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闽种 专题论述 盐溶蛋白电泳技术及其在玉米种子鉴定中的应用 肖海峻 孟利前 李凌燕 田 璐祝国辉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102442) 摘要:盐溶蛋白电泳方法具有样品提取时间和电泳时间短、 电泳谱带清晰、分辨率高、品种问谱带差异大、组合间互补带明 显等优点.因而在玉米种子纯度鉴定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述 了盐溶蛋白电泳技术检测玉米种子纯度的原理、操作要点、谱带 分析及在电泳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旨在为从事种 子鉴定的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盐溶蛋白:蛋白质电泳技术:种子纯度鉴定 随着新育种方法的广泛应用以及种子加工业对种 子质量的特殊要求.传统的形态学检验方法已不能满 足种子生产、运输和加工各个环节对检验的要求.迫切 需要新的精确的检验手段的应用 20世纪7O年代以 来.蛋白质电泳技术开始应用于种子品种鉴定和纯度 检验,并得到迅速推广。1991年国际种子检验协会把 蛋白质电泳方法正式定为标准的品种鉴定方法.从而 使蛋白质电泳技术在种子品种鉴定和纯度检验上占有 重要地位,对防止伪劣种子流入市场、保护优良种质防 止退化、维护育种家们的知识产权和权益等方面具有 重要意义。 随着电泳技术的迅速发展.玉米种子纯度盐溶蛋 白质鉴定方法于2001年9月被列为行业标准.使得应 用蛋白质电泳鉴定种子纯度的技术得到迅速普及 盐 溶蛋白电泳方法具有样品提取时间和电泳时间短、电 泳谱带清晰、分辨率高、品种间谱带差异大、组合间互 补带明显等优点 1盐溶电泳技术的原理 从玉米种子中提取的盐溶蛋白在聚丙烯酰胺凝胶 的浓缩效应、分子筛效应和电泳分离的电荷效应作用 下进行分离.通过染色显示蛋白质谱带类型。不同玉 米品种由于遗传组成的不同.种子内所含的蛋白质种 类有差异.这种差异可利用电泳图谱加以鉴别.从而对 种子真实性和品种纯度进行鉴定 2盐溶电泳技术的操作要点 2.1样品制备 按GB/T 3543.2的要求.从送验样 品中随机抽取玉米种子至少100粒.用单子粒粉碎器 粉碎,放人1.5ml离心管中.用滴管加入与样品体积 相同的样品提取液,摇匀,放置5min后,再摇1次, 30min后,用离心机离心f5000r/min)15min,取上清液 用于电泳。 2.2凝胶制备胶室制备将预先洗净晾干的玻璃 板装入胶条中.然后把胶条固定在垂直板电泳槽内,保 持水平.短板向正极.拧紧螺栓,备用。封底缝根据电 泳槽大小.取适量分离胶溶液于烧杯中.用微量进样器 加入适量3%的过氧化氢溶液f一般每5m1分离胶溶液 加20txl 3%过氧化氢溶液1,迅速摇匀,并从长玻璃板 外侧沿玻璃板倒人,振动电泳槽3次.放平。灌分离胶 底缝封住后.用滤纸条插入两玻璃板之间.吸去因聚合 而析出的水;量取分离胶溶液适量.加入3%过氧化氢 溶液r一般每15m1分离胶溶液加3%过氧化氢201M):G 速摇匀;倾斜电泳槽,将分离胶溶液倒入两玻璃板之 间。高度距短玻璃板上沿1.2cm:放平电泳槽并在试验 台上振动3次后.迅速加入适量的正丁醇封住胶面。待 凝胶聚合后.吸出分离胶表面上的正丁醇.并用去离子 水冲洗胶面3次.用滤纸吸干 灌浓缩胶量取浓缩胶 溶液适量,加入3%过氧化氢溶液f一般每5ml浓缩胶 溶液加3%过氧化氢溶液401xl1,迅速搅匀,倒人两玻 璃板之间.马上插好样品梳.样品梳底部距分离胶顶部 0.5cm。 2.3点样浓缩胶聚合后.拔出样品梳并将样品槽清 理干净.用微量进样器在每个样品槽中加人不同子粒 的样品上清液151xl,每点一粒后.都要用去离子水清 洗进样器3次 2.4电泳、染色加样完毕后.倒人电极缓冲液,上槽 电极缓冲液面要高于短玻璃板.下槽电极缓冲液面要 高于铂金丝;将电源线正极接上槽,负极接下槽;接通 电源.采用500V稳压进行电泳.待甲基绿指示剂下移 至胶底部边缘时,关闭电源。倒出电极液,从电泳槽内 取出胶室,卸下胶条,启开玻璃板,取出胶片,浸入染色 液中。在3O℃恒温条件下染色2~4h。之后取出胶片,用 0.5%的不加酶洗衣粉水洗净 2.5结果计算 电泳测定值计算 待整个供检样品 电泳结束后.在观片灯上鉴定胶片上电泳谱带的特征 和一致性.计数供检样品粒数和非本品种粒数.并按公 专题论述 寸田种廿 式X f%'):100x(供检样品一非本品种颗粒)/供检样品粒 数.计算电泳测定值X。 样品纯度值计算将电泳测定值X代人公式Y= 52.9+0.461X.计算出样品纯度值Y.再将Y与GB 4404.1 中的纯度值进行比较,判定样品是否合格。 3盐溶蛋白质电泳常见谱带分析法 3.1根据谱带特征、血缘关系和鉴定方法可将谱带 分为公共带和特征带两类 杂交种中均有公共谱带. 这些谱带由于起源进化的历史和生态条件相同.具有 数目不等的相同谱带,在鉴定工作中.可以不检查鉴 定这些谱带。不同品种的特征谱带具有重复性高、明 确可靠的特征.所以只要检查鉴别这些谱带就可以鉴 别品种。 3.2按杂交种的谱带特征可将电泳谱带分为以下几 类 互补型谱带 杂交种具有来自母本谱带和父本谱 带的一种谱带类型.多数杂交种都呈此类型,也是杂交 种中最常见的 互补带呈多种形式表现,不同的杂交 种互补带有呈现1对、2对或者3、4对的;另外.来自 父母本的2条互补带间距也不同.有较宽和较窄的。 杂交型谱带 杂交种所具有而其父母本没有的谱带类 型.只有杂交种才具有的新产生的谱带。偏亲型谱带 杂交种谱带与双亲中的一种谱带相同.即同于母本谱 带型称偏母型.同于父本谱带称为偏父型。这种类型 的杂交种出现较少 新型谱带 这种类型在观察同一 品种不同子粒的谱带时偶尔发现有1粒或几粒表现出 其他杂交种不具有的一条谱带,而其他谱带相同.这种 情况应判断为杂交种。缺带型谱带在谱带观察时通 常会发现有1粒或几粒杂交种丢失的一条谱带.而其 他标志谱带相同,这可能是由于杂交不完全造成的。 正反交杂交种谱带通过试验表明.正反交杂交种谱 带是完全相同的.因为它们来自相同的亲本.遗传基础 相同.因此谱带表现形式一致 谱带的着色程度 在 谱带观察中.还可以借助同一胶版上父母本及其杂交 种谱带着色程度不同进行对比判断。一般杂交种着色 较深.双亲谱带着色较浅.这在判断是否为自交系时可 作为辅助参考 4盐溶电泳常出现问题及解决办法 4.1浓缩胶或分离胶聚合缓慢或不聚合 产生原因 可能是:试剂不纯;在试剂配制过程中各种试剂的用 量不准确:胶液过期;催化剂失效。解决办法:在配制 溶液时.应使用分析纯试剂:按照NY/T449~2001规 定.按比例配制;应控制试剂配制数量,最好是即配即 用:此外还需注意试剂低温保存。 4.2灌胶室时出现漏胶现象产生原因可能是:封底 不严;胶条两侧有缝隙。解决办法:在封底前用滤纸擦 干玻璃板及胶条上的水分。倾斜电泳槽,将足够量的分 离胶沿长玻璃板外侧倒入.左右晃动一下.使胶液均匀 分布于底部,不留空隙;在灌底胶时,放胶的速度要慢 一些.避免产生气泡 4.3样槽制作不理想产生原因:在插入样梳时,插 入速度太快可使样孔底部产生气泡:在拔出样梳时。用 力不均匀使样孔撕破:在制作样槽时浓缩胶的灌人量 是关键因素。如果灌入浓缩胶的量不足.制成的样槽 低于短玻璃板.点样时样品容易漂流到旁边的样槽,造 成样品混合:如果灌人浓缩胶的量过多,多余的凝胶液 凝固后沉积在样孔处封住点样孔.不利于点样。解决 办法:插入样梳时小心,垂直插入。拔样梳时,应当用力 均匀,缓慢拔出样梳。以免撕裂样孔;控制好浓缩胶的 灌入量.量的多少应视样品梳的薄厚决定.一般灌人的 胶面应低于短玻璃板.在样梳插入后胶面与短玻璃板 的顶端刚好齐平 4.4出现谱带不正常 谱带出现拖尾现象产生原 因:主要是样品溶解效果不佳或分离胶浓度过大引起 的。解决办法:如果是由于样品溶解效果不佳引起的 需要在加样前离心或加适量样品促溶剂:电泳缓冲液 使用时间长了.需要重新配制。凝胶聚合不充分.需要 延长凝胶聚合时间以使凝胶充分聚合 谱带出现弯曲 产生原因:当凝胶的中间部分 凝固不均匀.谱带出现两边翘起中间凹下现象。多出 现于较厚的凝胶中 谱带出现两边向下中间鼓起的 现象.一般是由于两板之间的底部间隙气泡未排除 干净。解决办法:如果谱带出现两边翘起中间凹下现 象.需等凝胶充分凝固再作后续实验:谱带出现两边 向下中间鼓起的现象.可在两板间加入适量缓冲液. 以排除气泡 4.5 已染色的蛋白质谱带又褪色 产生原因:染色液 多次利用和长期放置:染色剂试剂着色效果不是很好。 解决办法:固定与染色分离。分别配制三氯乙酸和考 马斯亮蓝溶液 将蛋白质谱带首先在三氯乙酸固定液 中固定30min以上.再放在清水盘内加几滴考马斯亮 蓝溶液染色 这样既可以使染色液和固定液多次重复 利用.又保证了染色效果。 4.6电泳时间延长产生原因:多次重复使用电极缓 冲液:配制缓冲的蒸馏水不新鲜。解决办法:电极缓冲 液最好不要重复使用;如重复使用,可在使用前应测定 pH值,通过加入适量的乳酸将其调整到标准要求。用 呻固舯业 专题论述 作等白执旱性鲞足携掠& 法 段志龙王长军 (陕西省延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延安716000) 摘要:干旱是一个世界性问题。目前已在许多方面对作物抗 旱性进行了探讨.文章概述了作物适应干旱的机理.作物的生理 理抗性和结构特性以及生长发育进程的节奏与农业气 候因素变化相配合的程度决定的 植物的抗旱性由多 基因控制.也是多途径的 Levittl31认为植物适应干旱的 机理可分为3类:避旱fdrough tescape1、御旱(drought avoidance)和耐旱(drought to lerance).其中又把御旱性 和耐旱性统称为抗旱性fdrought resistance1。Levitt在对 作物适应干旱的机理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分析之后指 代谢与抗旱性的关系. 并对已有的评价抗旱性的指标及方法 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作物:抗旱性;方法 世界上1/3的可耕地处于干旱或半干旱状态.其 他耕地也常受到周期性或难以预期的干旱而减产 干 旱是我国广大粮食产区的重要问题.表现在生长发育 的各个阶段,如种子萌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直到开 花结实。同时影响各种生理代谢过程,如光合作用,呼 吸代谢.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吸收运转.各种酶的活性和 有机物质的转化、运输、积累等,是作物生产发展的重 出:避旱、高水势下耐旱、低水势下耐旱是作物适应干 旱的3种方式 避旱即通过调节生长发育进程避免干 旱的影响.高水势下耐旱是通过减少失水或维持吸水 达到的.低水势下耐旱的途径是维持膨压或者是耐脱 水或干化。其中.减少失水或耐干化的耐旱性都是以降 低产量为代价的 作物适应干旱的机理有3种:御旱、 耐旱和高水分利用效率 御旱主要通过扩展根系和调 节气孔来维持体内的高水势.耐旱的主要机制是渗透 调节,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物和品种则能够在缺水条 件下形成较高的产量 几位学者对作物适应干旱机理 的认识各有千秋.又不乏共同之处 现在人们引用最多 的是Levitt的分类 要因素I1-2]。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除了开辟水源、 节水灌溉以提高水的利用率之外。作物高产稳产的关 键之一就是改善作物本身的抗旱能力.即选育抗旱性 强、具有优良农艺性状的品种。由于遗传或长期适应的 结果.不同植物种类或品种会对干旱作出不同反应,这 就是植物抗旱性差异的根本性所在。能否准确、迅速地 鉴定亲本材料和高代品系的抗旱性.则关系到抗旱育 种的成败。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科学家在不同作物、 不同生育期、不同水分胁迫处理下进行的形态、产量、 生理生化等方面的方法与指标的研究 2干旱处理方法 要鉴定作物的抗旱性.首先要给作物创造一个适 当的干旱胁迫环境.然后选择恰当的指标来区分作物 间的抗旱性差异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干旱处理方法。 2.1不同干旱地区田间试验法将供试品种在不同 地区的旱地上栽种.以自然降水造成干旱胁迫.直接按 照作物产量或生长状况来评价品种的抗旱性 此方法 木爿c木木术术术术木丰木术术木木木木木木术术术爿(术 1作物适应干旱的机理 一个品种在特定地区的抗旱性表现是由自身的生 基金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K01-09-02) 木爿c爿(木木术木)lc术术术术木术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术新鲜的蒸馏水,最好用重蒸水配制电极缓冲液。 4.7前沿指示剂向相反方向移动产生原因:电泳时 前沿指示剂甲基绿不是沿电泳槽向下移动.而是向 上移动.几分钟后彻底从槽中消失了.这是由于把电 参考文献 【1】阮禹松,赵文明.种子盐溶球蛋白的结构特征.西北植物学报,2002,22 (4):999 ̄1003 f21吕素友,李树清.蛋白酶电泳技术在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中的应用.农 业科技通讯,2002,1:7 源的正负极接错造成的。解决办法:盐溶蛋白质电泳 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蛋白质带正电荷.向负极移 动。连接电源线时应注意短玻璃板接正极,长玻璃板 接负极 [3]赖相红,李静,李冰,等.蛋白质电泳技术在品种鉴定和纯度检验上的 应用.农垦科技.2003.4:31-33 【4】苗艳玲.玉米蛋白质凝胶电泳中易出现的问题分析.中国种业。 2009,1 1:77 [5]李素力.玉米种子纯度盐溶蛋白电泳操作技术.中国种业,2006,5:48 f收稿日期:2010—0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