M1、MP图,通过查表得出,注意形常数及载常数的查法,记住是以顺时针转动为正。)

第五步:求解未知位移Zn。

第六步:求杆端弯矩:MM1Z1RP(一结点位移未知量)

MM1Z1M2Z2MiZiMnZnRP(n个结点位移未知量)

此步骤的正负号规定容易与力法正负号规定混淆。在位移法中,杆端弯矩以顺时针转动为正,逆时针转动为负。

第七步:求跨中弯矩(针对于集中力作用在跨中处以及均布荷载

作用情况),作M图,Q图(注意:求跨中弯矩时的正负号规定,同力法一样)

讨论:针对位移法中正负号规定判断需要注意的问题。1、什么是杆端弯矩?例如:如图所示超静定梁

假如截AB杆研究,就会暴露出三个内力(弯矩,剪力,轴力),现只研究弯矩,如图所示(夸张放大画出来):图中所标的即为杆端弯矩,它的作用是相对于杆端而言的。

2、如何判断正负号及运用正负号画弯矩图?

上图中杆端弯矩的方向是假设出来的,由图可知,MAB杆为正的(顺时针),MBA杆为负的(逆时针)。但是两个杆端弯矩都是使杆件下部受拉。

因此,我们首先可以求出来的杆端弯矩的数值及正负,然后由正负号判断出杆端弯矩的转向,再由杆端弯矩的转向判断杆件在杆端弯矩的作用下是在哪边受拉的,最后判断出来受拉边,再把弯矩图画在受拉边即可得出弯矩图。

位移法例题:

1、用位移法求解下面刚架,并作出弯矩图。

解:一、分析:该体系几何不变,只有一个C,无。二、选取基本结构

三、列位移法方程:r11Z1R1P0四、画M1、MP图,求r11、R1P

在MP图中,取C结点研究:

M

C

0

0

R1PM

0

0

R1PM

在M1图中,取C结点研究:

M

r11

C

0

r114i1i23i304E2E12E

0lll18Er11

l五、求Z1Z1

MR1PlM018E18Er11l4ElM02M0l18E92ElM01M0l18E912ElM02M0l18E32ElM01M0l18E92ElM01M0l18E9六、求杆端弯矩

MCBMBCMCEMEC0MCDMDC七、画M图

2、用位移法求解下面刚架,并作出弯矩图。

解:一、分析:该体系几何不变,只有一个E,无二、选取基本结构

。三、列位移法方程:r11Z1R1P0四、画M1、MP图,求r11、R1P

在MP图中,取E结点研究:

ME0R1P20800R1P60kNm在M1图中,取E结点研究:

M

E

0

3EIEI

0827EIr11

8r110

五、求Z1Z1

R1P60480

7EIr117EI83EI480

8054.29kNm87EI

六、求杆端弯矩

MED

MDE0MCEMECEI480017.14kNm47EIEI480034.29kNm27EI七、求跨中弯矩,画M图

M

中AC54.920108252.86kNm

28

3、用位移法求解下面刚架,并作出弯矩图。

第一种做法:

解:一、分析:该体系几何不变,只有一个B,无。二、选取基本结构

三、列位移法方程:r11Z1R1P0四、画M1、MP图,求r11、R1P

在MP图中,取B结点研究:

M

B0

R1P20800R1P60kNm

在M1图中,取B结点研究:

M

r11

B

0

114044r113

7

kNm4

五、求Z1Z1

R1P35

20kNm7r114六、求杆端弯矩3

MBA20520kNm

4MAB0MBD40kNmMDB0kNmMBC120020kNm1

MCB20010kNm

2

七、求跨中弯矩,画M图

M

中202.542AC28

5kNm第二种做法:

解:一、分析:该体系几何不变,只有一个二、选取基本结构

三、列位移法方程:r11Z1R1P0四、画M1、MP图,求r11、R1P

B,无。在MP图中,取B结点研究:

M

B0

R1P40500R1P35kNm

在M1图中,取B结点研究:

M

B0

114044

r113r11

7

kNm4

五、求Z1Z1

R1P35

20kNm7r114六、求杆端弯矩3

MBA20520kNm

4MAB0

MBD10440kNmMDB0kNmMBC120020kNmMCB1

20010kNm2

七、求跨中弯矩,画M图

M

中AC202.5425kNm28

4、用位移法求解下面连续梁,并作出弯矩图。

解:该体系为正对称结构,可取一半作为研究对象。

一、分析:该体系几何不变,只有一个B,无。二、选取基本结构

三、列位移法方程:r11Z1R1P0四、画M1、MP图,求r11、R1P

在MP图中,取B结点研究:

M

B0

R1P60450R1P15kNm

在M1图中,取B结点研究:

r11M

B0

r113

EIEI

40625EIkNm

2

五、求Z1Z1

R1P156

5EIEIr112六、求杆端弯矩

MAB0

MBAEI64548kNm2EIMAB0

MBC2EIMCBEI66048kNmEI66066kNmEI七、求跨中弯矩,画M图

M中ABM

中BC48406

36kNm24

4866206233kNm

285、用位移法求解下面连续梁,并作出弯矩图。

解:一、分析:该体系几何不变,只有一个B,无。二、选取基本结构

三、列位移法方程:

r11Z1r12Z2R1P0r21Z1r22Z2R2P0

四、画M1、M2、MP图,求r11、r22、r12、r21、R2P、R1P在MP图中,取B结点研究:

M

B0

R1P450R1P45kNm

在MP图中,取C结点研究:

M

C0

R2P300R1P30kNm

在M1图中,取B结点研究:

M

B0

114066r113r11

在M1图中,取C结点研究:

7

kNm6M

C0106

r122i0r122r12

在M2图中,取B结点研究:

1

kNm3

M

B0106

r212r11

在M2图中,取C结点研究:

1

kNm3

r21r21M

C0

r214i4i011440

6

kNm3

五、求Z1、Z271

Z1Z24506314

Z1Z230033

解得:Z34.62kNm

2六、求杆端弯矩

MAB0

Z148.48kNm

1

MBA348.4804520.76kNm

6

MAB0

11MBC448.48234.62020.78kNm6611MCB248.48434.6206.92kNm661MCD048.48434.62306.92kNm61

MDC048.48234.623041.54kNm

6

七、求跨中弯矩,画M图

M中ABM

中CD20.706

49.62kNm24

6.9241.54106220.77kNm

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