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化学实验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化学实验能力

来源:化拓教育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化学实验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如何使素 质教育真正在化学教学中得以落实, 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教学方法 上,笔者认为探究式学习不失为解决 这一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探究式 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主 动探究、自主学习,用自己所学 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创新的 学习方式。本课的设计源于学生提出 “乙烯是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而实 验过程中制得乙烯气体为什么是具有 刺激性气味”的疑惑。 片断1:仔细观察,探究原因 师:请同学们观察制备乙烯气体 过程中反应液的颜色变化,思考气味 产生的可能原因。 生:反应液变黑,可能存在碳, 碳与浓硫酸反应产生CO 和S0 气体, SO,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片断2:设置疑问,引出实验 课题 师:请大家继续思考,如何通过 实验来验证乙烯气体中既含有SO 又 含有CO 。请每个小组讨论后设计出 实验方案,并画出实验装置图。(给出 每种仪器的简洁装置示意图) 生:讨论设计方案,参照仪器的 简洁装置示意图来画实验装置图。 片断3:探索尾气处理装置,增 强环保意识 当师生共同评价筛选出最佳的实 验方案后,教师适时引出问题:通过 大家对这几个方案的对比、评价,我 们找到了最佳方案。但这里还存在一 个问题需要大家讨论,请思考:做完 实验后,反应容器及导管中残留有未 反应的SO:,能否直接拆卸仪器,若不 能,应怎么处理? 生甲:不能。直接向烧瓶中注入 NaOH溶液来吸收SO,。 生乙:用空气将SO:赶出去,从 而被NaOH溶液吸收。 生丙:制取CO:,并向烧瓶中通 入CO,,从而将SO,赶出去被NaOH 溶液吸收。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提高学 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倡导以自主探 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加强学 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点 心得体会。 运用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当学生设计 出最佳的实验方案并画出装置图时, 我及时利用多媒体显示他们的装置图, 同时用动画展示整个实验的流程。这 样的教学过程,一方面使学生观察化 学实验现象更加直观、清晰;另一方 面,由于学生的参与,使得课堂气氛 更加活跃,学生掌握知识的欲望更加 强烈,从而达到调动学生思维,提高 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的。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 主探索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标准(实验 稿)》把促进学生发展,即以“学生的 发展为本”作为基本出发点,这种教 育思想和课程理念不仅注重学生发展 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而且还 注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持续性。为 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留 下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学 习、科学探究。如实验方案的设计、对 郭小明河北省迁安市第一中学 实验现象的反常进行思考等都让学生 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改变了以往课 程中“没有学生”的现象,改革以往 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象。 这样的改革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 会思考、学会创新。因此,必须突出 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好知识传 授与智能发展、智力品质发展与人格 发展的关系,学生的主体与教师主导 的关系。 倡导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节课中检验实验室制出的乙烯 气体中既含有SO:又含有CO:的实验 方案的设计,拆卸装置前尾气处理方 案的设计等,其本身具有开放性,学 生设计出了数种方案,大大出乎我的 意料。在课堂中不应追求活动及其结 论的唯一性,而要着眼于培养学生敢 于质疑、敢于创新、勤于思考的习惯 和能力,要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一猜 想与假设一设计方案一进行实验一收 集证据一解释结论一反思与评价一表 达与交流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 法,学会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意识, 重视和强调学生自主的、开放的探究 式学习。 总之,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是新时期化学 教师的重要教研课题。现代教育思想 已愈来愈多地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 培养和创造能力的挖掘,而思维能力 的开发与自主探究能力密切相关。因 此,在化学教学中应着力通过多种途 径,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以 期达到对学生多种心理机能和综合性 智能的培养。 2008 11/网络科技时代/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