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的认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倒数的认识”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分数乘法计算的后继内容,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的先备条件,是属于承上启下的知识类型,主要包含两部分的知识:一是倒数的意义;二是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内容看似简单,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理解。根据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我拟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发现创新、迁移类推、触类旁通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渗透“万事万物既相互联系又相互转化”这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根据上述观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理解倒数的意义以及带分数、小数的倒数求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
基于教材内容比较单调,那么只有在教法上体现新、奇、特,才能让学生想学、要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始终扮演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根据小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发展的思维特点,联系小学生熟悉的身边实际,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放手让他们自主探究,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真正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为此我把本节课的教法
1
归纳为四个字:激、导、放、探。 三、说学法:
“倒数”的学习适于学生展开观察、比较、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引导学生从发现乘法算式的特点到从特点出发认识倒数的意义,再从倒数的意义到探究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这一过程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技能。 四、教学程序:
1、巧设比赛,激趣揭题,渗透“互为”。
首先设计一个“比一比”的环节,引出女生算的乘法算式更简单,乘积全部等于1,让学生仔细观察两个数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小结归纳出倒数的意义,板书揭题。然后抓住关键字“乘积是1”“互为”展开辨析纠错,我抓住“互为”二字作文章,在谈话中让学生理解“互为”应该是双方面的,从而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2、观察思考,探究发现。
这一环节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先让学生根据“乘积是1”这一倒数的意义来求一个数的倒数,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数据特征,细心体会两个数分子与分母的位置关系,尝试发现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然后应用这种方法实践检验,着重引导学生思考“整数、带分数的倒数怎么求?”“是不是所有的数都有倒数?”在这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后,小结概括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也就水到渠成了。
3、闯关练习,巩固深化。
该环节设计五关练习,紧紧抓住本课重难点,层层深入,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
2
知识,形成技能。 第一、二、三关:填空:
该练习的目的是进一步巩固求倒数的方法,明确两个数互为倒数,它们的乘积等于1。并且逐题层层深入,让学生理解各种数的求倒数的方法,让学生深刻掌握所学知识,形成技能。 第二关:公正裁判
本设计围绕易混易错之处进行辨析,训练说理能力。 第三关:寻找规律:
该练习的设计既注重全面考查了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掌握情况,同时又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综合能力。
4、课后总结:
该设计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培养,既全面考查了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掌握情况,培养综合能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