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光计测定三棱镜折射率的改进实验 口曹鹏飞 江苏・南京211189)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摘要:介绍最小偏向角法测量方案及其误差产生原因,并提出一种减小误差的可行性措施;然后,提出改进方 折射率平行光法改进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7.172.02 案以减小最小偏向角的测量误差,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最后,对改进方法进一步探讨,以精确确定最小偏向角。 关键词:分光计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在用分光计测定三棱镜折射率的实验中,我们有感最小 但最小偏向角的测定却显得不那么精确,仅仅靠目测来确定 偏向角的测定十分不精确,这对实验结果造成较大误差。本 最小值有较大的随机性,测量误差始终难以消除,这里给出几 文对原实验进行一定改进,从而可以准确确定最小偏向角,可 组偏向角测量数据,如表l,可以看到最大值和最小值几乎相 用作对棱镜折射率的精确测定。 1分光计测定三棱镜折射率的简要介绍 差l。。 表1分光计测定最小偏向角 1.1分光计测定棱镜折射率实验原理及步骤 . 编号 l# 51。l7 l5” 偏向角 。 5l 8 30” 5lo4 45 准各工作(调节望远镜焦距、调节望远镜光轴与仪器转轴 垂直及调节平行光管)结束后,开始实验。 先测定三棱镜折射顶角,本实验利用反射法测定顶角,其 光路图如图l所示。入射光经三棱镜两反射面发生反射,转 动望远镜镜筒,可观察到光线I和II,测出两束光I和II之间 夹角Q,即可求出三棱镜的顶角A= ̄/2。 2# 3# 5lo20 30 5l。38‘30” 5lol8 l5” 51o58 0” 5l。36 0 51。51 45” 标准偏差S l9 22” 在实验时,可以看到,最小偏向角处在一个拐点上,当入 射角经过 。对应的i。,偏向角先减小后增大,下面对这一过程 接下来测定偏向角 ,实验光路图如图2,IE为入射光,FR 定量分析,以找出误差的原因。 为出射光,两光线的夹角即为光线在棱镜主截面内的偏向角 。 由几何光学知识可知,对于图2所示光路圈,入射角i。与 利用几何关系和折射定律,可以推导出偏向角的表达式。当il- 偏向角 有如下关系: b., = 时,偏向角达到最小值 ,此时有. .A+6o A。 ‘+ 一万+田 岫 √力 -sin2毛一。os n厶) ^ r2 T’ 其中n为三棱镜的折射率,A为棱镜顶角,本实验取A= 利用折射定律,得到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 r 。‘。。。。。‘。 一 =sint sinA+&, ,l=一=——— ! 要,用MATLAB绘制得到的 一i.局部图像如图3所示。 蕾冉囊・ 。 2siny s_m 图1反射法测顶角 图2偏向角的测定 图3入射角与偏向角曲线示意图 尽管分光计作为一种精密测量仪器,可记录极小角度的 在测定最小偏向角时,当看到折射的FR光线(实验中选 。附近, 值变 择绿色谱线),慢慢转动载物台,改变入射角,使绿色谱线往偏 变化,从图形中可以直观地看到当入射角到达i向角减小方向转动,同时转动望远镜跟踪谱线,到载物台继续 化不是太显著。由于实验人员的判断原 ,往往测得的最小 沿原方向转动时,绿色谱线不 向前移反而向相反方向移动 偏向角在准确值附近波动。因此该实验需一个定量的标准以 确定最小偏向角,而不仅仅是依靠个人的判断。 (偏向角反而增大)为止,此时可确定最小偏向角 Oo 1.2误差分析 2改进的偏向角测量法(平行光法) 、 I改进方案的测量原理 计算得出三棱镜顶角值与标定值A=60o之问的偏差很小, 2.——斟协论坛・2013年第7期(下)—— 墙壁上。转动三棱镜(平面反射镜始终紧贴三棱镜),可看到 墙上的光点也随之转动。待反射光线II靠近毛玻璃屏,缓慢 改变入射角,并且毛玻璃屏稍向里移动(如图5所示),屏仍保 持与初始位置平行。 此时操作动作要轻微,转动一下三棱镜,毛玻璃屏也要随 之移动,使一侧屏上的红线由短变长,逐渐均匀。改变入射光 图4改进的偏向角测量法示意图 角度与毛玻璃屏位置,最终使玻璃屏两侧都出现一条稀疏的 经过三棱镜折射后的光线若被一与三棱镜底边BC平行 红线,此时我们可以精确确定 。。 的平面镜反射,注意到反射光线II与入射光线I平行,分析如 保持三棱镜静止,撤去平面反射镜,用目镜确定折射光的 -Fo利用偏向角达到最小值时的关系式iI=/2=华, : :要, 角度。由于红激光亮度过强,不宜用眼睛直接观察,并且透过 目镜只能看到一片红色。可以用像屏直接承接红激光。可以 可知 看到随着准确位置的逼近,像屏上由原先一团红色逐渐出现 EF//BC,‘p: 一(『2一Y2),从而60+2Ip 清楚的像,图6即反映在准确位置附近像的变化情况。 :6 [ 一(/2-72)】:7c 一2 一 =7c 至此得到了判定最小偏向角的准确条件:入射光I与最 后的反射光II平行。 2.2新方法测量方案 2.2.1实验步骤 图6像在准确位置附近变化情况 我们给出了准确判定偏向角为最小偏向角的条件,可是 2.2.2数据处理 该如何判定两条光线是否平行? 给出测得的一组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 原先实验采用汞光灯作为光源,由于在实验中仅选取汞 表2平行光法测定折射率 光的几条谱线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光线必须经过载物台的圆 编号 入射光 折射光 偏向角 心,才有可能被观察到,而新设计方案显然不再满足这样的条 1# l07。32 30” l58。50 0” 5lol7 30” 件。我们采用亮度高的氦氖激光,并对原实验步骤做一定调整。 2# 107o32 30” l58。52 0 51o19 3O” 3≠≠ 107 ̄32 0” 158o5O 0” 51 o18 0 偏向角平均值 5l。l8 20” 标准偏差S l 2 从而求得三棱镜对氦氖激光的折射率: 图5平行光法测定最小偏向角示意图 . + 实验仪器:FGY型分光计、三棱镜(标定顶角值为60)、氦 :掣: sm lf‘ln曼 :I.65。3 氖激光器、平面镜、光具座、毛玻璃屏。 2 实验步骤与原方法类似,首先仍是调节分光计,使达到符 由于棱镜的折射率未知,且对不同波长的光,其折射率n 合的实验条件。调节激光使光线路径经过载物台圆心,由于 也不相同。但由于最小偏向角标准偏差明显地减小,即提高 激光较强且没有经过平行光管调节亮度,尽量不要用眼睛直 了对最小偏向角测量精度,因此可认为该方案减小了实验误 视激光。激光被望远镜前镜反射,可在激光器的出射口附近 差。 看到光点,调节激光器的高低俯仰,当光点恰好落入激光出射 3实验小结 口,此时,激光与目镜在一条直线上。由于加上棱镜,激光将 本文提出测定三棱镜最小偏向角的一种改进方案,通过 折射,为了比较入射光I与最后的反射光II的位置关系,需要 增加反射镜等少量仪器,便可提高实验测量精度,减小误差。 将入射光的路径记录下来,读出角度值。此外,将用另外一种 但由于两种方案选用不同色光,实验结果没有可比性。为验 方式记录激光路径。 证新设计方案的确能够提高实验精度,可改用氦氖激光对原 在距载物台2 ̄3m处实验台放置一光具座,毛玻璃屏装在 方案进行实验,并进行数据拟合来求得最小偏向角,与新方案 光具座上,可自由滑动。滑动毛玻璃屏,使激光打在屏上。微 结果对比,证明平行光法的确可行。 调毛玻璃屏,使激光能够同时经过玻璃屏两侧,此时可以看到 毛玻璃屏两侧都有稀疏的一条红线。固定螺丝,使玻璃屏不 参考文献: 再转动。利用毛玻璃屏,可将激光轨迹记录下来。 [1】钱峰,潘人培.大学物理实验(第2版)【M】.北京:出高等教育 将待测三棱镜放在载物台上,平面反射镜紧贴己知顶角 出版社,2005:216.222, 对边,注意要能使折射光线反射。激光经折射和反射后打在 ——斟协论坛・2013年第7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