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家意识形态下大学生安全教育途径研究

国家意识形态下大学生安全教育途径研究

来源:化拓教育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国家意识形态下大学生安全教育途径研究

作者:王硕 李娜

来源:《现代营销·理论》2017年第11期

摘 要:在国家新意识形态下,培养大学生具有意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更是国家战略以及高校安全教育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问题愈加复杂的今天,通过教育使大学生了解知识,增强意识,激发爱国热情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教育途径

十九大刚刚闭幕,习总一直亲切关怀着青年发展,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当代大学生虽然了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大局意识,但还有很多大学生安全意识不容乐观,防范意识不强。面对当代大学生相对淡薄的意识,引导大学生正确树立新的观已是刻不容缓。党在05方案中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课中添加了‘‘增强意识’’的内容,着力加强大学生知识的学习,加大对大学生意识的培养。党的以来,更是成立了委员会并提出“总体观”的理念,通过了《战略纲要》,同年通过《法》定位每年的4月15日为教育日。维护是每个大学生的使命,更是国家追求高层次的战略目标。我们是祖国的栋梁,理论的推动者和践行者,大学生教育不容小歔,更是迫在眉睫。 一、大学生观意识现状调研结果分析及原因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对教育的认知程度,特此对农业院校本科生开展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问卷中下设三个方面26小題,分别从“知识内容”,“关注国家新闻和实时的时间长短”,“如何处理突发性国家战争问题”方面,调查大学生安全教育情况。 1.调查显示,听过法相关知识占被调查人数的57%,且只有5人具体知道法内容。参与调查的人员中,大家对普遍涉及到的领土安全、科技安全和网络安全有所认知。其中只有13名大学生正确选择了所有内容,但是比例不足10%。大学生对知识有一定感性认识,但认识片面,不能很好的随形势发展更新认知。

以上情况出现的原因是现在的大学生多数为90后,生活条件优越,更不会为富足的生活忧心,更不会经历战火纷飞的危险,大学生主观上认为教育和自己没有关系,关心无非是杞人忧天,也不会积极主动接受教育知识,对的认识不到位。 2.调查显示,只有17%的人经常关注国家新闻和时事;其中有112份调查问卷显示愿意关注国家新闻和时事,但多数为被动了解。现在大多数大学生喜欢使用通过聊天软件聊天,花费大量时间打游戏,网上购物,也不愿意关注国家信息。同学们的注意力网络上,因为基于网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平台的便利,消息传播速度惊人,网络也有大量安全漏洞,在泛网络的背景下,迫切要求大学生教育系统性,协同性和创新性。

3.调查显示,在面对“如何处理涉及到问题”时,126人中只有8人选择了“漠不关心”,问到“外地入侵急需参军,你如何做”,只有7人选择了“特别不愿意”。在面临威胁时大学生能够挺身而出,为国效力。但有的大学生还是满不在乎其来源于威胁到国家方面的因素,觉得离我们相差甚远,其实就在身边。曾在2012年10月,哈尔滨某高校研究生为减缓家中的经济压力,通过网络发布兼职家教工作,随后被境外间谍策反,对方摸清了他的身份背景,并提出要求,希望利用他的在校学生身份搜集国内军事图片和内部资料。两年的时间里向境外发送军事资料多达60多余份,使我史资料外漏,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后果。 二、国内外现状的比较 1.国内现状

《周易》中提到过“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之,治而不忘乱。”从大局意识来看,我们要具有居安思危的观念。要以国家理论研究为基准,符合最新的世情国情,新阶段与时俱进的观。这种意识教育已经迫在眉睫。首先我们面临着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价值观念的不同,加之当代大学生安逸与舒适的现状,网络对大学生的吸引,都成为我国大学生对意识淡化的原因。

着眼来看,无论是小到文化安全威胁还是大到国际政治的渗入,只有我国取得战略性方面成果,才能凸显出真正落实到实处,意识到事态的严峻性。 2.国外现状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的文化扩张和渗透形成了全国攻势。由于这一攻势理论的提出,美国学者更是抛出“软实力论”等一系列观点,把教育投入在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当中,来培养他们的意识。更是制定《国防教育法》,用法律的形式强调其突出位置。美国以此来增强大学生对本国国情与历史的认知,增强大学生对民族的自信心。因此美国十分重视“美国精神”提升自己民族的自信心和存在感。 3.国内外现状总结

综上所述,国内,对大学生研究成果较少,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国外,大学生安全教育更是零散分布在国防教育和爱国教育中。无论是西方教育还是东方教育,关于大学生观教育问题仍有待加强。

三、增强大学生意识和国防知识的有效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更高效的利用网络教育,让网络平台教育成为主要阵地。每天大量网络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同时我们也享受其网络带来的方便快捷。我们可以尝试建设高校网络平台,让教育更多的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重视网络媒体的宣传,提升的影响,建设相关论坛,发布相关话题,更好的利用聊天室、微信群、公众号,这些同学相对活跃的地方;加上我们做好网络安全的防护,保障网络信息环境洁净,既能达到引导的目的,引导大学生学习知识,自觉遵守相关法律要求,又能积极参与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注意信息的保密。

2.加强民族历史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这种方式能提高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减少“西化”现象的发生。中华民族经历了艰苦奋斗,不断的探索,最终踏上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正走在实现伟大的路上,教育意义重大,大学生教育势在必行。

3.完善各职能部门加强与高校联动机制。国家相关部门可以在高校建立教育考评机制,加强管理,能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不单单是走形式,也不是敷衍了事,更多的是抓住时机,不局限于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大学生才能对,社会稳定问题,有特别的关注,特别的警觉。

4.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使大学生参与到观教育的氛围中。我们可以尝试改善学校规划,校园环境建设,使校园内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基调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耳濡目染,达到教育的目的。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运动,借助党支部、团支部的影响,开展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等等,举办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庆祝活动,诚挚邀请国内外专家开展报告会和座谈会。 参考文献:

[1]胡洁虹.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新观教育研究 中国分类号G1 文章编号1672-2728 (2014) 03-0171-03

[2]李国顺.改革开放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研究 河南大学硕士论文 单位代码10475 [3]王芳.大学生总体观教育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索取号G1/4.110; 130302099

[4]赵明伟.新时期大学生教育研究 中国计量学院硕士论文 中国分类号G411 学校代码 10356

[5]刘昕.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北大学硕士论文 分类号G41 单位代码10110

[6]底蕴.当代大学生观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2 学校代码1009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者简介:王硕(1999—),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学生。通讯作者:李娜 女,1983.6 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