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及铜合金的焊接
来源:化拓教育网
科技信息 高校理科研究 铜及铜合金硇焊接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 吕会敏 马雪芳 胡芸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常用铜及铜合金的分类、焊接性,总结了焊接铜及铜合金常用的焊接方法。 [关键词]铜合金 焊接性 焊接方法 1.铜及铜合金的性能与分类简介 铜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具有非常好的加工成形性。密度为 8.96g/ear3,约为铝的三倍。它的导热率和导电率略低于银,约为铝的1.5 倍。铜及铜合金从成分上分为紫铜,黄铜,青铜和白铜,实质上是纯铜, 铜一锌,铜一铝,铜一锡合金I 。 1.1纯铜 纯铜的含铜量不小于99.5%,在工业中被广泛应用于制造电工器 件,电线,电缆,热交换器等。纯铜在退火状态下具有高的塑性,但强度 低。经冷加工变形后,强度可提高近一倍,但塑性降低几倍。焊接结构一 般采用软态即退火状态的紫铜。 1-2黄铜 黄铜原指铜和锌组成的二元合金,并因表面呈淡黄色而得名。黄铜 的倾向比低碳钢严重的多。铜中气孑L主要是溶解性气体氢直接引起的 扩散性气孔和氧化还原反应引起的反应气孑L,由于铜自身的性质使其 产生气孑L的倾向大为加剧,成为铜及其焊接的主要困难。在平衡状态 下,其氢的过饱和比钢焊缝大好几倍,在凝固结晶时形成氢气孔倾向 大;熔池中的Cu O与氢或CO反应生成的水蒸气或CO 不溶于铜而促 使反应性气孑L的出现。 3.铜及铜合金焊接的常用焊接方法 3.1埋弧焊 埋弧焊的特点是电弧热效率高,对熔池的保护效果好,焊丝的熔化 系数大,又能采用大电流。因此它具有熔深大,生产率高,变形小等明显 优点日。焊接铜及铜合金时,20ram厚度下工件在不预热不开坡口的工艺 下就可获得优质接头,使焊接工艺大为简化。埋弧焊由于焊接热输入较 大,熔化金属多,焊接热场较大,为防止液体铜的流失和获得理想的反 面成形,无论单面焊还是双面焊,反面均采用各种形式的垫板。垫板与 铜板的接触面要吻合很好,需要专门机械加工。为了保持焊剂垫层有一 定透气性,以利于焊缝中气体的析出,又不对反面成形造成很大的压力 使焊缝底部向下凹,还要选择颗粒度稍大的焊剂作为垫剂层,而且焊剂 层应有一定的厚度,一般不小于30mm。 3-2钎焊 具有比紫铜高得多的强度,硬度和耐腐蚀能力,并保持一定的塑性,又 能承受冷热加工。因而作为结构材料在工业中广泛应用。 13白铜 白铜是铜和镍的合金,因镍的加入使铜由紫色逐渐变白而得名。镍 可以无限地固溶于铜,使铜具有单一的A组织。白铜不仅具有较好的综 合力学性能,而且由于其导热性接近于碳钢而变得比较容易焊接,不需 要预热。但其含有的合金元素对于硫,磷杂质很敏感,易形成热裂纹。因 而焊接时要严格限制这些杂质的含量。 1.4青铜 青铜实际上是除了铜锌,铜镍合金以外所有铜基合金的统称,如锡 青铜,铝青铜,硅青铜等。青铜具有比紫铜,甚至比大部分黄铜高得多的 强度和耐磨性,并保持有一定的塑性。除铍青铜外,其他青铜的导热性 能比紫铜和黄铜降低几倍至几十倍,并且具有较窄的结晶区,因而大大 改善了焊接性。青铜广泛应用于铸件和加工制品。 2 同及其合金的焊接性分析 2.1难熔合及易变形 铜与铁的导热系数、线膨胀系数和收缩率见表一,20 ̄C时铜的导热 系数比铁大7倍多,1000%时大1 1倍多。焊接时热量迅速从加热区传 导出去,使母材与填充金属难以熔合。铜的线膨胀系数和收缩率也比较 大,如表铜的线膨胀系数比铁大15%,而收缩率比铁大一倍以上。加上 铜及多数铜合金导热能力强,使焊接热影响区加宽,焊接时如加工工件 刚度不够,必然会产生较大的变形。 表1铜与铁的热物理参数 导热系数W/(mk) 线膨胀系数 金属 20℃ Cu Fe 393.6 54.8 20~100℃ 收缩率(%) 1000 326.6 29-3 (10— K ) l6.4 l4.2 4.7 2.0 2.2热裂纹 氧是铜中经常存在的杂质,铜在焊接熔化状态时较容易氧化,而生 成Cu O。Cu O能与Cu形成(Cu+Cu20)的低熔点共晶。其共晶温度为 1065℃,低于铜的熔点(1083℃),使焊缝容易产生热裂纹。对于特别重 要的焊接结构件来说,其含氧量不应超过0.O1%,而PI1、Bi、S则是铜及 其合金中经常存在的有害杂质。磷事实上不溶解于铜,而与铜形成低熔 点共晶,析出于晶间。(Cu+Bi)的共晶温度为270 ̄C。Pb能很微量溶于 铜,但Ph量稍增高的时候就与铜形成(Cu+Pb)低熔点共晶,其共晶温度 为955℃。这些共晶严重降低了焊缝金属的抗热裂纹能力。研究结果显 示,铜及其合金中含Ph、Bi量较高时,就会出现裂纹,热影响区还会出 现液化裂纹,因此必须严格限制用于制造焊接结构的纯铜的含Ph量和 Bi量。s能较好的溶解在熔化状态中的铜,但当凝固结晶时,其在固态铜 中的溶解度几乎为零,硫与铜形成Cu:S。(Cu2S+Cu)共晶温度为1067 ̄C, 低于铜的熔点,可使焊缝形成热裂纹,故焊缝中的含硫量也要严格的控 制。纯铜焊接时,其焊缝为单相组织,且由于纯铜导热性强,焊缝易生长 成粗大晶粒。这些都是加剧热裂纹生成的因素。纯铜及黄铜的收缩率及 线膨胀系数大,焊接应力较大,也是促使热裂纹形成的原因。 2-3气孔 气孔是铜及铜合金焊接时的一个主要问题,尤其熔化焊时,其出现 铜及铜合金具有优良的钎焊性,无论是硬钎料还是软钎料都容易 实现。因为铜及铜合金有着良好的润湿性,表面的氧化膜也容易去除 。 只有部分含铝的铜合金由于表面形成Al 膜较难去除,钎焊较困难。 铜及铜合金多采用氧一乙炔火焰,但接头的间隙较宽,钎料是靠熔敷机 理分布,而不是靠毛细管机理分布的。 3.3钨极氩弧焊(TIG) 用钨极氩弧焊(TIG)焊接铜及铜合金时,具有电弧稳定、能量集中、 保护效果好、热影响区窄、操作灵活等突出的优点。是目前铜及铜合金 焊接手法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特别适合中,薄板和小件的焊接和补 焊。大部分铜及铜合金TIG焊时对工件有预热要求。在焊接紫铜或高导 热率铜合金工件时,不允许预热或要求较大熔深时,可以使用氮气或氦 气作为保护气体。但铜在氮气中进行焊接,其熔池金属流动性差,焊缝 易生气孔。氦气密度较小,焊接时消耗气体量增加1~2倍,成本过高。 3.4熔化极氩弧焊(MIG) 与钨极氩弧焊相比,熔化极氩弧焊(MIG)可以选用更大的焊接电 流。因而电弧功率更大,熔化效率高,熔深大,焊速快,接头质量好,是焊 接中、厚度铜及铜合金的理想方法。MIG焊的穿透力较强。采用大功率 焊速的规范参数,可以提高焊接效率。由于熔池的增大,保护气的流量 相应也成倍增加。与TIG焊相比,焊接同样厚度的铜件,焊接电流增加 30%左右,焊速可提高一倍。大电流有利于电弧的稳定,高速焊接时避 免一些铜合金的热脆性和近缝区晶粒长大都有好处。MIG焊接规范中 最重要的是电流密度的选择,它决定着熔滴的过渡形式,而后者又是电 弧稳定和焊缝成形的决定因素。 3.5等离子弧焊 等离子弧具有比TIG和MIG焊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温度,很适合于 焊接高导热系数和对过热敏感的铜及铜合金。等离子弧是一种经压缩 后的电弧,能量密度高度增加,焊接热影响区较小。6~8mm厚的铜件可 以不预热不开坡口一次焊成,接头质量可以达到母材水平。等离子弧束 很细,能量密度集中,焊前对工件边缘的加工精度、工件的装配精度、薄 件的夹具精度等都有很高的要求。等离子弧的稳定性很差,对焊接工艺 参数的变化很敏感,而且焊接规范参数很多,因此其获得稳定的焊接质 量规范参数的选择范围很窄。 4.结束语 本文对铜及铜合金的性能、分类及应用进行介绍,同时对铜及铜合 金的焊接性及在焊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常用 的铜及铜合金的常用焊接方法进行了总结。 参考文献 [1]孙学强机械制造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袁焕中.电弧焊及电渣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3]杨瑞鹏,李培祖铜铝直接钎焊技术[J].焊接技术,1999,28(5) 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