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初探
作者:刘振生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3年第11期
近日观摩了赤峰市教研中心语文教研员曲龙老师的两节阅读讨论型自学课堂录像课,感受颇深。在示范课上,曲龙老师围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从学生工具书的准备与使用、各学习环节的具体学习方法指导、学习兴趣的激发等方面展开教学活动。课堂上学生连贯清楚有条理地展示了个人对课文的不同见解,体现出课改理念,教学效果非常好。
观课后我试着用曲老师讲得预习课的方法设计教学了《奇怪的大石头》一课。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玩耍时,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在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答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来。
本文脉络清晰,围绕奇怪的巨石,作者将捉迷藏、向老师和父亲请教、在英国求学、考察巨石、取得研究成果等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整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奇怪、严严实实”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教师指导下读懂课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并学习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本节课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简介人物,导入新课、出示预习要求和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我设计的预习要求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学段设计的,因为是三年级学生,是低年级向高年级过度的阶段,学生的一切能力还比较弱,所以我设计了(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默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3)自读课后生字,每字再组一个课外的词。(4)浏览课文,圈出不理解的词,查字典解决,批注在词旁的空白处。(5)默读课文,标注自然段,边读边想,每段写了什么?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批注在课题旁的空白处。这样五项预习任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这节课看,虽然大部分学生学习效果还是令我满意的,但是我觉得还有很多欠缺之处,学生对预习要求理解得慢,默读的速度低,查词典的方法和速度有待于加强。课后我想了一下,如果学生的这些速度提上去了,就会节省很多时间去完成所出示的本课的重点学习任务。因此,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会不断学习,让阅读讨论型自学课堂的“预习—朗读—质疑—讨论—作业”五环节尽快落到实处。彻底变学生用“听”来学,为学生用“读”来学,紧扣课后习题,通过读、说、写、背等有效途径,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同兴镇总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