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设计

来源:化拓教育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设计

学科: 历史 题目: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史实,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了解忽必烈建立元朝的过程,认识元朝的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过程与方法:识读有关成吉思汗、忽必烈两位历史人物的图像资料、文字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尝试了解蒙古族兴起与元朝统一的历史;阅读《知识拓展》,正确评价文天祥的抗元行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元朝统一对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起到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分析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是教育部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中的重点章节。内容要点: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能够正确评价成吉思汗对蒙古和中华民族发展做出的贡献,正确看待文天祥的抗元行动,及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元朝的历史主要涉及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元朝统一全国:(12世纪初,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发动了对周围地区的长期征伐,灭西夏、金,招降吐蕃,征服大理。1276年元朝灭南宋,1279年统一全国。)元的统一,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内分裂割据和多个政权并立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500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促进了国内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发展,对中华文明的整体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学情分析 通过平时课堂的观察和了解,发现七年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历史知识的积累,比如对蒙古族生活区域、环境、习性的了解,这对于本课开始部分,了解蒙古族统一的背景,有一个较好的铺垫。比如知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是弯弓射大雕”的诗句,对于本课学习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的历史功绩,评价铁木真,有一个很好的引导。 学生拥有丰富的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容易接受形象直观的事物,但是抽象思维能力薄弱,所以对统一的过程,要简约而明了,可用图示的方法,展示其地理方位和过程。学生对历史图片有初步的赏析能力,比如:历史人物图像、实物图片欣赏。对文字资料解析能力还有待于提高,比如:《蒙古秘史》的文献,铁木真“军政合一”的措施,忽必烈“行汉法”的意义,所以我们尽量多角度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关于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一定要渗透民族发展、民族融合、民族发展。 关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学生的观点还不完整,例如:蒙古族到处征伐的战争,文天祥抗元。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客观进行评价,既看到战争的侵略性、掠夺性,也要看到英雄人物反抗侵略、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进而品读统一的历史趋势和历史意义。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运用电子白板教学手段,结合教学过程制作课件,穿插教材现有的教学资源:图片资料、相关史实、问题思考、知识拓展、课后活动等,完善教学环节和内容。要求学生做适当的课前准备,收集有关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的资料,授课过程中老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部分)。结合地图,构建历史学科空间意识(元统一的过程)。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评价历史事件(元统一的历史意义)。感悟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文天祥),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成吉思汗)。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 / 6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设计

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难点:如何认识元朝统一的进步性和文天祥抗元的正义性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提问学生:歌曲反映了那个民族的生活,你对这个民族有哪些了解? 展示历史图片,在欣赏中,过渡到新课中:这个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从12世纪开始不断征战,最终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建立起强大的元朝。他们是如何兴起、壮大、并统一全国的呢?由此导入新课。 新授: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蒙古族的兴起 展示图片:《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请同学结合教材,在地图上找一找蒙古族兴起的区域,说一说蒙古族生活的环境特点,蒙古族的民族习性? 展示:课后活动《蒙古秘史》历史文献中,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的描述“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掠夺财物……”。引导学生思考:他反映了蒙古草原上的什么局面?如果你生活在哪个时代,你最渴望什么?这一局面是怎样改变的? 学生结合课文回答:兴起于大兴安岭北段,迁徙至草原,游牧生活,善骑射…… 学生回答:蒙古草原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 渴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草原。 过渡:战争给蒙古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他们渴望摆脱战乱,结束分裂,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铁木真顺应人民的 培养学生看图识图的能力,构建历史的空间概念。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文献的能力,丰富历史情感。 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踊跃回答问题:蒙古族,成吉思汗、大草原、蒙古包、羊群…… 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带着问题,走进新课堂。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 / 6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设计

愿望和历史发展的要求,以非凡的智慧、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坚强的性格,组织一直强大的军队,经过多年的战争,实现了蒙古的统一。 2、蒙古族的统一 展示:《相关史实》文字资料,了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后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引导学生分析其历史意义。 过渡:蒙古在铁木真的统一下强大起来,促进了蒙古社会的进步,加速了蒙古族的封建化进程,成为蒙古历史上的转折点。 3、蒙古的扩张 展示:《金、南宋、西夏对峙》图,引导学生观看蒙古灭西夏、灭金的过程。 提问:成吉思汗对外发动战争的性质。 过渡:成吉思汗发动战争的性质;对内灭金灭西夏,既有民族压迫,又推动了全国的统一;对外向西征欧亚,既有侵略扩张,又加强了中西联系。 学生讨论回答: 历史功绩:统一了蒙古,建立了蒙古政权。军政合一的体制。创建蒙合作探究:成吉思汗被赞誉为“一代天骄”,你认为合适么? 古文字。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不足:扩张战争具有掠夺性、野蛮性,给人们带来灾难。 评价: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过渡:蒙古政权建立后,四处征讨,蒙古铁骑最远到达欧洲多瑙河流域,建立起地跨欧亚的蒙古帝国。但是最后是铁木真建立元朝,统一全国的吗? 二、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1、元朝的建立 提问:建立者、时间、都城 展示材料:《元大都平面图》和结合学生回答: 忽必烈、1271、大都。 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治国安民、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3 / 6

体会蒙古族的汉化措施及影响。 学会用辩证历史观评价历史人物。 学生回答:具有侵略性和掠夺性。(对内民族压迫,对外侵略扩张)。客观上统一了全国,促进了中外交流。 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评析历史事件。 学生:军事、行政、生产相结合的制度。 促进了蒙古族的发展壮大,蒙古社会的发展。 使学生认知,蒙古族统一的进步性。对成吉思汗这个历史人物形成完整认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设计

课文,思考元大都平面图的建筑有什么特点?忽必烈接受汉族儒臣怎样的统治方法? 学生讨论回答:赢得汉族地合作探究: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的建议,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和文化,这对他完成统一大业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主阶级对元政权的支持,有利于蒙古政权的封建化与民族交融。有利于安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增强了元朝军队实力,为元朝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2、元的统一 元军何时灭亡南宋,统一全国的? 元军大举进攻时,南宋军民浴血奋战,顽强抵御,涌现很多抗元斗争的英雄人物,最著名的是谁?你知道有关他的事迹么? 过渡:元朝的统一,是我国封建时代继秦汉、西晋、隋唐之后又一次大统一,它结束了自五代以来长达三个半世纪的分裂局面,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这些史实证明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的道理,同时也说明了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统一是历史的发展必然趋势,是主旋律。 学生回答:元朝的统一,结束3、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讨论后整理: 合作探究:有人说:“既然要肯定元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为什么又要赞扬文天祥的抗元精神,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从中华民族发展史来看,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分裂割据,重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有进步意义。 从战争主观动机和性质来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历史事件。 深度感悟:促进民族交流,推动蒙古族汉化,开创了明清500多年的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 学生回答: 1276年,元军攻入临安,南宋灭亡。1979,灭南宋残部,统一全国。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坚贞不屈。 品读历史,感悟历史,体会文天祥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精神品质,学习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精神。 在探讨中总结,在思考中进步 4 / 6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设计

看,蒙古贵族为了掠夺土地、人口、财富,具有侵略性略性,文天祥抗元斗争具有反抗民族压迫,保卫人民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正义性,其不畏强暴、反抗压迫的精神和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是值得肯定的。 因此,我们既肯定文天祥抗元,又要肯定元统一的进步性,二者并不矛盾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结合板书小结:蒙古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铁木真完成了蒙古各部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蒙古灭西夏和金,为忽必烈建立元朝奠定了基础。元朝建立后,灭掉了南宋,实现了全国统一,结束了唐末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政治局面。这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七、板书设计 过着游牧生活 蒙古的兴起 社会动荡,战争频繁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 蒙古的统一 建立蒙古政权 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蒙古的扩张 元 朝 建 立 与 统一 八、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讲授过程中,我充分运用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内容丰富,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气氛活跃,使课堂效果焕然一新。设问激疑,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运用发展性教学评价来评价学生、帮助学生,使学生个性得以培养,还能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过程,大大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大胆放手,充当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5 / 6

1227年,蒙古灭西夏 1234年,蒙古灭金 1271年,忽必烈建元朝(大都) 1276年,援军攻入临安,南宋灭亡 1279年,灭南宋残部,完成全国统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设计

生是参与者、发展者,师生平等,使师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学相长。板书设计,突出结构框架,使主题线索清晰明了。值得提出的是,课前搜集、整理资料需要老师作出认真的指导、引导;学生讨论需要做好充分准备,需要有效的组织、时间的控制。否则,本课在课堂中开放与高效可能难两不误,会导致有限的课堂时间和教学内容发生矛盾。另外,其中有些[小结]可放手由学生来进行。当然,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我一定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更大的进步。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