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提高畜禽养殖户牧业收入的对策与措施

提高畜禽养殖户牧业收入的对策与措施

来源:化拓教育网
2015年第4期 浙江畜牧兽医 29 提高畜禽养殖户牧业收入的对策与措施 周寅,顾祥国,范文颖 (宁波市江北区畜牧兽医站,浙江宁波315020) 中图分类号:s8—12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7307(2015)04—0029—002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重视,国家实施了 大量惠牧的好,稳定了畜牧生产和市场供应。 宁波市江北区地处三江北岸,是唯一拥有畜禽存栏 的中心城区,曾列为宁波市重点养殖基地,畜牧业产 值和养殖户收入相对较高。然而在收入增长的同时 也不得不看到,存在着品牌意识欠缺、产业化经营底 子薄弱、先进养殖人才匮乏等问题。本文主要从该区 牧业纯收入为切入点,交流一些关于养殖户增收和畜 牧业健康发展的可行思路。 1畜牧业现状和牧业收入概况 据调查,目前宁波市江北区共有生猪规模养殖 户338家,年饲养量11.55万头,其中存栏4.75万 头,出栏6.8万头;家禽规模养殖户230家,年饲养 量263.5万羽,其中存栏83.5万羽,出栏180万羽。 家禽养殖业中以蛋鸭养殖为主,全区蛋鸭存栏47.3 万羽,年出栏87万羽,占家禽养殖总量的50.97%; 肉类年产量8292 t,蛋类年产量9000 t,生鲜乳年产 量6911 t。 据调查,全区畜牧业生产总值3.56亿元,其中 蛋类0.7亿元,奶类0.4亿元,肉类2.29亿元,其他 0.1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2.44%。全区规模养 殖户人均纯收人达到60300元,已连续6年保持两 位数增长。 该区实施禁、限养区已近10年,养殖场(户)明 显减少,在养殖成本越来越高、疫情等风险越来越严 峻的不利形势下,江北区畜牧业仍保持稳步发展,主 要归功于畜牧业规模化、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由家庭散养和小规模养殖向规模化、专业化经营转 变的步伐明显加快,以宁波牛奶集团、双顶山畜牧 场、繁华兔业、富红哺坊等为代表的规模化、标准化、 专业化的现代畜牧业经营格局逐渐显露。 2影响养殖户增收的主要因素分析 2.1 饲料原料价格、人工等生产成本不断攀升 以 收稿日期:2014 7_28 玉米价格为例,作为大多数饲料的必需原料,2009 年该区玉米平均收购价为1.85 kg,2010年上升 至2.15 kg,2014年玉米价格再次攀升至2.44 kg,同比上涨13.45%。受物价水平上升、农村 外出务工人员工资上涨的影响,饲养员工资同比平 均涨幅在20%以上。据测算,2014年购买仔猪至育 肥出栏(100 kg),饲养成本约为1230元左右,同比 上涨15.6%,整体养殖行业进入高成本时期。 2.2疫情复杂多变近年来,一些非典型性动物传 染性疾病时有发生,如2013年的蛋鸭减蛋综合征, 201 1年的仔猪流行性腹泻,对养殖业影响很大。从 目前情况看,虽然在畜牧兽医部门多年的培训和宣 传下,养殖户已经认识到强制免疫的重要性,但传统 的养殖理念还根深蒂固,多数养殖户在养殖效益较 好时盲目扩张规模,寄希望于“靠天吃饭”,而不采 取改进基础设施,提倡科学饲养管理理念,从而导致 饲养管理条件的承受能力跟不上养殖数量的扩张程 度,畜禽疫病发生频率有所增高。究其原因主要由 于养殖户缺乏先进的养殖管理理念,一味单纯追求 经济效益,忽视了养殖场或养殖企业自身“内功”的 。 2.3品牌意识淡薄 当今市场已由生产者市场逐 渐转变为消费者市场,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 有一席之地,必须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突出产品优 势。目前江北区畜牧业的现状则是养殖业产品没有 鲜明特色,市场优势不明显,整体效益不高。养殖户 大多以传统畜禽品种生产为主体,缺乏创新和致富 能力,无法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养殖产业,且品牌意识 淡薄,缺乏经营化的企业主体来包装产品,无法正确 理解投入资金搞品牌建设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3提高养殖户牧业收入的对策措施 3.1加强养殖户职业技能培训,掌握先进的养殖管 理理念,打造一批“职业养殖人” 实践证明,治穷 先治愚,增收先增智。养殖户要增收必须依靠自身 素质和经营能力的提高。为此加强养殖户职业技能 30 浙江畜牧兽医 2015年第4期 培训,提高科技文化素养,造就一支素质精良的职业 养殖户大军,显得极为重要。有关部门要在增加畜 牧业项目资金支持和补贴的同时,加大对职业养殖 人员培育的财政投入,把职业养殖人员教育培训经 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引导、鼓励、支持社会力量积 极开展职业养殖人员培训,保障职业养殖人员有更 多学习机会。同时制定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从事 现代畜牧业的,通过扶持,加快现代职业养殖人 员培育步伐。 3.2树立品牌,发展专而精有特色高档养殖业,精 益求精,拉开市场层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 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需求增大的同时对 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越来越重视,例如畜禽的品 种、质量、安全、健康价值等。“千家万户大生产”的 传统模式显然越来越不契合江北区城市化和现代化 建设的推进。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应该做好“精品 畜牧业”,求畜产品的个性化、特色化、质量标准化, 发展特而专、精而奇的高档养殖业,拉开与传统市场 的层次,提高产品质量,创立自主品牌。要优化畜 禽品种结构,培育畜产品知名品牌,加快优良品种的 引进、繁育和推广。要加快畜牧业无公害生产标准 化进程,引导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申报无公害、绿色 食品标志使用权,促进畜产品质量“提档升级”。在 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畜产品“三 品一标”的建设有了更为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效应。 在严格把关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申报无公害、 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同时,应引导消费者正确解 读“三品一标”的市场定位。具有“三品一标”的畜 产品应有比普通产品更高的市场价位,以此拉开市 场层次,使进行标准化规范养殖的企业从中受益,同 时吸引更多的养殖企业加入“三品一标”建设队伍 中来,加快畜牧业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进程。 3.3 实现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畜牧业产业结构 调整,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畜牧业产业化是实 现养殖户收入提高的根本方式和途径。产业化经营 需要整个养殖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关键在于建立 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养 殖户模式。各类龙头企业的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 着养殖户,可以把市场信息,适用技术、管理经验和 生产技能传送给养殖户、有效解决千家万户的散养 经营和千变万化的市场连接问题,促进户销衔接和 农业结构调整,因此应当切实抓好龙头企业和专业 合作社建设。江北区目前已有7家养殖专业合作 社,要以建设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抓手,针对一 些合作社内部管理粗放、农户之间关系松散,没有发 挥合作社平台载体作用的现状,加快农民专业合作 社建设和提升发展水平,使养殖专业合作社由量到 质转变。 3.4发挥城郊区域优势,缩短物流成本线,大力倡 导农超对接、农批对接,直销经营等新型运营模式 农超对接、农批对接,直销经营等新型运营模式是推 进统筹城乡市场发展的具体实践,也是我国农产品 流通方式的一次创新。江北区是宁波市最大的中心 城区,是老三区中唯一具有养殖量的城区,距离城市 消费中心较近是其独有的地理优势。这一优势在实 行农超对接、农批对接,直销经营等新型运营模式中 表现得更加突出,近郊采购不仅物流运输成本大大 减少,同时畜产品更加新鲜,更加符合当地消费者口 味。因此养殖业应大力倡导农超对接、农批对接,直 销经营等新型运营模式,稳定畜产品销售渠道,让养 殖户能够从肉蛋奶销售的市场风险中解脱出来,专 心致力于养殖生产,使超市成为养殖户与市场的纽 带,将养殖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联结,发挥流通 带动生产的作用,促进养殖户增收。 3.5 落实惠农,全面做好信息、法律、技术服务 工作应当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以政 策推动释放农民自主创业的潜能,激发农民增收积 极性,继续全面落实能繁母猪补贴、良种补贴、母猪 保险等各项惠农强农。同时要加强养殖业科技 服务体系建设。一要构建以乡镇畜牧兽医站为龙 头,养殖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土专家”为主体的养殖 业技术队伍体系,使其能在养殖技术推广中发挥重 要作用。二要大力发展各种专业技术协会,提高养 殖户的参与水平,使之真正成为农民学用科技的主 要载体。三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定期 或不定期发布市场信息,让养殖户生产经营少担风 险,多得实惠。四要大力推广技术下乡,普及养殖科 技,完善畜牧业生产服务系统,为养殖生产、畜产品 经营和流通提供技术保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