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作业 任课老师:吴建伟
系专业班 学号姓名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国家,人民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残
余势力的压迫。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为了争取民族、人民
和实现国家的富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前赴后继, 进行了不屈不饶、
可歌可泣的斗争。 然后尽管有那么多的先驱的不断努力, 但最终
结果还是相继失败了, 最终在中国的先进分子正确选择马克思主义的
道路下,真正的获得了民族、人民和的胜利。
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出路, 肩负民族使命的中国人历尽千辛万苦,
向西方寻找真理。以林则徐的地主阶级开明派睁眼看世界,提出“师
夷长技以制夷”,着眼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展开仅仅百余天的戊戌变法; 以孙
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的辛亥和一系列的改革方案。 正是因为他
们的变革没有改变人民受到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压迫以
及外来帝国主义的掠夺的本质, 人民生活日益陷入绝境, 因此最终他们都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 正当这些方案在中国不能行通的时候, 正当中国一筹莫展的时候, 爆发的十月给中国的道路送来了希望,十月给中国的事业开辟了广大的可能性和现实的道路。在北方吹来的马列主义之风熏陶下, 中国的先进分子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 并且在列宁领导成立的国际的帮助下建立了中国党,开展新民主主义,并取得了胜利。
先进分子不仅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更是正确地应用了它,并以它为指导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随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和马克
思主义在中国逐步传播, 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工人阶
级政党日渐迫切。后来在李大钊、董必武、等人的组织下成立
了早期的党。 中国党早期组织成立之后, 主要研究和宣传马
克思主义,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让更多的工人参与进来,
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这些活动促进了马克思主
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在这个过程中, 初步确立了共
产主义信念的知识分子,其思想感情进一步转变到工人阶级方面来;
同时,一部分工人由于受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而提高了阶级觉悟,
这样,就形成了一批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 就这样党真正的成立
了,从此就进入了高潮。 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
思想——思想, 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正确应用。
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是中国
党的指导思想, 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思想是夺取中国
胜利的理论武器。 思想是在中国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
来的。思想主要就是中国人民建国理论, 即新民主主义理
论。这一理论在科学分析中国国情和阶级力量对比的基础上, 正确解
决了有关中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从而指明了中国胜利发展
的道路。中国党正是在思想的指导下, 才领导中国人民取
得了人民的伟大胜利。 思想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在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它们与亲自领导下建立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一起, 构成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基本制度。 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 这个制度是个好制度,应当在实践中坚持并加以完善。 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 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科学理论, 其基本原理对世界各国是普遍适用的, 但它毕竟诞生于资本主义比较发展、现代生产力比较发达的欧洲, 因而对东方经济落后国家发展道路的理论思考是不够的。 列宁主义指导下的十月的胜利, 为落后国家开辟了一条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 从严格意义上说, 仍具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传统。 思想指导下取得的中国胜利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落后的东方大国, 它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 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开辟了一条社会主义道路,它的正确的经验上升为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
正是在民族危亡的时候,先进的分子正确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在思想中得到了正确的应用,使得中国取得了成功,人民得到了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