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建筑施工管理问题
一个建筑企业想要在竞争市场当中获得更多的业务资源,建筑企业就必须要对建筑施工管理进行强化。目前, 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方面, 逐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着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就会伴随着新材料、新结构以及各种高技术和新工艺的出现,势必需要建筑企业不断调整和完善施工管理,以确保整体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建筑施工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关键问题探讨 1、现场施工管理安全制度不落实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工作的关键之处就是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施工人员的安全工作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但是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没有充分意识到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未能对现场施工安全工作引起高度重视,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表现在防火设施不完善,脚手架搭建不牢靠脚手架未满铺,立杆出现悬空,乱搭接电线,塔吊不设专用电箱,塔吊基础不设防护栏杆;不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未系安全带、安全网破损、安全小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不勤抓、不勤讲。除此之外,对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文件等没有深入学习,缺乏对施工现场综合管理、施工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成本的控制能力,不能很好的控制工程造价。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控制就受到了管理人员素质问题的约束,导致施工人员安全生产知识淡薄。
2、安全认识不到位, 普遍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
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缺乏法律观念和意识, 逃避承担法律义务和责任; 没有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 安全意识资薄。很多生产经营单位只顾生产经营不顾安全的现象还很严重。有的企业新进职工不经培训就安排上岗, 不懂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意识淡薄而引发的事故率不断上升。
3、现场施工材料管理不足
在整个现场施工过程中,需要投入的生产材料种类广、数量多,使管理人员很难对材料进行全面控制。在材料进工地时,施工管理人员只是对产品书面检验及试验测试产品质量,从而从中得到评判和控制,对于质量有问题及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材料,没有做出及时的控制。另外,材料往往随时进场,这让我们很难对材料进行有效、实时以及全面的控制。
4、应对突发事故的预案和预案的实施明显不足
对此企业还需通过宏观和微观的施工管理提高社会安全意识, 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5、现场施工管理质量不完善
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利用完善的组织管理对质量进行控制,没有将质量管理过程分割开来(例如没有制订科学的质量目标、没有安排好项目监理、没有优化质量的控制网络、没有实施工程建设工作、没有及时反馈好各种信息等)。另外,没有对工程项目的合同环节、图纸设计环节、工程质量监督环节、材料选择环节、竣工验收环节等进行严格的要求和管理。从而,导致现场施工管理质量不完善。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1、强化组织管理
要确保建筑工程能够按质、按量、安全地完成,要加强各部门、各工种间的相互沟通和共同协作,所以必须加强组织上的管理,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施工控制。首先在施工前要熟悉施工图纸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认真掌握设计的具体要求及基本细部做法,熟悉相关施工方案对工程质量的基本要求,并认真熟悉施工设计及有关技术经济文件对施工工序、施工方法、技术措施、施工进度及施工安全的具体规定,着重加强施工任务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要进行施工的全过程的管理,必须亲临现场,全面、准确的掌握工程的概况,随时掌控工程的进度和变动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落实各方面各细节的施工工作。
2、从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
一个工程项目往往施工工艺复杂, 各施工工种班组多, 因此在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首先, 应该熟悉施工图纸, 甚至每一道工序进行优化, 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各气候等自然条件, 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 除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外, 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作好技术准备, 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 技术储备包括技术管理人员, 技术工人, 新技术新工艺培训, 施工规范, 技术交底等工作, 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工序步骤尽在掌握之中各种情况的处理准备方案, 保证能按时保质地完成。
3、切实做好人员管理
施工人员是工程施工的执行者,对工程安全、质量和进度等有着主要的作用。一是应明确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各自的岗位职责、权利等。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将人员的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等与工作质量、效率和成效等紧密联系起来,规范各种人员在施工现场的行为,降低施工行为风险,确保施工过程规范,技术到位,质量过关。
4、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材料准备充足,及时供应。因为施工的需要,所有施工企业应当准确的准备原材料。材料的及时供应就是为了配合施工企业准确的储备、提供所需原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为了避免拖沓施工进度,我们要精心测算出材料消耗速度,并通知材料商准备下一批材料,准时供货。配合设計方确定所需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精心测算所需材料的数量,通知材料商供货。同时,认真学习和掌握建材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以方便日后出现各种安全问题,方便管理及查验。优选材料采购管理人员。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材料采购单种类的繁多,为避免材料订购与设计不相符,使得工程进度被拖延,应必须将品牌、数量、产地和规格等一一的标识清楚,做到材质、尺寸以及模板等的一次到位。
结语:
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联系自身实际,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进一步细化管理中的各项工作, 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粟多富.建筑施工管理关键问题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2: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