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4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卷(附答案)

2014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卷(附答案)

来源:化拓教育网
-------------在--------------------此 ___________--------------------__卷___号生 _考__ _ _ _ _-------------------- ___上_____ _ _ _ ____________--------------------____答__名__姓__ _ _ _ __--------------------__题_________校学--------------------业无毕--------------------效---------------- 绝密★启用前

河北省2014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物 理

本试卷满分65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共18分。第1~6小题的四个,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

题2分;第7~9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的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 1.如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甲: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B.乙:铜片表面出现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说明铜比银活泼 C.丙: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靠近后,一根远离,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丁:测力计示数与钩码重相等,说明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杰出贡献。创立经典力学理论体系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 ( )A.焦耳 B.牛顿 C.阿基米德 D.托里拆利 3.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根据音色辨别蝉鸣虫吟

B.街道上的噪声检测设备可以减弱噪声 C.水面舰艇是通过电磁波搜寻水下目标的 D.移动电话和电烙铁都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 4.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只信鸽的质量约为5 kg

B.电冰箱冷冻室内的温度约为4℃ 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3 m/s

D.篮球板上篮圈到地面的距离约为3.05 m 5.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 )①冰雪消融 ②积水干涸 ③滴水成冰 ④霜满枝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物理试卷 第1页(共14页) 6.小明坐在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与公路并排的铁路上一列火车的车头,过了一会儿又看到车尾。关于火车与汽车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 ( ) A.火车静止,汽车运动 B.火车运动,汽车静止

C.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同,火车的速度等于汽车的速度 D.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火车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 7.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甲凸透镜(f甲=20cm)的成像情况。此时,他又用乙凸透镜(f乙=10cm)替换甲凸

透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继续实验。下列关于乙凸透镜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 A.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B.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C.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D.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汽车突然开动时,站在汽车上的人会向后仰,是由于人具有惯性 B.竖直抛向空中的石块,运动得越来越慢,是由于石块的惯性越来越小

C.人沿水平方向推停在水平面上的车,车未动,车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打乒乓球时,球拍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拍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两个力的大小一定相等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滑动变阻器,R2、R3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将滑片P由a端向b端滑动一段距离后,电压表V1、V2示数变化的大小分别为

U1、U2,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大小分别为I。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U2大于U1 B.U2I与U1I的差值等于R2

C.R2和R3消耗的电功率的和增加了U2I

D.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变大,电流表示

数变大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10.将一个底部封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支架上,管中装一些酒精,然后用塞子塞紧管口。把一根橡皮条缠在管子上并迅速来回拉动,很快会观察到塞子被酒精蒸气顶出(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问题:采用什么方法使金属管壁的温度升高的? 回答: 。 (2)请从物态变化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

问题: ? 回答: 。

物理试卷 第2页(共14页)

11.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 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 m;小红发现衣

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 (填“衣领”或“平面镜”)。

12.小明自制了一个带有电磁铁的木船模型(如图所示)。将它放入水中漂浮,船头指向东。闭合开关S,电磁铁的A端为 极;电磁铁由于受到 的作用,船头会指向 。

13.小明购买了一只容积为1.2 L的电热水壶。他往壶中装满了温度为25 ℃的水,若使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需要吸收 J的热量;小明将电热水壶接到家庭电路中,通电7 min烧开了这壶水,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它的效率是90%,电热水壶的实际功率是 W。[标准大气压下水=1.0103 kg/m3、c水=4.2103 J/kg ℃] 14.如图是小明眼镜的照片。

(1)小明是近视眼,所用的镜片是 (填“凸”或“凹”)透镜。

(2)眼镜所用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3)眼镜戴久了,镜架上会产生铜锈,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生锈除与空气中氧气和水有关,还与空气中的 有关。

15.双能源(汽油和天然气)汽车以其经济、污染小等优点倍受人们青睐。(已知汽油的热值为3.2107 J/L3、天然气的热值为7.2107 J/m3)

(1)内燃机是汽车的“心脏”,它是把内能转化为 的机器。

(2)完全燃烧9 L汽油放出的热量与完全燃烧 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相等。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6小题4分,第17小题6分,第18小题7分,

共17分)

16.小明乘车时发现某段道路的限速标志牌(如图甲所示)。他提出了问题:汽车为什么要限速呢?他搜集的资料如下: 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司机

从看到情况到反应刹车需要的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原速前进的距离,

物理试卷 第3页(共14页) 叫反应距离。从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前进的距离叫制动距离。实验数据如右表。 次数 速度km/h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 1 60 11 20 2 80 15 34 3 100 19 54 ⑴利用表中第一组数据,计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是 s。

⑵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 。

为什么同样道路上,对不同车型设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在斜面底端放置了

一个纸盒,然后分别让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铝球从斜面顶端自由滚下(如图乙所示)。

由实验可知: 。

由于大型汽车高速行驶时的 较大,它的危险性就大。所以对不同种车型要设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

17.小明用一根粗细均匀两端开口的薄壁玻璃管、薄橡皮膜、刻度

尺、烧杯和水(已知水=1.0103 kg/m3)来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玻璃管的一端用薄膜扎好。

②将玻璃管扎有薄膜的一端逐渐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 ③往玻璃管内缓慢地加入待测液体直到薄膜变平为止(如图所示);测出薄膜到水面和液面的距离分别为h1和h2。 ④计算待测液体的密度液

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将玻璃管扎有薄膜的一端放入水中,薄膜向上凸起,说明 ;玻璃管浸入水中越深,薄膜向上凸起程度 (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2)在下面空白处画出小明收集实验数据的表格。 (3)待测量液体的密度

3液

= kg/m。

(4)已知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5cm2、质量为20 g,厚度忽略不计。当薄膜变平后,小明松开手,玻璃管将 (填“向上”或“向下”)运动;玻璃管静止后,薄膜到水面的距离 cm。(g取10 N/kg)

物理试卷 第4页(共14页)

-------------在 __--------------------__此____________--------------------号卷生 _考__ _ _ _ _ _______--------------------_ _ 上_ _ __________________名_--------------------_姓_答_ _ _ _ _______--------------------__题____校学业毕--------------------无--------------------效----------------

18.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器材有: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电压恒为6 V)各一个,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块,三个定值电阻(10、15、20),导线若干。 (1)图甲是小明连接的实物电路,图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

(2)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置于 (选填“A”或“B”)端。

(3)闭合开关后,移到滑片,使与电阻(20)并联的电压表示数为4 V,读出电流表示数,再分别改接15、10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收集的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老师告诉小明有一组数据误差较大,便找来一个5的电阻让他再测一组数据。当他把5的电阻接入上述电路时,要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仍为4 V,实验不能继续进行,其原因是 。

改变连接后,当电压表示数为4 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A(如图乙所示)。

表1

电压U/V 4 电阻R/ 20 15 10 电流I/A 0.20 0.28 0.40 综合分析数据可得:电压一定时, 。

【拓展】小明又利用上述实验器材探究“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将滑片从一端移到

另一端的过程中,收集的实验数据填入了表2中。

表2

电阻R/ 10 电压U/V 2 3 4 5 6 电流I/A 0.2 0.3 0.4 0.5 0.6 (1)分析表2中数据可得:电阻一定时, 。 (2)分析可知,小明使用的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

物理试卷 第5页(共14页)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有2小题,第19小题6分,第20题7分,共13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19.小明做俯卧撑时(如图所示),可将其视为一个杠杆,重心在O点。他将身体撑起时,地面对两脚尖的支持力为250 N,两脚尖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60 cm2,双手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300 cm2。

(1)画出以B为支点时重力的力臂L;

(2)如果小明的两脚尖对地面的压强与双手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5∶2,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为多少?

(3)小明在1 min内做了30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都为0.36 m,则他1 min内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20.实验室里有两只额定电压分别为4 V和6 V的小灯泡L1和L2,将它们连接到图甲所示的电源电压可调的电路中,其中通过L2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1、S2,断开S3,滑片P置于最左端时,一只小灯泡正常发光,电路消耗的功率为5.2 W;只闭合S3,滑片P置于最右端时,也有一只小灯泡正常发光,且L2的电阻与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之比为R2∶R1=1∶4。求: (1)L2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2)L1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3)在一只小灯泡正常发光条件下,电源电压的调节范围。

物理试卷 第6页(共14页)

河北省2014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物理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l.【答案】A

【解析】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水分子中含有氢原子

和氧原子,不能说水中含有氢原子和氧原子,故A不正确;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都带正电,接触时远离,则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C正确;定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方向,D正确。故本题选A。 【考点】理化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2.【答案】B

【解析】焦耳发现了电流产生热量与电阻、电流、通电时间的关系,即焦耳定律;牛顿

创建了经典力学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的原理,即阿基米德原理;托里拆利精确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故B正确。 【考点】物理学家在社会进步中做出的贡献 3.【答案】A

【解析】我们能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A正确;噪

声监测器只能显示噪声的等级,不能减弱噪声,B错误;水面舰艇是通过发射和接收超声波搜寻水下目标的,C错误;移动电话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电烙铁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D错误。 【考点】声与电磁波综合知识的运用 4.【答案】D

【解析】一只信鸽的质量约为500g;电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4℃;成年人步行速度约

1m/s;篮圈到地面的距离约为3m,故D正确。 【考点】生活中的物理常识 5.【答案】D

【解析】冰雪融化,吸热;积水变干涸属于汽化,吸热;滴水成冰,属于凝固,放热;

霜属于凝华,放热,故正确答案选D。

物理试卷 第7页(共14页) 【考点】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 6.【答案】C

【解析】汽车静止火车运动,或火车静止汽车运动,坐在汽车上的小明都能在不同时间

看到火车的车头和车尾,故AB都有可能;若汽车与火车同向,同速运动,两车相对静止,小明无法既看到车头又看到车尾,C不可能;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反,则小明既能看到车头又能看到车尾,D有可能。故本题选C。 【考点】力与运动的相关知识 7.【答案】BD

【解析】由于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乙换掉焦距为20cm的透镜甲,相当于增大了物距,

其像距会减小,故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左移动,A错误,B正确;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题图中物距、像距符合这一规律,故C错误,D正确。易错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图中的物距大于像距,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而考生会误认为没给出物距的大小,无法判断物距与焦距之间的关系,故无法正确解答此题。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8.【答案】ACD

【解析】汽车突然开动时,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会向后仰,A正

确;惯性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B错误;停在水平路面上的车设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正确;球拍与球之间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D正确。 【考点】力与运动综合知识的运用 9.【答案】ABD

【解析】当滑片向b端移动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R1,两端电压变小,

同时R2、R3两端电压变大。而R1减小的电压分别提供给R2和R3,所以R1与R2两端电压的变化小于R2与R3两端电压的变化,故△U2大于△U1,A正确;因为

△U2是R1、R3两端电压的变化,△U1是R1、R2两端电压的变化,即

△U2=△I(R2R3),△U1△IR2△IR1,而△IR△IR2R3,所以

物理试卷 第8页(共14页)

△U2-△U1△IR2,即(△U2-△U1)/△IR2,B正确;用电器先后两次消耗电

功率的差等于先后两次电压与电流乘积的差,而不是先后两次电压的差与电流的差的乘积,故C错误;当滑片向b端移动时,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R3两端电压变大,电源电压不变,故V1的示数变小;同理可知V2的示数变大,故

D正确。

【考点】电学综合知识的应用 二、填空及简答题 10.【答案】(1)做功

(2)管口“白气”是怎样形成的 酒精蒸气液化形成的

【解析】(1)橡皮条迅速来回拉动,克服摩擦力做功,使金属管壁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酒精汽化。

(2)酒精蒸气对外做功,将塞子顶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由于酒精蒸气内能减小,

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液滴形成大量白气。 【考点】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及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 11.【答案】4 不变 衣领

【解析】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像到小红的距离为2m2m4m;像与物体

大小相等,故人走近镜子时,像的大小不变;为了看清污溃应将光源靠近衣领将其照亮。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2.【答案】S 地磁场 北

【解析】闭合开关时,线圈(正面)中电流的方向由上往下,利用安培定则可判断出B端

为N极,A端为S极;由于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

物理试卷 第9页(共14页) 引,所以电磁铁的N极,即船头会指向北。 【考点】安培定则及地磁场的相关知识 13.【答案】3.78105 1000

【解析】水的质量mV1.0103kg/m31.210-3m3l.2kg,水吸收的热量为

Q吸c水m(t-t0)4.2103J/(kg℃)1.2kg(100℃-25℃)3.78105J由题意可

知Q90%,所以PQ5吸Pt吸/t90%3.7810J/760s90%1000W

【考点】)电功率及热效率综合知识的运用 14.【答案】(1)凹 (2)塑料

(3)二氧化碳(或CO2)

【解析】(1)近视眼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应佩戴凹透镜;

(2)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因此眼镜上的塑料镜框,属于合成材料;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已知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由铜、碳、氧、氢四种元素组成,因此铜生锈跟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有关。 【考点】眼镜上的科学知识 15.【答案】(1)机械能 (2)4 (3)CH42O点燃2CO22H2O

【解析】(1)内燃机对外做功时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9L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3.2107J/L2.88108放Vq9LJ,所以燃

烧天然气的质量为m/q833气Q放气2.8810J/7.210J/m4m;

(3)甲烷燃点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点燃42O2CO22H2O

【考点】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及相关知识

三、实验探究题

16.【答案】(1)0.66

物理试卷 第10页(共14页)

(2)速度在速度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动能

【解析】(1)60km/h603.6m/s;反应时间ts/v11m600.66s 3.6m/s(2)从表中数据可知,汽车的速度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由于铁的密度大于

铝的密度,所以体积相同时,铁球的质量大于铝球的质量,从同样高度滑落下来,其速度相同,但铁球将纸盒推动的距离远,说明铁球的动能大;也由此可知,速度一定时,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大型汽车质量较大,高速行驶时动能较大,刹车时滑行距离远,它的危险性较大。 【考点】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7.【答案】(1)液体内部有向上的压强越大 (2)见表格 薄膜到水面的距离h1/cm 薄膜到液面的距离h2/cm 液体密度3液/kgm (3)1.2103 (4)向下 10

【解析】(1)由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所以放入水中的薄膜会受到水对它向

上的压强,向上凸起;又由于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故玻璃管进人水中越深,受到压强越大,薄膜向上凸起程度越大;

(2)根据实验步骤可知,要记录的实验数据有薄膜到水面及液面的距离,要计算的数据

是液体的密度,故实验数据表格如答案中表格;

(3)由题图可知,h16cm,h25cm又由于p水p液,所以水gh1=液gh2,解得

3液1.2103kg/m;(4)玻璃管内液体的重力

G液=m液g=液gV3液=1.210kg/m310N/kg55106m3=0.3N;玻璃管的重力G玻m玻g20103kg10N/kg0.2N,所以G总0.2N0.3N0.5N,玻璃管

受到的浮力为F3363浮水gV排1.010kg/m10N/kg5610m0.3N;因为

物理试卷 第11页(共14页) F浮G总,所以玻璃管会下沉,即向下运动;当玻璃管静止时,F浮'G总,即水gV'排水gSh'0.5N,解得h'0.1m10cm。

【考点】测物质密度的探究实验

18.【答案】(1)

(2)A

(3)电流超过了电流表所选的量程 0.8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拓展】(1)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20

【解析】(1)由图可知,闭合开关前电阻R断路,为使电路正常工作,连接错误导线及

改正如答图所示;(2)闭合开关前,滑片应放在最大阻值处,即A端;

(3)接入5的电阻时,若其两端电压仍为4V,则电路中电流为

IU/R4V/50.8A,而电流表所选量程是0~0.6A,故实验不能进行;要使实验继续进行,电流表应该选0~3A的量程,由题图乙可知,电流表示数为0.8A;分析表一数据可知;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拓展】(1)由表2数据可知,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电阻R两端电压最小值为2V,最大值为6V,故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6V2V0.2A20

【考点】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探究实验

四、计算应用题

物理试卷 第12页(共14页)

L2的电阻R219.【答案】(1)

U21V2.5 I'总0.4A由于R2R14,则变阻器的电阻R4R210

电源电压U'I'总R'总0.4A102.5109V,电源电压的调节范围为4~9V。(2)由于pFp脚尖S,

p5 手22F4则F脚尖S手2250N30010m2手=5S4=500N 脚尖56010m2(3)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L11F2L2 以B为支点时F脚尖ABGL① 以A为支点时F手ABGABL②

将F脚尖250N、F手500N、AB1.5m代入①②解得G750N,L0.5m 肩部上升的距离为h0.36m时,重心上升的距离为h重 则hh肩ABL0.36m1.5m0.5m重=AB1.5m0.24m

1min内克服重力所做的功WnGh重30750N0.24m5400J

20.【答案】(1)由图象可知UU

L2额6V,IL2额1A根据IR

,则L2正常发光时的电

阻RUL2额L2I6V1A6 L2额(2)闭合S1、S2,断开S3,滑片P置于最左端时,L1、L2并联。L1正常发光,电源电

压UUL1额4V

I总总PU5.2W4V1.3A,由图象可知I20.9A,则L1正常发光时的电流IL2额I总-I21.3A0.9A0.4A

(3)只闭合S3,滑片P置于最右端时L1、L2及变阻器R串联。正常发光的一只灯泡L1,

电路中电流I总'IL1额0.4A,由图象可知U21V

L1的电阻RUL1额1I'4V0.4A10 总物理试卷 第13页(共14页)

物理试卷第14页(共1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