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巧用批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能力的探讨

巧用批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能力的探讨

来源:化拓教育网
成才之路 能力培养研究 巧用批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能力的探讨 吴虹 摘(江苏省溧阳市光华初级中学,江苏溧阳213300) 要:阅读作为语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间经常交流的一个话题。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帮助学生积极主 动地进行阅读实践,逐步变为内在的能力。作为初中生,如果能够巧用批注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必然会侠他们受益终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批注法 中图分类号:G421;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8—0047—01 语文是一门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对 在旁边用自己的语言简练地概括出中心思想,理清文章的思路, 于事物的理解能力方面是别的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全日制义 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目标的要求是:“具有阅 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 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语文 课程的这个目标来看,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受到大家的关 注和重视。然而事实怎么样?老师在阅读上下了很多功夫,课外 的阅读书籍家长一本接着一本地买,可是我们的孩子们不是在 繁重的课业负担后无力去做,就是根本不乐意去做,因此,这些 阅读书籍最终的命运就是被弃之一角。 欧阳修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既然阅 读对于我们有这么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改变学生怕阅读,厌阅 读这一心理呢?我想还是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做起。 在抗战期间,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阅读。他阅读了 李达撰写的《社会学大纲》,这本著作有四十二万宇之多,但是毛 泽东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看了十遍,并且在书籍的空白处写了 一万多字的批注。的这一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得他在文学 上造诣颇深。由此可见,在阅读中巧用批注法,对于培养自身的 阅读习惯和提高自身的阅读技巧是非常有益的。 批注是指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批语和注释,主 要是为了帮助自己掌握文中的内容。我个人觉得批注的内容主 要从三个方面人手:疑问、提示和感受。 一、疑问式批注法 所谓疑问式批注法就是指在阅读时将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 标出来,写在空白处。疑问式批注法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人手。 (1)注释法。作为初中生在阅读时难免会遇到不认识或是 难懂、难理解的字、词,这时候可以在相应的字、词处用符号做好 标记。及时去翻阅字典,或者是找参考书,弄清楚它的意思,了 解它的出处,写在最近的空白处。如果以后再次翻阅的时候,就 可以一眼看到,既可以加深我们对这些陌生字词的印象,又可以 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可谓一举两得。 (2)质疑法。所谓“学由疑始,思由疑生”,有了疑问的学生才 能真正走人文本,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对话。在平时的阅读中,如 果对文中的某句话,某个观点产生了怀疑甚至是不同的观点,都 可以在空白处写上自己的疑惑。这种阅读批注法,可以帮助学生 培养怀疑和探索精神,是很适合思维活跃的初中生的,教师对于 有研究和探讨意义的质疑也可以拿到课堂上供大家一起讨论。 二、提要式批注法 提要批注法是指在阅读中把有关文章中心的句子画出来, 作者简介:吴虹(1986~),女,江苏溧阳人,中学二级教师,从事初 中语文教学与研究。 把握文章的语言特色。这种批注法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不仅 在读的时候要注意力集中,而且要读懂文章,这种方法在培养学 生的注意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分析、筛选信息的能力,是适用 范围很广的好方法。 三、感受式批注法 每个人在读书时都会有自己的感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 个哈姆雷特,无论我们有怎样的感受,都是我们动脑思考的结 果。所以,不妨把它们写下来,或许在与别人交流时就可以创造 出智慧的火花了。感受式批注法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人手。 (1)感触法。学生如果认真、用心去读书,就一定会有或深 或浅的感触。这样的感触可以是对某个词语的运用,可以是对 某句话的分析,也可以是对全文的看法。例如,《轻放》这篇文章, 就是教会人们平心静气地去处理事情,有学生就在“人生中一切 矛盾的化解,并不是那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 轻轻一放”这句话旁边写道:“矛盾不可避免,关键看我们如何处 理,处理不当就如那锋利的刀子,不仅伤人也伤自己,结果必然 是两败俱伤。但如果换一种态度,‘轻轻一放’,宽容一笑,那就 是柳暗花明了。” (2)联想法。联想是对某一事物的思维引起对另一与其相 关的事物的思维过程。丰富的联想在阅读时有利于学生更深入 地去理解文章。有些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了问题,是因为在当时 特定的情境中不能生发联想,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例如, 学生在《丰乐亭记》中的“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 四时之景,无不可爱”旁写道:“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 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学生由欧阳修的《丰乐 亭记》写四时之景的句子联想到《醉翁亭记》中写四季美景的句 子,将两段话联系了起来,发现两篇文章在写四季景色时都抓住 了各个季节的特征。 (3)补充法。这是一种活跃学生思维,开阔学生眼界的方法。 通常的做法是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仿照作者的语言特色,对文 章进行补充。可以仿写句子,可以补写结尾。这种方法对于提高 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比较明显的。 作为初中生,在语文阅读中掌握了一定的批注方法,巧用这 些方法,一定可以品出自己的味道,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如果能 够长期地坚持下去,培养出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会促进阅读 能力的提高,也必然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丰富自己的写作技巧,让 自己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林华民.做一流的教学能手[M].北京:朝华出版社.2OlO. [2]杜林.亲近教育[H].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4. 2015年3月.第8期(总第456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