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1年高考历史专题知识提纲:专题3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与科技文化

2021年高考历史专题知识提纲:专题3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与科技文化

来源:化拓教育网
专题3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与科技文化

第一讲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

一、儒家思想的形成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课标要求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3、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政治: 奴隶 制 → 封建 制

1、背景: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经济: 井田 制 → 封建土地 私有 制

文化:“学在 官府 ”→ 私

学 兴起,“学在 民间 ”

2、形成:代表不同阶层的学术派别,纷纷提出不同 主张 ,互相诘

难、批驳,形成“百家争鸣”局面。

3、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思想 运动;奠定了中国 思想文化 发展的基础。

(二)诸子百家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派代表 别 儒孔子 家 “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 ” 始人 主张 影响 思想:核心是 仁 ——仁者爱人;要宽以待人,儒家创地位和政治:为政以 德 ,爱惜民力(民本思想),反对 苛政 和任意 刑杀 教育:首创 私 学,主张“ 有教无类 ”,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尊为“至圣” 施“ 仁 政”;“ 民贵君轻 ”(民本思想);战国后孟子 “性本 善 ”(人性论) 荀子 “性本 恶 ”(人性论) 道家 庄子 法家 韩非以 法 治国,建立主义 集权 制度 子 (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主张“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 思想 的统一维护政治的统一

1、董仲舒创立 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加强君权和抑制

提出“三纲五常”——有利于巩固 君权 ,维护统治 秩序

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成为当时社

会的正统思想和主流 起用 儒学家 参与国家大政,以 儒学 为选才授2、汉武帝实行

思想并处于独尊地位 期成为以 德 服人;“ 君舟民水 ”(民本思想);蔚然大宗 世界的本原是“ 道 ”;“ 无为 而治”;万道家创老子 物不停运动,祸福依存、转化 世间万物都是 相对 的 始人 官标准

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设博士为教官传播五经

下令各郡县设立学校——儒学开始在 民间 处于独尊地位

二、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课标要求

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2、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一)宋明理学

1、主要派别及其主张和影响: 派代表思想观点 别 人物 程程颢世界的本原: 天理 ,求理的方法: 格南宋以后成为居 统 治 地位的官方哲学 强调道德修养 有积极的意义 地位和影响 朱 程颐 物致知 理朱熹 学 陆王 陆九渊 理,灭 人欲 ” “ 心 即理也”, 内心反省 就可得到理 天理就是 三纲五常 ,要求人们“存 天心学 王阳明 “心外无 物 ”、“心外无 理 ”,去掉人欲,可“致良知” 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不同:

世界的本源 求理的方法 程朱理学 外在的 理 格物致知 陆王心学 内在的 心 内心反省 3、“存天理,灭人欲”的实质:用 三纲五常 维系封建统治,压抑、扼杀人的 自然欲求 。 (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背景:封建制度 腐朽没落 ,资本主义萌芽 开始出现 2、主要思想家及其思想观点和影响 思想家 李 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标准,强调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贽 黄宗羲 顾炎“ 经世致用 ” 武 王夫之 世界是物质的,静止是 相对 的,运动是 绝对 的 先河 启示了近代人的 思维 方法 人正当的私欲 时期的要求 思想观点 影响 君主是天下之大害,“天下为主,对以后反斗争起君为客”,工商皆本 了推动作用 开一代 朴实 学风的(二)儒家思想的兴衰

时间 春秋战国 发展演变 形成 遭到 重地位 被 冷落 原因 其主张距社会变革 太遥远 ,无助于实现 统一 儒生们非议 郡县制 ,秦始皇“ 焚书秦朝 创 西汉 魏晋至隋唐 宋明 遭 重创 坑儒 ” 新儒学适应了加强 君主 和 新儒学 享“ 独尊 ” 集权 的需要 有危机有发展 危机与发展 佛教 和 道教 盛行,三教相互影响 并存 适应了重建伦理纲常和加强 程朱理学 又“ 独尊 ” 集权 的需要 封建制度 腐朽没落 ,资本主义萌明清 维新变法时期 新文化运批判继承 赋予“新遭 批判 芽 开始出现 康有为借助孔子 权威 ,为维新变法思被 利用 想制造 历史 根据 资产阶级激进派不能容忍袁世凯掀起已 动摇 的 尊孔复古 逆流 意” 受到抨击 动时期

第二讲 古代中国的科技

△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

明发展的贡献。 一、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 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造纸术:发明( 西汉 前期)→ 改进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东汉 蔡伦 ) 印刷术:雕版印刷术(隋唐)→ 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 洲 文化 的发展 大大推动了 文艺复兴 运动和 宗教改革 火药: 唐朝 开始用于军事 → 宋朝 推动欧洲火药武器发展,使封广泛用于军事 指南针:司南( 战国 )→ 北宋 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建城堡不堪一击 为 新航路的开辟 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二、数学:东汉的《 九章算术 》采用了十进制记数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三、天文历法:

1、《 石氏星表 》是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2、汉代的 浑仪 是望远镜发明前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3、元代郭守敬编制的《 授时历 》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四、农书:北魏贾思勰的《 齐民要术 》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农书 五、医学:

1、西汉的《 黄帝内经 》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2、东汉张仲景的《 伤寒杂病论 》,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3、明朝李时珍的《 本草纲目 》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第三讲 古代中国的文艺

△课标要求:

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3、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一、辉煌灿烂的文学

1、《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孔子 整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 现实主义 的基础。

2、楚辞:屈原的《 离骚 》是其代表作,具有 浪漫主义 风格 3、汉赋:半诗半文,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是汉赋中的佳作

4、唐诗:唐朝是诗歌的 黄金 时期, 李白 、 杜甫 、 白居易 是唐诗发展繁荣的丰碑

5、宋词:适应了 市民 阶层扩大的需要, 柳永 、 李清照 是婉约派

代表, 苏轼、辛弃疾是豪放派代表

6、元曲: 关汉卿 、 马致远 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7、明清小说:适应了 市民 阶层扩大的需要,《 三国演义 》《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最著名 二、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1、书画

(1)汉字

演变脉络: 甲骨文 → 大篆 → 小篆 → 隶

书 → 楷书

演变趋势:由 繁 到 简

(2)书法

①阶段: 自发 阶段(魏晋以前)→ 自觉 阶段(魏晋开始)

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楷书( 实用 价值最高) 钟繇、王羲之贡献最大

②种类

唐代楷书:步入盛世,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各具特点

草书( 审美 价值极高):草书大家有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朝的张旭、怀素等

行书(兼有审美和实用价值): 王羲之 、 颜真卿、苏轼、赵孟頫、文征明等备受后人喜爱 (3)中国画

①起源(萌芽):远古时代,《鹳鱼石斧图》是其中杰作 ②走向成熟:战国帛画《人物 龙凤 图》《人物 驭龙 图》

特点:注重 写意传神 ,追求“ 得意忘形 ”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是其③中国画 传世佳作,提出“ 以形写神 ”理论

隋唐时期:展子虔的《游春图》、阎立本的《步成就 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两宋: 风俗 画是当时画坛最大亮点,代表作有北宋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 》

元明清: 文人 画成就最突出,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 写意 画 2、戏曲

①戏曲的发展: 元杂剧 的出现——中国戏曲艺术成熟 → 明清时期, 昆曲 流传甚广

②京剧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于 道光 (徽汉合流)→ 成熟于 同光 ,→ 期间走向四面八方(世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