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加油站安全评估报告范文

来源:化拓教育网
加油站安全评价报告

目录

第一章安全评价依据 第二章被评价单位基本情况 第一节经营单位基本情况 第二节气象条件

第三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辩识,评价方法选择,评价单元划分第一节经营的危险化学品特性 第二节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第三节评价方法选择 第四节评价单元划分 第四章 现场安全检查表 第一节评价方法介绍 第二节加油站评价安全检查表 第五章分析评价 第一节重大危险源确认 第二节分析评价

第六章建议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

第七章 评价结论附:经营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第一章安全评价依 据

一、 国家有关法 规、标准及规范性文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3.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及实施意见 4.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V试行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6. 《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1995]56号 7.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 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 2001年版)

9.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 10.《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11. 12. 14. 15.

《重大 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0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這设计规范》GB50058-9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11-92

《防止静电接地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90

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二、 经营单位提供的有关评价资料

1、成品油经营许可证

2、 营业执照 3、 产权证明

第二章被评价单位基本情况

第一节经营单位基本情况

东平县代庙乡新华加油站,位于东平县代庙乡新华村北400米220国道。交通便利。该加油站现主要 经营90#汽油及

0#柴油(与・10#柴油换季销售),兼营' 润滑油、冷冻液等。备有卧式钢制储罐15m3各1个; 按GB50156-2002标准规定:V=22.5m3 ,该站属三级加油站。油罐埋地设蚩,通气管2个。卸油为敞口式卸油 方式,配有税控加油机2台。该站现有员工2

人,均参加培训,持资格证上岗。该站占地面积1800m2 ,罩棚 25m2,建筑面积20m2 ,配有MF型8kg灭火器2台,35 kg灭火器1台。

第四节气象条件

该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少雨,气候干燥;夏季降雨集中,湿 热高温;秋季雨量骤 减,

多为秋旱;冬季雨水稀少,气候寒冷。

年平均气温 16.4 C

年极端咼温41 C年极端低温-17 C 年极端降水虽:咼达:1 680mm 年极端降水虽低至:375mm 常年主导风向:北风及东南风 冻土厚度: 46cm地震烈度:VI

第三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辩识评价方法选择、评价单元划分第一节经营的危险化学品特性汽油

一标识

中文名汽油英文名gasoline ; petrol 相对分子质虽

CAS 号 8006-61-9

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化学类别烷姪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C4〜C12脂肪桂和环烷姪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淡黃色易挥发液体,具有特殊的臭味。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汽油机的燃料,用于橡胶、制鞋' 印刷' 制革、颜料等行业,也可用作机械零件的去 污剂。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 吐、步态不 稳、共济失调。

咼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咼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可伴有中毒性周 围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精神病。液体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溅入眼内可致急性接 触性皮炎,甚至灼伤。吞咽引起急性胃肠炎,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井可引起肝、肾损害。

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病。严重中毒出现中毒性脑病,症状类似精 神分裂症o皮肤

损害。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虽: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肠。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易燃闪点「C) -50 爆炸下限(%) 爆炸上限(%) 6.0 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 最小爆炸压力(MPa) 0.813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 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1.3弓I燃温度(C) 415-530

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弓着回燃。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 六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二氧化

碳。用水灭

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

制性空间。小虽泄漏:用沙土、蛭土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或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大 虽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沬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C。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 与氧化剂分

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桶装堆垛不可过大,应留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走道。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 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 m/s ),且有接地装萱,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 装轻隹卩,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八防护措施 车间卫生标准

中国MAC ( mg/m3 )

300[溶剂汽油]

前苏联 MAC ( mg/m3 ) 300 美国 TVL-TWA

ACGIH 300ppm , 890mg/m3

美国 TLV-STEL

ACGIH 500ppm , 148mg/m3

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

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九理化性质

熔点「C ) -60 沸点「C ) 40-200

相对密度(水=1)0.70-0.79相对密度(空气=1) 3.5饱和蒸气压(k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C)

临界压力(MPa )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苯、二硫化碳' 醇、脂肪。 十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 避免接触的条件 禁忌物强氧化剂。

燃烧(分解)产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十一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 67000mg/kg (大鼠经口) LC50 mg/m3 , 2小时(大鼠吸入)

刺激性人经眼:140ppm ( 8小时),轻度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 吸入3mg/m3 , 12・24小时/天,78天(120号溶剂汽油),未见中毒症 状。大鼠吸入2500

mg/m3, 130号催化剂解汽油,4小时/天,6天/周,8周,体力活动能力降低,神经系统发 生机能改变。

十二环境资料

该物质对坏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十三废弃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在专用废弃场所掩埋。或用焚烧法处置。 十四运输信息

危规号31001UN编号1203 包装分类I包装标志7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安甑瓶外木板箱。 十五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 [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 使用、生产、储存、运输、

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 )将该物 质划为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车间空气中溶剂汽油卫生标准(GB-11719-89 ),规定了车间空气中该物质 的最高容许浓度及检测方法。

十六其它信息 柴油 一标识 中文名柴油

英文名 diesel ; diesel fuel 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化学类别烷姪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外观与性状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柴油机的燃料。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皮肤接触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痊疮,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 柴油废气可引起

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的衣着。就医。

食入饮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肠。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易燃闪点「C) 38 爆炸极限(%)无资料 自燃温度(C)

257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升高,有开裂 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 泡沬、干粉、二氧化碳、1211灭火剂、砂土。 六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然后 收集运到空旷

处焚烧。如大虽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 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七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 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桶 装堆垛不可过

大,应留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走道。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 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充装时应注意流速,注意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八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在特殊情况下,佩戴供气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九理化性质

熔点「C)・18沸点「C) 282-338 相对密度(水=1 ) 0.87-0.90 相对密度(空气=1 ) 十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忌物 强氧化剂、卤素。

燃烧(分解)产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十一毒理学资料 无资料 十二环境资料

该物质对坏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十三废弃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在专用废弃场所掩埋。或用焚烧法处置。 十四运输信息 包装分类I包装标志7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 十五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S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口992]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 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 )将该 物质划为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十六其它信息

第二节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5

1 v火灾、爆炸

汽油、柴油均为第3类易燃液体,一旦发生泄漏,遇到点火源,便存在发生火灾、爆炸的可能性。

1.1物质泄漏

a. 因材料强度下降引起破坏而发生泄漏

包括材料老化;腐蚀与侵蚀使壁厚减薄;设备介质或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反复应力或静负荷使材料发 生疲劳或变形

等。

b. 因外负荷引起破坏导致泄漏

包括地震产生的破坏;车辆碰撞造成的油罐、管道、加油机破坏;因施工造成的破坏。

C.阀门、法兰密封不严或损坏

d.因内压上升引起破坏导致泄漏太阳暴

晒地上油罐,其内压升高,介质e.加油、卸油作 发生热膨胀导致泄漏 业造成的泄漏包括未采用密闭卸油方式;虽油不准 确员误操作等。

;液位指示失灵;加 油机的流虽计、计数器失 灵;人

f.油罐清洗时污水乱排放。 1.2点火源

分四大类:即机械火源(撞击、摩擦)太

阳直射)、电火源(电火花.静电火自燃)

' 热火源(高温表面

花、雷电火花)、化 学火源(明火、化学分解、发热

a.机械火源(撞击、摩擦)

包括铁器相互撞击或铁器打击混凝土地金 面;虽油孔未设不同

属(铜、铝)制作的尺槽;操作孔的物料高速喷出 盖板未用铝板包制或 未贴耐油胶垫;穿带钉鞋 操作; 与器壁摩擦等。

b.热火源(高温表面、太阳暴晒)

地上油罐无遮阳或冷却措施,受太阳暴

晒;采暖管线与油罐、管道接触等。

C.电火源(电火花、静电火花、雷电火花)

(1) 电火花:电器开关合闸、断开时产生的火花电弧;电气设备短路、过载接触不良或其他原因产生 的电火花、电

弧或危险温度;电气设备、照明灯不防爆等。

(2) 静电火花:物体间相互摩擦引起的静电;流速过快引起的静电;人体静电;手机引起的静电;电 气设备引起的

静电;卸油时未进行静电接地等。

(3 )雷电火花:直击雷、雷电感应、球雷、雷电侵入波。

d.化学火源(明火、化学分解' 发热自燃)

(1)明火:采暖用火的安全距离不足;违章吸烟;违章动火;机动车辆排气管喷火等。

2)化学分解:与禁忌物混放,如与强氧化剂接触。 2、 中毒' 窒息汽油、柴油其侵入途径

为:吸入、食入中毒和慢性中毒。

当进罐检修时氧浓度V18% (体积比)

未穿戴防护用品,也会引起人员窒息或死亡。

时会造成人员窒息,严重时死亡;在泄漏浓度较大时, 、经皮吸收,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会造成急性

3、 触电:

动力、照明线路老化;电气设备无防护

4、 车辆撞击:加油站车辆流量大是主要;人员误操作等。

因素。

5、 传染其它疾病

人员流动虽大,未加防护是主要因素。第 三节评价方法选择根据《危险化学品经 营单位安全评价导

则〈试行〉》和该加油站的实际情况,主要采用现场安全检查 表进行定性分析

第四节评价单元划分

根据该加油站实际情况,划分为四个评价单元。即:安全管理;经营和储存场所;经营储存条件;消防设施。

第四章现场安全检查表

第一节评价方法介绍

现场安全检查表是一种定性的分析和检查方式,将整个系统分成若干系统(单元),对系统中有 关

的安全问题根据法规、标准

第二节加油站现场安全检查表

类 事实 结论 别 记录 、经验事故、情报等资料进行周密考虑,将检查的项 目列

于表上,按既定项目进行安全检查和诊断。

项目 项目检查内容 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各类人员的安全责任制、教育培训.防火、动火 加油站的 管理制度 1 A 檢修、检查、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等。 健全 合格 1)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2、 门考 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 已培 A 合格 训 已取 从业人员资 2)其他从业人员经本单位专业培训或委托专业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B 合格 格; 得 格 3)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 A 取得 合格 3、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组 有安全管理组织,配备专职(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织 4、 A 冇 合格 B 冇 合格 基础资料 有设计、施工、验收文件资料。 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最基本的内容包括: 1)事故类型、原因及防范措施; 5、 2)可能事故的危险、危害程度(范围)的预测; B 事故应急救 3)事故应急处理原则及程序; 援预案 4)报警与报告; 5)现场抢险; 5)应急救援的组织和职责; 7)培训和演练; 不合 无 格 二.经营和 1.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应建一级加油站。 三级 A 合格 站 合

储存场所 2、加油站内的站房及其它附屈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建筑物经公安消防部门验收合格。 3、加油站的油議、加油机和通气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 A 冇 合格 GB50156-2002 B 符合 合格 |表4.0.4的规定。 4、加油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大于 GB50156-2002表404中的防火距 离的1・5倍且大于25m时,相邻一侧应设爲隔离墙,隔离境可为非实体围墙。 5、加油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w 25m以及小于等于GB50156-2002表 4.0.4中的防火距离的1.5倍时,相邻一側应设置高度不低于 2.2m的非燃烧实体围姒 6、加油站内设施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 GB50156-2002表5.0.8的规定。 7、车辆入口与出口应分开设畫。 8、站内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6m,站内道路转弯半径不应小于 9m,道路的坡度不得大于6轧 B 是 合格 B 是 合格 B 符合 合格 B 是 合格 B 是 合格 B 是 合格 经营和 储存场所 9、站内停车场和道路路面不应采用沥青路面。 10.站内不得种植油性植物。 11.加油场地及加油岛宜设罩棚,罩棚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其有效高度不应小于 4.5m, 12.加油站内的采暖通风设施应符合 GB50156-2002第1行 的要求。 是 合格 B 是 合格 B 符合 合格 A 三、经 营储存条件 1)加油站的汽油罐和柴油罐,严禁设在室内或地下室内; 是 格 是 格 阻 2)油斑的各结合管应设在油鏗的顶部; B 3)汽油理与柴油理的通气管应分开设运,管口应高出地面 4m及以上,沿建筑 物的墙(柱)向上敷设的通气管口,应高出建筑物顶 1.5m,其与门窗的距离不应小 于4m,通气管公称直径不应小于50mm并安装阻火器。通气管管口距离围埸不应小于3m (采用油气回收系统时不应小于 2m); 火器须更换 合 格 B 4)油罐的冕油孔应设带锁的呈油帽.铜或铝等有色金屈制作的尺槽; B 是 格 是 格 符 格 5)油罐的人孔应设操作井; B 6)油罐操作孔的上口边缘要高岀周围地面 20cm,操作孔的盖板及翻起盖的螺杆 B 轴要选用不产生火花材料或采取其它防止产生火花措施; 7 )油谜顶部覆土应不小于0.5m,周围加填沙子或细土厚度应不少于 0.3m; 合 符 B 合 格 8)油罐进油管,应向下伸至罐内距罐底 0.2m处; B 是 格 合

合 合 合 合 合 合 合 合 合 合 合 合

2 4)油管线应埋地敷设,管道不应穿过站房等建(构)筑物;穿过车行道时,应加套 % 管,两端应密封,与管沟、电缆沟、排水沟交叉时,应采取防渗漏措施; 油 B B 符格 合 2)管线设计压力应不小于0.6Mpa; 管线 是 格 是 格 是 格 是 格 是 格 是 格 是 格 3)卸油软管、油气回收软管应采用导电耐油软管,软管公称直径不应小于 50mm 4)采用油气回收系统时,应满足 GB50156-2002第623的要求。 B B 1)加油机不得设在室内; A 3 加 机 2)自吸式加油机应按加油品种单独设置进油管; B 3 )加油机与储油理及油管线之间应用导线连接起来并接地; B B 4)加油枪的流速应不大于 60L/min,加油枪软管应加绕螺旋形金屈丝作静电接 地。 1)一、二级加油站消防泵房、罩棚、营业室,均应设事故照明; B级 站 格 2)加油站设置的小型内燃发电机组,其内燃机的排烟管口,应安装阻火器。排烟管口 至各爆炸危险区域边界的水平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a.排烟口高岀地面4.5m以下时不应小于5m; 4 h 轨tKriiS出卅面 4 Sm 73 WT时不应小干 3)电器线路易采用电缆并直埋敷设,当采用电缆沟敷设电缆时,电缆沟内必须充沙 B 符 格 合 电 符 B 气装 填 实。电缆不得与油品、热力管道敷设在同一沟内; 三、经 营储4 )埋地油琛与露出地面的工艺管道相互做电气连接并接地; 存条件 X 5)爆炸危险区域内的电气设备选型.安装.电力线路敷设等,应符合先行国家标准 合 格 符 B合 格 符 A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的规定; 合 格 B 6)加油站内爆炸危险区域以外的站房、罩棚等建筑物内的照明灯具,可选用非防煖 符 格 型,但罩棚下的灯具应选用防护等级不低于 IP44级的节能型照明灯具; 合 B 7)独立的加油站或邻近无高大建(构)物的加油站,应设可靠的防雷设施,如站房及 罩棚需要防直击雷时,要采用避雷带(网)保护; 是 格 符 8)防雷、防静电装运必须符合 GB50156-2002第10.2、10.3的要求;

B 合 格 9)防雷、防静电装孟应有资质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 无 合 B报 告 格 不 四、消 防设 施 1)固定式消防喷淋冷却水的喷头岀口处给水压力不应小于 0・2Mpa・移动式消防水枪岀 口处给水压力不应小于0.25Mpa,井应采用多功能水枪; B涉 及 2)每2台加油机设置不少于1只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和4只6L泡沬灭火器;加油机不B 格 符 格 不 足2 台按2台计算; 3)地上储維应设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2个,当两种介质储雄之间的距离超过 15m 合 时,应分别设置; B涉 及 4)地下储維应设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2个,当两种介质储雄之间的距离超过 15m B 格 符 格 时,应分别设置; 合 5) 一、二级加油站应配孟灭火毯 5块,沙子2七三级加油站应配置灭火毯2块,沙 子2呛。

B 无合 格 本次共检50项,其中A项1项不合格,B项4项不合格。

1、 类别栏标注A的,属否决项;类别栏标注B的,属非否决项;

2、 根据现场实际确定的检查项目全部合格的,为符合安全要求; 3、 A项中有一项不合格,视为整体不符合安全要求;

4、 B项中有5项以上不合格的,视为整体不符合安全要求,少于5项(含5项)为基本符合要求;

5、 对A、B项中的不合格项,均应整改,但整改后必须由评价机构认定,达到要求也视为合格,并修改评 价结论。

第五章分析评价

第一节重大危险源确认

根据《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0,汽油列入表2: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第们项,贮存区其临界虽 值为20t,

按容积换算为28.58m3o [汽油相对密度p =0.70 (水h )]。该加油站现有汽油罐1个,其总容积 V=15m3,其实际储存量按总额的1/3来计算,未超过临界量,故其储罐区为非重大危险源,也应作为重点部位加以防 护和管理。

第二节分析评价

通过现场安全检查表可以看出,该加油站在安全管理;经营和储存场所;经营储存条件;消防设施四个方面都 能满足有

关法律、标准规范的要求。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1、 卸油为非密闭方式; 2、 未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 安全警示标志不足; 4、 通气管阻火器老化; 5、 无灭火毯; 6、 无防雷电检测报告。

第六章建议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

针对上章提岀的不足之处,建议采取下列安全措施来加以控制:

K卸油须改为密闭方式; 2、 通气管阻火器应更换;

3、 应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演练; 4、 加油区增加醒目安全警示标志;; 5、 应增加灭火毯2床;

6、 防雷、防静电装置应经气象部门检测。

第七章评价结论

本评价报告依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及实施意见和

相关法规、标准的规定,对东平县代庙乡新华加油站进行了安全评价。经过对危险化学品特性分 析、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安全检查表评价,得出如下结论:

该站在安全管理、经营和储存场所' 经营储存条件、消防设施四个方面基本满足条件,认为东平县代庙 乡新华加油站

基本符合安全要求,可以经营成品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