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0卷第1期 2008年3月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al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 Science) Vo1.10 No.1 Mar.2008 劳伦斯笔下的“月亮’’意象 李春风 (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临海317000) 摘要:在劳伦斯的作品里,月亮的意象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月亮是美好的大自然代表;是美 丽、高贵的女性象征,能很好地表现出劳伦斯式的主题——性爱主题;最重要的,它是女权主义 胜利的象征。从他的几部作品来探索月亮的意象以及其所反映的内涵。 关键词:月亮,劳伦斯,意象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08)Ol一0054—03 “Moon Images’’in D·H·Lawrence’S novels LI Chun—fe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Taizhou University,Linhai,Zhejiang 317000,China) Abstract:In Lawrence’S works,moon images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Moon stands for beautiful nature;it is the symbol of beautiful and graceful women and can show the theme of Lawrence’s—the theme of sex.Most important of all,it is the symbol of the Success of feminism.The paper explores its implication of the moon images through studying several novels of his. Key words:moon;Lawrence;image 式的主题——性爱主题;最重要的,它是女权主 义胜利的象征。凡作品中能驾驭自己的命运,力图 劳伦斯是现代英国文坛的巨匠,也是20世纪 最杰出的现代主义者。劳伦斯一生经历了西方社会 矛盾激化的种种危机和战后社会动荡不安的严酷 现实。那时西方社会的人性受到严重的压抑和扭 曲,人们的自尊和自信每况愈下,而孤独感却与 日俱增,备受精神痛苦的折磨。面对腐朽的“文 明”,劳伦斯对宗教、科学和理性都不以为然,而 对人的情感、欲望和本能贝Ⅱ推崇备至,认为人性的 复归和自然欲望的解决是帮助人类走出困境的唯 控制男人的女性总有月神相伴。劳伦斯善于用 充满隐喻作用的象征体系,通过一个个“月亮”的 意象来表现作品的主题。劳伦斯的恋月情结,也有 着历史文化渊源和本身思想性格的原因。在古希腊 神话中,神灵和人同形同性,有着和人类一样的 情感、希望和追求。古希腊人除了不分人性和神性, 还认为灵和肉是完美、和谐的统一体,灵魂虽是高 尚、善良的,但没有肉体,也是罪恶、低劣的。这种 以美为重、以美为荣的文化对劳伦斯有着很大的影 响,使他偏爱月亮所象征的纯洁之爱和女性之美。 途径。相信“血的意识”、对肉体的赞美和强调人 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劳伦斯的思想核心,’也构成 了他全部作品的基本内涵[1]。在他留下的长篇小说 和诗集中,月亮是反复出现的一个意象,在作品里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月亮是美好的大自然代表; 月亮在{JL子与情人》这部小说中频繁出现,它 象征的是自然状态和潜意识意义上的“女性”。劳伦 斯在描述月亮时,主要着浓墨于其大而亮,而非 是美丽、高贵的女性象征,能很好地表现出劳伦斯 收稿日期l2OO7一O8一O3 作者简介。李春风(1973一)。女。汉族。浙江仙居人,讲师。从事英美文学方面的研究. 5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期 李春风:劳伦斯笔下的“月亮”意象 其朦胧孤寂。在第一章中,他描绘:“八月之夜的月 亮又大又圆,悬挂在天空,……月光下它们似乎在 伸懒腰,她把手指伸进其中一叶花瓣中。在月光下, 她手指上的金黄色花粉似乎难以辨认。……过了一 会儿,腹中的胎儿也在月光下和她一起与月色融为 体。”这是一个诗化了的意蕴世界,语言有纪实 性特点,但突出得是意象化特点。主观的感悟性十 分明显。读者在这里欣赏到的绝非是劳伦斯对大自 然的优美描写,而是对人物内心感受更深层次上象 征意蕴性的描写。在这里,皎洁的明月指女性的柔 美与妩媚,但在这柔美之中还带着女性柔中有刚的 力量。 小说的第七章中写了保罗和米丽安的精神恋 爱。就保罗而言,在他眼中的任何女性都是母亲式 的,对她们只能有“灵”的要求,超出这个限度就等 于冒犯了她们。因而,他真正参与恋爱的只是那理 性化的“男性”。每当和米丽安一起散步,他就一本 正经,米丽安挽他的手臂他都感到厌烦。然而,作为 个风华正茂的青年男子,他身上那自然状态的男 性本能是客观存在的,不管怎样压抑,它总是要借 机外现。这天傍晚,保罗和米丽安又在一起散步,突 然,保罗看到“一轮巨大的橙黄色的月亮正从沙丘 上探出头来望着他们”,顿时,“他体内的血似乎要 吐出火焰,呼吸也感到困难”,“他纹丝不动地站在 那里,目不转睛地盯着那红色的大球,它是无边无 际的黑暗中唯一的物体。他的心猛烈地跳动,他手 上的肌肉在热血沸腾,全身紧张得着抽搐。”这里, 保罗之所以全身紧张、热血沸腾,是因为他身上那 被劳伦斯喻为“独角马兽”的自然本能的苏醒并猛 烈地向外奔图;唤醒这只“独角马兽”的是“月亮, 而不是他身边的那个活生生的年轻女子米丽安[z,。 所以,是月亮的突然出现——其实它的出现不是突 然的,只是因为保罗潜意识能力突然外泄时神智的 顿悟造成的——才真正沟通了保罗身上自然本能 的“男性”与女性的交流,当然,这是在潜意识中进 行的。因此,如果把“月亮”看作传统意义上的象征 物,那就无法理解保罗的特殊心理。 劳伦斯巧妙地将这女性的力量融入皓月之中, 达到以月衬人、以月喻人之目的。读者不仅欣赏到 了明月之美,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悟到了其深邃的 意蕴,从而在心灵上得到了净化,情感上得以升 华,获得了不可多得的精神享受 月亮这一毫无生 命的自然物体,被劳伦斯赋予了令人浮想联翩的 深刻内涵,其象征意义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在《虹》这部小说中,劳伦斯也是以朦胧的、充 满象征而又富有诗意的月亮来表现时代的变迁以 及对布朗温一家三代人的性心理和原型的自我所 产生的影响。在小说中随处可见的月亮的意象,推 进着情节的进展,折射出人物关系的微妙变化以及 人物潜在心理的意向。[3]在月下第一景中,作者将 威尔向安娜的求婚场面与古老的性繁殖节奏相连 接,甚至使人物失去自我,汇入这些节奏之中。于 是,整个性爱过程变成了一个仪式,安娜与威尔 拥抱,但她更多地是对月亮而不是对人作出反应: “他们是如此的陌生,他们一定会永远这样陌生,他 的感情对他是一种折磨。如此热烈的拥抱,如此异 常的接触!……有时透明的月亮高高地挂在空中, 躲在电流般的、褐色的彩云的边缘。然后,夜空中出 现了气体般的彩光。整个天空云雾翻滚,呈现出一 种由飞云、黑影、暮霭和一个庞大的褐色光圈组成 的混沌状态;然后,惊恐的月亮又变得清澈透明, 有些刺眼;不久,她又重新钻进云雾之中。”在劳伦 斯的笔下,他对月亮的描写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 深刻的象征意义。在他的描写里,汤姆和莉迪亚的 激情、欲望和冲动展示出一种原始和自然的力量, 从而生动地揭示了旧的宗法社会中农民所具有的 模糊和神秘的性意识。 布朗温家族的第二代威尔和安娜的性意识和 婚姻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工业时代的冲击。在安 娜和威尔相互吸引的恋爱阶段,他们就为保持自我 的相对而展开内心的较量了。《虹》中安娜和威 尔在月光下搬麦穗的场面震人心魄。简单地从麦地 搬麦穗堆成麦垛的重复劳动无意识中演化成二人 心理的较量。安娜在前,威尔在后,总是间隔一段距 离,威尔想赶上安娜,安娜始终不让赶上。距离的保 持,代表安娜偏狭的女性优势心理的胜利。“她身上 洒满了月光,心里却无法探测I他搂着的是整个夜 晚I黑暗和明亮统统都被他占有了。”……这时作者 还写到,“她转过身,朝月亮走去,月亮放射出光彩, 每次她面对月亮,那月亮仿佛要袒露她的胸膛似 的。 她觉得自己有胸脯随着月亮一起一伏。”夜 晚的麦地为安娜和威尔提供了爱的场景,而这一对 心有灵犀的人在田野里往返穿梭,就是碰不到一 起。为什么在他们俩人中间总有一片广阔的空间, 为什么他俩总不能在一起?为什么当她在月亮下走 过来的时候,她一定要在离他较远的地方停下?他 5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O卷 为什么不能向她走近?在这里劳伦斯通过月亮的意 象,象征工业社会和机械文明不仅使固有的两性关 系受到严重的冲击,而且也使传统的男权地位受到 了极大的挑战,并使它从根本上发生了动摇。 厄秀拉作为布朗温家族第三代的代表,充分体 现了世纪交替之际现代女性的形象。她的情感冲突 和情绪变化也是以月亮的象征意义来体现的。舅舅 的婚礼之夜,厄秀拉和斯克里班斯基双双陶醉在优 心理搏斗写的惊心动魄。从中不难看出:伯金无法 忍受的是“阉割女神”月亮所代表的咄咄逼人的气 势,他不希望完全成为女性胜利的俘虏,他努力保 持自己的人格,并想维持与其它男性的友情, 而作为女性威严象征的“月亮”出乎意料地顽固,竟 想永远凌空俯视着她想全力控制的男性代表伯金, 这场完全诗化的意象氛围营造,体现出了传统手法 所无法深测到的人物精神深谷中的潜意识流动,并 美的舞台中。但是,月亮升起来,厄秀拉“她意识到 有个什么东西在盯着她看,有个强有力的东西正在 窥视她,她转过身看到一大的,皎洁的月亮已 经从山上升起……她像一朵颤抖的秋牡丹敞开她 的身体,在月光的刺激下具有强大的诱惑力。…… 她向那满月奉献上自己,它占有了她的全身。”于 是她和斯克里班斯基的对抗开始了。厄秀拉“在如 泻的月光中站了片刻,感到自己有一束有力的光 她突然产生了一种想抓住他,撕毁他,让他彻 底不存在的欲望。”在小说结尾,厄秀拉和斯克里 班斯基最后分手时,劳伦斯又一次写到月亮:“她向 前走去,投入到银色的月光中。他紧张地跟在后 面。”在月光下,斯克里班斯基眼里的厄秀拉“就象 金属塑像”,她银铃般的声音,听起来竟“象希腊神 话中的鸟身女妖发出的声音。”他的男性意志被彻 底摧毁了。 四 同样在《虹》的姐妹篇《恋爱中的女人》里,当伯 金和厄秀拉发生激烈冲突时,伯金要不断地投石击 碎水池中荡漾着的月影。这一举动也暗示他对女性 占有欲的畏惧和反抗,也是一种深埋的潜意识的活 动,第十九章“月色朦胧”中有充分的展示:清亮的 月光在水面上炸开了,粉碎成一星星危险的白色火 光,四散开来。白光如同振翻疾飞的一群白鸟,碎 裂、升腾、跃过池塘,在喧闹混乱中四散而逃,同涌 上前来的大片大片夜暗的浪潮争斗着。跑得最远的 光浪象是为了逃走而闹闹哄哄地冲击着堤岸,夜暗 的潮头沉甸甸地压迫过来,从下面朝池塘中心涌 去。”尽管屡次被砸毁的月亮总是顽强的复归到原 样,但最终经过努力“月亮没有了,只剩下一片碎光 乱影的战场……活象白玫瑰花瓣在一阵风中被吹 得四处飘零……他并不满意 又如痴如狂地一定要 干到底,”……“只是一团阴暗的混乱,活象一只被 胡乱摇动着的黑白两色万花筒,,..…·“伯金站在那 里聆听着,心满意足了”。伯金与月亮之间进行这场 56 生动展示出人物身上的那个黑暗的、看不见的自 我[ 。这里的人和月神之斗不是单纯的情绪进发, 而是象征着精神的抗争。女性的威严、顽强、不屈和 征服一切的勇气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传统手法无法 窥探的深埋的潜意识活动,通过象征,得到淋漓尽 致的渲泄。细腻的笔法和复杂的心理活动的交织, 使这段描写成为劳伦斯作品中最动人的篇章之一。 五 以上这些以月亮所代表的意象有客观的自然 环境和人生经验,还有主观的情感意识和直观感 受,它们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象征,暗示着女性 燃烧着的、压倒一切的强烈欲望,充分反映了工业 社会中妇女的觉醒和女性力量的进一步强盛。劳伦 斯用月亮那超越一切、不可战胜的神秘力量,来对 比现实社会的残酷黑暗,反映现代机械文明和人 性的对立,抨击工业社会对人性本能的摧残,展 示现代文明和原始力量、机器世界和自然情感之间 的冲突。无论是小说还是诗歌,劳伦斯都能以其敏 感的视角,独特的审美意识,细腻微妙的笔触,充 满情感的语体和独特的写作手法来探索人类的心 灵王国,揭示对人类社会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寇加.一样的月光别样的观照——李白与D·H·劳 伦斯作品中“月亮”竞象比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26(3):22—25. [2]蒋承勇.《儿子与情人》的现代主义倾向[J].台州师 专学报,1988(2):53. [3]黄宝菊.论劳伦斯小说中马和月亮的象征意义[J]. 外国文学研究,2000(3):85-88. [4]刘维荣.浅析D·H·劳伦斯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J].语文学刊,1999(4):31-35. (责任编辑:吴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