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新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来源:化拓教育网
新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只猫,它总是把自己吹嘘得有多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

它捕捉老鼠时,不小心,老鼠逃掉了。它掩饰说:“我看它太瘦了,只好放走它,等以后养肥了再说。”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容说:“我是不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刚才到阁楼上玩,把我的脸搞得多脏啊!”

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都是污泥。看到同伴们诧异的目光,它解释到:“身上的跳蚤太多了,用这种方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

后来,它掉进河里。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以为我会遇到危险吗?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就沉没了。

“走吧!”同伴们说,“现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了。” (1)给短文加个题目。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吹捧——________ 惊异——________ 掩盖——________ 可能——________ (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 (4)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 (1)爱吹嘘的猫 (2)吹嘘;诧异;掩饰;大概 (3)猫的话还没有说完

(4)有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并及时改正,不能对过失百般掩盖而不愿承认。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吹捧——吹嘘捧场。惊异——感到意外,奇怪;惊奇诧异。掩盖——遮盖大雪掩盖着田野掩饰该受责备的或违法的事掩盖丑事。可能——可以实现;也许;不肯定,估量。(3)解题时了解省略号的作用,依据句意可知,此处省略号是表示猫的话还没有说完。(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爱吹嘘的猫 (2)吹嘘、诧异、掩饰、大概 (3)猫的话还没有说完 (4)有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并及时改正,不能对过失百般掩盖而不愿承认。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3)考查学生对省略号的作用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捐赠爱子器官,延续生命传奇

小阎靖3岁被诊断脑部恶情肿瘤,他的生命即将被带走。他伟大的父亲决定,要看到儿子鲜活的心脏跳动在美丽的人间,要让儿子的眼睛观望大海,要让儿子永远活在人间。

父亲的大手握住阎靖的小手,对他说:“儿子,我和你妈救不了你,现代的医学也救不了你,我想把你的器官捐赠给正等待拯救生命的人,你要是同意就点头,( )不愿意就摇头。”孩子处于昏迷状态,连睁开眼睛的力气都没有,( )小阎靖内心灵魂似乎听懂了爸爸的意思,两行热泪顺着瘦弱的脸颊滑落下来。

小阎靖临行前带着童真听完了妈妈最后一个故事,他走得那么安祥,只带走他枕边的小台灯,这只台灯将照亮他通往天堂的路。谁会把自己的灯借给你?谁的灯又能够温暖你?是小阎靖这盏灯,照亮了他人的生命。他的心脏在另一个身躯里鲜活跳动,他的肝脏在另一个人的身躯里新陈代谢,他的肾脏在另一人身躯里循环,他的角膜带给他人光明……

小阎靖,( )你走了,可你的灵魂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你依然鲜活地活在人世间,在你短短生命里程中体味生命的延续,写满了生命、生命、生命、生命——更多生命的延续。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小阎靖对于捐赠自己的器官的态度是( )。 A. 不同意 B. 同意

(3)从短文中可以看出小阎靖的遗体捐赠包括:________。 (4)小阎靖的爸爸为什么决定捐赠小阎靖的器官? (5)读了短文的最后一段,你有什么感想? 【答案】 (1)如果;但;虽然 (2)B

(3)心脏、肝脏、肾脏、角膜

(4)因为要看到儿子鲜活的心脏跳动在美丽的人间,要让儿子的眼睛观望大海,要让儿子永远活在人间。

(5)我被小阎靖深深感动了,他虽然走了,但他的生命在别人的生命中得到了延续,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①处分句前后是假设关系。故选“如果”;②处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故选“但”;③处分句前后是转折关系。故选“但是”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谈自己的感想,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⑴如果;但;虽然;⑵B;⑶心脏、肝脏、肾脏、角膜;⑷因为要看到儿子鲜活的心脏跳动在美丽的人间,要让儿子的眼睛观望大海,要让儿子永远活在人间。⑸示例:我被小阎靖深深感动了,他虽然走了,但他的生命在别人的生命中得到了延续,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你不能施舍给我翅膀(节选)

在蛾子的世界里,有一种蛾子名叫“帝王蛾”。帝王蛾的幼虫时期是在一个洞口极其狭小的茧中度过的。当它的生命要发生质的飞跃时,这天定的狭小通道对它来讲无疑成了“鬼门关”。那娇嫩的身躯必须拼尽全力才可以破茧而出。太多太多的幼虫在往外冲杀的时候力竭身亡,不幸成了“飞翔”这个词的悲壮祭品。

有人怀了悲悯恻隐之心,企图将那幼虫的生命通道修得宽阔一些。他们拿来剪刀,把茧子的洞口剪大。这样一来,茧中的幼虫不必费多大的力气,轻易就从那个牢笼里钻了出来。但是,所有因得到了救助而见到天日的蛾子都不是真正的“帝王蛾”——它们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只能拖着丧失了飞翔功能的累赘的双翅在地上笨拙地爬行!原来,那“鬼门关”般的狭小茧洞恰是帮助帝王蛾幼虫两翼成长的关键所在,穿越的时候,通过用力挤压,血液才能顺利送到蛾翼的组织中去;唯有两翼充血,帝王蛾才能振翅飞翔。人为地将茧洞剪大,蛾子的翼翅就失去充血的机会,生出来的帝王蛾便永远与飞翔绝缘。

(选自《蝴蝶的一个吻触》,作家出版社)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宽大—________ 困难—________ 灵巧—________

(2)破折号的作用有:①表示解释说明;②表示意思的递进;③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④表示语音的延长;⑤表分项列举。画横线的句子中应该是________的用法。

(3)“鬼门关”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这里把狭小的通道比喻成“鬼门关”,表示________。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答案】 (1)狭小;轻易;笨拙 (2)①

(3)迷信传说中的阴阳交界的关口,比喻凶险的地方;帝王蛾破茧成蛾的危险;进一步说明了帝王蛾破茧成蛾的危险,与“鬼门关”一词相互呼应

(4)我们不能强行干涉自然的法则,帝王蛾必须经过痛苦的挣扎才能扬起帝王的翅膀。

【解析】【分析】(1)先理解词语的意思,再从文章中找出和它意思相同的词语。

(2)本题给出了破折号的作用,做题时结合句意进行理解。

(3)理解词语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句子的作用时要结合上下文。 (4)解答本题要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

故答案为:⑴狭小;轻易;笨拙;⑵①;⑶迷信传说中的阴阳交界的关口,比喻凶险的地方;帝王蛾破茧成蛾的危险;进一步说明了帝王蛾破茧成蛾的危险,与“鬼门关”一词相互呼应;⑷我们不能强行干涉自然的法则,帝王蛾必须经过痛苦的挣扎才能扬起帝王的翅膀。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反义词的理解能力。做题时要先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和它意思相反的词语。

(2)本题主要考查的破折号的作用,不同的语境作用也不相同,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解答。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句子作用的理解能力。做题时要先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再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理解。

(4)本题主要考查阅读感悟能力。做题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主旨。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命的呵护

有个人去山里打猎,整整一天,一无所获。傍晚时分,他发现了一对正在相互嬉戏的山鸡。那是两个稚嫩的山鸡,对保护自身安全还一无所知,对他响亮的脚步声竟充耳不闻,继续在山岩上嬉闹。

他大喜过望,取下肩上的猎,瞄准其中的一只。就在他扣下扳机的一刹那,一只雌山鸡像一道闪电从草丛里腾起,落在两只小家伙的身前。“嘣”!响了,雌山鸡应声栽倒在岩石下,只发出半声凄叫。

两只山鸡被突如其来的声吓呆了,它们挤在一起,傻傻地看着满身鲜血一动不动的母亲。他也怔住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像巨锤砸在他的心头,猎从颤抖的指掌中滑落在地……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①充耳不闻:________②惊心动魄:________

(2)写出这篇短文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3)那个打山鸡的人为什么感到“像巨锤砸在他的心头”?写出你的理解。 (4)读了这篇短文,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写在下面吧!

【答案】(1)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2)小山鸡的母亲被猎人打死了,猎人也怔住了。 (3)猎人心里十分震撼。被小动物的母爱所感动了。 (4)略

【解析】【分析】⑴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⑵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⑶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

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⑷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⑴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⑵小山鸡的母亲被猎人打死了,猎人也怔住了。⑶猎人心里十分震撼。被小动物的母爱所感动了。⑷略。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⑵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⑶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⑷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5.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偷秋(节选)

月亮挂到中天时,庄里的人便三三两两出庄了,披着银银的月辉,有的来到河边的果园里,蹑手蹑脚钻到树下摘几个苹果、秋梨。看果园的老头坐在窝棚里瞅得一清二楚,可他绝不会喊一声,任乡亲们偷几个尝鲜去。也有更放肆的,知道守果园的坐在窝棚里,却要对着窝棚喊:“偷秋了”。看园的老头佯装没听见,任他们“偷”。

这个夜晚,最不知疲倦的是村庄里的孩子们,瓜果、花生、几盘向日葵,甚至一根秋黄瓜,往日里他们渴望的东西,今天夜里他们东钻西潜全偷回来了,兴高采烈地堆放在他们自己的床头,他们拥着这些东西终于甜甜地睡熟了。

村庄人平时是很瞧不起“偷”字的,但偷秋是例外。庄里偷秋都只是象征性顺手牵羊那么一点点。你偷秋,就偷来了好收成的种子,明年后年就要风有风要雨有雨,你就有好收成好运气了。他们是渴望从岁月中偷出一点好时光,是渴望从丰收的季节里偷出一点好记忆,是渴望从劳碌的生活中偷出一缕朴素的温馨和情趣。

(选自《勇气改变世界》,印刷工业出版社)

(1)解释词语。 不知疲倦:________ 蹑手蹑脚: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一清二楚—________ 渴望—________ 劳碌—________

(3)文中表现孩子们偷秋后心情的词语是________,体现了他们 ________的心情。

(4)孩子们偷秋后“甜甜地睡熟了”是因为( ) A. 他们偷到了东西,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B. 因为这些东西都很好吃。

C. 因为这些东西代表着他们的梦想。

(5)短文中的“偷秋”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传递了庄户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很投入地做一件事情或者对待其他事物,忘记了劳累和辛苦;形容走路脚步放得很轻,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2)模模糊糊;失望;悠闲

(3)兴高采烈;高兴 (4)C

(5)偷秋就是在中秋之夜,从别人的丰收果实中象征性地顺手牵羊拿点东西,表现出庄稼人渴望从岁月中偷出一点好时光,渴望从丰收的季节里偷出一点好记忆,渴望从劳碌的生活中偷出一缕朴素的温馨和情趣的美好情感。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故答案为:⑴很投入地做一件事情或者对待其他事物,忘记了劳累和辛苦。;形容走路脚步放得很轻,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⑵模模糊糊;失望;悠闲;⑶兴高采烈;高兴;⑷C;⑸偷秋就是在中秋之夜,从别人的丰收果实中象征性地顺手牵羊拿点东西,表现出庄稼人渴望从岁月中偷出一点好时光,渴望从丰收的季节里偷出一点好记忆,渴望从劳碌的生活中偷出一缕朴素的温馨和情趣的美好情感。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5)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6. 作文。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可能与自己的言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着,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很坚强,有时也想痛哭一场……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

请以“其实,我也很想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答案】其实,我也想流泪

晨曦要感谢阳光给人们带来黎明,花儿要感谢小草无私衬托更加鲜艳夺目,小鸟要感谢树枝让它有高歌的舞台,我要感谢妈妈让我学会坚强。其实,有时我也想流泪。

“去年天气旧亭台”。去年,一场无情的大雪夺去了父亲的生命!我还记得那天下午下雪了,同学在学校里玩得异常开心,可我总高兴不起来,可能是学业太重吧,心里一直惦记着作业。晚上回到家,看到妈妈哭红了双眼,我问妈妈怎么了,妈妈说下大雪,高速公路封车,爸爸想回家看看女儿,于是便绕

山路回家。因为结了冰,山路很滑,在xx——xx的路上,车子翻下山去。我不敢相信妈妈说的,怎么可能?爸爸昨天还打电话给我,说给我买了很多礼物。我哭了,但是没发出声,我怕妈妈听到后会更难过。

第二天,我不想上学,妈妈发现后,拉着我的手说:“孩子,你爸爸走了,你还有妈妈呀,不管再苦再累,妈妈都会把你养大,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这也是你爸爸的期望啊。”我听后,泪水在眼睛里翻滚,好像山洪马上要爆发一样。我用手擦了眼睛,心想,我一定要坚强,一定要挺住。现在家里只有我和妈妈了,说什么我也不能失去信心。在妈妈湿润目光的护送下,我又开始了紧张的学习。有时,我也想哭,但为了妈妈,我不能。

“无可奈何花落去”。自从爸爸去世,我变得沉默了很多,妈妈也再少有欢笑,家里常常弥漫着静穆的空气。学习上,我没有了爸爸的辅导,加上整天心烦意乱,成绩一落千丈。有时回到家,还冲妈妈发起火来。一看到妈妈头上银光闪闪的白发,一下子又后悔了。是啊,妈妈不也难过吗?我满心懊恼,又觉得对不住妈妈,如果她知道我的成绩下降了,她会比我更难过。

一场考试失败后,我回到家就关起房门抽泣,很久很久,直到妈妈打开我的房门。妈妈进门后搂着我,两人一起哭!好一阵子后,我和妈妈互相劝慰。那一次,妈妈对我说了很多,我只深深地记住了一句:“人的身体可以倒下,但意志不能倒下” 。

“似曾相识燕归来”。我懂了妈妈的意思,擦干泪水,从此我自己做题目,认真钻研,一般到十二点才睡觉。妈妈也每晚都陪我到深夜。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的成绩排到了全班第二。想到妈妈日日夜夜的付出,我真想投在她的怀抱里痛哭一场。但我不能,我不能流泪,我不能让妈妈担心我不够坚强。那种“似曾相识”的欢乐,又回到了我的身边。现在我带着去世父亲的希望,带着慈祥母亲的寄托,一个人在考场。

妈妈,您知道吗,这篇文章我会强忍着泪水一气呵成的。您操劳的身影,您陪读的笑容,您坚强的性格,历历在目。妈妈,是您给了我温暖,是您给了我信心,是您给了我坚强。

妈妈,我很想流着泪一吐为快,但我不能,因为泪流多了,会影响考试的。因为今天还只是中考的第一场,后面的科目还等着我满怀信心去应对呢!我不能、也不会让您失望。

真的,其实,我也想流泪。只是,为了妈妈,我克制着。 【解析】 【详解】

作文标题“其实,我也很想 ”。这是一道半命题的作文,题目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写好此文,首先应认真审题,精心补题。写前要准确把握题目的内涵,注意文题中性的词语“其实”、“也”,这两个词强调了所写的自我想法与平时一贯的想法应是不相一致,不尽相同,甚至可以说是标新立异的。如从来都很坚强,其实也想痛哭一场;从来都在顺境中,其实也想经历一次磨难……在补题时,应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大胆地舍去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补出一个适合自己写的题目。如其实,我也想自由;其实,我也想哭泣;其实,我也想得到母亲的理解;其实,我也想当语文教师;其实,我也想放弃;其实,我也想写一本书;其实,我也想逃避;其实,我也想努力;其实,我也想坚强等。写本题应注意二点:A、文题“其实,我也很想”有两个关键词“其实”“也”,其中应以“也”作为写作的重点,“也”的意思是想做一般

情况下所不能做的事情。 B、标题横线上所填的内容应该是文章的中心。

【点睛】

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综观各地中考作文试题,半命题作文占有相当的比例。这是因为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握在了作者手里,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的进行写作;与话题作文相比,适当作些,既可使评卷更准确,也可避免考生千题一文的套文现象。

7. 生活就是这样,有喜悦、有悲伤、有满足、有骄傲、有彷徨、有荒唐……每个人都有难忘的一刻。

请以“难忘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校名;(3)字数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难忘那一刻

那是一个深冬的夜晚,北风依旧呼啸,似乎要将路旁的大树连根拔起。 路上的积雪厚到可以淹没一个成人的膝盖,在这雪上想迈开一步都非常不容易。

因为要买些学习用具,我身着厚厚的大棉袄,走向家附近的一个超市,几乎走了几步就要歇一会儿,这积雪对我来说太不好走了,那么近的几百米在我眼中似乎都不可逾越,我的脚吃力地挪动着,我只注意脚下,却丝毫没有看路。

可能是我精神太投入在这雪天走路了,并没有发现前面有一个人影,它似乎也忙于自己的动作,没有发现我,等他的影子映在我的身上的时候,我才猛地抬起头,可已经来不及了,他的面部早已撞上了我的身体,“嘭”的一声,我被撞的退了几步,在这厚厚的雪堆上摇晃了许久才保持好身体平衡,而那个人却被我结结实实的撞到在地上,我定眼一看,原来是一名清洁工。

我本来就因为这不好走的雪路沉积了怒气,被这一撞击怒火简直就要喷涌而出,正打算破口大骂,只见他从雪中爬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雪,带着满满的歉意对我说,“小朋友,对不起,我刚才不小心撞到你了,没什么事吧?我下次走路一定会注意的。”我再次仔细地观察了这个清洁工人,他的年龄大约五六十岁,皱纹在他脸上到处散布着,显得格外苍老,身着一件满是补丁的夹袄,脏乱的头发上散布着许多白色的颗粒,显然很长时间没洗过了。

他那只长满皱纹的手吃力地伸入积雪中,用力的抓起手中的扫把,走向了远处没扫完的地方,这积雪早已高达他那瑟瑟发抖的身体,他那薄薄的夹袄早已不能抵御深寒的寒冷,而他却任劳任怨地为人们扫雪,望着老人渐行渐远的身影,我顿时感到羞愧万分,我怎么会想对我撞倒的穷苦老人破口大骂呢?

他被我撞倒后并未生气,反倒说对不起!这位普通的清洁工人一下子在我心中高大起来,令我不禁为他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感叹、敬佩,多么敬业的人啊!

从这位清洁工人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人类的渺小,可他的内在价值是无限

大的!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命题作文。首先审题。“那一刻”是条件,也是写作对象,指非常短暂的一个时间点,而非是时间段。“难忘”是题眼,是写作重点。体裁可以是记叙文,也可以是散文。其次,思路。明确“那一刻”的具体内容,为什么“那一刻”难忘,“那一刻”对我产生了怎样的作用。结合导语可知,“那一刻”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点,那一刻难忘是因为它带来喜悦、愤怒、悲伤、骄傲等等,而这些情绪对自己产生重要影响。第三,立意。可以从亲情、友情、爱国情、个人品质、生活情趣、理想、自然等角度进行立意,例如1:在某个纪录片上看到维和战士们在异域他乡为和平而献出生命,在那一刻感受到了战士们的责任、奉献精神,感受到爱国的情怀,激发了自己对于家国的思考,改变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因此,那一刻难忘。例如2:在沉闷的生活中感到压抑,父母的唠叨,老师的要求,同学的苦读,都令自己感到生活的无趣与煎熬,偶然的机会看到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感受到了一个女子的豪迈的爱国之情,感受到了生命的蓬勃的爱,激发了自己的对生活的热情,难忘那一刻。第四,选材,从题目上看,最好从自己的生活出发选材,选取比较独特的、典型的、可思考的、可怀念的、可留恋的素材,并且对素材进行处理,重点突出“那一刻”的展现,可以充分运用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第五,主题。本文主题是成长,通过难忘的那一刻,表现出自己的变化,自己的成长,心灵的、品德的、对世界的认识、对周围人的认识等。

8. 作文。 请以“那个人,走进了我心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答案】那个人,走进了我心底

人生路漫漫,途中肯定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只是擦肩而过,雁过无痕;但与有些人的相遇相知,却像是命中注定,三生有幸。

——题记 我原先是不喜欢你的。

因为你上课总是盯着我,我一有小动作,你就能发现并批评我。 我就纳了闷,班上同学那么多,做小动作的人多了去了,为何你不训斥他们,反倒过来盯紧我。从那时起,我便对你心生偏见,觉得你是故意针对我。

之后,学校里有个写作比赛,各班需要选出一名学生的作品去参赛。我对学校的各种比赛本就不在意,更何况是我最讨厌的作文。但出乎意料的是,你居然让我参加。我一听,想也没想便斩钉截铁地拒绝了,说我没这方面的天赋。可你却不同意,严肃地说已经将我的名字报了上去,作品一定要交。

那时,我就更加讨厌你了,心想你肯定在针对我。那一次,我胡乱写了篇文章交上去,我想,你肯定又要批评我了,但我心里面满不在乎。殊不知,你将我这篇胡乱写的文章认认真真地看了好几遍。

有必要这么认真吗?只是走个过场而已,反正又不可能拿奖。望着窗

外在课间嬉戏的同学们,我的身体不耐烦地扭动起来。可你仿佛看不出来我的不耐,反而用温和的语调和我说话,同我细致地探讨那篇文章。

那是你第一次用温柔的语气和我说话,也是我第一次看见你这么专注的样子,而这些温柔和专注,都是为了我而展现的。

从那以后,我对你的看法便慢慢有了改观。

日子久了,接触多了后,我发现您并不讨厌我,反而十分和气。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你都很关心同学们。于是,我慢慢地也不再讨厌你,开始真正地爱戴,发自内心的尊敬。而我那篇作文在你的指导下也发表了,并取了个不错的成绩。从那以后,我便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当我写完一篇,便会拿给你修改,我们之间的师生关系,也日渐亲密。

时隔多年,我也终于明白您当年为何一直盯紧我,那是您对一个学生的至高期待。

遇见老师您,像是命中注定,亦是我的三生有幸。您宛如缓缓流泉,寂静无声地流淌在我心底。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命题作文。“那个人,走进我心底”,写作时要抓住几个点:一,“那个人”说明写作对象是一个人,表现“那个人”对“我”的影响、改变;二,“走进我心底”,要突出如何“走进心底”,如何对“我”的人生产生影响的。写作方法可以多样,以小见大、欲扬先抑、对比,描写上可以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

【点睛】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

9. 作文 请以“那件小事真不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字数不少于600字。(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不得抄袭、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的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答案】参考例文

那件小事真不小

这件事发生在夏天的一个下午。太阳像一个大火球高挂在空中,一丝风都没有。花草都无精打采地低着头,昏昏欲睡。连柏油路都晒软了,印上了一条深深的车轮印,我走在放学的路上,戴着帽子,但仍然满脸淌汗,此刻多么盼望吃个雪糕解解渴呀!

走着走着,看见前面有一群人正在买雪糕,我觉得口渴难忍,也挤进人群,买了一根。咬了一口雪糕,哇!

真舒服,从头凉到脚。我随手把雪糕纸一扔,雪糕纸飘飘荡荡,正好落在果皮箱外面。我有心跑过去捡,转念一想:算了,不就是一张雪糕纸嘛,没什

么了不起的,于是,便继续朝前走。

过了一会儿,我来到一个岔路口,看见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举着一个雪糕向妈妈跑去。一边跑,一边喊:“妈妈,给你!”他跑到妈妈跟前,一只手把雪糕送到妈妈嘴里,一只手把雪糕纸扔到了地上,他的妈妈俯身拾起雪糕纸说:“土地公公和你一样爱干净,你把它的衣服弄脏了,它会生气的。这环境卫生要靠我们大家来保持,那边有果皮箱,妈妈和你一起把雪糕纸扔到箱里去。”说着,他们一起走到果皮箱前,把雪糕纸扔了进去。

望着这情景,我的脸刷的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那母子俩的举止、言行,就像一块石头,打破了我心灵的平静。我嘴里的雪糕,不知怎的,一点凉意都没有。不但如此,反而觉得异常的燥热,脸无处藏,身无处躲,心里就像打翻的五味瓶,苦辣酸甜咸,说不清是哪种滋味。我望着那母子俩远去的背影,觉得自己缺少点什么,觉得自己很渺小,抬不起头来……

以后的日子,天气仍然持续高温,阵阵热浪包围着这座城市。我还与往常一样,在口渴的时候,买一个雪糕抵御酷暑。只是再没让雪糕纸随风飘扬,而是把它小心地放进了垃圾箱。我坦然地品尝着雪糕带给我的甜美和清凉。

这件事情真不小,它永远激励着我! 【解析】 【详解】

这是一篇全命题作文。审题可知,题目简单易懂,没有审题障碍。要求学生以生活中某件小事为主要写作对象,从这件小事中挖掘出一个比较大的主旨来。题目贴近学生生活,写作难度不大,从生活中选材,写出真情实感。文首以题记的形式点明题旨,彰显自己的写作功底和思想深度。文中则写人记事,从生活中选取一件小事,并从这件小事中挖掘出比较大的主旨来,应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出真情实感。文末则以议论或抒情升华主题,总结全文,并与文题或文首形成前后呼应,使全文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提倡文笔优美,表现匠心结构。首先,要经营好开头和结尾,这是展示个人写作能力的重要窗口。这两处,要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凸显语言美,要寄予深情,留有余味。其次,要详略处理得当。有利于表现文章主旨的,就得详写;关系不大的,就得略写或者舍去不写。再次,安排好过渡。在内容或者场景转换时,在议论过程中的总分转换时,都需要我们运用一些关联词语、过渡句或者过渡段来衔接上下,紧密结构。最后,应把握好照应。前有所呼、后有所应是一种重要的结构特征,它能贯通文脉、严谨结构、强化内容。

【点睛】

中考命题作文写作技巧。第一: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第二:明,确定选材范围。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到没有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第三: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第四: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一粒沙里见世界,一瓣花上说人情”。选材若太宽太泛,会给人“空”或“浮”的感觉。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妨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或“化宽为窄”的方式,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展现对生活的感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