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专业化的主要内容
班主任专业化的要求和内容是多方面的,这里仅仅讨论其几个主要的方面。
1、学会精神关怀。 班主任是全面关心学生发展的老师, 包括关心学生的生活、 健康、学习、心理、 道德,等等。 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 关怀学生就关怀生命。 班主任是全面关怀学生生命发展的主要的教师, 即包括关怀学生的自然生命、 精神生命 (包括价值生命) 。就教育是文化 —— 心理过程而言, 我们重点讨论的是对学生精神生命的关怀; 班主任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 精神关怀主要 是关怀学生的心理生活、 道德情操、 审美情趣等方面及其成长与发展, 即关怀他们的精神生 活质量和精神成长; 关怀他们当下精神生活状况和他们未来的精神发展。 班主任最根本的教 育理念、 最重要的教育品质就是对学生的精神关怀; 能与学生心灵沟通, 如德国思想家布贝 尔说的 “我—— 你”对话。精神关怀内容是很广泛的,关心、理解、尊重、信任是关怀情感的 基本表现, 也是学生基本的精神需求,因而也是班主任专业劳动的基本内容;学会关心、理 解、尊重、信任学生,是对班主任专业化的必然要求,而真正学会、学好也是一个过程。
关心。 班主任的教育劳动是人性化的劳动, 关心学生是班主任的天职。 加拿大学者范海南认 为,教育智慧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 “关心取向上 ”,关心是 “人的崇高使命 ”。大家敬仰的斯霞老 师是爱心育人的典范。 关心是一种关系, 也是一种品质, 并非每个教师一开始工作就具有关 心品质的, 关心品质的获得、如何关心是需要学习的;学会关心实际上是一种道德学习,也 是一种形成关心性关系的过程。 学会关心和形成关心性关系, 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人是 在关心与被关心中学会关心的, 而学会彼此关心, 也就是形成了关心性关系。 关心作为一种 德行品质,是一个整体。从个体的学习说是一种 “践行——体验 ——认知”结合的学习策略。 首先要践行, 即基于一定认识和带有一定情感的行动。 这种关心的行动, 不仅是道德践履的 外在表现,也是关心的意识(知)和关心的情感(情)的载体。行动的过程就是学习关心品 质的过程, 行动负载着知和情, 行动过程是体验相互的关心与被关心的过程, 是整合知情行 为统一体的过程,是学习关心品质的过程,是形成关心性关系的过程。关心以尊重为前提, 学会关心必须学会尊重。 学会关心, 包括合乎理性的关爱, 认识关爱与尊重、 关爱与被关爱、 关爱与严格要求的关系,辨明关爱与溺爱、关爱与恩赐的区别等。
理解。这里的理解是指对人的理解。 对人的理解,主要指对人的心灵世界的理解, 即在心理
上体验他人心理、精神需求、人格特点,等等。因此,理解是以人的方式把握人,与对物的 认知有根本的不同。 窦桂梅老师说:我常常阅读名著 ……我也天天阅读孩子, 我强烈地感受 到自己便是在阅读和欣赏人类最伟大的生命的杰作。
”因此,理解就是对人的生命的把握。 理
解是双向的。教育的成功,不能没有理解。班主任要学会与学生相互理解、相互感悟、相互 激励、相互涌动、相互发现、相互创造、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学会理解不容易,成人世界 与儿童世界不同。要相互理解就应当学会尊重,学会与学生平等交往, 理解,就要如李吉林老师说的
相互袒露胸怀。学会
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学会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这样
才能走进学生心灵,才能懂得学生,从而让学生走近自己、懂得自己。
尊重。尊重是对人的一种态度,是在实践上承认人的尊严。学生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 充满活力的生命。学会尊重,就是学会对人的生命的关注,要学会尊重人的自然生命,
更要
学会尊重人的人格, 尊重人的精神生命。 尊重他人是快乐的, 被他人尊重也是快乐的。 学会 尊重,要处理好自尊与尊人的关系。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从学生那里得到尊重。 所说:首先从自己做起,培养自己尊重人的品质,
首先向对方输出尊重的信息。
如魏书生老师 要改变只重
学生学科成绩分数, 较少关注学生心理生活、 道德发展的状态,而应多多给予人文关怀,关 注他们在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重视尊重学生的隐私(不私拆学生 信件,不翻看私人日记)。要尊重所有学生,包括学习困难、在弱点的学生。学会关心、理 解学生,有助于学会尊重学生、学会欣赏学生,去感受尊重的美好。
信任。每个人的心理世界都有光明的、积极的一面。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他的优点、长处;相 信每个学生都有积极进取的愿望。
教育人类学指明人是具有
明天性”的,儿童和青少年尤其
是这样,他们总是希望认识新的事物,获得新的知识,向往新的学年的到来;他们是创造未 来的生命体。班主任相信自己的学生渴望新知、天天向上的要求, 好学生、促进学生发展不可少的条件。因此,
是处理好师生关系、 教育
信任学生对学生应有的态度, 是班主任专业化
善于发现 相信学生
必须具备的品质。对学生的合理期望,有助工提高学生的自信,促进学生的进步。 学生的闪光点,帮助他们长善救失。 接纳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材。 的辨别能力,如李镇西老师所说的,相信
学生总是对的。这是就面对学生的批评意见,教
提意见的良好动机和积极的效果而
师应采取的态度而言的, 即肯定学生能提意见这种精神、 言的。真的领悟到这一点,就会感到愉快。
关心、理解、尊重、信任是相互联系的,都是对人的认识和态度,也是教育的基础、教育的 力量。 关心与理解是紧密联系的,在关心中获得理解,理解学生才能善待学生。关心以尊重 为前提,也是尊重的表现。当然,信任也是尊重的一种表现;对学生的尊重、期待与信任, 会给学生带来愉快的体验。
精神关怀是双向的。 作为精神关怀者, 班主任掌握与学生的心灵沟通的艺术十分重要。 但这 是教育的艺术, 也是教育的智慧,是一种缄默知识,需要我们在不断地学习教育理论、 反思 自己和他人的教育实践中,慢慢地去意会、去领悟。
2、学会班级建设。
组织、 教育、管理班级的知识和能力,是班主任专业化特有的主要的要求。 这里我们不多讨 论组织能力与管理能力,主要讨论提高班级教育能力问题。
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的实施,除通过所作学科的教学外,主要是通过班级教育系统进行的。 因此班级教育系统是班主任实施教育的特殊操作系统。 我们把它称作 “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 ”。 这是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 是以班主任为主导, 由相互联系的班级教育目标、 班级教学、 班级学生集体、 班级活动、 班级文化、 班级管理、 班级教育合力、 学生发展评价等各了系统, 有机构成的班级教育整体。 每个子系统都是班级教育系统整体的一个维度、 一个侧面, 都是 具有整体性的、 具有自己特有的教育功能的。 其中班级教学是所有任课教师都参与的, 因此 我们不将其包括在班主任特殊操作系统中, 不作为班主任专业化的专门要求。 除班级教学外, 其他各子系统的动作和教育功能的发挥都是班主任的特殊操作系统。 如何进行班级建设, 保 证班级教育中各子系统的有效运作, 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是班主任专业劳动的基本功, 是 班主任特有的专业化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 形成适宜的班级教育目标的能力。 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共同讨论、 制定班级教育目标; 目标始终定位在学生的发展上,有针对性、体现班级特色、体现发展性要求。
—— 建设真的学生集体,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能力。 真的集体应是一种学习共同体。 它具有 平等合作的结构关系、 相互依赖的情感关系、 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关系, 能尊重和促进学生个 性发展。不以 “集体利益 ”名义侵害个人利益和抑制个性发展。
――组织班级教育活动的能力。善于组织多种多样的班级教育活动,
效性,防止形式主义。善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
切实提高教育活动的实
――优化班级文化的能力。具有建设富有生命活力的班级文化的能力, 形成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学会在班级文化创造中发展学生。
发展积极的班级精神,
――人性化的班级管理能力。班级教育管理的特点是教育性,管理的过程应是教育的过程, 应是为育人服务,最重要的是具有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能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为学生的
――形成班级教育合力的能力。 善于拓展班级育人空间, 依靠学校领导、社区领导,使班级
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整合一致的教育合力。
――具有发展性评价的能力。发展性评价的目的是引导、 价内容主要是对学生德行发展、
激励、促进学生的发展。 发展性评
善于根据不同的情境、不同的
心理发展、能力发展的评价。
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包括奖惩等方式)进行评价。给学生的操行评语是制度化的评价方式, 宜人性化、个性化、审美化。
上述各方面能力相互联系,构成了完整的班级教育能力。这是班主任应具备的主要的教育能 力,也是班主任主导班级教育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