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来源:化拓教育网
2009年3月Mar.2009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0卷 第1期Vol.10 No.1

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孙小燕,胡友旺,段吉安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3

摘 要: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保证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对于知识的学习,内因是关键。只有学生自身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才能集中精力充实自我,明确奋斗方向,奠定事业基础。本文对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教学改革;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自主选择性;鼓励机制  近年来,由于高校的连续扩招,高中与大学学习方式的截然不同等各种因素,直接导致大学生学习风气急转直下,再加上我们国家的教育,教师的业务水平等因素的,学生对学习的目的,兴趣认识不够,听课不认真,甚至逃课现象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动力?这除与学生自身的素质相关外,还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学校的教学有直接关系。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相关改进措施。

一、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教师是主体。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出色的口才,才能将学生带到专业情景中去。同时教师要细致深刻地把握所教课程的全部内容,及时更新,将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并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才能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

上海复旦大学有一位英文顶尖的散文课教授,上他的大课时,有来自社会各个行业的年龄层次不同的人,他的大课是开放式的,任何人只要有兴趣都可以去听,去提问,去讨论。上他的课绝对是一种享受,他中、英文都很棒,阅历丰富,涉猎的书籍广泛,并且不乏幽默感。每当讨论到某一个社会问题的时候,他不仅可以加入自己的经历,并且可以脱口向学生推荐很多参考书,作者,书名,出版年代都非常的清晰,可见这位老师在平时是下了功夫的。在他的课堂上,他并不是霸主,很多时候他把课本一放,请学生到课堂上来讲。每次写作讲评,他都会馈赠佳书,很多都是他个人的藏品。这样的课学生怎么会不愿意上呢,尽管我们不一定都要以这样的标准衡量自己,但是应朝这个方向努力。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选择性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保证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学习的前提下,学校应尽量设置一些与时代相结合的课程,给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选修课程,使他们掌握坚实的基础并学有所长。

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学习他自己真正想学的东西,使其看到将来的方向,培养并发展自己的兴趣,敦促其为之付出努力。同时,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置一些主题(新颖,贴近生活),然后让学生自由组合(最多是3人),然后让他们去查资

料,写出自己的带有专业水准的论文,然后拿出来交流,以此作为最终考核的一部分,这样,同学们在交流的时候,你就可以提出宝贵的建议。同时,对你也是一种促进,你会觉得这个方面你还得加强,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就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感觉,有一种被承认的感觉,即认同感。得到老师的肯定,同学的肯定,那是作为学生至高无上的荣誉。这种方式的结果就是,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了、知识面更广了(可以享受同学带来的不同主题的信息)、在学科内众多领域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发现自己的特长不足、提高了表达能力(书面的以及口头的)、学生会积极争取被别人承认的机会(学习氛围会更好了)、交流中学会了信息的采集处理、文字技能也得到了提高。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尽量让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并不断发现已有知识的不足,激发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意识。现在很多大学生走向社会时总是抱怨他们好像在大学里什么东西都没有学到,要么就说学到的东西已经超级过时,或者根本就和现实生活挂不上钩,或者说所学的东西根本没有用,对他们的就业没有任何帮助,针对以上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老师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并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授课,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多讲解与现实工业生产或者社会实际使用的内容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并注意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以缓解焦虑情绪,最后,还可以利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的方法,给学生松绑,让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

四、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

让学生多接触并了解成功人士在学习阶段的刻苦经历,在创业阶段知识积累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学校应该经常请一些有学问的教师做讲座,讲讲他们的科研经历,科研成果,社会效益;从外面请一些公司的成功人士、高级经理等来做演讲,告诉学生们毕业后将会面临哪些困难,应该如何工作,让学生自己明白自己在大学四年里应该怎么学习,朝着什么方向学习。

五、建立完善的鼓励机制

重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奖励机制,不仅仅以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衡量优秀学生的标准,发现学生的特长,鼓励并

3收稿日期:2009-01-18

作者简介:孙小燕(1981-),女,山东日照人,讲师。

93

正确引导学生发挥专长,保持个性。一旦学生在学习中品尝到成功,就会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和愿望。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并巧妙地加以引导利用,帮助学生实现“参与―成功―参与”的良性循环,使学生持续保持自主参与学习的动机。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热情的鼓励,都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和成绩的肯定,它可以激发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和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以正面鼓励为主,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能够“掌握”,激励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还应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为后进生争取更多的活动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均等的机会和权利,尽现其力,各展所长。对于部分思考问题还不够成熟的学生,只要参与,我们都可以给予鼓励,并把他的参与同集体解决问题的成功联系起来,以帮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这同样是一种动力。

总之,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育质量,促使他们

(上接第92页)

某些同学对键合设备中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很感兴趣。而科研中也大量应用传感器,其中温度传感器最常见,但单纯温度传感器使用显得太简单,于是加入光纤传输内容,设置了采用光纤通信传输温度传感器数据的课题。

第四、注重继承性和延续性。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自然而然地介入到学生的课题研究中,对学生课题研究的过程和取得的成果有一定的把握,在学生毕业设计课题完成后,应对课题进一步完善,这样就可以在下一届学生的毕业设计中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6]。当然在毕业设计选题时,应该反对陈旧的毕业设计课题,但是对于那些指导教师已经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仍有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的;或者课题较大,研究的方面较多的项目,在所选题能保证学生受到全面系统锻炼的前提下,应鼓励“一题多届”,注重课题的继承性和延续性,使每届学生的设计研究在广度和宽度上不断地扩大和延伸。比如:在引线键合机变幅杆设计方面的课题就是“一题多届”,从最开始的模型仿真、参数调整、键合质量测试,到变幅杆装配等,每一届都有一定的深入和扩展。

第五、兼顾就业形势

[7]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毕业

生与用人单位实行双向选择,特别是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前就已确定工作单位或已经考取了研究生,因此在选择毕业设计课题时,对于即将参加工作的同学,应尽量安排与从事工作相关的设计题目,尽量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对已经考取研究生的同学应安排科研性比较强的课题,做好进一步从事科研的准备。比如:针对保送本校的学生,将来的研究生课题可能与超声电源有关,因此选择了“智能超声电源设计”这样的课题,让其在

94

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把自己的学习与社会发展、自我发展联系起来,自主学习,提高效率,促使自己早日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只有掌握了恰当的激励方法,教师和学校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培育出更多的有能力的建设者、人。

参考文献:

[1]陈依灵.激发学习兴趣,构建和谐师生关系[J].今日科苑,2007,

(10).

[2]杨波.教师要增强对激发学习兴趣的主体认识[J].山东教育,

2007,(3).

[3]陈清雅.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J].陕西教育,2007,(1).[4]张金燕.浅谈如何激发学习兴趣[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6,

(4).

[5]燕良轼.高等教育心理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超声电源技术发展过程、超声电源设计理论、超声电源设计方

法和评价方法等方面有深入了解,提前经历研究生做课题的过程和方法,为将来做出优秀的论文做准备。

三、结论

总之,本科毕业设计选题关系毕业设计质量,并将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能力适应性和读研究生后科研课题能否顺利开展,因此毕业设计的选题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指导教师必须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科研课题选择本科毕业设计题目,力争将学生的毕业论文与教师的科研结合起来进行,使教师对论文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教学质量,使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在毕业设计中得到全面训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

文)指导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汪贵平,等.浅谈自动化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规范化

[J].电子电气教学学报,2005,(4).

[3]李维芳.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的实践与探索[J].边境经济与文

化,2006,(12):134-135.

[4]宋守许,等.工科大学生毕业设计调查与其结果分析[J].合肥工

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8):18-22.

[5]朱珍,等.工科毕业设计选题原则、类型及方法[J].高教论坛,

2004,(2):62-63.

[6]孟梅,范世东,陈永志.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的研究[J].武

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1):83-8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