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作文范文之邓稼先作文600字

作文范文之邓稼先作文600字

来源:化拓教育网


邓稼先作文600字

【篇一:九年级优秀作文:像邓稼先一样生活】

九年级优秀作文:像邓稼先一样生活

九年级优秀作文:像邓稼先一样生活

26岁那年,邓稼先获得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人称“娃娃博士”。他的导师对他说:“你很有才,我觉得如果你跟着我,我会给你最好的待遇。只要你留在美国,我能让你成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但他婉言谢绝了,在拿到博士学位的第九天,回到了1950年一穷二白的中国,选择了另一种生活。

像邓稼先一样生活,虽可能饱受艰辛,却无愧自己身上流的中国血。

34岁,邓稼先回家告诉妻子:“我要调动工作,明天就走。” 妻子问他:“你要去哪?你要去做什么?能通信吗?”他的回答是:“不能说,不知道。”这一分别,就是28年。当往日身高体大的青年博士穿着一身旧灰制服和一双绿色军便鞋,头发花白地出现在妻子面前,她几乎认不出他了。

像邓稼先一样生活,虽与亲人聚少离多,却永远得到亲人的支持和关爱。

作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多年来,邓稼先不能发表学术论文,不能公

开作报告,不能出国,不能与朋友随便交往,工作成绩再大、功劳再大都可能无人知晓。在他死后,国家才追授“两弹一星”勋章,生前共获得国家奖金特别奖20元:其中原子弹十元、氢弹十元。

像邓稼先一样生活,虽享受不到功名利禄,却永远活在人们心里。

可能有人说:“邓稼先太傻了,放弃美国那么好的条件,回到中国研究核弹,没有名,没有钱,最后还因此患癌早逝,真傻!”但我愿意像邓稼先一样生活。我可能没有他这么大的本事,但我会把我的才华奉献给祖国,与同道者共同建设美好未来。

正如苏轼所说:“有所得必有所舍。”我要像邓稼先一样生活,舍弃舒适的生活,舍弃名利,做一名保卫中国的坚强卫士。

【篇二:也说“拿来主义”作文600字】

[也说“拿来主义”作文600字] 我们中国人向来崇尚礼尚往来,但是,近百年来,我国从世界上拿来了什么?有为世界奉献了什么?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清朝闭关锁国的是中国的法杖远远落后于世界,也说“拿来主义”作文600字。我国的经济文化都无法与欧美相提并论。建国以后,我们的国家建设曾依赖前苏联的技术支持。建国以后,毛倡导我们自主自里根生,但是中国的发展不可能于世界之外,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世界上学到了不上东西,是中国经济发展起来,我们建立的自己的国民经济体系。我国的导弹技术、核技术的奠基人钱学森和邓稼先都是海归派,他们从国外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使我们自己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两弹一星的成功,高中三年级作文《也说“拿来主义”作文600字》。 ◆分享好文◆一句话,中国的发展

从来没有离开过世界的帮助。我们靠拿来主义走向了富强。我们从世界上拿来了不少东西,可是我们为世界奉献了什么呢?

回顾历史,我国的近代史上贡献给世界的东西,微乎其微。唐代,我国曾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可千百年之后,我们大大落后于世界。我们的社会赖以发展的东西大多都是来自西方。欧洲北美的技术领先于世界,我们只好用自己的血汗钱去购买别人的技术,我们用几吨的小麦换日本的一架小小的照相机,我们一直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跑。一个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民族落到今天这种地步,我们作为炎黄子孙能不感到羞愧吗?

为了贡献于世界,我们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注重发展创新,让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创新的名族,让我们的科学技术走在世界的前列,让世界到我们这里来拿最先进的技术。到那个时候,我们才能无愧于祖宗,无愧于世界。到那个时候,我们才能自豪的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高三:汝宗兴

【篇三:邓稼先】

《邓稼先 》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鲜为人知( ) 任人宰割( ) 大厦( ) 至死不懈( ) 截然不同( ) 孕育( )

2.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鞠躬尽瘁: ②死而后已:

③家喻户晓: ④妇孺皆知:

3.选词填定

(1)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________者。( )

a.开始 b.开辟 c.开创 d.开展

(2)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________,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

a.震荡 b.激荡 c.回

荡 d.动荡

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举了“”时期,邓稼先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表现了他出色的口才,请你站在邓稼先的角度,结合当时情况,说一句劝说的话。

2.文章第三部分中为什么要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3.根据本部分内容,概述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4.文中作者说“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作者这样的看法是否有道理,就此

谈谈你的看法。

5、《民族感情?友情?》部分作者运用什么描写刻画了邓稼先什么样的精神和品质?

6、《我不能走》这部分表现了作者

7、课文由小标题分为六个部分。请你简要地概括出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8、下面是对这篇课文结构的图示,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9、作者在第四部分“民族感情?友情?”中写了他看邓稼先的信后感情有

极大的震荡,接着作者说:“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作者是真的“想不清楚”吗?他为什么这样写?

答;

妈妈是我心中的一团火

①当我刚呱呱出生时,护士就不让妈妈见到我,悄悄地把我抱到哺婴室去。医生 地告诉她,我的左肘以下没有手。

②有一天,7岁的我走出厨房嘀咕道:“妈妈,我不会削土豆皮,我只有一只手。”妈妈在做针线活,她头也不抬地说:“你回厨房去削土豆皮,今后再也不许用这个借口拒绝干活了。”我当然能削土豆皮,用我的右手持刀削皮,左上臂帮着托一下就行了。妈妈知道办法总会有的,她常说:“只要你尽最大的努力,就没有你不会做的事。”

③在我读小学二年级时,一天,老师要求我们从猴架这边荡到那边去。轮到我时,我摇头示意不会荡。有些孩子在背后笑我,我哭着回家。当晚,我告诉了妈妈。她拥抱我一下,并做出“让我想想办法”的表情。第二天下午她下班后,把我带回到学校去。她教我先用右手抓住杠棒,用力引体向上,再用左上臂

夹住杠棒。当我费力地照她说的做时,她始终站在一边鼓励我。以后每天她都带我去练习。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第二次把我们全体同学带到猴架处的情景。我在猴架上熟练地荡来荡去,曾经取笑过我的孩子们都目瞪口呆。

⑤如今当我有不顺心的事时,总感到妈妈仍在我身旁,仍在对我说:勇敢地面对困难,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2. 在第①段的横线里填上一个意为“温和而曲折地(表达意思)”的词,这个词应是:

3. 比较一下第②段妈妈让“我”削土豆皮的事和第③段妈妈教“我”荡猴架两件事,说说母亲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所不同?

4. 当“我在猴架上熟练地荡来荡去,曾经取笑过我的孩子们都目瞪口呆。”这是一种侧面描写,它写出了。成语“目瞪口呆”在文中的意思是:

5.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

6. 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请写出来(不少于50字)。

1974年2月6日,是竺可桢临终前一天,在病危时,他还不忘作科学研究的记录,用颤动的手执笔,在床上写下这天的天气情况:“气温最低零下10℃,最高零下7℃,东风1~2级,晴转多云。”当时他已经不能到室外亲自观测温度,这是依照气象局的报告记录的,所以还注上“局报”两个字。这位卓越的科学家,一直到他光辉的一生结束时,才同他心爱的科学研究分手。他留下了人民需要的科学遣产。他的研究成果,在今天以至今后,都会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长久放出光彩。

9. 这段文字分二层,请用“‖”在文中标出。

第一层是的表达方式;第二层是的表达方式。

10. 用横线画出最能表达这段中心的一处细节描写。

11.“一直”“才”强调了竺可桢的精神。

12. 找出文中一处错别字。

13. 把文中的“临终”换成“临死”是否恰当?为什么?

14. 这段文字的中心是写竺可桢的 、 精神。 ( )

a. 持之以恒b. 深入实际 c. 孜孜不倦 d. 坚持不懈

e.细心观察 f. 严谨治学 g. 坚持真理 h. 调查研究

15. 排比句可增强气势。以“我长大后”开头造一个排比句,体现出你的理想志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