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经济科苑 农民收入增长一基于经济因素的分析 曹佩春 (吉林省桦甸市农业机械化学校,吉林桦甸132400) 摘要:针对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民收入;农民经济;制约因素 农业中 近年来,随着农业的调整和一系列惠农的实施, 件直接决定与影响到农业生产经营效率的高低。另一方面,对自然条 农民收入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但是,当前我国农民增收的经济基 的主体部分一种植业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广延性特征,特别是在科学技术与生产力水平对外部自然力控 础还是不稳定的,农民要想持续稳定地增收也还存在不少难点和 件的依赖性极强,障碍,这里既有农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内在因素,也有市场化、现代化 制程度相对一定时,气候条件与自然灾害往往直接决定了农业生产 推进过程中的和人文因素。其中农村要素禀赋、农业产业特性、 经营主体的命运。 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被动地位,农民收入风险系数大。 农产品市场特征等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对于非农产品而言,由于农产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 1要素禀赋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约束 因此,即使在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的情况下,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任何社会生产都是多种不同的生产要素 应相对不灵敏,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由于不同 农产品需求量的增加也相对有限,而不会像对非农产品的需求那样 必然导致农业生产需求拉力不足 国家、地区或行业的生产要素储备或资源禀赋不同,因而产品的相 迅速增加。农产品需求弹性不足,与市场竞争乏力。而且,在农产品的买方市场条件下很容易形成过 对成本不仅由技术差别决定,而且由生产要素禀赋决定。 度竞争的不利局面,造成农民丰产不丰收的现象。 1.1土地资源的约束 2.2农业形成产业利润的缺失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从土地 农民所从事的产业是农业,农业本来是一个古老而完整的产业, 资源来看,农业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资源约束性行业,包括刚性约束 与软性约束。刚性约束是指不断膨胀的人口基数日益受到有限的自 而且这一产业还可以凭借自然生产力而实现产业的发育和进步。从 然资源的制约,使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极低。从全国来看,我国土地 理论上说,从事农业产业应该获得较高的收入。然而社会的发育和 所承载的农业人口压力过大,使本来已经紧张的人地矛盾更加突 经济的运行,使农业产业被分割为产前、产中、产后三个产业,并且分 出。资源的软性约束是指在现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框架下, 属于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产业资本通过农产品加工获得利润,商 土地资源流转性差,配置不合理,导致了超小的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和 业资本在农产品流通中获得利润,而农民仅占有农业产业的中间环 形成了产业利益获得的空洞。产业空洞对 较低的收益水平。进入2O世纪8O年代中后期以来,谷物生产效率 节低于平均利润的收益,失去了分享 已经接近耕地光热水土条件下的生产潜力,土地增产空间不大。理 农民收入的第一个影响是使农民收入以第一产业为主,论上说,在单产无法提高的情况下,增加农业收人还可以通过扩大规 二、三产业利润和剩余的机会。这样当一、二、三产业利益不均衡,工 模来实现,但由于人增地减,规模经营无法实现,如此,靠小规模土地 农产品价格不合理及农业不景气和农产品跌价时,农民的收入就要 经营并不能够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 受到影响。产业空洞对农民收入的第二个影响是加大了农民收入对 1.2资本要素的约束 农产品供求形势与价格的依赖程度。当农产品卖难和价格走低时, 公共财政理论强调,财政作为一种社会再分配和宏观的方 收入增长速度下降和收入减少则成为必然。式,应该把有限的资金投向重要产业、弱势群体、弱小产业或私人资 3市场风险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约束 本不愿投资的领域,也就是财政要扶持和保护市场中的弱势产业和 在传统计划经济环境中,农业生产经营几乎感受不到来自市场 群体。但不合理的财政制约了财政对农业的投入。“金融抑制” 的挑战与风险,但伴随着传统计划经济转向现代市场经济,传统农业 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农业生产经 和“金融深化”理论认为,金融制度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促 向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转轨, 进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但现实情况是,脆弱的农村金融严重制约了 营必须面对市场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农村经济的发展。 3.1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风险 1.3人力资本的约束 在市场经济运行环境中,农产品的价值实现必须借助于市场机 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劳动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 制,因此市场供求状况与经济机制对农业生产经营效益有着至关重 础。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非 要的影响。第一,市场经济是通过价格来决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 生产决策与产品销售在 农产业就业收入普遍高于农业收入,大批有文化和技能的农业劳动 少以及如何生产的。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从而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偏 时间上分离,因此现实的供求状况并不代表未来的供求状况,生产决 低,严重影响了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进而使科学技术在农村 策的市场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第二,农业生产增长受凯恩斯定律和 中的普及推广难度增大,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能力的效率不高, 恩格尔定律的双重约束。前者的内涵在于人们边际消费倾向的递减 人们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相对缩小了农业的持续增长。 最终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二是由于我国城市二、三产业结构调 趋势,整力度加大,大批新兴产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原来许 3.2农村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健全与 多可以在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难以适应新的需求,相对收益下降, 否对农村生产要素的配置,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很强的关联和影 甚至因无法找到工作被迫返乡。 响。经过近30年的改革,应该说,农村市场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 2农业产业弱质性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约束 农村市场体系发育还不健全。一方面,市场基础 在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 是在新的发展阶段,不能及时为交易方提供准确的供销信息,许多农产品价格形 和经济波动的起点。在我国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国民经济基 建设差,成没有经过充分竞争。另一方面,作为市场交易基础的产权制度仍 础的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比,呈现出明显的弱质性特点。 不健全,农民作为市场主体,并未真正拥有的受法律保护的产 2.1农业生产经营的自然风险 市场机制运行的效果也不理想。同时在供求机制方面,以市场调 农业是以生命有机体作为生产对象的,具有自然再生产与经济 权,再生产交织统一的生产特点。正因为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查和预测为指导的结构调整和农作物品种改良等工作进展相当缓 农资价格与质量的市场不力, 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无法预测的农业自然风险。一方 慢。在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方面,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这些对农民增收 面,农业要利用生命有机体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来获取产品,而这一 农产品的价值实现困难, 过程和外部自然条件的优劣存在着直接的相关性,因此外部自然条 目标的实现是很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