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期末检测题阅读卷成长博客CERSPB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文化素质期中检测
七年级语文阅读卷
说明:1.本试题分阅读卷及答题卷两部分,本卷为阅读卷,共4页。请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有关要求,在答题卷上答题。完卷时先交答题卷,后交阅读卷。范围:1、2、3单元。
第一部分.基础(共27分。)
1、请用行楷书写下面文字。(4分。含卷面分) 能写一手好字,可以让人赏心悦目,称羡不已!
2、按要求及提示填空、默写。(11分)
(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1分) (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分)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通过写“莺”、“燕”来表达“春行”惊喜心情的诗句是“ , ”。(2分) (4)《论语》中阐述学与思的关系的一句是: , 。(2分) (5)默写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 。 , 。(5分) 3、修改病句。(3分)
(1)北京市将努力改善环境,保证了“绿色奥运”对北京环境质量的要求。 (2)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3)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
4、请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6分)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lǒng( )着一层bó ( )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漫漫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希希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给拼音写汉字。(2分)
人家屋顶上全lǒng( )着一层bó ( )烟
(2)、画“ ”的词组有错别字。请改正。(2分)
(3)文段间接描写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即可)(2分)
5.口语交际(3分)
有位老太太,大女儿是卖雨伞的,小女儿是开洗衣店的。晴天,她担心大女儿的伞卖不出去;雨天,她担心小女儿洗的衣服晒不干,整天忧心忡忡。邻居周老师劝她换个角度看问题,说:“ 。”老人听了豁然开朗,面带笑容。(在横线上写上你设计的周老师的话)
第二部分、阅读(43分)
(一) (11分)
在山的那边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6、 为什么我爬上了山顶,却哭着回来了?(2分)
7、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个诗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析其表达效
果。(3分)
8、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3分)
9、从这节诗中可以读出“山”与“海”的具体含义吗?请简析。(3分)
(二)(13分)
[甲]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
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乙]济南的秋天是诗境。……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 )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 ),而立刻随着( )。忽然黄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有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也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
10.从下面一组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依次将字母填在乙文的括号内(3分) A、变换 B、变动 C、流动 D、变幻 E、变化
11.甲文按 顺序写山色,从“ ”到“ ”,展现出各个细部雪的光、色、态,突出了雪后山的“妙”之所在。(3分)
12.乙文写山色,先写山腰的松树和树旁黄草的颜色,再写 的黄、灰、绿、藕荷色和山顶的颜色,然后重点写 的颜色,并突出其 的特点。(3分)
13.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2分)
忽然黄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14、甲文末句“秀气”的含义是什么?(2分)
(三)(13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虫蚁为兽/仁以为己任 ..
B.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人谋而不忠乎 .. C.故时有物外之趣/温故而知新 ..
D.故时有物外之趣/择其善者而从之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7.请根据选文意思,写出现在常用的二个成语。(2分) 、
18.选出对文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学与思的辨证关系。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说明了新旧知识的关系。
C.“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告诉我们应该有良好的修养和宽广的胸怀。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说明人不必虚心求教,博取众长。 19、按要求从本文中找出例句。(3分)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品德修养:
(四) (6 分)
[甲]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乙]
鱼儿上来了,
水面上一个小虫儿漂浮着---- 在这小小的生死关头, 我脆弱的心, 忽然颤抖了。
20、 [甲] [乙]两文均为冰心的作品,前者摘自《 》,后者摘自《 》。(2分) 21、请依照例子学习鉴赏[乙]文。(4分)
例:甲文鉴赏:寥寥几句,赞扬了最崇高、最无私的母爱。她对母亲表示了由衷的感激之情。联系自然,读来委婉柔和。
第三部分:写作(50分)
人生是多姿多彩的。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等候把小鸟孵出来,第一次上网,第一次挨批„„第一次的经历不一定都愉快,但给你留下的印象一定是永生难忘的。 请你将题目“第一次„„”补充完整,写下你第一次的难忘的经历与感受,注意写出真情实感,字数在500字以上。 .....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检测题
参考答案
一(27分)
1、书写行楷字均可。请根据全卷书写水平综合评分。
一等,4分。标点正确,有1~2个错别字。书写格式规范、整洁、美观,基本功好。
二等,3分,标点大体正确,有3~4个错别字。书写较规范,卷面清洁,基本功好。
三等,2分,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有5~7个错别字,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基本功较差。 四等,1分,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8~10个,书写格式不规范。卷面不整洁,基本功较差。
2、(11分)(1)(1分)风正一帆悬 (2)(1分) 随风直到夜郎西。(3)(2分)几外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2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5分)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3分)(1)删去“了”字。 (2)把“将来”移到“希望”后面。 (3)把“和”改为“等”。 4、(6分) (1)(2分)人家屋顶上全lǒng(笼)着一层bó(薄)烟。 (2)(2分)慢慢 稀稀疏疏 (3)、(2分)密密地斜织着。 5.(3分):老奶奶,晴天洗衣店生意兴隆,雨天买伞的人络绎不绝,无论晴天雨天,您的女儿的生意都能赢利。
二
(一)(11分)
6、(2分)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7、(3分)拟人。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将山人格化、具象化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心中的感受,表现“我”内心极度的失望。 8、(3分)小时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上山顶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想望没有告诉他人所以是隐秘的。 9、(3分)对于“海”,我是怀着隐秘的想望去追求的,这里的“海”是一种光明、自由、理想境界的象征。而“山”,却“给我的幻想打了个零分”,敲碎了“我”的美梦,让“我”的理想落空。这里的“山”,是通向理想的道路,是重重的困难、道道的难关。
(二)(13分)
10. (3分)变动 变化 变换 11、(3分)空间; 山上(山尖); 山坡(山腰) 12. (3分)山脚; 山腰;多变
13. (2分)连用两个比喻,形象地写出山腰中色彩的变换,如梦如幻。 14. (2分)美丽而柔弱
(三)(13分) 15.A
16(1)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并不在心中怨恨,这样才算是君子。孔子说: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 都
可以为师
17. 温故知新 择善而从 任重道远 18.D
19、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吾日三省吾身。 品德修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四)(6分) 20、(2分)《繁星》,后者摘自《春水》。 21、(4分)乙文鉴赏:这首诗充分表现了冰心的爱心,写得最好的一个地方就是:“这小小的生死关头,我脆弱的心,忽然颤抖了。”这句话细致描绘了十一个小小的生死关头,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充分体会到冰心的那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对弱者的同情心!
作文(50分)
22 作文等级 评分标准
一类卷 (50—45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2、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3、语言得体、流畅。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语言规范、通顺。 1、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 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1、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 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 二类卷 (44—40分) 三类卷 (39—30分) 四类卷 (29—15分) 五类卷 (14—0分)
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1---5分(加至本题满分为止): 1、立意深刻; 2、构思独特; 3、语言优美; 4、有个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