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古罗马与古希腊的建筑风格对比研究——以古罗马共和盛期和雅典卫

古罗马与古希腊的建筑风格对比研究——以古罗马共和盛期和雅典卫

来源:化拓教育网
◎美学技术◎ 古罗马与古希腊的建筑风格对比研究 ——以古罗马共和盛期和雅典卫城的建筑为例 康 楠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湖南长沙摘要:本文精选古罗马共和盛期的建筑与古希腊的代表 性建筑雅典卫城进行了建筑形制和功能对比。研究诣在深入分 析古罗马风格与古希腊之间建筑要素和功能的关系及优势,并 力求探寻设计实践的新方法。 关键词:古罗马风格;古希腊风格;建筑;雅典卫城;罗马共 410083) 体比例与爱奥尼柱式相似,装饰繁多,具有奢华性格。2)主要建 筑分析。卫城山门位于卫城西端,山门内部西低东高,中间为构 图中心、坡道,坡道前端两侧由爱奥尼柱式形成纵向的内柱廊, 建筑空间有方向、高低、开合变化。巴提农神庙位于卫城最高 处,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是希腊本土最大的多立克式 和盛期;继承与创新 1概念定义 (1)古罗马共和盛期的建筑类型与风格特征。古罗马共和 时期建筑类型很多,主要为除神庙外的公共建筑,如剧场、公共 浴场、斗兽场、输水道等。罗马人将柱式结构多样化,并增加了 装饰功能。新技术的发明使建筑稳固轻巧,摆脱地形,内部 空间更加宽阔。大型建筑的气势磅礴,宏伟凝重,内外形态和谐 统一。(2)雅典卫城建筑群的建筑类型与风格特征。雅典卫城 建筑以神庙为中心,集合大量公共活动场所的综合性的公共建 筑,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巴台农神庙、狄奥尼索斯剧场等。雅典 卫城采用环柱式建筑平面造型结构。建筑风格开敞明朗,崇尚 与自然和谐,建筑比例参照人体比例规范而设计,建筑与装饰均 雕刻化。 2形成因素分析 (1)时代背景及发展趋势。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城发展 壮大,开始大规模兴建基础设施,特别是公共建筑绽放出新的光 芒。而公元前5世纪,希腊打败波斯,政治、经济和文化达到高 峰,建筑也随之发展完善,其中建设的重点是卫城。(2)形成原 因。古罗马人汲取伊特鲁利亚人、古希腊和古埃及的文化充实 创造了自己的文化。此外,建筑技艺和材料的创新使古罗马建 筑成为不朽之作,形成了古罗马共和盛期的建筑风格。雅典位 于地中海航道交叉点,波斯战争之后,希腊城邦重新繁荣;其次, 雅典收取大量财富和优秀工匠,继承和汲取了多立克文化和爱 奥尼文化的精华之处;另外,古希腊人的泛神论思想、经济、技术 等综合因素促成了和谐、崇高的雅典卫城建筑群。 3建筑形制分析 3.1 古罗马共和盛期的建筑 1)建筑要素分析。古罗马建筑有五种柱式,其中三种 继承于古希腊,另外还发展了塔斯干柱式和组合柱式。柱式的 使用方式有叠柱法、巨柱式和对柱式,在此基础上完善并创造了 十字拱、连续券和券柱式。建筑弓形式的门头窗头构成了拱形 和排列,使结构部件具有装饰效果。半圆券砖石相互接触面呈 放射状称罗马券。半圆券轴向伸展构成筒形拱,其进一步发展 创造了券柱式结构。十字拱四角设支柱,无需连续承重墙便可 使空间更开阔。一系列的十字拱、筒形拱和穹隆顶组合呈现出 了丰富而宏大的内部空间。2)代表性建筑分析。马采鲁斯剧场 在形制上运用了放射形排列的筒形拱,将古典柱式与拱券结合 使空间更加秩序化,剧场外围的柱式有三层:底层多里克;中层 爱奥尼;上层科林斯。叠柱式既解决承重又对建筑起到装饰作 用。拉卡拉浴场空间宽阔且功能多样包括店面、院子等。公共 浴场采用拱券结构,并在拱顶里设取暖管道。温水浴大厅用十 字拱,下部承重墩子外侧有短墙抵御侧推力,短墙之间跨有筒形 拱,即增强整体刚性又扩大空间。3)小结。古罗马共和盛期建 筑式样在古希腊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 面广泛创新,结构与装饰、功能与空间的组合使其摆脱地形限 制,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古罗马人在世俗性的公共建筑上 的建树使的建筑艺术找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2雅典卫城 1)建筑要素。古希腊柱式在卫城建筑群中广泛应用。柱 式包括以下三种:多立克柱式,柱身有棱角凹槽,无柱础,檐部多 为直面,刚劲有力,具有男性性格;爱奥尼柱式,整体比例细长, 柱头有涡卷、柱身圆面凹槽,柱础复杂,檐部多复合线脚,风格秀 美,具有女性性格;科林斯柱式,柱头有毛茛叶,柱身、柱础与整 神庙。形制采用隆重的围廊式,立面成黄金矩形,有着良好的比 例关系,是卫城中唯一的围廊式建筑、也是装饰最华丽的建筑。 狄奥尼索斯剧场又名酒神剧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剧场之一,最 早用于祭祀酒神。她位于卫城南侧,依山而建,呈扇形结构,看 台采用木质座椅,前面是为王公贵族而建的大理石雕座椅。3) 小结。卫城建筑的特点主要建筑形式主要以柱式为主,采用雕 塑装饰,空间位置布局巧妙,建筑构造简单、和谐。但古希腊的 梁柱结构在跨度和高度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建筑物和建 筑群体采用地形环境相结合的形式。 4对比分析 4.1建筑形制对比 1)相同点。古罗马建筑包括五种柱式,其中三种继承了古 希腊的三大柱式。装饰上都采用雕塑形式和卷曲的植物花纹; 技术上都采用了视距校正法完善造型比例;布局规模宏大,多种 建筑集中分布,内部空间序列化,外观对称统一。2)不同点。在 柱式构成上,罗马在古希腊基础上发展了两种新柱式:塔斯干柱 与多立克柱相似,不同于柱身无凹槽且有柱础;组合柱式在科林 斯式柱头增加爱奥尼克式的涡旋,使其更加华美。在建筑技术 上,古希腊建筑采用石木为主,承重主要依靠柱或殿墙。而古罗 马建筑使用了混凝土和大理石饰面技术。结构采用了整套复杂 的拱顶体系。在空间布局上,古希腊庙宇呈平面布局,均衡对 称,四周柱廊环绕,建筑跨度较小,依地势而建。而古罗马盛期 的公共建筑以宏伟著称。建筑柱问跨度加大,并摆脱了地形限 制,空问布局与功能更加丰富、自由。罗马人布局方法和复杂的 空间组合形式,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3)小结。古希腊确立 了一些建筑物的形制,形成了稳定的柱式,发展了建筑和建筑群 设计的艺术原则。古罗马建筑得以继承,并开辟了新的建筑领 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在形制、艺术和技术等方面的广泛成 就引领古典时期建筑走向最高峰。 4.2建筑功能对比 1)相同点。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都是在战后发展起来,因 此都有御敌入侵功能。模宏大奢华,满足统治者炫耀心理。剧 场建筑满足了民众举行大型动,丰富了日常生活。2)不同点。 古希腊人的神学思想确定了神庙为雅典卫城的主体,因此建筑 功能以祭祀拜神为主。古罗马共和盛期的建筑种类繁多,因此 功能用途偏向于实用功能,都是以统治者为中心设定的。3)小 结。从古希腊到古罗马建筑功能的发展来看,建筑功能由崇拜 神开始转向为服务于人。建筑开始变得世俗化、多样化。可见, 政治制度、经济文化与建筑的功能起到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作用。 5总结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摇篮,集中了各种艺术形式的精华。 古罗马人则是汲取了古希腊建筑的精华,并赋予了建筑一种热 烈、富丽的特点,使建筑空间更为宏大、自由。其对结构形式完 美的排列组合亦可应用到现代设计中去,增加设计的层次感。 古罗马人以其包容进取的思想促进了世俗建筑的发展,秉承古 罗马人的思想应用到现代设计中去,亦可创造无限的可能。 参考文献: [1]王其均.外国古代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李金龙.外国古建筑图释[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3]钱正坤.世界建筑风格史[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康楠(1987一),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 品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