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教学目标
①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②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状。
③加深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④让学生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⑤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正确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①营养物质的类别,探究的一般过程,学生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②探究活动的组织,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是该节的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
①学生分成4~5人一个小组,选出组长,并进行分工,分别负责操作、记录、处理数据发言。 ②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和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的各种材料用具。 学生:
①调查人们都吃哪些食物。
②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不模仿教材中现成的装置,怎样利用废弃物制作实验装置,各小组带上自制的装置。(其中锥形瓶、温度计、试管夹、铁勺由教师提供)。
③预习无机盐、维生素相关知识,上网查相关资料丰富以上知识。并结合知识自编自演与之相关的病人,课堂上表演。
课时分配:2课时 学习内容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来源。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且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来源广泛 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提出问题 学生活动 认真听题,积极思维并举手回答。 写出两种常吃的食物,查阅教科书第41-42页“常见食物成分表”,并填写在教科书上。 讨论:①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 ②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相同?比较、归纳得出结论。 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与同学交流。举出含糖类较多的食物,写在图IV-18的旁边,再举出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写在图IV-20的旁边。 教师活动 设疑、提问、引入新课巡视,指导学生查阅表格。观察大多数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对这两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并引导学生讨论,适时给予鼓励性评价。 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那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人体细胞所含物质有什么联系? 创设情景,指导学生看书。 巡视检查大多数学生完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水 无机盐与维生素 种类 缺乏时病症 相应食物治疗 膳食纤维 小结,谈收获 练习巩固 作业:进一步探究 讨论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成后,组织小组讨论交那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体细胞所流,给予鼓励性评价。 含物质有什么联系?在老师的启发下 讨论得出答案。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看教材第23页中的插图,学生互相交 流,各小组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并教师巡回指导。 确定问题。 教师到各个小组进行个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在探究食物性化指导。 中的能量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为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和问题,提出的问题不同作出的假设也用具,指导完善探究方就不同,实验的方法步骤也会有区别。 案。 各小组根据自己小组提出的问题充 提示学生注意减少实验分讨论后作出假设。 的误差和注意安全。 根据小组确定的探究课题,制定探究巡视并对探究过程予以计划,并对制定的计划进行讨论完善适当的点拨指导。 后,各小组用自制的装置和教师提供 的材料器具。按照课前的分工进行操 作。 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得出结 引导学生从各组的报告论:食物中含有能量,不同的食物含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 的能量不同。 小组代表发言,小组间进行交流。 指导学生分析误差的原如:误差大的进行反思。 因。 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产生 强烈的探求欲望。 创设疑问,引入教学,积极、涌跃通过“医生看病”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轻松、愉快学习掌握相关知识。 组织、引导学生诊断、学生根据活动情况将相关知识填入讨论。 P25表1及P26表2。 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谈自己收获及感想。 维持其学习积极性。小 结有关内容。 学生自行完成练习,可小组讨论。 巡视指点
练习巩固
教学反思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教学目标:
①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②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③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④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⑤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②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难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挂图;②相关的实验准备;③制作小肠壁结构折叠模型 教学时数:2课时
学习内容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进行新课 一、食物在消化系 统中的变化 1、消化系统的组成 2、探究馒头在中腔中的变化 提出问题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设问引起学生疑惑,激发学习欲望。 (2)教师启发:引入新课 演示消化系统组成的课件、提问 (1)引出口腔中的消化,让学生体会进食时牙齿、舌、唾液的作用。 (2)请学生嚼咀馒头,设问,引出馒头在口腔中发生的变化,引起学生进行探究。 (3)媒体演示P30探究提示及参考方案。 (4)教师巡回指导、答疑。 (5)指导学生进一步完善探究计划。 (6)鼓励、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补充。 (7)引导学生归纳消化的概念 ①媒体演示消化的全过程 ②设问:胃病和肝炎对消化的影响及其保健。 ③演示P33的演示实验,提问:胆汁对脂肪的消化有什么作用? ④插入练习P35第2题和P35技能训练。布置P35第1题 ⑤评价、肯定学生的设计 引导学生分析P33的资料比较大肠、小肠的特点有何异同。 (1)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小品表演,引起思索人的胖瘦与消化吸收的关系。 观看画面、回答问题 (1)思考,结合自己的体验回答 口腔内与消化有关的结构和主要作用。 (2)细嚼馒头,说出自己尝出什么味道?并思考为什么会尝出甜 味? 制定并实施计划 (3)根据提示,制定自己的探究计划。交流探究计划,实施探究计 划 表达交流、得出结论 (4)小组交流探究过程、结果和 结论并分析。 3.消化的全过程 (5)提出改进意见 (6)全班交流观察的现象、分析 其原因和得出的结论。 (7)概括消化的概念 ①仔细观看,为完成“西瓜子历险 记”作准备。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②思考、回答问题。 (1)〈资料分析〉 ③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问题 小肠的特点 思考、回答,加深理解小肠是消 (2)〈进一步探究〉 化的主要器官。 家畜小肠的内部结构 ④设计表格,归纳总结,消化系 统的结构和功能。 ⑤展示自己设计的表格,并相互三、小结、课后练习 评价。 阅读资料,比较:大肠、小肠的特点,理解小肠的特点与其功能的适应。 用放大镜观察,加深理解小肠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观察、理解小肠内表面的皱壁及绒毛的作用。 课后完成 指导学生观察猪小肠的特点。 展示制作的小肠内表面的折叠模型。 小结: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布置P35练习第3题
练习巩固
教学反思
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 2.关注食品安全
3.尝试运用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关心长辈的饮食。 4.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重点和难点
重点 ①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②学生通过分析,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难点 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由意识转化为行为。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督促学生完成课前任务并指导学生观察、自学、组织全班交流。 点评;引导学生对比了解科学知识前后对健康生活的作用。 创设问题情境,列举教师在生活中了解到的典型实例及指导学生阅读书上提供的报刊信息,引入课题;引导学生讨论,组织并参与全班交流、点评,保证交流的正确性、有效性。归纳并用投影片展示该如何合理营养。 课前提出课题(调查当地青少年营养不良状况;调查因不注意饮食安全带来的危害)指导学生开展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组织交流,做出评价。 听取学生的资料发布,引导学生分析,组织学生讨论。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对学生发言予以肯定并纠正补充某些内容。 听取学生发言,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比较,建议学生课后到菜市场进行“实战演习” 和学生一起听取小讲座,对进行表演的同学予以充分一、合理营养 方案一:①学生课前为家长设计一份1.不注意合理营养的危午餐食谱;自主讨论不良饮食习惯、害。 不合理营养的危害。②观察讨论归纳:2.什么是合理营养? 怎样做才是合理营养。③师生、生生3.“我”该怎么做? 合作为该班制定一个合理营养文明公4.运用知识指导生活,约。④再次为家长重新设计一份午餐设计午餐食谱。 食谱,并对比哪一份更合理。先在全合理营养 班评一评,比一比,然后参加全年级 的设计赛,并把好的作品办成生物专 关注健康生活,进行刊。 情感教育。 方案二:4人小组合作进行自主性学 习,阅读书上提供的信息并观察书上 的插图或自制投影片,结合身边实例二、食品安全 相互讨论交流,在教师引导下进一步整体感知食品安全的重明确什么是合理营养及其在健康生活要性。 中的重要意义;设计一份合理的午餐1、怎样购买安全食品。 食谱并利用节假日亲自烹调为长辈献①包装食品的安全。(会上一份爱心。 读包装内容)。 阅读课后“营养师”资料,拓宽视野。 ②非包装食品的安全方案三:4人小组合作,以课题形式(有一双火眼金睛) 展开调查,收集信息,进行归纳整理, 写出调查报告,课堂上小组交流,相2、预防食物中毒 互评价,并用所学知识为家长设计一 份午餐食谱,为长辈敬孝心。(注: 书上第三节内容可作为学生调查过程 3、防止食品污染。 中查阅的资料之一。) 通过讨论,认同环境保学生根据课前布置,发布收集到的有护与食品安全的统一关食品安全的消息 性。 学生阅读食品包装盒上的内容,分组 讨论,并推举小组代表进行发言 学生就课前询问了解的常识进行组间4、了解绿色食品。 交流。 小专家进行现场小讲座,学生听取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相有关知识,并可提问和补充。 关知识 学生思考问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 学生讨论:1、能用发霉、变质的残羹剩饭或饲料喂养家禽家畜吗?为什么? 2、有人说有“虫眼”的蔬菜水果,农药含量少,可放心购买。对吗? 学生在教师启发下思考:实际生活中哪些行为最终会导致食品的污染? 学生通过讨论,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统一性。 方案一:学生阅读有关资料,思考并了解绿色食品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 方案二:根据讨论提纲小组自主合作讨论人类活动与环保、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学生阅读“绿色食品”资料,以便拓宽视野,并自主地在课外收集此方面的信息(如转基因食品)(可通过剪报、上网查询、收看电视相关节目、VCD光碟等途径获得。)
肯定 教师提出思考问题 认真听取学生讨论并及时。 引导学生深层次地从防治环境污染的角度认识食品安全问题。 肯定学生的分析,再次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指导学生阅读39页绿色食品的资料,鼓励学生上网查询,进一步了解该方面的信息。 展示讨论提纲,指导阅读,鼓励学生课外学 学习小提示:
同学们,生活让人快乐,学习让人更快乐。学习中有许许多多的快乐,如果你觉得不是,那就是你平时没有认真学习。认真学习的话,你会发现学习中蕴涵着无穷的快乐。不要心存侥幸,避免贪婪心作怪。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没有开始的苦,那有后来的甜。苦苦甜甜就像一部交响曲,汇成我们的一生。拒绝“苦”就等于关上“甜”的门。
须知,攀登的越高,走过的荆棘就越多。学习没有捷径,只有踏踏实实的学习,成功才会属于你。加油吧,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