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沙漠里的骆驼》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沙漠里的骆驼》

来源:化拓教育网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沙漠里的骆驼》 一、教学背景

幼儿园大班是幼儿早教阶段的最后一年,孩子们的智力、情感等方面已经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开始接触科学教育。本节课教授沙漠里的骆驼,既能使孩子了解动物的基本特点、保护和利用动物资源的思想,也能够调动(激发)孩子主体意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舒展(展开)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课程标准》还要求幼儿园幼儿普及基本生物观察能力,培养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 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等素材,让孩子了解骆驼的外形特征、习性、适应沙漠的原理等知识;

• 让孩子明白保护和合理利用动物资源的价值。

2. 技能目标

• 让孩子学会观察动物的特征,提高对生物的敏感性,增强自我保护和应对野生动物的能力;

• 让孩子学会通过图片和视频了解生物相关的知识,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

• 让孩子了解人与动物共生共存的理念,明确人类保护动物生态的责任和义务;

• 让孩子学会欣赏生命,增强对生命的敬畏和关爱。

三、教学重点

• •

进一步了解骆驼的习性和适应沙漠的原理; 让孩子了解人类保护动物生态的责任和义务。

四、教学难点

• 让孩子认识到人类对于动物应该具有一个负责任的态度,保护动物谋求共生;

• 让孩子理解动物与环境、人类之间的互动关系。

五、教学过程

1. 教学准备

• •

相关图片、视频素材; 学生填写的笔记本,笔。

2. 教学步骤

(1)导入

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缓缓展示骆驼的图片,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动物”、“它在哪里生活”等等。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发言和思考。

(2)呈现

利用权威的地理杂志中的沙漠照片或视频,介绍沙漠中的环境和气候,以及沙漠中的骆驼。

(3)探究

在骆驼的展示过程中,通过骆驼的图片、视频,对骆驼进行展示和探究。有些提问问题如下:

• • •

骆驼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骆驼可以长时间在沙漠里生存? 骆驼是怎样与生长环境交互的?

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孩子们观察骆驼的身体特点,如驼峰的作用、毛皮的厚度等;骆驼的习性,如食物寻找、水源短缺的原理等。

(4)总结归纳

在探究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孩子们依次列出“骆马有什么特殊的地方”、“骆马如何应修改环境”等问题。会发现各组孩子的回答并不一样,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实践绘画、填写笔记本等方式,记录下自己所学的知识,并进行分类。

(5)拓展延伸

讨论骆马在视频素材呈现的自然环境中的角色和生物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利用圆周性的思维活动、交叉学科的教学以及小组讨论等方式,开展课外拓展或拓展思维活动。

3. 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学生笔记的抽查、学生的作品和报告,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先问答再巡视,可以把教学过程中发掘出来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实验内容,从而全面地评估和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实验,有效地提升了幼儿园大班学生对沙漠中的骆驼的认识和爱护,而且也让孩子们从课文中收获了很多简单的生物知识,对于他们中的学生来说,这是学会思考、探索和发现的标志。但是,通过教学反思,我们也发现了本次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如课堂有些单调的问题,有些问题考虑不周的问题。所以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该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注意问题避免重复和不必要的学术专业性,同时更全面地考虑针对幼儿学习兴趣发展的因素,使幼儿园的学生能够愉悦地学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