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研究

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研究

来源:化拓教育网
单位代码:10293密级:

专业学位硕士论论文题目:

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研究学号1317114926姓名汪旭文导师陈伟民教授专业学位类别会计硕士类申请型非全日制专业(领域)申请会计论文提交日期2020年6月文TheStudyonInventoryCostControlofA

Corporation

ThesisSubmittedtoNanjingUniversityofPostsandTelecommunicationsfortheDegreeofMasterofProfessionalAccountingByWangXuWen

Supervisor:Prof.ChenWeiMin

June2020

南京邮电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南京邮电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学位论文及涉及相关资料若有不实,愿意承担一切相关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学号:1317114926研究生签名:_____________日期:2020.7.1

南京邮电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不涉及任何国家秘密,本人及导师为本论文的涉密责任并列第一责任人。

本人授权南京邮电大学可以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本文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办理。

非国家秘密类涉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研究生签名:导师签名:

日期:2020.7.1

摘要存货作为企业流动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也是利润表中销售收入及销售成本的来源。随着中国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存货成本控制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存货成本控制是企业一项重要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对存货成本加强控制,企业不仅可以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序开展,而且能够降低企业的销售成本,为企业产品赢得定价优势,从而扩大受众,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企业通过关注存货成本控制工作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建立完善的存货成本控制制度体系,可以有效控制库存成本、保护存货资产完整性、提高资金使用价值、降低财务风险。对于企业而言,如果存货成本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短期内会影响企业经营利润,长期将会制约企业发展,建立健全完整的存货成本控制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企业存货成本控制相关理论为基础,以A体育鞋服生产制造型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对A公司的存货成本控制各业务流程的现状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A公司目前存在存货预算编制不够细致准确、存货采购制度流程不够健全、存货存储管理不够严格、存货系统存在信息疏漏、存货核算管理存在缺陷等现象。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结合“去库存”管理方法中的关键环节控制点,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在存货计划、使用、保管等阶段,实行全面预算,加强存货预算控制;规范采购流程,注重存货采购控制;定期盘点清理,盘活存货资产效益;设置ERP小组,提升物料管理水平;加强财务核算,真实反映存货成本。

本文探索运用“去库存”的管理方针对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体系进行改革创新,达到控制存货成本的目的,为A公司优化存货成本控制提供新的思路。另一方面,研究的结论为其他公司的相关决策提供借鉴。关键词:存货,成本控制,去库存

IAbstractInventoryoccupiesapivotalpositioninthebalancesheetasacompany’scurrentassets.Itisalsoasourceofsalesrevenueandcostofsalesintheincomestatement.WiththeincreasinglyfiercecompetitionintheChinesemarket,theissueofinventorycostcontrolhasreceivedmoreandmoreattention.Inventorycostcontrolisanimportantproductionandoperationactivityforenterprises.Bystrengtheningthecontrolofinventorycosts,enterprisescannotonlyensurethatproductionandoperationactivitiesarecarriedoutinanorderlymanner,butalsoreducethecompany'ssalescosts,gainpricingadvantagesforenterpriseproducts,andtherebyexpandtheaudienceImproveeconomicefficiencyandpromoteenterprisestotakealeadingpositioninthesameindustry.Byfocusingonkeycontrolpointsintheinventorycostcontrolworkprocess,enterprisescanestablishacompleteinventorycostcontrolsystemthatcaneffectivelycontrolinventorycosts,protecttheintegrityofinventoryassets,increasethevalueoffundsused,andreducefinancialrisks.Forenterprises,ifthecostofinventoryisnoteffectivelycontrolled,itwillaffecttheoperatingprofitoftheenterpriseintheshortterm,andwillrestrictthedevelopmentoftheenterpriseinthelongterm.Itisparticularlyimportanttoestablishandcompleteacompleteinventorycostcontrolsystem.Thisarticleisbasedontherelevanttheoryofenterpriseinventorycostcontrol,takesAsportsshoesandapparelmanufacturingcompanyasaresearchsample,andadoptscaseanalysis,literatureresearch,andsurveyresearchmethodstocontrolthecurrentstatusandrelatedbusinessprocessesofcompanyA’sinventorycostcontrol.Throughdataanalysisandresearch,itwasfoundthatCompanyAcurrentlyhasinsufficientandaccurateinventorybudgeting,insufficientinventoryprocurementsystemprocesses,insufficientinventorystoragemanagement,insufficientinformationintheinventorysystem,anddefectsininventoryaccountingmanagement.Inordertosolvetheseproblems,thispaperputsforwardthecorrespondingoptimizationmeasuresincombinationwiththekeylinkcontrolpointsinthe\"destocking\"managementmethod.Inthestagesofinventoryplanning,use,andstorage,implementacomprehensivebudgetandstrengtheninventorybudgetcontrol;standardizetheprocurementprocessandfocusoninventoryprocurementcontrol;regularinventorycleaningandrevitalizetheeffectivenessofinventoryassets;setupanERPteamtoimprovethelevelofmaterialmanagement;strengthenfinancialaccountingTrulyreflectthecostofinventory.Thisarticleexplorestheuseof\"destocking\"managerstoreformandinnovatethecompanyA'sinventorycostcontrolsystem,toachievethepurposeofcontrollinginventorycosts,andtoprovide

IInewideasforcompanyAtooptimizeinventorycostcontrol.Ontheotherhand,theconclusionsofthestudyprovidereferenceforothercompanies'relevantdecisions.Keywords:Inventory,CostControl,Destocking

III目录第一章绪论.................................................................................................................................................................1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1研究背景...........................................................................................................................................11.1.2研究意义..........................................................................................................................................21.2研究文献综述..............................................................................................................................................21.2.1国外研究综述..................................................................................................................................21.2.2国内研究综述..................................................................................................................................41.2.3国内外研究述评..............................................................................................................................51.3研究思路与方法..........................................................................................................................................61.3.1研究思路..........................................................................................................................................61.3.2研究方法..........................................................................................................................................71.4创新点...........................................................................................................................................................8第二章存货成本控制的理论概述............................................................................................................................92.1相关概念.......................................................................................................................................................92.1.1存货和存货成本..............................................................................................................................92.1.2存货成本的构成............................................................................................................................102.1.3存货成本控制原理........................................................................................................................102.2理论分析.....................................................................................................................................................112.2.1成本控制的内容............................................................................................................................112.2.2成本控制的意义............................................................................................................................122.2.3存货成本控制的目标....................................................................................................................13第三章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现状.......................................................................................................................143.1A公司基本情况.......................................................................................................................................143.2A公司的存货及存货成本概况...............................................................................................................153.2.1存货总量增长迅速.........................................................................................................................163.2.2存货类型多,收发频繁.................................................................................................................163.2.3部分原材料采购价格变化大.........................................................................................................183.2.4存货品类多样,控制难度大.........................................................................................................183.3A公司的存货成本控制现状...................................................................................................................193.3.1存货采购环节成本控制现状.........................................................................................................193.3.2存货存储环节成本控制现状.........................................................................................................203.3.3存货核算环节成本控制现状.........................................................................................................21第四章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234.1存货预算中存在的问题............................................................................................................................234.1.1没有细化预算编制.........................................................................................................................234.1.2预算体系中职责划分不明确.........................................................................................................234.1.3预算数据来源缺乏真实准确性.....................................................................................................244.2存货采购中存在的问题............................................................................................................................244.2.1采购流程不规范.............................................................................................................................244.2.2采购管理制度缺乏奖惩措施.........................................................................................................254.3存货存储中存在的问题............................................................................................................................254.3.1存货盘点流于形式.........................................................................................................................254.3.2积压物资存货管理有待加强.........................................................................................................26IV4.4存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2.4.1ERP数据信息不对称.....................................................................................................................2.4.2物料代码的编写方法不规范.........................................................................................................274.4.3ERP原始数据录入存在误差.........................................................................................................274.5存货核算中存在的问题............................................................................................................................274.5.1存货核算管理存在缺陷................................................................................................................274.5.2财务核算不及时准确.....................................................................................................................28第五章A公司加强存货成本控制的改革创新.......................................................................................................295.1“去库存”管理在存货成本控制中的重要性........................................................................................295.2“去库存”管理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细则................................................................................................305.2.1计划阶段“去库存”....................................................................................................................305.2.2使用阶段“去库存”....................................................................................................................315.2.3保管阶段“去库存”....................................................................................................................315.3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实施“去库存”管理的措施...............................................................................325.3.1实行全面预算,加强存货预算管控............................................................................................325.3.2规范采购流程,注重存货采购控制............................................................................................335.3.3定期盘点清理,盘活存货资产效益............................................................................................355.3.4设置ERP小组,提升物料管理水平............................................................................................375.3.5加强财务核算,真实反映存货成本............................................................................................38第六章结论及展望..................................................................................................................................................406.1研究结论.....................................................................................................................................................406.2研究不足及展望........................................................................................................................................41参考文献.....................................................................................................................................................................42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44致谢.............................................................................................................................................................................45V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第一章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

绪论制造业在我国实体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近些年来,制造业特别是体育鞋服用品制造业出现大量问题,比如用工成本提高、人口红利的消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等,使得此类制造业的生存变得举步维艰。劳动力价格上涨,原材料成本增加,生产费用、物流费用等价格不断上升,其利润越来越少。大部分体育用品生产企业为了得到一定的利润,不得不降低产品的质量,短期来看可以使企业正常运营,但对长期经营发展非常不利。

我国在积极促进国内需求有效增长的同时,加大“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力度,实现制造业成本有效控制,消除经济发展不利因素。扩大优质供给规模,减少劣质供给,充分提高供给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全面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供给与需求两种结构能够良好适配。企业的存货成本控制工作质量与企业运营质量、总资产中流动资产的占比、资产利用效率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完善的存货成本控制制度的保障下,企业的存货成本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企业的综合盈利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有效的存货成本控制机制能够促进资金合理运用,为企业资金流的良性循环提供动力,以此从根源上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力和外部竞争力。一旦企业的存货成本控制机制与自身存货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将会直接扰乱正常的存货管理工作秩序,从而出现存货储备过量或存货短缺的情况。存货过量会直接增加企业成本压力,严重时还会打破原有的资金链,导致企业需要耗费更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对资金的充分利用。而存货短缺会导致企业正常的生产运营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去库存”理论为企业存货成本控制工作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正常情况下,企业的流动资金规模量与存货存储量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呈现出明显的线性关联性,存货存储规模超出实际需求会增加出现存货成本风险的可能性。按照“去库存”管理工作方法,根据企业潜在或现有的存货储备量,通过对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相应的控制手段进行综合运用,从而在根源上减少存货存储规模,通过消除库存冗余来减缓存货管理压力,帮助企业减小运营成本。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存货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可以提高工作质量,提高企业的利润,从而使企业得到长期稳定发展。企业管理层应当及时根据社会

1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环境的变化更新自身的存货管理理念,运用科学管理理念对现有的存货成本控制工作进行改造,提高存货控制质量。

1.1.2研究意义

良好的核心竞争力是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所有的内部控制工作中存货成本控制工作占有重要地位,企业只有对存货成本实现有效控制才能推动自身经济效益实现有效增长,资金运作质量得到进一步强化。(1)理论意义:丰富制造业存货成本控制理论

在有关企业存货成本控制领域的理论模型和措施方法上,国内学术界尚未得出统一定论,同时缺乏充足的实际运用案例。不同行业之间存在存货组成结构、入账价值量、核算机制等一系列差异,最终集中反映为存货成本控制方法的不同。本文以A公司运营情况作为样本进行分析论证,结合企业现有的存货成本控制的体系制度,分析A公司目前在这方面出现的问题,同时对制造业企业存货成本控制的现象进行分析,深度分析问题成因,提炼出制造业企业存货成本控制的关键点,从理论层面制定出有效的制造业存货成本控制的措施。(2)现实意义:为A公司优化存货成本控制提供新的思路

现阶段,对存货成本控制工作给予充分重视的企业还不够多,而内部设置良好存货控制制度的企业更是稀少。出于A公司实际利益需要考虑,建立科学合理的存货成本控制制度能够为自身扩大发展规模,为促进利润增长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企业运营成本只有在完善的存货成本控制机制作用下才能得到有效控制,才能进一步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确保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优势。为确保企业存货成本保持在合理范围,本文结合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实际进行分析,在保证企业正常运营状态的基础上制定“去库存”管理方针,防止企业内部出现新增库存,以此实现存货成本可控,为A公司优化存货成本控制提供新的思路。另一方面,以A公司作为体育用品制造行业的代表,对公司现阶段实际的存货现状和采取的存货管理方法进行分析,汲取经验教训,为其他体育用品制造公司提供借鉴意义。

1.2研究文献综述1.2.1国外研究综述

第二次工业时期,企业存货成本控制这一问题已经开始被研究,西方国家对此问题的研究较早。随着科学技术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提高,为满足西方国家社会发展模式,早期的研究工作明显偏向于实际的管理方法。这一阶段的主要成果代表包括:在早期阶段提出的

2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和日本丰田公司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准时制生产方式,为企业存货成本控制问题后续的深入分析提供了指导基础。发展至现阶段,欧美社会对于企业存货成本控制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际控制措施及各行业差异化的存货成本控制理论,对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的存货成本控制工作质量进行重点关注,保持存货存储规模与企业充分盈利之间的平衡点,当前取得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包含下列方面:

托尼.阿诺德《IntroductiontoMaterials》(2011)提出:存货存储规模是企业制定生产运营计划的核心,在生产运营计划中充分考虑有关终端产品的实际问题,在需求计划中充分考虑原材料和部件问题。根据文章相关阐述,存货管理问题在企业整体的问题结构中占有很大比重,并提出了相应的工作措施。借助ABC分类法来实现有效管理,而有关批量采购问题则以经济订货量模型为基础进行分析,通过将物料需求计划、订货补货系统以及定期检查系统进行综合利用来实现相关问题解决。

史蒂文.M.布拉格《InventryBestPractices》(2011)认为,从存货流转的过程可以知道,在企业存货成本控制工作中任何个体因素都会对整体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参照布拉格提出的相关论点,企业合理的存货规模可以通过加快存货供应速度予以解决,强化会计信息的内部流动性,消除和减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当中的不合理激励因素。并且,各生产环境应当充分精简在产品规模,加快单位生产速度,缩短供应时间等方式来控制企业存货规模。

AnichebeNnaemekaAugustine(2013)把零售连锁企业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建立制造商以及零售商的存货模型这一方法,在分别了解生产与销售两端各自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分析模型。他认为充足的存货存储量是企业开展正常运营活动的基础要素,但过量的存货储备将直接加大企业的成本压力,弱化综合盈利能力。所以企业在规划存货存储规模之前应当对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总体分析,以此确保存货存储规模与自身实际运营需要相匹配。

Kare-RiinKont(2013)对存货成本控制理论进行相关研究,工业的出现还促进了成本会计管理的萌芽。企业强化自身生产效率的直接目的与成本会计管理的目标相匹配。按照系统论提出的相关思想,优质的管理工作应当考虑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只有将各方面管理工作看作整体,才能充分保证核算结果的全面性。

ChokwumaObara(2014)以温斯洛·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文中提出的相关论点为基础开展了相应的成本控制分析,认为企业应当充分重视事前预防工作,通过对产品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得出标准化的产品成本,以此提高成本控制质量。

3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1.2.2国内研究综述

不同于欧美社会较早的起步研究时间,我国受近代历史因素的影响,各方面工作起步时间明显晚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企业存货成本控制问题研究工作的经验积累与成果规模远不如欧美学术界。国内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侧重于具体的存货成本核算方式和企业内部具体的控制制度等方面,借助欧美社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拓展与补充。有关商品采购、物流配送、存储等相关环节的成本问题成为国内社会当前主要的研究对象。由于国内研究工作充分根植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相比于欧美成熟的研究结论,虽然我国从总体上来说有待进一步完善,但能够与我国社会实情展现出良好的适配性。

朱伟(2009)依托国内现有的存货成本控制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强化国内外物流资源的运用能力,促进存货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消除库存管理工作中的不合理因素,利用零库存管理模式、ABC分类法以及经济订货批量对库存管理模式进行改造优化。

李锦芳(2009)结合自身论证结果提出了观点。企业在外部环境中表现出的竞争现象本质上是成本管理方面的竞争,存货作为企业资产结构当中典型的流动资产,企业的生产与销售需要以存货储备作为基础。因此存货成本控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企业整体的综合竞争能力。

郭耘(2012)在研究工作中充分强调了存货成本控制制度与企业强化核心竞争力之间的联系,在掌握内部控制工作的特性基础上制定了供应链风险管理模式。随着环境的变化与理论成果不断趋于成熟,从价值链上游的生产制造单位到下游的各类分销单位,已经逐渐从以往的片面注重运营收入情况转变为对于利益目标能否实现长远化发展的关注。

高振伦(2013)指出,企业的流动资产运用情况以及流动资金占用水平都受到存货成本控制工作质量的影响,并且其与企业的运营发展状况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现阶段,不少国内企业缺乏有效存货成本控制机制,而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便在于企业原材料成本空间得不到有效压缩,库存规模得不到有效降低,从而导致企业存货成本长期得不到有效降低。最终,在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企业的综合盈利能力得不到实质性的强化。

张先治等(2013)指出企业在现代环境中应当充分重视消除存货成本控制理念中的不合理因素,根据外部情况变化调整相应的管理措施。不断根据情况变化赋予存货新的时代内涵,降低存货规模,提高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打破原有库存结构下的弊端,为存货价值的安全性提供有效保障,从而强化企业的市场价值。

徐静妹(2014)认为存货管理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企业各环节的运营活动当中。企业的现有资产状况容易受自身的存货运用、管理效率以及存货占企业流动资产比重影响,为此,企业应当充分提高合理的存货成本控制制度的重视。

4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鲁薇潇(2015)在相关资料文献中对自身观点进行了充分阐述。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传统的存货管理机制已经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随着宏观环境的进一步变化,有充足的理由可以相信准时制生产方式将成为企业在未来运营发展过程中需要使用的重要方式。但事实上,受限于宏观法律环境、地理因素、产品自身质量、数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国内社会一直缺乏对准时制生产方式的深度利用。

王奇芳(2016)在充分解读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社会实情进行分析,发现不少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未能对开展存货成本控制工作的意义形成正确认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相对松散,无法进行统一化的管理核算工作。管理人员无法掌控工作重点,存货控制考核体系需要改进完善。不仅如此,由于缺少专业人员而无法对存货成本风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加之缺乏完善的评析机制最终加剧了企业面临风险的可能性。

张清华(2016)在完成论点阐述后认为,加强对企业作业成本投入的管理和控制是开展存货管理工作的直接目的,以控制存货成本来确保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受影响,为企业顺利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动力。物资采购的关键是成本管理,如何减少投入需要制造企业专注于材料采购成本。采购成本控制机制在企业总体的成本控制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最终目标是进行库存管理,为企业发展服务,推动企业在维持生产成本不变的基础上充分提升产品质量。

任昊源(2018)基于阿米巴模式对研究案例公司的存货成本管理进行研究,提出可以通过该模式对信息技术持续更新带来的一系列存货管理问题进行解决。认为在技术含量高的企业推行阿米巴存货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存货管理效率,降低存货风险。

周志慧(2019)阐述了中小企业存货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对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给出相应的意见建议,提出可以从增强信息化建设力度、完善企业账务处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员工绩效考核机制等方面扩大中小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工作质量,加强技术手段,降低企业成本,从而更好促进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1.2.3国内外研究述评

通过对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论述,不难发现国内外学者对存货以存货成本控制的结论一致。各位学者将存货成本控制工作对于企业运营发展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充分阐述,前者的工作质量能够对后者的产生重大影响。以往的控制方式在时代环境变化的影响下逐渐显现出相应的缺陷,已经无法有效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应当在充分掌握ABC分类法、准时制生产方式、供应商库存管理等相关方法特性的基础上实现对控制工作的有效掌控。将企业会计绩效考核与内部控制实施情况进行有机结合,以此不断减少库存规模,从而提高企业的

5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自身水平,更好地获得利润,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1.3研究思路与方法1.3.1研究思路

本文把A公司作为国内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的研究对象和样本,使用存货成本控制理论,对A公司当前存货成本控制工作实际情况进行论证分析,针对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出现的问题以案例分析法进行论证,找出目前A公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对A公司的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对存货成本控制进行有效地改革创新,选择以“去库存”管理方法为核心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关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前人相关理论,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提出创新点。第二章为存货成本控制理论概述,对存货成本控制的理论进行介绍,同时分析存货成本控制的内容、意义和目标。第三章为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现状,首先介绍了A公司相关情况,其次对A公司存货、存货成本概况以及存货成本控制情况进行描述。第四章为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第五章为A公司加强存货成本控制的解决方法及措施,本文提出在存货成本控制中实施“去库存”管理方法,强调使用“去库存”管理方法的有效性,介绍“去库存”管理方法在计划阶段、使用阶段、保管阶段的具体措施,结合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工作中存在的缺陷,运用“去库存”管理方法对A公司采取关键措施进行论述。

6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图1.1研究框架图1.3.2研究方法

(1)案例分析法

本文选择国内体育用品制造行业中的A公司作为分析实例,对A公司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引入“去库存”管理理论,并制定相应的适合A公司实际运营情况的建议措施。(2)文献研究法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查找和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前人的有关理论,对存货成本控制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打下基础。(3)调查研究法

通过本人与A公司有关人士的沟通了解,进一步掌握当前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缺陷,并从企业实际出发,制定科学的并具有可行意义的措施建议,帮助A公司完善存货成本控制体系。

7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1.4创新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方案自提出以来,一直都是备受我国社会各行各业关注,“去产能、去库存、去扛杆、降成本、补短板”构成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工作任务。本文着眼于时事关注,这其中“去库存,降成本”作为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加强存货成本控制的方法,为其提供存货成本控制改革和创新的新思路。

8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二章存货成本控制的理论概述第二章2.1相关概念2.1.1存货和存货成本

存货成本控制的理论概述存货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准备的待售存货与尚未完成生产流程的在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原材料的统称。企业实际的存货规模与自身的实际资产运用情况存在直接联系,合理的存货规模能促进企业经营利润实现增长,运营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在企业的流动资产结构当中存货所占比重往往较大,因此其对于资金的占用也相对较大,所以常有不法之徒企图借助存货来实现逃避国家税务。

存货成本涵盖商品的订货成本、运输成本、储存成本以及开展售后服务所产生的成本。通过前人相关理论的阐述,本文对于存货的研究运用主要涉及采购、物流、生产、存储等相关环节,对于存货成本的核算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

(1)先进先出法:这一方法指的是对预先采购的存货进行销售,实际销售成本即存货自身的成本,存货成本价格在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录入作业时进行自动排序筛选,在维持单位成本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在组织销售过程中电子系统会根据工作人员录入的数量信息生成相应的价格。所以操作人员应当严格保证数量及成本信息的正确性。在运用先进先出法进行成本核算时,需要充分保证预先采购存货成本的不可更改性,禁止会计人员对成本价格进行修改。

(2)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指的是计价核算,主要针对不同的销售成本,这一方法常出现于大型医疗卫生组织、大型自选商店等内部设有严格计价要求的企业。在完成存货采购后,企业直接根据各部门需求派送相应规模的存货,各部门最终利益直接与存货成本相挂钩,所以各部门会根据市场价格制定严密的个别计价标准。单从理论层面来看,个别计价法更加趋向于会计计价原则,也正是如此,与其他核算方法相比,运用个别计价法进行成本核算往往需要经过更多的流程步骤,因此工作人员需要严格保证数量与价格信息的真实性。运用个别计价法进行成本核算的组织大多为存货规模相对较小、存货周转率差、单位成本高的企业。

(3)加权平均法:运用加权平均法进行成本核算主要依靠的是期初结余和相应的采购成本价格,每月期末信息系统会根据总体情况进行核算,得出相应的成本总额。加权平均法的弊端便在于需要对数据进行月度累计,无法与电子信息系统的实时性匹配,因此原则上尽量

9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二章存货成本控制的理论概述避免采用这一方法。

2.1.2存货成本的构成

正常情况下,体育用品公司销售时往往需要大量的存货作为基础保障,而这一点便会直接加重企业的成本压力。订货成本、存储成本和缺货成本是存货成本构成的三个组成部分。(1)订货成本

订货成本指由企业直接采购产生的成本。订货成本由企业的原料、产品采购行为直接产生,订货成本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存货的订购费用;二是存货自身的进价,也称采购成本。代表存货本身的价值,一般为存货的单价与数量的乘积。在维持订购数量不变的基础上,订购次数与单位价格之间不具有明显的联系,所以其属于决策无关成本。而订货费用则指的是在组织订购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相应费用。订货费用与自身实际的订货次数有着紧密的关联性,而企业向采购人员发放的薪酬、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则属于决策无关成本。(2)存储成本

企业在存货储备过程中耗费的各类成本费用统称为存储成本,一般涉及对应的存储费用、实现存储必要的物流费用以及由资金运作产生的利息。按照形式进行划分又可分为固定性与变动性两种。诸如企业向库管人员发放的薪酬、仓储设备的维护与折旧费用等统称为固定性储存成本。而变动性存储成本则包含具体的仓储费用、保险费、由资金占用产生的利息等,出于变动性存储成本与总体的储存成本之间明显的联系性,因此将其划入决策相关成本范畴。(3)缺货成本

缺货成本则指的是因现有存货规模无法有效满足企业运营需要而产生的额外成本。出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不同条件的缺货成本是否属于决策相关成本有待具体分析。如果缺货现象为企业自身所控制,则应当将其计入决策成本范畴;相反,如果企业无法控制自身出现缺货现象,则应当将其从决策成本范畴中去除。

2.1.3存货成本控制原理

经过十八世纪的工业,全球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出现了一批制造厂商,把生产方式的社会化作为当时的主流方式,成本控制理论应用的越来越多,自动化生产成为了主要业务模式。存货被作为体育用品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基础,体育用品企业在关注成本控制概念的同时会联想到企业的存货成本控制理论。有效合理的存货成本控制,可以给企业带来较好的利润,把握产品的成本和质量之间的联系,同时把产品的销售价格到最低,

10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二章存货成本控制的理论概述把最佳产品提供给消费者,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通过成本控制理论不仅可以解决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还可以使企业发展越来越好。

在日常销售过程中,体育用品企业需要保持一定量的库存,但库存过多会导致资金流动性差,增加了库存成本,不利于企业获得利润。存货短缺会降低市场份额,弱化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所以在参与市场竞争时,企业应首先对自身存货规模进行合理配置。并且企业还应确保选择的核算方法与自身情况相匹配。根据存货采购、物流、存储各个环节特点制定差异化的核算方法,确保资金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一定规模的存货能够为企业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而一旦存货规模过量将会导致企业资金被过多占用,直接提高存货控制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盈利空间;而存货短缺又将导致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足。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基础选择匹配的核算方法,确保存货规模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2.2理论分析成本控制,是指预先制定成本标准作为各项费用消耗的限额。各类成本理论中的成本控制实际上是通过划定预先成本标准而得出的额度,根据额度对生产过程中的费用规模进行,以减少具体生产活动中产生的费用利用不合理造成成本失控的状况,实现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的目标。

2.2.1成本控制的内容

目前我国关于成本的分类主要有目标成本、标准成本、计划成本三种成本模式,具体可分为计划阶段、采购阶段、生产阶段,通过对各阶段进行细化能够强化整体的成本控制质量。(1)计划阶段应用目标成本控制

在计划阶段实行控制工作能够发挥“节流”的作用,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强化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技术储备能力,确保自身能够长期在竞争中的拥有主动优势。

(2)采购阶段应用计划成本控制

这一控制方式在资金方面有一些独特之处,在选择购买哪种类型的存货时也可用到分析发展趋势方面,尽管价格会围绕某一特定数据进行一定程度的浮动,但管理人员能够借此了解各项资源购买的花费,为接下来进行更适合的决定给予一定的信息支持。(3)生产阶段应用标准成本考核

11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二章存货成本控制的理论概述标准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成本。基本标准成本一旦成立便会趋于长久的稳定,而现行标准成本则会根据各类因素的变动而变动。所以,企业的成本控制情况能够通过基本标准成本予以体现,能促进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4)三种成本模式相结合,构建成本控制模式

依照产品的生产、原料购买、生产过程依次对各阶段不同成本的特点进行分析阐述。而通常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除了要掌握对应的优势特点外,还需要在充分掌握三者特点的基础上制定综合化的管理机制。

对于存货成本的控制工作应当以从存货采购到使用消耗这一阶段作为分析切入点,其主要包含如下内容:

第一,强化预算全面管理,充分掌握客户真正的需求。不仅如此,在运营过程中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存货规模与类型,推动双方利益目标共同实现。

第二,对存货采购与验收的内部控制。材料采购与存货验收直接影响着企业整体的存货控制工作质量,企业应当制定统一化的采购标准,并且采购工作应当保证充足的公开透明力度。在采购之前应根据业界对材料供应商的评价以及其本身的经济状况和产品品质的优劣进行综合考虑。除了必要的约束条款外,工作者也要对产品进行必要的查验,以保证进入公司库房的产品质量合格。

第三,对货物保存管理和出库的内在管理。根据对应的存货进行整理登记,将具体的数额、类型、进出等情况进行记录形成数据库,并安排具体的人员对数据库进行管理考核。在保证公司生产有序进行的状况下进行定期核算,从而确保初期投资与后期利益实现统一,实现公司最期望的成本最小收益最大。

第四,对库房已有货物清查的内在监督。每月设置具体的时间对货物进行盘点统计,确保账目与存货情况相匹配,对于存在明显出入的部分则应当进行及时审查。划清各部门权责范围,定期编制盘点报告,及时进行工作汇报,将存货信息及时传导到管理层。

2.2.2成本控制的意义

(1)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

依照详细成本管理环节之间的差异,成本控制工作可分为提前估计、根据估计选择合适方案、依据方案制定具体的过程、对实施过程进行调节、计算总花费及总花费与预估花费的差额、分析差额产生的原因等环节,除了保证基础控制目标能够得到有效实现外,还要保证各环节能够得到有效整合。

12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二章存货成本控制的理论概述(2)成本控制是推动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动力

一般认为体育用品生产商品与企业实际的运营情况和管理活动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为了保证成本能够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需要适时修订有关指标条例,例如与材料有关的进出管理,消耗和工作时长的定额管理。并且在工作中应当进行严格监管,确保控制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3)成本控制是建立在企业经济责任制的重要条件

明确各部门的经济责任才能有效进行成本控制。为达到此期望,相应的工作任务往往需要细化至责任到部门,以督促工作人员高度重视,高效实现。

2.2.3存货成本控制的目标

企业的存货成本控制工作质量能够集中体现存货控制工作的有效性。出于日常运营需要,企业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方式确保存货规模维持在合理水平。供需状态直接影响着企业存货控制工作整体质量。企业为了降低产品成本,通常会大批量采购,这会直接加重企业的成本压力,从企业的长远发展需求来看,这一情况反倒会阻碍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一旦企业因存货不足而导致缺货,不仅会产生额外成本、降低市场占有率,还会为企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将存货规模维持在合理水平,才能保证企业存货成本与资金平均占用率达到共赢的局面,才能充分强化企业整体的盈利能力。

合理的存货成本控制体系能降低产品成本、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出现错误的存货业务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常态,并且由于各公司工作人员能力的差异,企业的存货交易情况也会出现不定的偏差,直接导致企业控制质量降低。企业只有不断强化内部控制力度,才能有效推动经济效益的增长。有效利用存货资源,可以帮助企业发掘第三利润。

第一,为生产、销售活动提供充足的保证。在实际运营中,企业很难根据情况的变化临时调整存货规模。不仅是由于临时会出现某种材料和商品的市场短期缺货,还因为企业采购过程中会因物流较慢而供应不及时。在日常的制造和出售过程中一旦出现此类状况,生产经营将被迫暂停和搁置,从而造成损失,因此企业需要储存一定量的存货。

第二,降低价格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以零售的方式购买产品往往需要耗费更多的成本,但是,过多的存货要占用较多的资金,并且会增加仓储管理、保险费额、维护保养、管理人员薪资等方面各项支出,从而增加存货成本。因此,企业应当提高存货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编订更加科学的购买规划,选择适合本公司的方案。

13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三章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现状第三章3.1A公司基本情况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现状1987年,A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品牌运动鞋运动服饰和配饰。先后荣获中国名牌产品以及纳税AAA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公司在国内31个省市地区设有销售门店。2014年1月,A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我国首家A股上市的体育用品企业,在我国体育用品行业内占据重要地位。

2014年,A公司决定实施战略升级,打破以往传统的体育用品经营模式,进而转型为基于体育用品产品打造多业态协调发展的产业化集团。公司凭借其资本市场平台,以体育服饰生产为基础,以全民体育作为发展方向,努力探索合理的盈利模式和有效的并购措施,确保资源整合的合理性,这样更利于A公司成为我国体育产业集团化的标杆企业。在该发展战略的指导下,A公司不断扩大体育产业网络,对两家拥有多个体育用品品牌的企业实施收购,不仅保证自主品牌的稳定发展,并且利用其他品牌的代理销售获取更多利润,从而增加公司的整体利润。与此同时,A公司对国际知名品牌实施收购,打破了当前品牌单一的运营状态,极力往品牌、市场、渠道的多元化方向发展。

A公司在2012年创造了5.28亿元的归属净利润;但2013年便出现营收净利双降,其中归属净利润减少了1.05亿元;2014年业绩继续呈现下滑态势,营收、净利分别为19.2亿元、3.1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均超20%。2017年的归属净利润为1.57亿元,2018年亏损金额高达6.86亿元,这也是自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结合A公司2019年中期业绩报告来看,营业收入较往年同期相比降低了47.3%,具体金额为8.1亿元;净利润相较于往年同期降低了269.6%,具体金额为-5837.1万元。

表3.12017年和2018年门店数量对比表(单位:万元)品牌BBC合计门店类型直营店加盟代理直营店-2017年末数2018年末数2018年新开

414411438372614325150553730287819582018年关闭

1280902810

根据表3.1可知,针对A公司零售终端而言,2018年相较于2017年减少了852家。2018年关闭的门店超过新开门店数量,为负增长。直至2018年末,A公司累计在全国31个省市地区设立了2873家品牌营销实体店,具有234578平方米的零售门店面积。

14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三章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现状3.2A公司的存货及存货成本概况A公司在2018年创造了281,246.05万元的营业收入,而2017年A公司的营业收入为325,207.56万元,同比降低13.52%;营业成本相较于往年同期降低了5.87%,具体为200,655.92万元;合并报表净利润相较于往年同期大幅降低469.40%,金额为-69,357.88万元;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相较于往年同期降低了536.01%,金额为-68,587.92万元。导致公司业绩严重亏损的原因就是期末的存货积压过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提高到6,401.04万元。

截至2018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相较于往年同期提高了2.1%,金额为50,269.76万元;单一品牌期末存货的账面价值相较于往年同期提高了365.63%,金额为40,018.74万元。从存货构成明细来看,库存商品账面价值42,534.24万元。A公司本年度和上年度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3.79和4.41,本年度和上年度的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94.天和81.63天,致使存货周转速度降低的原因就是期末库存增长。图3.1为近5年A公司存货周转天数和存货周转率情况表:

图3.1近5年A公司存货周转天数和存货周转率情况表从图3-1可以看出,2014年至2018年,存货周转天数呈上升趋势,存货周转率呈下降趋势,其中2017年存货周转情况得到一定改善,但2018年又进一步加剧,说明企业存货管理存在一定问题。必须提高存货的管理水平,保证公司拥有较好的把存货变为经济效益的能力,有效利用公司的存货进行物资与资金的转换,增加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成本。

A公司产品的种类较多且工艺流程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各类存货。此企业的库存大多数为待加工的材料和半成品以及生产的成品。体育用品领域的原材料主要包含化工材料、纺织材料等。A企业所在的领域特性和所储存货物的特性影响该企业对于产品

15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三章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现状存货方面所产生的成本,其主要表现如下:

3.2.1存货总量增长迅速

近五年以来,市场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A公司的发展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效能效益和存货数量持续提高。表3.2是A公司近5年来营业收入和存货的具体情况:

表3.2近5年A公司营业收入与存货对比表(单位:万元)营业收入存货

2014年191965210932015年196902170702016年227902474522017年325207492352018年28124650269

由表3.2可以看出,A公司营业收入由2014年的191965万元增长至2018年的281246万元,增长率为46.5%,同时存货也同步增长,由2014年21093万元增长至2018年50269万元,增长率高达138.3%。存货增长率为营业收入增长率的4倍。其中,在2018年度较2017年度营业收入减少13.5%的情况下,存货却增长了2.1%,存货增长与营业收入增长极度不匹配。A公司的的销售模式分为经销商和直营店两大类。A公司与加盟商采取委托代销模式进行销售结算,加盟商具备商品的所有权,但无需承担存货滞销风险,当商品成功销售后,加盟商会按照与公司签订的合同支付相应的营业收入。因为运动鞋服的销售日益市场化,加之大量国际品牌涌入我国,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若公司无法在行业内站稳脚跟,或缺乏充足的终端消费活力,那么公司将会面临严峻的存货风险。

由于A公司销售收入与存货的持续增加,加之缺乏合理的存货成本控制体系,以往企业采取的粗放式控制方式已不能满足现在的发展需求,必须采取存货预算管理,精准落实到存货的每个环节,增强员工存货成本控制意识,并结合存货信息管理系统,将具体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和每个员工身上,从而确保控制存货成本的有效性。

3.2.2存货类型多,收发频繁

表3.3是A公司近5年存货账面情况构成明细表:

表3.3A公司近5年存货账面情况构成明细表(单位:万元)项目

合计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资低值易耗品2014年21093224729491461814126202015年1707013073056951430460

162016年474521742446535317193338781152017年492351419234342639133213531472018年5026920354411425344248630

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三章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现状结合表3.3可以发现,A公司这五年来,存货总额中占比份额最大的是库存商品,其次是在产品。A公司的所在地为福建省晋江市,该地区的运动鞋服产业链较为完整,涵盖了原材料和配饰的生产、成品面料加工、鞋服制造、仓储物流以及产品集散市场等,不仅在运动鞋服方面具有极强的生产能力,而且还有专业化极强的服装生产厂商和三方物流配体系。公司凭借着所在地的产业优势,积极整合产业链,致力于品牌的稳定运作、产品研发,建设高效的终端渠道。实现公司原材料、鞋服的生产和物流配送等项目外包,与规模大、技术强、质量高的厂商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方共赢。公司的运营离不开数量庞大的的供应商,他们为A公司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但同时也使得出现存货类别较多的情况。A公司发展成熟,装备先进的生产机器,生产效率高,产能充足,一旦对市场估计不足或市场销售迟滞,极易导致库存商品堆积。

除此之外,A公司产品销售深受季节变化影响,在旺季来临之前必须保证充足的存货,尤其是部分存货需要保证满足1至3年的使用量,表3.4为A公司近三年的存货的账龄:

表3.4近3年A公司存货账龄分析表(单位:万元)合计1年1-2年2-3年3年以上

2016年金额占比35317100%1825651.7%1309437.1%32129.1%7552.1%

2017年金额

426392145314721257033

占比100%50.3%34.5%6.1%9.1%2018年金额占比42534100%4216999.1%3560.8%70.1%0.30%

从表3.4可以看出,存货主要为1年内,其次为1-2年。这三年公司存货的账面成本均在3亿元以上,占据了流动资产约17%的比例。2018年1年内存货占比高达99.1%,这是由于2018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对一些经销商的销售渠道资源和2018年款产品存货进行收购而导致的,从2016年和2017年存货账龄情况看,存货1-2年的超过了30%,分别达到13094万元和14721万元。这说明A公司每年的存货量大于年度需求量,从而使得存货延续到后半年或者第二年。这对于体育用品这种注重季节性和设计性的商品来说,库存商品几乎只能用作打折抛售处理,影响利润水平,也对品牌形象产生不利影响。除此之外,在盘点库存期间发现,公司一些年限较长的库存商品由于人为或其他问题而导致无法销售,进而长时间存放在仓库,至今公司依然未对这部分物资进行处理。总而言之,A公司在这几年来的存货量持续上涨,存货成本随之提高,库存积压的现象越来越明显,需进一步完善。

17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三章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现状3.2.3部分原材料采购价格变化大

近几年,A公司在某些产品上所需的部分原材料出现价格上涨的情况,这意味着采购成本相应提高,进而影响企业利润。运动鞋服产品主要原材料包括化工材料、合成皮革与纺织材料等,但因为受到能源和棉花价格的影响,导致原材料价格起伏不定,但价格一旦提升必将会对公司的成本控制造成影响。公司整体采购成本会因为原材料价格的提高而提高,原材料价格不稳定则会反映到公司的利润上,因此,当前公司相当重视采购成本,并制定了相关制度加以约束,以此保证公司利润稳定,维持市场地位不受影响。

3.2.4存货品类多样,控制难度大

以A公司鞋类产品为例,在研发设计期间,公司鞋设计研发中心会充分考虑实际需要,亲自到原料产地与其厂家共同开发设计适合公司要求的原料,并带回产出的样本参加会议供上级部门选择,综合会上的意见建议,再生产出订货会样鞋。经销商在订货会上会对认可的样鞋进行下单,无形之中也就选择了该产品的原材料供应商。此后,公司会结合经销商的订单信息计算成本,同时向供应商明确采购需求,考虑供应商的报价是否合理、交货时期以及货物质量等,以上要求都满足后会进行书面约定。除以企业为主导的大规模购买原料之外,企业还会充分考虑产品的市场状况及开发部门开发新产品的要求,让采购部临时采购所需材料。这使得A公司产品的品类十分丰富,在售的款式达几千种,存货成本控制实施起来相当困难。表3.5为A公司2018年存货类别表:

表3.52018年存货品类分布表(单位:件、双、%)产品生产量同比增减销售量服装9,465,785-3.418,569,446鞋9,914,020-4.919,502,560配饰1,687,119-38.521,318,781同比增减-16.91-13.215.52库存量2,494,6673,494,7561,073,633同比增减2,012558807

从表3.5中可以发现,A公司商品存货分为服装、鞋和配饰。2018年,公司在生产量和销售量呈现下降的情况下,库存量却迅猛增长,服装、鞋、配饰同比分别增长20.1倍、5.6倍、8.1倍。同时,现代运动鞋服对材料科技化、多样化、合成化提出更高要求,原材料的种类和数量较多,并且采购方式主要以批量采购为主,这就容易出现库存过大的情况。

综上所述,A公司存货会因季节变化而受到影响,加剧了存货成本控制难度。公司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出现缺货和呆滞存货属于正常情况,公司应当保证自身存货成本控制体系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降低存货占据流动资金的比例,帮助公司获取更多的收益。

18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三章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现状3.3A公司的存货成本控制现状2008年,A公司引进了ERP系统,先在公司财务部门进行试用,有相对较丰富经验和取得良好效果后逐步引入到其他部门,如今已形成部门一体化的系统。实现了直接有效管理和透明化,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和数字鸿沟,各项工作也能更加有效顺利的开展,管理层也可以更方便的对基层业务实行可视化管理。该企业的ERP模式有如下几方面,如图3.2所示。

图3.2A公司存货管理业务流程图3.3.1存货采购环节成本控制现状

A公司针对存货采购阶段实施的成本控制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采取ERP管理库存,有效控制库存商品的收发和结存,并定期核算库存,这样不但确保仓储货物的质量不受影响,而且生产、销售等环节也能稳定运行。

其次,根据OA的《A公司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对采购环节进行划分,明确对重要控制区域严格管控和分离。对各等级部门的权责准确界定,同时,采购环节的实施标准也必不可少,它是保障采购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可帮助公司减少库存风险、降低控制采购成本、提高经营的效益和效率。

再者,采购员的采购工作是根据ERP生成的项目物料清单进行,按照公司的材料需求实施采购,杜绝出现无效采购的情况发生,从源头上控制库存,减少采购成本支出。

最后,A公司与多家规模大、技术强、产能高、质量好的厂商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达成多方共赢的局面。品质部、采购部和公司领导层会评估供应商的业绩,从中选择最优秀的供应商,同时价格优势也体现出来,大幅度减少采购成本的支出。2018年度,

19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三章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现状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80,129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2.72%,其中对某一家国际知名体育用品公司的采购额为37,748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0.12%。

3.3.2存货存储环节成本控制现状

此公司建设了诸多库房并在库房存放大量产品和原料,并配备一定的管理人员,并制定的管理台账。《物资仓库管理制度》中对每个流程环节做出了规定,要求物资在进入仓库之前需要经过品质部和检验人员的严格检查,并且在物资入库期间进一步明确,然后采购人员会通过ERP系统打出收料入库单,库管人员会负责对入库物资进行检查,核对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明确其是否与单据内容相符。一旦发现不符的情况则不予入库,物资在确认无误后即办理入库手续。与此同时,库管人员通过ERP系统进行确认,随即形成物资登记卡,保证账面、登记卡和实物相对应。其他部门要使用这些材料时要开具相关证明,并在ERP系统中进行核实,各项信息是否与系统记录一致,若与系统记录不一致则不予出库。针对合同项目的产品而言,入库人员需要在ERP系统中如实记录,参照合同条例为其办理出库手续。详细的库存物资管理流程如图3.3所示:

图3.3库存物资管理工作流程图由于A公司在物流的流转管理上是由不同库房负责各自物资,所以会出现物资偏差的情况,并未达到随时抽查的要求。即使在盘点期间,若未能妥善处理物资盘盈和盘亏的情况,

20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三章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现状也会导致存货账实不符。

与此同时,公司为了降低库存成本对存货成本造成的不利影响,缓解现金流压力,定期对库存原材料、使用频率低的其他通过减价打包等方式处理或在充分考虑物流花费的条件下与原厂商沟通是否可以寄回。也可在公司业务范围内出售租赁。该公司通过上述办法使库存和资金占用随之减少,显著改善了公司效益。

3.3.3存货核算环节成本控制现状

A公司的会计核算部门负责对存货进行核算,公司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财务报表了解存货的账面信息。A公司通常通过具体产生的成本和具体金额进行库存的校对与总结,有部门要用库存加权平均计算单价和领用的金额。尽管该方法可以保证核算结果的准确性,但客观性特点明显。若核算量较大,每笔存货入库的单价截然不同,而且在月末实施核算会影响存货成本控制管理效果。与此同时,使用部门可能会出现核算不完全的情况,因此,该方法并不能进行责任判定。很大原因在于该公司库存种类丰富,尽管每年都会实施存货成本预算,但绝大部分情况下以以往的增长率和剩余存货为标准,出现增长则上报上级部门进行集中整理,导致预算失去准确性和实际意义。公司在期末会根据存货成本对存货跌价准备进行适当调整。若产品的可出售变成现金的数额超过成本那么该产品要根据成本计算;如果售价下滑这说明要依据产品出售预估产生的收益计算,若公司存货超出了合同中的订购数量,那么超出部分则根据一般销售价格就算出持可变现净值,并最后根据具体存货种类和数量多寡做好价格下降的准备。如果与本地区有关制造企业出售产品互为替代品或互补品的其他项目存货需要实施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果未减记存货价值因素,则恢复减记金额,并在之前计提存货低价准备中准会的金额纳入当期损益中。

综上所述,A公司利用ERP系统对存货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进行良好的管理并能与材料供应商进行良好合作,将A公司的库存物资管理机制加以优化,并对长期存放物质进行清理,使其存货得到有效控制,但其中依然出现了问题。A公司2018年存货报表如表3.6所示:

表3.6A公司2018年度存货报表(单位:万元)项目合计

原材料在产品账面余额5533421654411

期末余额跌价准备501290

账面价值5026920354411

21账面余额5044715472343

期初余额跌价准备12111270

账面价值4923514192343

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三章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现状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资低值易耗品474454478630491123004253442486304363414211353147994004263913321353147

从表3.6中可以发现:(1)2018年度企业营业收入为281246万元,存货为55334万元,总资产为475302万元,流动资产为245999万元。库存占营业收入和流动资产的的五分之一左右,占公司总额的比重中所占比重大,库存在企业控制难度较大。(2)库存商品所占比例大。2018年末A公司存货中库存商品为42534万元,占存货总额比重高达84.6%,与2017年度比重的86.6%无较大差异。(3)就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而言,库存商品占据的份额较大。A公司2018年需要50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较2017年增长3853万元,同比增长318%,在此方面必须引起重视,并制定解决方案。

22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四章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第四章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A公司负责存货成本控制的部门和岗位较多,在管理工作实施方面比较混乱,A公司已对此重点关注,并利用ERP信息管理系统对存货在各个流程中关键的控制点进行梳理,而且还出台实施与存货成本控制有关的管理方案,构建基本的存货成本控制体系。在分析A公司当前存货成本控制状况后,发现其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管理不到位的地方,笔者在本文中主要从存货预算、采购、存储、系统、核算这五个方面对A公司现行的存货成本控制体系进行探究。

4.1存货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存货预算是反映公司各个事业部在进行采购或仓储等方面产生费用支出的年度计划,该项工作也是公司进行成本控制过程中最基础的工作,而且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每个部门的存货预算进行合理编制,保证其支出科学合理,从而能够确保采购工作顺利正常的进行,完善公司内部管理体系。由此可见,对事业部存货预算编制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对此进行足够的重视。

4.1.1没有细化预算编制

存货预算编制属于基础性工作,虽然该项工作的难度系数比较低,但是其工作量比较大,而且在开展该项工作时必须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交流。将预算编制进一步细化,可以对支出余额、方向和购买物资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同时实现了各个项目的资金预算,采购部是该任务的负责部门,有效的处理可提高存货成本控制工作效率。但是我们发现A公司各事业部并没有对存货预算编制进行具体的划分,预算编制并不具体,这样就会对存货成本控制的后续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计划编制应当是详细的采购方案的主体,让这个流程保持衔接性。除此之外,采购人员在实施采购预算编制时应当适当预留可供商量的空间,这样有助于应对突发情况,保证产品后续运营的稳定性。

4.1.2预算体系中职责划分不明确

一些职能部门和事业部门的职责并没有有效履行,预算编制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是建立在

23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四章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各部门职责明确划分的基础上的。与此同时,预算编制的主管人员没有重视编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没有向编制部门提交相应的应对方案。此外,各事业部领导层也缺乏对预算编制工作的关注,并未拟定出一套标准的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因此,各部门在预算编制不能达到分工明确、默契配合和紧密相连的效果,进而影响了预算工作的正常运作。

4.1.3预算数据来源缺乏真实准确性

A公司财务部门并没有对预算数据信息的来源进行仔细的核查与监督,所做的工作比较简单,就是对预算报表进行整理与总结。各事业部应该对存货预算来源的有关数据有一个透彻的了解,这样财务部门可以加以分析出数据是否真实可靠,并给出正确的建议和指导,从而突显出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实施存货预算期间,需要向各部门宣传预算确定无法更改的思想,财务部门应当对上报的预算数据更新执行进度向各事业部反映,分析出预算实施过程中的各大影响因素,不仅要找到问题,而且要解决问题,及时调整预算编制。

4.2存货采购中存在的问题采购环节的存货成本管理会对A公司存货成本的管理水平产生较大的影响。虽然A公司为了加强本公司的物资采购管理水平颁布了《A公司物资采购管理制度》,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依然出现了诸多问题。

4.2.1采购流程不规范

由《A公司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可知,采购人员必须对参加投标活动的单位进行开标和评标,并追踪和报批投标结果。然而各事业部在采购期间出现了采购招标工作未公开的行为,仅仅在互联网上查阅相关物资价格,或者对比之前合作过的供应商的物资价格进行询价比价。每位采购人员在采购询价方面都有着不同的业务能力,自然也会出现各种缺漏。让业务员来选择供应商具有鲜明的主观性,双方的沟通几乎由电话和网络进行,尽管可以提升询价的工作效率,然而最终供应商的选择也完全由采购员主观决定。采购员一般会将低价作为最先考虑的因素,从而忽略了物资质量、付款要求以及供货的时间和地点。其他地区供应商的物资价格比当地低,由于涉及物资的物流配送和物流成本等因素,后期形成的采购成本和采购风险会超过供应商的报价。与此同时,付款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公司的现金流占比产生较大的影响。比如,付款的具体要求是对物资进行检验,最后检验不存在问题,那么就会出具发

24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四章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票,而且在三个月内支付100%的预付货款,采购员通常会忽略预付货款这类付款条件,进而选择报价较低的供应商。这样不但会导致公司的现金流负担加剧,并占用大量资金,并且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会产生损害风险,或者批量不合格产品。因此,采购人员选择供应商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尽可能将存货的额外成本降到最低。

4.2.2采购管理制度缺乏奖惩措施

《A公司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并没有专门针对节约采购成本和浪费采购成本提出奖惩方案,这样会影响采购人员的积极性,他们可能为了一时的便利,导致公司短期存货成本提高,最终阻碍了企业的长期性稳定发展。

4.3存货存储中存在的问题4.3.1存货盘点流于形式

A公司存货的数量和种类较多,缺乏系统化管理。不同原材料在库房中较为分散,物料标签卡模糊,相同物料摆放在多个标签上,或是多个物料摆放在同一个标签上,使得部分物资长时间滞留在仓库,有时甚至认为某些物料已经用完而继续采购。库管人员缺乏严格的管理措施,不但会影响物资采购工作的开展,而且还会降低仓储的管理效率,进一步增加了公司的存货成本,利润也会被大大减少。而且这种情况并不利于存货与抽样盘点工作的顺利进行,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也无法实现有效的盘点效果。年度审计的特征是任务紧迫、覆盖面广,全面盘点的时间并不充裕,所以只能抽样盘点。因此,财务人员只能陪同审计人员在公司的ERP系统中进行库存的抽样盘点,简单对比库房的存货标签卡就算统计存货。抽样盘点不具代表性,随机性较强,尤其是针对差异比较大的存货,如果是库房人员,那么他们一般就是简单的对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说明就完成盘点,审计人员并不会对该原因进行深入研究,正是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所以对审计报告的准确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长此以往,这种形式化的存货盘点方式会加剧公司资金紧张的状况,甚至会对公司的资金链造成不利影响。若公司的存货过多而导致库存工作不能顺利开展,那么公司的储存成本也会随之提高,为公司资金的周转造成隐患。然而一家公司运营的关键就是资金,资金的匮乏会制约公司的稳定经营,久而久之,公司的经营也会逐渐陷入困境。

25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四章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4.3.2积压物资存货管理有待加强

A公司由于产品升级换代、合同要求、生产不当等原因,会产生相当规模的的商品和待报废存货不断积压。这些存货的能否得到合理处理,将直接影响到企业资金的占用,影响企业存货的正常周转。

截止2018年12月底,A公司存货账面价值高达50269万元。这些积压物资,有些是属于专用材料和配件,由于产品更新换代而不再使用。有些是由于公司调整调整,下放了一部分采购权,原来储备的该部分材料便形成了积压;有些是属于残损变更或技术淘汰形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部分积压物资中,有些库存商品如运动鞋鞋底老化而贬值,造成较大的损失,既占用库容,还存在安全隐患。这些积压物资还要占用公司的大量资金,每年企业还要为此负担近百万的资金成本。这些长期积压和待报废物资长期占用库存,极大地影响了库房日常管理,占用了正常物资存放的空间,延缓资产周转速度,甚至造成物资毁损等情况发生。而在处置过程需要经过层层上报,再次核实后经过部门领导审批的流程才能得到处理,耗费时间过长,不利于积压物资及时处理。

4.4存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ERP是基于信息化技术而产生的管理方式,根据公司对物料的需求计划,集中管理公司运营中生产、采购、营销和核算等每个环节,对内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协调可让公司内部的信息流和资金流更具有灵活性,降低成本支出的同时保证良好的利润率。ERP系统可协助公司开展存货成本控制的工作,然而A公司在使用ERP系统期间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系统内信息不一致、物料代码的编制缺乏规范性、初始数据录入不准确等。

4.4.1ERP数据信息不对称

A公司存货中许多产品没有达到订货合同中验收标准,各个项目产品进入仓库后会通过ERP系统产生相应的物料清单。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因为原材料不充足或者是客户的需求发生了变化,那么这时就需要对物料清单中的一些物资进行变更。事业部在进行这项工作时通常不会在ERP系统中变更物料数量就加入新物料,这样就会导致在系统中登记的物料数量与实际情况不符。最后,如果产品被验收合格,那么其就会被当作是成品出库,这样就会进一步增加采购成本,最终也会对企业利润产生一定的影响。

26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四章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4.4.2物料代码的编写方法不规范

为了能够让成本控制工作正常的开展,ERP系统内容要持续及时更新。A公司ERP系统中的物料代码出现问题的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各个项目的相同原材料在入库期间,员工为了操作便捷性会按照各个项目对相同原材料制定不一样的物料代码,并未在ERP系统中查询原有的物料代码。这使得ERP系统中会出现相同材料对应不同代码的情况,采购价格对比工作的难度也会随之提高。二是相同原材料虽然具有一样的名称,然而它们的属性却是不同,价格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员工只是简单的认为应该将名称一样的物品设置为相同代码,这样也会让采购工作的价格对比缺乏准确性。错误编制物料代码会对采购成本的判断造成影响,存货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实施。

4.4.3ERP原始数据录入存在误差

公司多个部门都会运用到ERP系统,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可能万无一失。A公司的运营部是ERP信息系统管理管理的主体部门,而质量部则是该系统的数据管理部门,财务部、采购部以及市场部等是该系统的使用主体,若要保证系统内数据的准确性,每个部门在输入单据时必须准确无误。每一个错误的细节都会影响信息数据的准确性,与此同时,应当制定规章制度来约束各部门的工作行为。

4.5存货核算中存在的问题A公司在核算存货方面会涉及到的业务包含采购、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入库、出库、结余、收发、领退和保管成本。在对存货资金的占用进行核算后可反映存货资金的增减变化,保证存货资金正常运转,准确体现占用情况。

4.5.1存货核算管理存在缺陷

公司要想正常的开展存货成本控制工作,那么必须注意对存货的核算与管理,A公司在实施存货核算、风险控制、账务处理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公司存货核算管理涉及的部门比较多,主要包括了财务、生产、各事业部、仓库等部门,故而在进行管理时会出现多个重要控制点,比如:计划控制、账账核对、发料以及分析等。A公司在核算方面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货物与实际两者之间的存在差异,致使核算结果缺乏准确性。存货属于流动资产的

27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四章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一部分,因此在交易期间具有较大的潜在风险,因此必须做好存货计提减值准备,A公司严格遵守了稳定性和实质性原则,通过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明确存货跌价准备的具体操作方案,并将存货的具体现状表现出来。A公司基于准确的证据进行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同时将持有存货的目的和资产负债表后期影响等因素纳入考虑范畴,结合各类存货的特征实施相应的可变现净值计算方法。如果存货的数量远远高于合同订购的数量,那么对于超过的部分应该按照基本销售价格来计算可变现净值,期末则以单个存货项目为依据从而进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但是,当前国内价格市场缺乏公开性和全面性,公司无法准确掌握物资的具体价格。而且A公司存货的数量以及种类都比较多,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困难程度比较高,我们很难从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对所有的存货进行可变现净值计算,与此同时,公司在实施减值准备期间会受到多重主观评估因素的影响。存货核算管理工作之所以会存在问题,是因为缺乏合理的存货计提减值,并且存货成本的准确性也会随之受到影响。

4.5.2财务核算不及时准确

大量的存货处于呆滞状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及时对账目进行处理,企业会计核算的监督检查作用并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这就导致存货的成本在不断提高。并没有十分重视存货核算,而且当前许多企业也没有建立一个规范化的存货核算制度,管理层并未意识到存货核算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故而,企业不应该片面的追求自身的发展,还应该重视企业存货的核算工作,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核算部门,而且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工作,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少因为不统一而出现的问题。

28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五章A公司加强存货成本控制的改革创新第五章A公司加强存货成本控制的改革创新企业要想获得发展,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中离不开科学健全的存货成本控制系统。企业每个部门都需要参与到存货成本控制工作当中,科学有效管控存货成本可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增长。通过前文的阐述,我们可以发现A公司能否保持长期稳定发展必须要拥有一套完善的存货成本控制体系。本章节以前文的论述为依据,考虑该公司在存货成本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了更好的满足企业发展和管理的需求,提出相对应的改革创新管理方法:“去库存”。所谓“去库存”管理方法,即存货计划、存货使用和存货保管等环节利用规章制度加以约束,避免库存新增的同时降低库存物资量,进而对存货成本实施有效控制。A公司实施“去库存”管理的主要措施包括:实行全面预算,加强存货预算管控;规范采购流程,注重存货采购控制;定期盘点清理,盘活存货资产效益;设置ERP小组,提升物料管理水平;加强财务核算,真实反映存货成本。

5.1“去库存”管理在存货成本控制中的重要性库存在企业经营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企业在进行正常的销售时可以通过库存输入来获得最基本的产品保障。如果企业拥有充足的库存物资,那么只要客户下了单,企业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为客户提供产品,从而提升回头购买的几率,增强客户对企业的认可度。对库存进行管理,应根据客户的订单和合同要求管理生产、采购、运输和其他计划,还应该密切关注产品的销售情况,这样可以对销售过程中的库存有一个具体的了解。要想对库存的成本进行一个很好的控制,那么我们必须重视对库存的管理,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库存,那么就可以保证企业能够正常的生产出产品,而且还可以降低库存成本,最终为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如果库存管理不合理,那么就会让库存物资处于积压的状态,这样就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

“去库存”管理方式可以很好的解决库存物资长期存在的问题。而且这种管理方式不仅仅是对已经形成的库存物资进行管理,而且可以进一步扩大控制的环节,将其转移到采购环节,在形成库存物资之前就对其进行管理,从而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新增库存。如果出现了库存过大的情况,那么会对企业资金的使用调配和正常流动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且,库存过大会占据较多的储存空间,从而让企业消耗更多的资源,最终让企业的成本进一步增加,这样并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去库存”管理通过在各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实现流程与制度的

29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五章A公司加强存货成本控制的改革创新约束,优化财务核算,从而尽可能的减少新增库存的产生,最终实现控制存货成本的目的。故而,如果一个企业想要能够正常的运行,那么必须坚持“去库存”管理方法,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因为库存而导致的一些风险,让企业能够健康的发展。

5.2“去库存”管理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细则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各经济主体努力寻求全新的“去库存”管理方法,解决降低库存问题的相关理论包含:准时生产制、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等。就体育用品制造类企业而言,其库存包含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资等,“去库存”管理主要就是对物料库存管理予以控制的一种方法,其既可以减少库存成本,而且还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在不同环节尽可能地降低企业的库存量。将相关理论与企业实务相联系,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实施“去库存”体现在结合物资所处环节实施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降低库存和减少成本的目的。“去库存”中“库存”不只是代表现有库存货物,还包含其他环节中潜在库存。因此,“去库存”不单单只是处理现有库存,必须在库存物资还没有形成之前就建立相对应的管理措施,从而实现预期的目标,最终防止形成潜在库存。为了对存货成本进行更好的控制,我们应该将这两种虚实库存同时管理方式结合起来。

5.2.1计划阶段“去库存”

“去库存”计划环节中最关键的内容是预防新增库存,该环节由采购和生产两大计划所构成。针对计划环节“去库存”,是为了保证企业运营的稳定性。科学控制库存量,既可以让企业能够平稳的生产,还可以降低潜在库存。而且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企业才能对库存量进行一个合理的控制,较低的存货成本也会减少生产成本的支出。导致企业持有存货库存量不合理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缺货而影响生产线的正常运作,另一方面存货长期积压,两者都会导致存货成本的增加。如果要确定采购计划,那么应该以生产计划为依据。故而,我们如果能够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那么会对去库存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确定计划要实现的目标时,我们必须为生产计划提供“保证”:首先,应该确保客户的交货日期没有错误;其次,确保稳定充足的生产;第三,保护良好的生产效率。由于订单的交货期不尽合理而迫使公司频繁变更原材料或延长准备时间,进而大大提高公司的成本支出。因为供应商的生产系统出现问题,或者物流运输滞后,从而影响提前期和订货批量的确定性、生产者系统的稳定性以及计划执行流程等,进而生产时间、客户需求预测、购买力等因素也会出现不确定性,这就需要企业进一步提高库存的安全性。原材料的属性应当作为建立安全库存

30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五章A公司加强存货成本控制的改革创新的参考条件,其中包含了各类产品的用量、采购时间、具体分类中的位置等。由于企业凭借其主观意识建立安全库存,因此需要将客户的需求时间和交货期纳入考虑范围内,也就是在生产期间所需的物资即将用完时就需要立即补充。合理的安全库存管理方法需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加强预测需求水平的能力,减少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需要参考安全库存数目的合理性;第二,优化制造工艺,直接从源头上减少生产和订货的周期;第三,将企业的生产计划如实告知给客户,从而能够让客户对企业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客户也可以从自己的需求出发提前向公司发出订货申请,这样还能保证产品的合格率,降低残次品数量;其次,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避免影响正常的生产流程。第四,通过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对企业某段时期内的需求情况加以分析,准确掌握需求量浮动区间,从而优化库存计划。

5.2.2使用阶段“去库存”

在使用阶段坚持“去库存”,其包括的内容比较广,通常包括从实际需求出发领用物资,物料的出库和入库手续需严格办理等。从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每个部门在领用物料时必须将客户的订单和技术部要求考虑在内,然而在实际生产期间,过量使用的情况频繁出现。形成原因中包含了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含:第一,规定的用料标准不合理,使用部门按规定领取物料会出现多领或者退料的情况,长此以往,使用部门为了图方便而不按照标准领取;第二,生产车间领取物料并未参照客户订单,即使参考了订单也会在使用期间出现不同单据相互挪用的情况,致使账目模糊,物料缺乏则又去仓库领取,但实际上依然能在车间内找到相同材料;第三,直接性浪费,比如丢失或报废。客观因素包含:企业生产计划有变、客户订单取消等,采购部门反复采购相同材料、库存记录信息部准确,在急需物料时没有订购而影响某些项目的有序开展。

5.2.3保管阶段“去库存”

对现存库存物资进行处理是保管阶段“去库存”的核心内容,对库存实现降低的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销售成本,从而实现了双赢。在之前的保管阶段“去库存”模式缺乏合理性,针对现存的库存物资无法追溯责任主体,并且监管机制存在问题,严重阻碍了库存管理工作的正常实施。为打破这一局面,企业需要明确具体负责的部门、主体和措施。第一,由于长期积压库存的储存时间过长,已不能确定之前为什么要采购该物资,而且对于这批物资具体的情况也不了解。故而,在企业内部应该设立积压库存处理专门小组,从而能够对库存物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还应该对这些物资予以重新区分,完善实施方案和处理流程。第二,针

31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五章A公司加强存货成本控制的改革创新对新增积压库存。对这些物资进行责任划分需要三个步骤,首先,成立采购联合责任制,由资材部会结合往年的库存信息,分析其原因,并追溯到相关责任部门,如果是采购存在错误,那么应该由资材部负责,如果是设计存在问题,那么就应该是技术部负责,如果是合同变更的问题,那么应该由营销部负责;其次,由对应责任部门明确问题出现原因,并指定处理方案和操作计划;最后,进行考核评估,最终形成报告。

5.3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实施“去库存”管理的措施A公司当前在存货预算、采购、存储、系统、核算等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存货预算编制不够细致准确、存货采购制度流程不够健全、存货存储管理不够严格、存货系统存在信息疏漏、存货核算管理存在问题。为了更好的处理这些问题,笔者通过对“去库存”管理方法的关键环节进行控制,设计出符合A公司的“去库存”管理方法:在存货计划、存货使用、存货保管和存货核算的每个环节,加强存货预算管控,从源头上对新增库存进行控制;建立完善的采购招标平台,加强对采购的管理,明确区分与采购招标平台相关部门的职责,约束采购招标平台的纪律责任,制定惩罚措施;定期盘点存货,编制盘点报告,清理积压物资,盘活资产效益;设立专门的ERP小组来管理数据信息;加强财务核算,在存货采购资金申请支付、存货内部稽核、存货内部审计等各个环节加强核算。

5.3.1实行全面预算,加强存货预算管控

企业每个部门都应参与到全面预算的编制活动中,各事业部和其他职能部门应当为财务部提供相关数据材料,财务部则需向其他部门讲解预算表格的正确填写方式,指导做好基础数据填报。在全面预算当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存货预算,其作用更是至关重要,存货预算能够合理预测存货的类别和数量。存货业务控制的基础就是预算阶段的控制,保证企业有限的资金运用到最急需的资源上。而且,如果能够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预算,那么可以很好的监督企业的日常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对库存预算的管理控制水平,这样可以直接从源头上对新增库存进行控制,从而有利于企业成本的减少。

第一,要进行具体的预算编制之前,公司应组织统一的预算编制布置会议,要求公司所有部门都参与进来,并且在公司内部公布《A公司全面预算考核办法》,编订科学合理的预算计划纲要,体现出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第二,根据各部门本年业务计划,结合各部门上年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出部门当年所需预算规模。在成本管控工作中涉及到的主要控制预算类型种类比较多,主要包括了品种、购

32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五章A公司加强存货成本控制的改革创新置规模、投入量与批量预算。各部门应该以客户的具体需求、对于销售的预测以及具体的市场情况为依据,从而决定最终的产品,其中包括在产品种类。此外充分提高企业自身对于环境因素的掌控能力,确定生产原材料的规格与类型,从而让这些原材料能够很好的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需求;不仅要掌握具体的类型结构,而且还应该对数量结构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以此在实现总体控制的基础上对存货购置与规模批量实现控制。所以,公司自身的采购行为能产生相应的费用,具体的费用规模则与购置规模与生产次数相联系。费用规模与生产次数呈正比关系,但生产频率的降低会导致具体数量的上升,存货的规模均值也会出现相应的上升趋势,对应的储存成本也会上升。公司的购置行为与生产工作会收到这类因素的影响,所以应当积极降低购置费用与储备费用的总和规模,而要实现这一点又与企业交货的时间节点和规模有关。对于企业存货投入量作出的预测主要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相应的用料标准以及对应的存储方式作为基础。而当企业对原材料投入情况进行严格把控时,可以借助分批购置、投入的方式进行实现,在完成存货真实性验证工作之后首先进行入库记录,随后再进行配置使用。而与之对应的便是直接投入生产环节。企业自身的现金流量规模、存货保管费用等相关因素也会影响存货的投入。再者,各部门在组织生产工作之前应当充分考虑市场因素、现金流量以及成本费用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生产规模扩大会延长相应的生产周期,在产品的数量规模也会出现一定幅度的增长,扩大仓储占用面积,加剧资金占用压力。相反,组织中小批量的生产工作能够有效降低在产品以及损耗成本的规模,但会扩大企业在生产准备方面的资产投入量,无法对生产力与设备实现高效利用。随后财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编订相应的工作计划,对信息数据的可行性予以审核。

最后,公司各层级均以预算管控作为工作核心,并设立相应的考核机制,为第二年预算管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5.3.2规范采购流程,注重存货采购控制

A公司基于已有的《A公司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建立了采购招标平台,通过该平台来规范整个采购流程,分工明确,注重具体工作落实。计划阶段对新增现在库存进行追踪监控,将库存控制在源头,极大降低公司后期的库存压力。(1)建立健全采购招标平台,加强采购管理

企业必须重视对采购成本的管理工作,通过优化内部采购管理系统,约束采购行为,构建科学、全面、权威的公开制度,确保采购工作在一个完全公正、公平与公开的情况下进行,在管理上实行透明化可以最大程度上防止暗箱操作行为的发生。第二,企业应该加强其与供

33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五章A公司加强存货成本控制的改革创新应商之间的联系,这样更利于企业获得低价优质的产品。企业会在合作期间对供应商进行考察,择优选择,减少供应商数量,并对保留的供应商进行培养,将其作为公期稳定的合作对象,供应商不仅要确保供应渠道的稳定性,而且还要保证产品质量,长期性的合作伙伴对于企业的需求更加了解,一定程度上可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而且可以与供应商实现共赢的目标。

对于在采购过程中出现的约束不足、成本可控性差等问题,A公司可以选择JIT采购方法,基于互联网建立采购招标平台,严格遵守《A公司采购平台管理办法》,确保招标过程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最大限度减少企业的采购成本。该平台共包含七大管理板块:采购计划、线上询价、线上竞价、线上投标、供应商、专业评标和报表。除此之外,根据《A公司招标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若满足招标条件,则转移到平台内进行组织招标;若不符合招标条件,则转移到平台内竞价。

(2)划清与采购招标平台相关部门的职责

A公司运营部的工作内容包括研发招标平台、保障平台的稳定运营以及平台的维护,此外,还包括管理账户和各项信息数据。审计法务部和质量标准化部应共同参与又分工明晰。财务部的工作内容包括对采购合同盖章、对满足招标要求的供应商进行审核。

采购部门有权对采购招标平台进行管理,而且执行方案必须按照按需采购总原则来进行,主要具有以下职责:

(a)采购招标平台可以对如下内容进行管理,例如部门、公告以及密码等;

(b)对各事业部的招标申请进行核查,与此同时制定招标方案。各事业部必须严格按照《A公司招标管理办法》中有关条例来实施招标申请;

(c)对采购招标平台中供应商的注册申请进行审核,以供应商管理条例为依据,对注册供应商进行标签备注,划分等级,具体包含优秀、合格和不合格这三个等级,并且定期对供应商的类别划分进行核查。

(d)事业部内的使用部门管理本部的采购方案,按照公司的生产经营需要制定合理的采购方案,结合《A公司采购平台管理办法》相关条例,如果符合招标要求,那么这些供应商可以向采购部提交申请;其他不符合招标要求的供应商就必须重新竞价。

采购招标平台招标规范化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a)招标通常是公开进行,如果存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那么也可能是邀请招标,这时事业部就应该提交与之有关的说明材料,招标公告、邀请的时间不应该少于五个工作日。

(b)在进行招标时必须确定一个固定的时间让投标单位制定投标文件,通常超过五个工作日。

34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五章A公司加强存货成本控制的改革创新(c)招标期间如需要调整资格预审标准和投标文件,调整的内容会对资格预审材料和投标文件的编制产生影响的情况,企业应当通知所有投标人等待审查结果。除此之外,招标期间不允许设置不合规的要求影响潜在潜在投标人。

(d)企业应当在招标文件中明确保证金的相关事宜,通常不得高于项目预算估值的2%,保证金与中标后的有效日期应同步,同时,使用部门领导全程参与和负责招标文件的审批工作。

询价实施的具体程序如下所示:

(a)开展询比价采购活动必须严格按照事业部的有关规定来填写采购需求信息,信息内容中包含采购货物的型号、数量、质量、付款方式、报价时间以及联系方式等;如果确定了需求信息,那么使用部门则会以平台为媒介将询比价信息公布出来。一般来说,公示的时间在7个工作日以上。在对供应商进行优选时,应当在优质供应商目录中发布询比价信息。

(b)开展公开询比价活动需要使用部门以具体的标准为依据对报名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审查,审查完成之后将报价告知给供应商。邀请询比价的报价开始于供应商接到申请之后,报价的时间一般不会少于两个工作日。

(c)在报价时间结束前,各供应商在平台内的报价信息会进行加密储存,直至报价时间结束后自动解密。使用部门会详细评估解密后的报价信息,报价评审会参考物价、货期、质量和付款方式等。报价时间截止前需提前评估,各个部门的平台管理员对数据进行解密后上报至领导层实施报价评估。在报价评估期间若供应商的报价要求不符合企业的采购需求,那么使用部门可实施二次报价。

(d)一旦报价评审完成了,那么采购员会以市场价格变动为依据设置一个合理的报价有涕期,如果在这个期限内,那么对于同一报价结果可以被重复使用为合同评审依据。(3)约束采购招标平台的纪律责任,制定惩罚措施

负责采购招标工作的部门和员工必须严格执行《A公司物资采购管理制度》,一旦发现因违规工作行为而导致公司经济损失的情况,公司纪检部必须根据规定严格处理。

5.3.3定期盘点清理,盘活存货资产效益

采购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对物资的保管与储存,根据ABC分类法中心思想,当前A公司应当进行存货分类管理,以此来强化自身的存货管控力度。同时公司还应当清点存货规模,确保实际情况与账目记录信息相匹配。同时,清理积压物资,盘活资产效益,运用指标分解的方式对存货指标进行细化,精简积压库存,降低企业内部损耗的规模。

35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五章A公司加强存货成本控制的改革创新(1)定期盘点存货,编制盘点报告

仓储管理人员在日常化管理工作中应当严格审定入库存货的数量、性质和规格等相关重要信息,保证入库物资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以此确保入库存货准确无误。企业持有存货不仅会直接增大资金占有量、加大流动资产相关的占比份额,同时存货在入库、储存以及出库时都会发生无法避免的损耗,会加重由公司内部损耗带来的成本压力,降低企业整体的运营灵活性。企业存货往往具备一定的规模上限,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存货的调用需要以相应的审批文件作为凭证,并根据凭证内容严格把控调用存货规模,以此确保调用存货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企业内部的成本压力。存货管理具备鲜明的条理性,管理人员应当严格把控存货调用的类型与规模,并对存货的后续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同时在材料完成出库作业以后,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对账目进行更新,充分保证账目与实际情况一一匹配。

除了上述管理外,企业的财务部门、资产部门应当定期联合各采购部门和仓储管理部门对存货信息进行审查,尤其应关注在月度运营中未出库、采购出库规模低于初期规模的部分,保证各类物资实际使用情况与生产计划能够匹配对应。而对于在当前生产活动中无法调用的物资则应当对真实情况进行汇总申报,保证管理层能够对物资使用的真实情况实现有效把握。同时,资产部门在进行汇总分析报告时,需要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对于存货相关信息进行额外确认,进一步掌握存货购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情况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以及对措施的后续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记录。

运用分解指标对企业整体的存货管理工作进行拆分,提高去库存工作指标的细化程度,促进分解任务能够在各部门得到有效落实。第一,将存货规模保持在整体不变的基础上,依照A公司最近三年的存货记录信息,由ERP小组对记录信息进行拆分解析。第二,依照相应的时间节点对存货进行划分,将三年内超过上限值的存货定为积压物资,设定为"新增积压库存"。第三,将公司在三年前完成入库记录但未在三年内得到有效调用的存货物物资定为"长期积压库存"。形成长期积压库存的原因大多为外部环境因素,由于长期积压库存置放时间过久、资产价值普遍较高,因此对其进行处理需要各部门联合商议。第四,设定"日常采购物资",即未超过上限值并且在日常生产运营活动中需要经常调用的物资。企业应当根据库存归类方法设定相应的调用机制。举例而言,针对新增积压库存可以通过各部门统一消耗、折旧变现、退回至供应商等方式予以消减;而对于长期积压库存企业则可以运用以物易物,废品变卖等方式进行处理。(2)清理积压物资,盘活资产效益

对于积压物资比较多的问题,公司应该及时处理,如果是长时间没有变化的积压物资,那么应该对其进行专题研究,尽快处理,而且还应该加大对材料物资的管理力度,从而尽可

36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五章A公司加强存货成本控制的改革创新能的降低因为积压问题造成的后果。公司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是对已存在的积压物资要尽快处理。面对6527万元已经存在的积压物资,公司物流中心要牵头组织财务资产部、技术中心、质量安全部等职能部门和各制造单元,对积压物资逐项进行分析,从技术、工艺、财务、生产等多角度来思考处理方案,提出处置方案和措施,供公司高层进行决策,尽早处理,盘活资金,降低成本,减少损失。

二是进一步加强物资管理。物流中心在进行生产时必须严格按照生产作业计划来进行,应该将以下几个因素都考虑在内,即当前的库存量(包括各制造单元的库存)和适当保有量,从而科学的采购材料物资。职能平台、制造单元应该尽可能的配合物资管理,在对有关进行调整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库存材料物资的处理。技术中心应该确立与设计变更相关事项联系工作制度,从而尽可能的减少因为设计而带来的不利影响,最终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在对设计进行变更调整时,必须加大与物资管理部门沟通合作的力度,如果条件允许,那么应该充分考虑如何综合利用库存材料,从而减少因为库存造成的经济损失。如果以后可能存在积压的物资,那么应该尽快处理,从而让内部的资金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利用。

三是加强对账销案存物资的盘活和处理。当前公司存在需要处理的账销案存物资1010.63万元。虽然这些物资让公司的管理成本进一步增加了,但是其并没有给企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然而要对这批物资进行处理,可以为公司增加一定的现金流,让其获得更高的收益。如果长期让其处于一种闲置的状态,那么其就会贬值。公司物流中心应该作为号召者,号召有关的部门参与进来从而对其进行专题研究,让其尽快变现。如果最后发现这些物资没有价值,那么为了减少管理成本,应该及时将其销毁。

5.3.4设置ERP小组,提升物料管理水平

根据ERP系统的整体理论,企业的生产、财务、销售、采购、技术等各方面内容被视为有机整体,运用ERP系统在企业内部建立完整的信息沟通机制。A公司在原有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设立相应的ERP工作小组来为各模块数据信息的真实完整性进行监督、提供保障,对于各工作部门信息应当进行统一记录。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运用原有库存进行生产活动,以此实现在有效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降低存货规模。通过运用ERP系统对日常信息与物料代码进行处理管理,以此充分彰显ERP系统自身的全面性、准确性以及实时性。(1)ERP日常数据录入检查

通过分析当前A公司对于ERP的实际使用情况,从整体上来看还有待改进。在日常工作中,设计到ERP方面的工作内容主要包含数据信息的日常维护、检查入库信息的真实完整性、

37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五章A公司加强存货成本控制的改革创新审核物料变更手续、为基础数据的真实性提供保障,尤其是关注库存系统相关信息的真实统一性,ERP工作小组根据不同的时间期限编订相应的信息报告,以此适应各部门对应的工作需求。在筹划新设项目时,管理层因首先考虑运用现有物资进行筹建,盘活仓库中的积压物资。

(2)ERP物料代码数据检查

通过对物资编写数字编码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实现数字化管理,而在现阶段A公司内部的ERP系统中存在着不同物资之间有着相同的数字编码、同一种物资却有着多种数字编码的情况,为保证检索效率,ERP工作小组应当对数字编码进行重新归类,确保每一串数字编码有着相对应的实际物资。不仅如此,在新项目代码编写过程中,工作小组应当首先检索代码库中的代码信息,确保新增代码不会与现有代码发生冲突,严格确保各事业部代码能够实现高度统一。

(3)ERP流程梳理

ERP工作小组需要充分掌握公司日常运营流程,在充分了解各部门实际工作情况的基础上编订切实实际的《A公司ERP主要业务使用手册》,帮助各部门划清相应的职责范围,以此提高公司内部的管控质量。首先,工作小组完整收集各部门对应的物资流与信息流特征,并根据日常工作状况建立相应的管理模型,通过将现有工作数据带入其中进行计算来了解各部门之间存在的数据重叠区,以此设立综合管理模式。其次,依托综合管理模式对各事业部数据格式及权限等级进行规范,精简工作数据。信息维护方面,ERP小组要密切关注重要数据的变化情况。最后,以企业现代化管理理论作为基础,记住信息管理技术对A公司信息管理工作进行改造,根据公司内部相应的模块特点调整业务流程配置,推动业务监督、问题跟进、数据分析等相关工作的开展,以此促进企业整体的竞争能力得到提升。

5.3.5加强财务核算,真实反映存货成本

A公司的财务部主要承担起该公司的存货内部核算工作,企业应当强化资金支付、存货审查以及月度信息报告编订的管控力度,以内部核算作为切入点,发现和总结公司当前在库存管理方面的问题,运用财务手段促使公司对积压库存进行处理,以此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1)存货采购资金申请支付结算内部控制

对于向各事业部门支付相应的采购货款,企业财务部门首先应当充分审核各事业部门提供的采购凭证,严格检验其是否具备法律效用。充分审验入库单据与货物情况之间的匹配性,根据合同条款严格比对相应的票据。重点是检查供应商物资情况,防止出现呆滞物资,完成

38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五章A公司加强存货成本控制的改革创新审查工作后才能进行后续的业务流程。当出现呆滞物资时,企业应当在完成相应的处理工作后再进行支付,运用财务手段强化呆滞物质的处理能力。(2)存货内部稽核控制

良好的财务管理水平是企业实现有效发展的重要保障,出于自身特性,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充分展现出企业整体的资金状况。从而财务部门与采购部门应当在充分保证自身性的基础上积极联合开展工作,为财务数据的真实有效性提供保障,最终为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企业决策的合理性提供有效保障。对于因采购活动产生的相关数据,采购部门应当完整真实地移交至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审核,公司财务部门应当严格保证各项工作数据有迹可循。定期核查单据信息,依照报表制定规则监督报表制定工作,检测报表信息的真实性,同时确保信息报表能够有效满足部门工作情况。(3)存货内部审计控制

在存货审计工作中,清点项目合约、检查财务信息真实性等都是常见内容,但在众多工作内容中,对于物资安全性的检查一直作为重点内容而备受关注。参照相应的权限等级,管理人员可以不定时的对合同条约进行检查审核,以此充分核实合同条款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其他职能,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中承担的更重要的责任便是对数据信息进行跟进监督。各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可以透过相应的数据予以集中体现,通过数据能够反映出部门对于制度规范的遵守程度。(4)建立月度分析报告制度

以编制月度工作报告的形式确保各工作部门能够定期体现自身的工作情况,通过分析报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工作建议,从而促进各部门工作在实际生活中被落实到位。生产管控部门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对长期积压库存的月度调用情况进行观察,并制定有关的工作报告,并且定期披露相关工作信息。不仅如此,以当前库存管理情况为基础,根据工作需要和后续工作进行预先编排,各工作部门应当在实际工作中予以充分贯彻。对于已有存货,公司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强化相应的管理能力,积极盘活相应的价值,信息部门根据存货信息解析出相应的问题成因,并由生产管理部门联合实际情况对信息的全面性进行比对,从而保证采购行为的合理性,以此实现有效的监督管理。同时,在实际工作中管理部门还需要定期根据生产情况制定相应的信息报告,及时向企业高层汇报工作进程、库存情况以及采购中出现的重复购买问题,并对相应的考核工作予以监督。参照信息报表中的记录数据,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应当立足于实际情况积极推动工作得到落实,从而确保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39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六章结论及展望第六章6.1研究结论结论及展望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发现,A公司由于存货成本控制工作难度大,涉及部门、人员多,而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实现有效的存货成本控制工作。尽管现阶段A公司内部已经具备了初步体系化的存货成本管控制度,但实际情况的复杂性与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自身能力的不足,使得这一制度仍然具备很大的完善空间。A公司需要在实际运营中不断强化自身存货成本控制体系建设。与其他方法相比,依托“去库存”理论核心建立的管理机制能够有效帮助A公司降低库存冗余。为此,笔者通过研究A公司存货成本管控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把握A公司现阶段实际运营特性,分析提出了具备可行性的措施建议:

1、当前A公司自身的存货预算编制存在一定的失真问题,各部门工作执行能力有待强化。A公司应强化预算编制流程的合理性,以预算管控工作中关键点为核心,以存货的品类预算、规模预算、投入量预算以及生产批量预算作为切入点,实现在根源上强化潜在库存的管控能力,从而降低企业的库存规模。

2、A公司现有采购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其对于不合规的采购行为的约束方式,无法对公司的潜在库存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在整体上降低了公司的存货成本管控能力。基于此,A公司可以尝试建立并运用采购招标平台促进采购工作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划清相应的责权范围,设立清晰化的奖惩标准。在采购工作筹备阶段就应当注重相应的成本管控工作,强化源头控制力度,以此降低企业在后续运营过程中出现潜在库存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企业开展运营活动所耗费的实际成本。

3、A公司存货呈现出规模大、种类复杂的特点,并且公司自身又拥有多个零散仓储中心,因此无法进行统一管理,极大增加了库存盘点的工作的负担。基于此,A公司要想提高自身的存货成本控制能力,就需要充分发挥各部门在仓储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定期组织各部门对仓储情况进行盘点,编制相应的工作报告。通过分解库存指标来促进存货成本控制工作的有序进行,降低企业内部损耗规模,实现对运营成本的有效管控。同时,清理积压物资,盘活资产效益。对已存在的积压物资要尽快处理,进一步加强物资管理,加强对账销案存物资的盘活和处理。

4、在公司实际运营过程中,ERP系统在内部管控工作中发挥辅助性手段,能够有效帮助企业强化自身的成本管控能力。但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着物料信息更新滞后、物料编码混乱、

40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六章结论及展望初始记录信息存在偏差等一系列问题,为此A公司可以成立的ERP工作小组负责对数据进行专职化管理,调动ERP小组的辅助性作用,充分发挥ERP系统的科学管理功能,强化存货管控工作的目的性与科学性。确保物料代码清晰统一和数据真实完整,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推动企业存货实现高效、准确、科学的管理。

5、A公司当前的存货核算制度以及财务处理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该公司可以从存货采购资金申请支付结算内部控制、存货内部稽核控制、内部审计控制以及建立月度分析报告制度四个方面入手,及时发现存货管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运用财务机制强化企业的综合管控能力。

6.2研究不足及展望本文的研究对象是A公司,对当前A公司在存货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缺陷进行分析,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针对问题提出的相应措施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1、存货成本控制作为企业内部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多部门联合工作才能收获良好效果。受笔者个人能力、精力以及知识储备等方面的影响,本文仅仅对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论述,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的修订和完善。而对于建立的、全新的存货成本控制体系,有待今后不断学习和探索。

2、本文对于A公司存货成本控制工作中涉及的“去库存”管理理论是针对体育用品制造型企业提出来的,存在一定的应用范围局限性。本文可以将研究深度进一步加深,将体育用品制造型企业的研究理论延伸到其他领域中,最终让企业能够对存货成本进行科学的管理与控制。

41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参考文献[1]J.RTonyArnold.StephenN.C.IntroductiontoMaterial[M].America:PrenticeHall,2011:31-37.[2]StevenM.Bragg.InventryBestPractices[M].America:WILEY,2011:42-45.[3]ChokwumaObara.CostControlandAccountabilityforEffectiveBudgetImplemtation[J].ResearchJournalofFinanceAccounting,2014(5):33-34.[4]AnichebeNaemekaAugustine.EffectInventoryManagementionOrganisationlEiffectiveness[J].InformationandKnoeledgeManagement,2013(2):21-23.[5]Kare-RiinKont.CostAccountingandScientificManagementinLibraries:AHistoricalOverview[J].JournalofManagementHistory,2013(2):225-240.[6]高振伦.浅析企业存货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天地,2013(8):154-155.[7]张先治,于悦.现代企业存货管理理念与思路更新的几个问题[J].财坛快语,2013(9):63-.[8]徐静妹.完善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2014(16):40.[9]王奇芳.制造业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常见问题及改进建议[J].企业视窗,2016(4):107-109.[10]张清华.制造企业成本控制下存货管理[J].管理纵横,2016(33):147.[11]鲁薇蘅.浅析JIT在我国部分企业的应用[J].管理视窗商贸纵横,2015(44):100-101.[12]朱伟.企业存货成本管理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7):47.[13]郭耘.关于存货成本控制问题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22):12-13.[14]李晋芳.企业存货成本财务控制浅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9(02):49-51.[15]黄秋.浅议企业资金及存货管理的内部控制[J].现代商业,2008(21):1.[16]时甜甜.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4.[17]唐雪清.浅谈企业的存货管理存在问题、原因以及解决办法[J].当代经济,2010(14):26-27.[18]王同谦.青岛JF集团存货管理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19]张向东.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科技视界,2014(22):253.[20]崔娜.关于当前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措施[J].现代商业,2013(32):98-99.[21]赵明荣,杨佳.我国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主耍问题及对策[J].对外经贸,2012(1):23-25.[22]王宇晴.企业存货管理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4(10):114-115.[23]谈先球.多种运输方式的企业原材料库存控制研究[D].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24]李俊.企业存货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J].企业导报,2014(20):51-52.[25]韩真真.存货管理发展历程研究[J].商业会计,2014(7):105-106.[26]刘倩.企业存货成本管理问题探析[J].财务审计,2016(8):122.[27]宋本成.企业存货管理分析[J].管理视窗经营管理,2015(46):10-11[28]李健.加强存货管理降低资金占用[J].财务管理,2015(8):44-45.[29]廖建军.试论上市公司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务与会计,2016(2):92-94.[30]曾晖,曾璀玲,胡可.企业"零存货"管理应用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2016(3):79.[31]深星元,屈瑜君.存货成本核算方法一毛利率法探析[J].改革探索,2009(28):7-8.[32]陈小芬.公司存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2016(4):143-144.[33]简义龙.探讨存货管理风险成因及财务应对策略[J].现代交际.2017.(5)15.[34]张书娴.SC公司存货成本控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7.[35]周科.论出版企业存货库存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6,(28):151.[36]高芳.出版集团存货及跌价准备的研究[J].财会研究,2016,(06):44-46.[37]文爱赟.探讨出版企业存货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21):101-132.[38]何海军.出版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分析及案例[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5,(12):82-83.42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39]杨秀端,卢月根,贾强.出版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J].财务与会计,2015:71-73.[40]欧阳红.浅论加强现代出版企业的成本管理[J].传播与版权,2015,(04):141-142.[41]蒋菊平.出版企业应收账款与存货管理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86-91.[42]张长春.购宝乐商业公司存货管理优化方案研究[D].湖南大学,2015.[43]王道生.铁路运输站段存货成本控制管理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44]董辉.基于excel函数的存货管理模型设计和运用[J].财会月刊,2013,(3):91-94.[45]李静.基于ABC分类的存货会计计量[J].财会月刊,2011,(9):71-72.[46]成康康.加强我国中小连锁超市存货管理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13):41-42.[47]宋传联.对我国目前物流存货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N].长春: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3:34-35.[48]张欣欣.业财融合视角下S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研究[J].品牌研究,2019(19):29-31.[49]国玲.浅析制造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3):48-52.[50]宋海侠.企业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发出成本计价方法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2,[51]李彤.存货内部控制研究[J].现代交际,2015,(11):44-45.[52]王玮.论ERP系统及其对企业存货管理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1,(2):112-113.43(25):82-83.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汪旭文,体育用品公司存货成本控制研究[J],物流科技,2020(4):43-46。

44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致谢在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三年研究生学习时间即将结束,回首过去的时光,思绪万千,往日与老师和同学相处时的欢声笑语又浮现在眼前。在南京邮电大学学习的三年时间里,我深深地感受到学校浓郁的学术氛围和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督促我以后时刻以学校的教育和老师的教诲来做人做事。

我的论文导师是陈伟民教授。自从成为陈教授的学生以来,导师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对我关怀备至。在学习上,陈教授不断补足我的知识盲点,帮我查缺补漏,是我学习上的引路人;在学术上,陈教授教会我严谨务实、精益求精,把重点难点弄清楚,做学术上的明白人;在论文写作上,陈教授教会我仔细认真,论文一字一句都要严格把关,既要内容完整又要简洁明了;在工作生活上,陈教授教会我要与人为善、宽以待人,以认真的态度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大事小事。陈教授对论文结构、内容和文字的要求很高,经常逐字逐句指出论文的不妥之处,每次都让我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借此机会,向我的导师陈伟民教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还要感谢其他各位老师、同学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论文开题、中期和预答辩过程中,各位校内外的专家老师给予了很多指导和帮助,班级的同学也给我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我谨向这些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感谢与祝愿。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求学三年尤其是撰写论文期间,给予我很多支持和理解,今后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