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质量和密度期末测试
1.一瓶冰冻的矿泉水在室温下逐渐熔化,瓶内的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不变的是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比热容
3
2.有一体积为30cm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237g,则 A.用天平测质量时,固体应放在天平右盘
3
B.此固体的密度为7.9g/cm
C.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减小 D.只改变此固体形状,它的质量减少
3.炎炎夏日,气温节节上升,温度计内水银柱慢慢升高,此过程中水银的
A.质量变大 B.密度变小 C.内能变小 D.比热容变大
4.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A.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
B.冬天,暖气片中用水作为传递热的物质 C.用钨做电灯泡的灯丝
D.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
5.如图是小明在探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A.ρ甲>ρ丙>ρ乙 B.ρ甲>ρ乙>ρ丙 C.ρ丙>ρ乙>ρ丙 D.ρ乙>ρ甲>ρ丙
50 40 30 20 10 0 3
10 20 30 40 50 V/cm3
m/g 甲 乙 丙
1
6.下列实际应用中,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 A.用纳米薄层和纳米点制造存储器等纳米电子器件 B.用热值较高的燃料给火箭提供动力
C.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D.用熔点较低的酒精制成能测量较低气温的寒暑表 对其进行鉴别的一种方法是:将等质量的24K纯黄金和掺铱黄金分别拉成金丝线,在拉线过程中,掺铱黄金更易断裂。这种鉴别方法是根据它们具有不同的
A.磁性 B.导电性 C.弹性 D.延展性
8.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下列关于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不变,密度增加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增加,密度不变 D.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33
9.冰的密度为0.9×10kg/m,若质量为1kg的冰熔化成水,其____不变,____变小。(均选填“质量”、“体积”或“密度”) 10.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指针指在分度标盘刻度线的左侧,此时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用调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时,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g;放入金属块前量筒内水的体积为10mL,放入金属块后量筒内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密度
3
为_____kg/m。若金属块有磨损后,它的密度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ml 50 40 30 20 10 20 10 0 1 2 3 4 5g
11.在“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石蜡的质量,先在天平左盘放石蜡块,右盘放合适的砝码,并通过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此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蜡块的质量是_____
2
甲 乙
g;测量蜡块体积的过程如图乙所示,蜡块的体积是_____cm;计算得到
3
石蜡的密度是_____kg/m
3
12.小芳同学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再调节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三项操作: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 (填字母代号)。
(3)下列记录数据表格中?处应埴写的项目和单位是_____。
烧杯和盐水的 总质量m1(g) ? 量筒中盐水 的质量m(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 33盐水的密度 (g/cm) 3 (4)该实验测得的盐水的密度是_____kg/m。
13.小刚在实验室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 (1)实验原理,依据的公式:_____________。 (2)小刚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质量前,进行了如下调节:
A.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B.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 C.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他的调节顺序有误,请你把正确的调节顺序写出来:______
(填序号)。
(3)他纠正错误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在烧杯中盛上适量的盐水,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调节天平,重新平衡时,烧杯和盐水质量为145.8g。
②把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mL。
3
③把烧杯和剩余盐水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____g。
④请你根据小刚测出的有关数据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
3
kg/m。
mL 10825g 50g 0 1 23 4 乙
5 g 甲
14.90g的水完全凝固成冰,则冰的质量是多少,体积是多少cm。(ρ冰
33
=0.9×10kg/m)
15.因研究石墨烯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安德烈·海姆进而研究氧化石墨烯薄膜并获得新进展。为探究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物理特性,他进行了这样一组实验,如图所示:
3
50mL 40 30 20g 20 10 0 1 2 3 4 5g 50mL
40
50g 5g 30
20 10 0 1 2 3 4 5g 50mL
40 30 20g 10g 20 10 0 1 2 3 4 5g
① ② ③
①将氧化石墨烯薄膜覆盖在有刻度的空烧杯口上,测得总质量m1;
②将薄膜揭开,向烧杯内倒入酒精与水的混合物,盖紧薄膜,测得其总质
4
量m2;
③一个月后,检查发现薄膜覆盖紧密完好,烧杯内液体体积明显减小,测得此时总质量m3;
④以后,烧杯内液体体积保持不变。
33
已知ρ酒精=0.8×10kg/m,问
一个月后,烧杯内剩余的液体密度是多少?是何种物质?
答案
1. B 2. B 3. B 4. D 5. B 6. C
7. D 8. B
9. 质量 体积
10. 右 32.4 1.62×10 不变
3
11. 18.6 20 0.93×10 12.
(1)平衡螺母 (2)C A B
(3)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g)
3
(4)1.125×10 13. (1)ρ=
(2)A、C、B
(3)②80.0 ③56.2
3
④1.12×10 14.
3
mV 5
15. m液(31.4-20.2)g11.2g
V液14cm3
液m液11.2g333 0.8g/cm0.810kg/m3V液14cm烧杯内剩余液体是酒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