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机械制造本科试题

来源:化拓教育网


石家庄铁道学院2007-2008学年第2学期

05 级本科班期末考试试卷(A) 卷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任课教师: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号: 姓名: 班级: 考试性质(学生填写):正常考试( )缓考补考( )重修( )提前修读( ) 题 号 满 分 得 分 改卷人 一 10 二 12 三 28 四 10 五 15 六 25 七 总分 100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刀具标注角度坐标系中,构成正交平面(主剖面)坐标系的坐标平面中经过主切削刃上任一点与切削速度相垂直的平面是 。

2.常用的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 、 、 、 。在大批量生产中,对于组成环数少而装配精度特别高的部件,常采用 。

3. 决定砂轮特性的五个要素分别是: 、 、 、 、 。

4. 切屑种类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分为 、 、 、 、 四种类型。 切屑的切削过程比较平稳,切削力波动小。

5. 切削变形区分为 、 、 ,其中 影响积屑瘤的产生。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2分)

1. 先进制造技术 2. 直角自由切削 3. 时间定额 4. CAPP 5. CM6132 6. JLBM-1系统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 画图表示外圆车刀的前角与后角,它们各有什么功用?说明选择合理前角、后角的原则。

2. 什么是切削用量三要素?它们对刀具使用寿命影响程度有何不同?试分析其原因。 3. 在普通卧式车床上加工一批工件的外圆产生鞍形形状误差,即外圆直径两端大,中间小,试分析产生鞍形形状误差的主要原因。

4.试分析影响工序余量的因素,为什么在计算本工序加工余量时必须考虑本工序装夹误差和上工序制造公差的影响?

四、计算分析题 (共10分)

在两台自动车床上加工同一批小轴零件的外圆,要求保证外圆直径Ф11±0.02 mm 。在第一台车床加工的工件尺寸接近正态分布,平均值为11.005 mm,均方差为0.004mm 。在第二台车床加工的工件尺寸也接近正态分布,且平均值为11.015 mm,均方差为0.0025 mm。试求:

- 1 -

(1)在同一图上画出两台机床加工的两批工件的尺寸分布图,并分析哪台机床本身的精度比较高?

(2)计算并比较两台机床加工的不合格品情况,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减少不合格品的措施。

附 F(z)值

z 1.70 1.80 F(z) 0.4554 0.4641 z 1.90 2.00 F(z) 0.4713 0.4772 z 2.10 2.20 F(z) 0.4821 0.4861 z 2.50 3.00 F(z) 0.4938 0.49865 五、计算题 (共15分) 加工如右图所示轴及其键槽,图纸要求轴径为φ300 –0.032 mm,键槽底面至轴下母线的距离为260 –0.2 mm,有关的加工过程如下:

(1) 半精车外圆至φ30.60 –0.1 mm; (2) 铣削键槽至尺寸A 1;

(3) 热处理; (4) 磨外圆至φ300 –0.032 mm 。 试确定工序尺寸A 1。

六、综合题(共25分)

成批生产如下图所示薄盘形工件。本工序为最后工序,在钻床上加工φ8孔。拟采用图b所示带台肩的心轴(设工件孔和心轴最小配合间隙为零)定位,试进行:

(1)拟订本工序前各工序的工艺路线;

(2)选择本工序钻床、刀具的类型;刀具材料为何种材料?

(3)分析图b方案中本工序的定位元件限制的自由度,并计算定位误差; (4)简要说明图b定位方案能否满足加工要求; (5)如果不能满足加工要求,试提出改进意见。

- 2 -

石家庄铁道学院2007-2008学年第2学期

05 级本科班期末考试试卷(B) 卷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任课教师: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号: 姓名: 班级: 考试性质(学生填写):正常考试( )缓考补考( )重修( )提前修读( ) 题 号 满 分 得 分 改卷人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100 20 10 30 24 16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工件的定位通常有四种情况,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其中常用且能满足工序加工要求

的定位情况有 和 ,故夹具设计中常采用。 2. 在刀具的标注角度中,影响排屑方向的标注角度主要是 。 3. 切削加工铸铁材料时,切削热的主要来源是 。 4. 切削用量与切削力有密切关系,切削用量中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是 。 5. 在国际标准ISO中统一规定以1/2背吃刀量处后刀面上测定的磨损带的宽度VB作

为 ,用来衡量刀具的磨损程度。

6. 机床主轴回转误差的基本形式包括主轴径向圆跳动、轴线窜动和 。 7.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包括 、表面波度和表面层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 8. 在刀具标注角度坐标系中,构成正交平面(主剖面)坐标系的坐标平面中经过主切

削刃上任一点与切削速度相垂直的平面是 。

9. 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对于组成环数较少并且零件可采用经济精度加工,装配精度不

高的部件,常采用 装配法。

10. 切削加工45钢时通常应采用 类或YW类硬质合金刀具。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制造技术 2. 定位误差 3. 切削温度 4. 刀具磨钝标准 5. 加工变质层

三、简答 (每小题6分,共30分)

1. 以高速钢外圆车刀为例,画图说明正交平面坐标系内的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和刃倾角的定义?主偏角的功用是什么?主偏角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2. 磨削与车削相比有何特点?

3. 用简图分析下列加工中所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数:

- 3 -

(a) 无心磨削外圆 (b) 过球心打一孔 4.画简图说明切屑的形成过程。

5.试分析用钻头钻孔产生“引偏”现象的原因。

四、计算题 (每小题12分,共24分)

1. 某偶件装配,要求保证配合间隙为0.003mm~0.009mm。若按完全互换法装配,则阀

杆应为250.003mm,阀套孔尺寸应为250.003mm。因精度高而难于加工,现将轴、孔制造公差都扩大到0.015mm,采用分组装配法达到要求。试确定分组数和两零件直径尺寸的偏差,并用公差带位置图表示出各组尺寸的配合关系。

2. 如图1所示轴套零件的轴向尺寸,其外圆、内孔及端面均已加工。试求:当以A面

定位钻直径为φ10mm孔时的工序尺寸A1及其偏差。(要求画出尺寸链图)。

00.006五(16分)、确定下图2所示零件(批量:20件,材料:青铜)的毛坯形式和加工方案。

图1 图2 - 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