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集体备课总结:六
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
六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集体备课总结 时间:20__年10月11日 地点:六年级语文办公室 主持人:z
参加人员:六年级语文全体老师 一、、教学目的
1.理解本课10个生字,能读写以下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4.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保护地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及打破策略
1、继续让学生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搜集资料的好习惯。
第 1 页 共 4 页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把学生的理解与体会逐步引向深化,努力做到把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3、根据自主开展,点拨启导&”的教学形式,为学生设置了自读、自悟、质疑、表达、讨论、评价等学习活动的情景,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的解读
本文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说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保护地球。课文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用词严谨,表达生动,是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同时,课文多处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表达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全文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启迪读者的思想。
五、教学理念:
第 2 页 共 4 页
1、以生为本就是从学生实际程度出发,联络学生的生活,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文本的根底上,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充分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以读为本就是用读贯穿全文教学,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在读中升华情感,在读中积累语言。
六、讨论要点:
z:老师在课堂上创造一种适宜的对话&”环境,或是情感诱导,或是方法指点,或是鼓励肯定,努力促成对话&”的不断生发与深化,使学生有感而发,有情可抒。
z:让学生感悟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首先让学生找到能表现出地球得意的句子,自己读一读,然后老师引导──在茫茫的宇宙中,出现了一个裹着水蓝色的沙衣&”的晶莹透亮的地球,让学生感受到地球是那么美丽,那么亲切,让学生把地球的美读出来。
z:让学生感悟地球是渺小的。老师先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运行的情况,让学生只觉地球的渺小,接着让学生找出地球渺小的数据和有关的比喻,理解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最后让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
z: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得意,同时又是那样容易破碎。课文的哪些局部写出了地球母亲容易破碎?
第 3 页 共 4 页
z:理解地球是无私的......枯竭&”这句话。抓重点词不加节制&”体会人类地自私。
指导学生读这句话。
〔指导读出气愤、可惜等语气〕
z:学生考虑、写作,而后选取数位同学全班交流,同学们,千言万语,汇成这一句话--〔在地球&”前板书‘只有一个’〕地球的明天会如何,就在你我他,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手中。警示人们,大声读课题--
z:联络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讨论,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七、活动总结
本次教研活动组内全体老师积极参与,围绕教研主题畅所欲言,充分发表个人看法。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化透彻到达很好的教学效果。在上了本课后,我感觉课一下变得简单了,许多以前无法解决的难点,在本课中得到了很好解决。课堂气氛轻松了许多,让学生有了较充分的发挥空间。要是所有的课都能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的话,那么对于老师的成长将是一股无可估量助力。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