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完整版)风险与机遇的应对措施控制程序

完整版)风险与机遇的应对措施控制程序

来源:化拓教育网
完整版)风险与机遇的应对措施控制程序

风险与机遇的应对措施控制程序

本文旨在通过对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有效应对风险和机遇。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内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策划与实施。

职责分配方面,总经理负责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的确认,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的审批。各相关部门负责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的获取和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相关职责的实施。质量部负责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方案,并监督实施。

本文定义了环境因素为对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正面和负面要素或条件。机遇为可能导致采用新的实践,开辟新市场,赢得新顾客,建立合作

伙伴关系,利用新技术以及能够解决组织或其顾客需求的其他有利可能性。

在工作流程中,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的获取应考虑可能对企业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企业管理、战略优先、内部和承诺,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以及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要求。风险与机遇的识别时机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企业宗旨变化、战略变化、内外部环境变化、组织及其背景、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变化。风险与机遇的类型包括质量风险与机遇、环境风险与机遇、经营风险与机遇。

在质量风险与机遇方面,直接质量风险包括产品质量问题,导致退货、大量投诉、召回等风险;间接质量风险包括产品使用过程,损坏了顾客的人身权,应负民事赔偿责任。在环境风险与机遇方面,主要有自然、人文、政治、经济以及其他。例如,产品销售淡季与旺季,影响顾客的采购,也间接影响公司产品生产;人文环境主要体现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消费惯不同;环境包括国家宏观经济、经济环境的变动,以及个地方的相关的变动会间接的影响到企业

资金融入以及企业运营的必要条件;经济环境包括利率的变动、汇率的变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等。在经营风险与机遇方面,主要有原材料、员工、设备、供销链、技术、管理、产品、法律、专利及产权。

1) 原材料供应风险:包括价格、质量和送货时间的不确定性、采购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和采购人员的疏忽。这可能导致原材料数量和质量不达标。

2) 员工风险:包括采购人员、服务人员、技术人员和其他生产管理人员的疏忽和离职等风险。

3) 设施风险:指生产设备的意外故障和损坏等。 4) 供销链风险:包括供应商和顾客的违约,以及供应或销售渠道的不畅通等风险。

5) 法律纠纷风险:包括消费者投诉等潜在的法律纠纷。

5.3.4 市场风险与机遇:包括市场容量、竞争力、价格和促销等方面。

1) 市场容量风险:可能由于市场调查方法不合适,导致产品产量大于实际需求,增加公司的投资风险。

2) 市场竞争力风险:可能由于竞争对手分析错误,导致对我们的产品市场竞争力高估或低估,引发期望值风险。

3) 价格风险:受产品成本、质量和声誉、顾客消费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4) 促销风险:包括促销活动成本控制、效果预测失误以及对品质的怀疑等。

5.3.5 财务风险与机遇:包括融资/筹资、资金偿还、资金使用、资金回收和效益分配等方面。

1) 融资/筹资风险:可能由于风险筹资费用高昂,受较多,加大筹资不确定性。

2) 资金偿还风险:主要受利率影响,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增加偿还风险。

3) 资金使用风险:主要表现为短期资金风险和长期资金投资风险。

4) 资金回收风险:应收款无法及时到位,增加坏账的出现率。

5) 收益分配风险:主要表现在确认风险和对投资者进行收益分配不当而产生的风险。

5.4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

5.4.1 风险和机遇识别:各部门应根据内外部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结合已有的优势和劣势,识别过程相关的风险和机遇。

5.4.2 风险和机遇评估:各部门应根据识别出的风险和机遇,进行评估确定其级别,并拟定应对措施。

a) 风险评估:综合考虑问题影响的严重程度、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和解决难易程度三方面进行评估。

b) 机遇评估:综合考虑错过机遇的严重程度、抓住机遇的收益大小和应对机遇的难易程度三方面进行评估。

5.4.3 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和机遇,应采取不同的应对原则。

a) 高风险:应设立目标、策划运行控制措施,并考虑制定应急预案。

5.4.4 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策划:

为了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能够产生预期结果、防止或减少不良影响、实现持续改进,应对措施需要整合到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处理风险的选项包括风险规避、消除风险源、改变可能性或后果、风险共担、或承受风险。而机遇可以导向采用新方

法、开发新产品、打开新市场、获得新顾客、构建伙伴关系、使用新工艺等可能性,以满足组织及其顾客的需求。

b) 高风险:

需要立即采取行动来消除或降低风险。应该设立目标、策划运行控制措施来应对高风险。

c) 中风险:

需要设立目标、策划运行控制措施来应对中风险。

d) 低风险:

暂时维持现状,考虑策划新的运行控制措施。

5.4.5 风险和机遇评价控制表:

各部门应将识别评价结果及拟定的应对措施登记在《风险与机遇评价控制表》上,并由管理者代表汇总整理。当内外部

环境要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订《风险与机遇评价控制表》。

5.5 应对措施有效性评价:

每次管理评审前,各部门负责人应评估应对措施的实施有效性,并提交管理评审。

6.相关文件:

6.1 文件控制程序

6.2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7.表单:

7.1《风险与机遇评价控制表》

风险与机遇评价控制表

部门:

序号 过程 日期 严重度 频度 风险等级 风险应对措施 控制措施 风险规避措施 负责人 应对措施评价 风险描述 备注

备注:严重度评分:一般频度评分:可能发生1分,较严重2分,严重3分;1分,偶尔发生2分,频繁发生3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