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水清肝饮治疗失眠案例
作者: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 姚宝农
2020-02-26 一诊
陆某,女,31岁,失眠半月余。诉平时睡觉时间欠规律,难入睡,醒后难再睡,烦躁,手足末端不温,腰酸,纳可,二便调,月经近来不规律,舌淡(舌体瘦小),苔白,脉弦细。
病证:不寐~肝郁肾虚证 治法:疏肝解郁,养阴安神 方药:滋水清肝饮加减 拟方如下:
山药15g,熟地黄15g,牡丹皮10g,丹参30g,茯神30g,茯苓15g,泽泻10g,白芍15g,柴胡10g,醋香附15g,合欢皮20g,当归15g,川芎10g,酸枣仁30g 执7剂,日1剂,水煎,分早晚口服
西药:右佐匹克隆片3mg*6片 共7片 用法:每晚睡前一片 注:病人主诉以“失眠”为主。
对失眠病人,首先要了解清楚是否入睡困难? 睡眠过程中易醒或多梦? 或早醒,或难再入睡;
其次要了解清楚病人的睡眠习惯及环境;
再者还要了解是单纯的失眠? 还是心理疾病中的失眠症状(如突发严重事件导致病人心理疾患而至失眠等),也就原发的或继发的;
最后才是中医辨证论治中的病因、病位、病性、病机的四诊资料。
这位病人是个全职太太,长期睡觉有不良习惯,考虑是内伤发病中的安逸致病。 首先要求病人建立良好睡眠习惯,要求11--12点上床睡觉。 我们建立一个习惯,大脑形成记忆,至少要3-4周左右的时间。 所以选用了催眠药右佐匹克隆片,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睡眠习惯。 这个也是体现西药的优势。
这个病人主要是难入睡,醒后难再睡,心烦易怒,双手不温,腰酸,月经不调,年龄31岁。病位在肝血,故选滋水清肝饮加减。 2020-03-05 二诊 病人已能入睡了。
继续守方治疗。并嘱病人建立良好习惯,按时11--12点上床睡觉。 2020-03-27 三诊
病人已能正常入睡,自诉心情舒畅,上症基本消失,不需口服右佐匹克隆片助眠了。 今日予调整用药,巩固疗效。 拟方如下:
姜半夏15g,制何首乌30g,红参15g,麸炒白术15g,茯神30g,茯苓15g,制远志10g,白芍15g,柴胡10g ,醋香附15g,合欢皮20g,当归10g,川芎10g,酸枣仁20g,黄芪30g,陈皮15g,砂仁后下5g 执8剂,日1剂,水煎,分早晚口服
注:临床上需注意有些病人也会养成自我暗示吃药才能入睡的新习惯,若有这种倾向的病人,可加用维生素B1或(和)谷维素片,待4周后可减去催眠药。
这个病人能遵医嘱按时11点左右睡觉,至今已坚持30天左右,已形成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21天效应”,这时人已经形成了“不经意,自然”的无需意识控制的习惯。 第10期: 文字整理:黄艳芳 文章编辑:林佳明
审核:灵灵子
灵灵子,姚宝农,主任医师,广西名中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广西中医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广西中医学院兼职副教授,广西民族医药首批指导老师。
从事临床工作20多年,诊治神经内科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中西医汇通,针灸与中药并重治疗常见病、多发病。
尤擅长治疗中风、偏瘫、失眠、眩晕、头痛、面瘫、神经性耳鸣耳聋、神经衰弱、抑郁症、焦虑症等。
出诊地址: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二楼一诊室 出诊时间:每周三、周六早上
Powered by TCPDF (www.tcpdf.org)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