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肌注及口服胰激肽原酶对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观察

肌注及口服胰激肽原酶对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观察

来源:化拓教育网
252中国生化药物杂志ChineseJournalofBiochemicalPharmaceutics2003年第24卷第5期

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47%(n=9)。

表1 回收率试验结果

编号

1234567投入量(mg)

21.621.220.325.425.325.729.631.231.0测得量(mg)21.5921.0920.2525.3025.1425.9029.4431.1231.12回收率(%)

99.9499.4799.7599.6199.36100.79.4599.76100.402.7 含量测定

分别取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计算甲钴胺的含量。三批供试品(批号:011221、011224、011226)的含量分别为:99.0%、100.4%、98.5%。3 讨 论

在配置供试液时可进行超声处理,超声时间以5min为宜。供试品用流动相溶解后,测定宜在8h内完成。甲钴胺片的辅料对测定无干扰。本法具有快速、准确、重复性好等特点。

肌注及口服胰激肽原酶对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观察

王 飞

(苏州市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江苏苏州215000)

  摘 要: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对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26例口服治疗12周及20例肌注治疗4周,观察24h尿微量白蛋白及转铁蛋白的排泄量。结果胰激肽原酶能有效降低

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转铁蛋白的排出,总有效率分别为73%及80%。结论胰激肽原酶对糖尿病肾病

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及良好的安全性。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转铁蛋白;胰激肽原酶  中图分类号:R9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1678(2003)0520252202

  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其病理特征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我院对2001年

以来使用胰激肽原酶口服及肌注治疗的46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了观察,发现胰激肽原酶对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有明显疗效。1 对象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染、发热、酮症酸中毒及近期应用肾毒性药物史。1.2 方法

按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本院专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共72例,其中男40例,女32例,年龄41~75岁,平均56.6岁,病程4~32年,平均12.1年。随机分为单纯控制血糖组(26例)、口服胰激肽原酶组(26例)和肌注胰激肽原酶组(20例)。眼底检查示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各组中各有4例合并有高血压。所有患者无明显心脑血管史,无急慢性肾炎、尿路感

收稿日期:2003206210;修回日期:2003207219

作者简介:王飞(19572),男,江苏苏州人,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苏州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

全部病例测24h尿白蛋白排泄率为30~300

mgΠL、转铁蛋白大于2.4mgΠL及α1微球蛋白大于12mgΠL,在给予糖尿病低盐饮食、胰岛素或糖适平控制血糖(空腹血糖稳定于6~7mmolΠL),对高血压者单用钙离子拮抗剂(使血压稳定于140Π90mmHg以下)的情况下,口服组:口服胰激肽原酶片(常州千红生化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剂量为240uΠ次,3次Πd,疗程12周;肌注组:肌注胰激肽原酶针剂(常州千红生化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40UΠd,疗程4周。

α两组均记录治疗前后24h尿白蛋白、转铁蛋白、1

微球蛋白以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体重指数。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尿蛋白消失或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有效:尿蛋白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下;无效:治疗前后尿蛋白无明显变化(±15%)。1.4 标本测定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ChineseJournalofBiochemicalPharmaceutics2003年第24卷第5期253

α尿白蛋白、转铁蛋白、1微球蛋白用散射免疫

比浊法;空腹血糖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糖化血红蛋白用乳胶凝集抑制法测定。1.5 统计分析

参数用(x±s)表示,治疗前后自身和组间差别采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2 结 果

见表1、2。

经统计学检验,治疗前3组间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口服组与肌注组分别与单纯控制组比较尿白蛋尿白蛋白(mgΠL)治疗前治疗后174±51167±48

198±59192±51

11

表1 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x±s)组 别

单纯控制组口服组肌注组n

262620显效134有效51612无效总有效(%)2023

1

773

1,2

480  与单纯控制组相比:1P<0.01;与口服组相比:2P>0.05

α白、转铁蛋白明显下降;1微球蛋白治疗前后的变

化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无明显变化,患者中除1人曾有一过性皮疹(未停药)外,未见其他不良反应出现。

尿转铁蛋白(mgΠL)治疗前治疗后12.7±3.611.4±3.1

11.8±3.212.1±2.9

11

表2 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微量蛋白尿定量变化(x±s)

组 别单纯控制组

口服组肌注组

n

262620

尿α1微球蛋白(mgΠL)治疗前治疗后73±2270±23

68±1969±19

11

74±4769±39

22

7.4±2.77.1±2.7

22

72±2170±22

11

    与单纯控制组相比:1P>0.05,2P<0.01

3 讨 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特有的严重并发症,由于

长期的糖代谢紊乱导致整系膜基质增加,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尿蛋白排泄增多,尿微量白蛋白排出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敏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指数已被

[1]

广泛采纳。本研究观察到胰激肽原酶对2型糖尿病合并微量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尿的疗效较好。该观察均在维持血压、体重指数水平不变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与对照组相同情况下进行,排除了上述因素对肾脏病变的影响,证实了虽然血糖和血压在控制糖尿病肾病方面是重要的因素,但仅控制这两个因素可能不足以延缓疾病的发展过程,尚有其它

[2]

因素的参与。而胰激肽原酶对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有一定疗效,其机理可能是把激肽原降解成激肽,激活体内激肽系统,与特异性细胞膜受体结合,通过磷脂酶A2和磷脂酶C分别产生花生四烯酸三磷酸肌醇C,作用于动脉壁和毛细血管使其扩张,改善微循环,恢复肾毛细血管的正常功能,抑制系膜细

[3,4]

胞增生,水解胶原,防治基底膜增厚。同时又通过激活纤溶系统,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预防肾毛细血管球微血栓形成,从而达到抑制尿蛋白

[5]

增多的目的。观察中还发现肌注胰激肽原酶较口服对降低尿白蛋白效果更好,有统计学意义,但病例

数还不够多,有待进一步研究。而口服与肌注对反映肾小管功能的α1微球蛋白均无明显作用,提示胰激肽原酶可能不作用于肾小管基底膜而主要作用于肾小球基底膜。

糖尿病肾病早期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治疗在于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出现临床蛋白尿则很难逆转。胰激肽原酶能明显减少早中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在用药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其本身还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及肾血流量,改善脂代谢。在严格控制血糖,积极控制血压的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不失为治疗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的一种有效方法。参考文献:

[1] KonV,BadrKF.Biologicalactionsandpathophysiologicsignificance

ofendothelinintheKidney[J].KidneyInt,1996,10:1.

[2] FebreJ,BalantLp,DayerPG,etal.TheKidneyinmaturity2onsetdia2

betesmellitus:aclinicalstudyon510patients[J].KidneyInt,1982,21:7302738.

[3] 姚合斌,潘长玉.激肽系统在实验性糖尿病肾病发展中的作用

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6):356.

[4] 史红莉,方京冲,沈稚舟,等.弹性蛋白酶片对糖尿病肾病疗效

观察[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8,14:196.

[5] 吴石白,朱西娥.胰激肽释放酶片治疗糖尿病白蛋白尿20例

临床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9,7(4):237.

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