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线路工题库

线路工题库

来源:化拓教育网
2009年线路工题库(100题)

1、维修中单根抽换轨枕时有何要求?

答:维修中单根抽换轨枕时,应掌握好列车运行时间,来车前把新轨枕穿进去。来不及时,允许每隔6根轨枕有一根轨枕不穿入,但行车速度在120km/h以上的区段不得利用列车间隔时间单根抽换轨枕。

2、在区间步行上下班时,应注意什么? 答:在区间步行上下班时,应在路肩或路旁走行。在双线区间,应面迎列车方向;通过桥梁、道口或横越线路时,应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严禁来车时抢越,在站内如必须走行道心时,应在其前后设专人防护,进路信号辨认不清时,应及时下道避车。 3、减速地点标应设在什么地方:

答:设在需要减速地点的两端各20米处。正面表示列车应按规定速度通过地段的始点,背面表示列车应按规定限速通过地段的终点。 4、绕行停留车辆时的安全要求是什么?

答:绕行停留车辆时距车辆端部距离不少于5米,并注意车辆状态和邻线开来的列车。严禁作业人员跳车、钻车、扒车和由车底下、车钩上传递工具材料。 5、施工地段放行列车,对接头螺栓的要求是什么?

答:列车减速通过时,每个接头至少拧紧4根(每端2根);列车不减速通过时,接头螺栓应齐全,扭矩符合《铁路线路维修规则》的有关规定。 6、在区间或站内正线作业来车时,应如何下道避车?

答:作业人员应在距离本线不少于800米,邻线不少于500米下道避车;在慢行条件下,可距离本线列车500米下道避车;邻线可不下道,但必须停止作业,并注意本线来车。 7、在站内其它线作业来车时,应如何下道避车?

答:作业人员应在列车距离本线不少于500米下道避车;邻线可不下道,但必须停止作业。 8、木枕地段线路捣固范围是多少?

答:木枕地段线路捣固时,应在钢轨两侧各400毫米范围内捣实道床,轨下部分加强捣固。 9、轻型车辆搭乘人员数量是多少?

答:搭乘人员时,轻型轨道车限乘6人(包括司机、助手),拖车限乘10人/辆,并应安装栏杆或扶手。

10、堆放材料的规定如何?

答:靠近线路堆放材料、机具等,不得侵入建筑接近限界,道碴、片石、砂子等线桥用料距钢轨头部外侧距离不少于810毫米堆放,坡度不得陡于1:1,两线间堆放的高度超过轨面不大于300毫米。

11、起道作业人身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使用起道机作业应两人配合,来车时不得抢撬,机手应由操作熟练的人员担任,并不得兼做其他工作。

12、木枕改道作业人身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改道作业时打钉要稳,不准用捣镐打道钉,分组打道钉时其前后距离应不少于6根枕木。在无人行道的桥面上作业时,起钢轨外口道钉,应站在道心内侧并使用专用起钉器或弯头撬棍等特制工具。

13、冻害垫板的使用要求是什么?

答:顺垫板重叠使用不得超过两块,总厚度不得超过15毫米,横垫板的重叠使用不得超过三块,较厚垫板应放在下层。

14、冻害垫板作业时,正线、到发线顺坡长度如何规定?

答:在线路上垫入或撤出冻害垫板时,正线、到发线顺坡长度一般为冻高度的600倍,容许

速度大于120km/h 线路一般应为冻起高度的1200倍,但最低不得少于1000倍。 15、接头夹板伤损的标准: 答:(一)、折断;(二)、裂纹(中间两螺栓孔范围内):正线到发线有裂纹;其它站线平直及异型夹板超过5毫米,双头及鱼尾型夹板超过15毫米。 (三)、其它部位裂纹发展到螺栓孔。

16、钢轨折断标准是指哪些情形?

答:钢轨折断是指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 A钢轨全截面至少断成两部分; B裂纹已经贯通整个轨头截面; C裂纹已经贯通整个轨底截面;

D钢轨顶面上有大于50毫米,深大于10毫米的掉块。 17、有铁垫板钉道钉的规定是什么?

答:有铁垫板,直线及半径800米以上的曲线地段,每根木枕上每股钢轨内外侧各钉1个道钉;半径在800米及以下的曲线(含缓和曲线)地段,内侧加钉一个道钉.铁垫板与木枕联结道钉必须钉齐。

18、调高垫板的使用要求:

答:调高垫板应垫在轨底与轨下橡胶垫板之间,一般情况下,每处调高垫板不得超过2块,总厚度不得超过10毫米,使用调高扣件的混凝土轨枕、混凝土宽枕和整体道床,每处调高垫板不得超过3块,总厚度不得超过25毫米。 19、对工务职工人身安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各级单位负责人应经常对职工进行人身安全教育,组织学习安全规章及有关安全操作技术。新工人未经安全技术教育,不得上道作业。作业时,应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20、为保证路基的稳定应遵守什么规定?

答:禁止在影响路基稳定的范围内挖沟、引水、耕种、取土和开采砂石。在路基内埋设电缆时,必须遵守《铁路路基大维修规则》的规定,并保证路基及其排水、防护和加固设备的稳固和状态完好。

21、铺设与更换钢轨时应注意什么?

答:铺设与更换钢轨、道岔时,必须确认钢轨长度,准备好配轨,切实掌握轨温,周密组织施工。需要截断钢轨和钻螺栓孔时,应全断面垂直锯断钢轨,用钢轨钻钻孔、倒棱,严禁使用乙炔切割、烧孔。

22、对采用乙炔切割或烧孔的钢轨的注意事项?

答:处理线路故障,只有在特殊困难条件下(如无缝线路胀轨跑道,断轨)才允许个别采用乙炔切割或烧孔。采用乙炔切割或烧孔的钢轨,必须在24小时内更换。在更换前应派人昼夜监视,限速不超过45km/h。

23、作业中使用的作业标尺寸是多少?如何设置:

答:作业标是直径400毫米的圆牌,边缘是20毫米宽的白色油漆,中间是左右对称90度扇形黑色油漆,上下为20毫米宽黑色油漆框,中间为白色油漆。高度为上边距离地面2。3米。插入地面不得少于200毫米。此标设置在施工地点两端500——1000米处线路左侧。 24、旧轨枕是如何分类的?

答:旧轨枕可分为三类。一类为再用轨枕:可不经修理或稍加修理就能使用的轨枕;二类为待修轨枕:经过修理才能再用的轨枕;三类为废轨枕:不能修理再用的轨枕。 25、换下来的旧轨枕如何管理:

答:从线路上更换下来的旧轨枕,应及时回收,分类堆码在工区或车站。一、二类旧轨枕,应有计划地修理使用;三类旧轨枕由工务段鉴定处理,或改作其它用途。

五种。有铁垫板地段冻起高度不超过6毫米时,可使用厚度为3、6毫米的顺垫板在铁垫板26、冻害垫板中顺垫板是如何分类的?

答:无铁垫板地段,长度为200毫米,宽度与轨底相同,厚度分为3、6、9、12、15毫米等上顺垫。

27、作业标设在什么地方?

答:作业标设在施工线路及其邻线距施工地点两端500—1000米处。 28、施工地段放行列车,起道顺坡应不少于多少倍? 答:不少于200倍。

29、拨道作业人身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使用撬棍拨道时,撬棍要插牢,听从指挥,统一行动,严禁骑压或肩抗撬棍拨道。 30:捣固作业人身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多人分组捣固时,其前后距离应不少于3根轨枕。 31、使用小型养路机械作业时,对下道架有什么规定?

答:使用小型养路机械作业时,下道架应有专人负责,并随主机移动,距离不得大于15米。 32、钢轨顶面擦伤的重伤标准是什么?

答:容许速度大于或等于120km/h的线路,深度超过1毫米,小于120km/h的线路超过2毫米。

33、轨端或轨顶面剥落掉块的重伤标准是多少?

答:容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长度超过25毫米,深度超过3毫米;其他线路长度30毫米,深度超过8毫米。

34、无铁垫板钉道钉的规定是什么:

答:无铁垫板时,每根枕木上每股内外侧各钉1个道钉;4个道钉位置成八字形, 道钉中心至枕木边缘的距离应大于50毫米,钢轨内外侧道钉应错开80毫米以上。

35、最高最低轨温差大于85℃,25米60kg/m,50kg/m钢轨普通线路接头螺栓扭力矩分别是多少?

答:700N.m;600N.m。 36、铁路信号的分类:

答:铁路信号分为视觉信号和听觉信号。 视觉信号的基本颜色:红色——停车;黄色——注意或减低速度;绿色——按规定速度运行。 听觉信号:号角、口笛、响墩、发出的音响和机车、轨道车的鸣笛声。

37、线路工在日作业前参加点名时应明确什么:

答:工作地点、工作项目、技术指标、个人日产量和安全注意事项。 38、路肩宽度标准:

答:Ⅰ级铁路,路堤不应小于0。8m,路堑不应小于0。6m,困难条件下,路堤不应小于0。6m,路堑不应小于0。4m,Ⅱ级铁路,路堤不应小于0。6m,路堑不应小于0。4m,Ⅲ级铁路,路堤、路堑均不得小于0。4m。 39、侧沟断面标准是多少?

答:侧沟深度和底宽均不得小于0。4mm,土质边坡为(1:1)—(1:1。5),沟底丛坡应不小于2‰,困难地段不小于1‰。

40、线路上个别插入短轨时正线、站线分别有什么规定?

答:线路上个别插入短轨,正线不得短于6m,站线不得短于4。5m,并不得连续插入2根以上。

41、线路上哪些地点不宜设置响墩?

答:钢轨接头、道岔、道口、无碴桥或隧道内。

42、线路工作业休息时的安全要求是什么?

答:线路工作业休息时不准坐在钢轨上、轨枕头及道床边坡上。 43、使用撬棍翻动钢轨时的人身安全要求是什么? 答:使用撬棍翻动钢轨时,应组织有经验的人员操作,其他人员远离撬棍和钢轨翻动的方向,禁止用手翻动钢轨。

44、冻害垫板作业时,其他站线顺坡长度是如何规定? 答:一般应为冻起高度的400倍,最低不得少于300倍。 45、绝缘接头的轨缝值有何规定?

答:绝缘接头最小轨缝不得小于6毫米,最大不得大于构造轨缝。 46、扣板扣件和弹条扣件的扭力矩分别为多少?

答:扣板扣件为:80——140N.m;弹条扣件为:80——150N.m。 47、野外作业人身安全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野外作业遇雷雨时,作业人员应放下手中的金属器具,迅速到安全处所躲避,严禁在大树下,电杆旁和涵洞内躲藏。酷暑、严寒季节,应采取切实措施,防止中署、溺水、冻伤和煤气中毒。

48、在钢轨上钻螺栓孔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在钢轨上钻螺栓孔必须倒棱。两螺栓孔的净距,不得小于孔径的两倍,直径不同时按大孔径计算,严禁烧孔和冲孔。 49、线路最大轨距不得超过多少? 答:1456mm。

50、道岔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的限值为多少:

答:作业验收为0,经常保养为2mm,临时补修为3mm.。

51、V≤120km/h正线及到发线轨距、水平、高低、轨向(直线)、三角坑作业验收容许偏差管理值是多少?

答:轨距为+6、-2mm,水平、高低、轨向(直线)、三角坑均为4mm。 52、V≤120km/h正线及到发线道岔轨距、水平、高低、轨向(直线)、三角坑作业验收容许偏差管理值是多少?

答:轨距为+3、-2mm,水平、高低、轨向(直线)均为4mm、轨向(支距)2mm。 53、V≤100km/h正线及到发线轨距、水平、高低、轨向(直线)、三角坑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是多少?

答:轨距为+9、-4mm,水平、高低、轨向(直线)10mm、三角坑(缓和曲线)为7mm、三角坑(直线和园曲线)9mm。

54、V≤100km/h正线及到发线道岔轨距、水平、高低、轨向(直线)、三角坑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是多少?

答:轨距为+6、-3mm,水平、高低、轨向(直线)9mm、轨向(支距)4mm。 55、在站内使用单轨小车及人力推运轻型车辆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答:须与车站值班员办理承认手续,并在其前后50米处显示停车手信号,随车移动进行防护。单轨小车不得靠站台一侧的钢轨上推行。 56、更换夹板的作业程序:

答:换前准备、办理临时封锁施工手续、设置停车手信号防护、卸螺栓、起道钉或卸扣件、更换夹板、上接头螺栓、钉齐接头道钉或上好扣件、撤除防护、回收旧料。 57、单根抽换木枕作业程序:

答:散木枕、拆除防爬设备、扒道床、起钉撤垫板、抽出旧枕、清理枕底道碴、穿入新枕、钻眼打钉、捣固、安装防爬设备、回填整平道床、检验、回收旧料。

58、单根抽换混凝土枕作业程序:

答:散轨枕、拆除防爬设备、扒道床、卸扣件、抽出旧枕、清理枕底道碴、穿入新枕、螺丝涂油、安装扣件、捣固、安装防爬设备、回填整平道床、检验、回收旧料。 59、什么是轻型车辆及小车? 答:轻型车辆是指由随乘人员随时能撤出线路的轻型轨道车及其它非机动轻型车辆。小车是指轨道检查小车、单轨小车、单轨吊轨小车及钢轨探伤小车。 60、使用轻型车辆及小车有什么规定?

答:轻型车辆及小车原则上只准在施工作业时和昼间使用,不按列车办理,利用列车间隔时间运行。小车可跟随列车后面运行。在任何情况下,轻型车辆及小车不得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

61、轻型车辆的运行有何规定?

答:轻型轨道车过岔速度不得超过15km/h,区间运行速度不得超过45km/h,连挂拖车时不得推进运行,并不得与重型轨道车连挂运行。 62、轻型轨道车搭乘人员有什么规定?

答:搭乘人员时,轻型轨道车限乘6人(包括司机、助手),拖车限乘10人/辆,并应安装栏杆或扶手。

63、轻型轨道车如何保管?

答:轻型车辆及小车应放置在固定的安全地点并加锁,使用前应进行检查,确认状态良好时方可上道。

、机械设备使用时安全要求有哪些?

答:对机械设备要严格管理,经常检修,精心使用,动力机械必须由考试合格、获得上岗证书并经领导批准的人员操作。

65、使用轻型车辆时,在什么情况下按列车办理? 答:轻型车辆需在夜间或降雾、暴风雨(雪)、扬沙等恶劣天气使用时,只限于消除线路故障或执行特殊任务,同时必须备有照明及停车信号,此时应按列车办理。轻型车辆遇降雾、暴风雨(雪)、扬沙及在进出站时应降低速度。

66、轨缝应经常保持均匀,在什么情况下应进行调整?

答:在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调整: 一、原设置的轨缝不符合《维规》第3.4.7条的规定;二、轨缝严重不均匀;三、线路爬行量超过20毫米;轨温在《维规》第3.4.6条规定的调整轨缝轨温范围以内时,出现连续3 个以上瞎缝或轨缝大于构造轨缝。 67、使用轻型车辆及小车时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答:1、须有经使用单位指定的使用负责人。 2、须有足够的跟随人员,能随时将轻型车辆或小车撤出线路。 3、应备有防护信号、列车运行时刻表、钟表、轻型车辆还应有无线电话。 4、轻型车辆应有制动装置(其它非机动轻型车辆根据需要安装),并持有年检合格证。牵引拖车时,连挂处应使用自锁插销,拖车必须有专人制动。 5、在有轨道电路的线路或道岔上运行时,车轴应绝缘。

68、轨道车随乘人员的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

答:轨道车随乘人员应坐稳扶牢,不准坐在堆放较高的物体上和车体连接处,车未停稳人员不能上下。装载路料、机具的轨道平车不准搭乘人员,确因工作需要乘坐人员时必须安装围栏及扶手,单轨小车禁止搭乘人员。

69、搬运及装卸重物时,注意的安全事项:

答:搬运及装卸重物时,应尽量使用机械作业;人力操作时,要统一指挥,动作一致;夜间要有充足的照明。 用滑行钢轨装卸钢梁及其它重型机械设备时,滑行钢轨应支撑牢固,坡度适当,滑行前方禁止站人,后方应有保险缆绳。

70、理有何规定?

答: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动用工务设备(钢轨及配件、轨枕、道床、路基、桥梁、隧道、涵渠、各种标志等),如有特殊需要动用工务设备时,必须征得工务设备管理部门的同意。 71、机车、车辆在规定等级的线路上运行有何规定?

答:机车、车辆应在规定等级的线路上按规定速度行驶。两台以上(不含两台)机车重联、运输超限超重货物等,必须经工务设备管理部门检测确认后,按允许条件运行。

72、改道、更换铁垫板或冻害垫板作业时,在一股钢轨上一处连续起下道钉或卸开扣件的数量如何规定?

答:改道、更换铁垫板或冻害垫板作业时,在一股钢轨上连续起下道钉或卸开扣件的数量:50kg/m 及以上钢轨不得超过7个轨枕头;50kg/m以下钢轨不得超过5个轨枕头,遇来车作业未完时,允许每隔2根轨枕有1个轨枕头不钉或不上,但行车速度在120km/h以上的区段扣件必须齐全有效。

73、作业时遇有恶劣天气时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答:遇有降雾、暴风雨(雪)、扬沙等恶劣天气影响了望时,应停止线上作业,必须作业时,应采取特殊安全措施,保证来车之前按规定的距离及时下道。 遇有降雾、暴风雨(雪)、扬沙等恶劣天气,了望困难,或在行车速度120km/h以上的区段,巡守人员可在路肩上行走,但应注意察看线路状态。 74、木枕失效标准是什么:

答:腐朽失去承压能力,钉孔腐朽无处改孔,不能持钉;折断或拼接的接合部分离,不能保持轨距,机械磨损,经削平或除去腐朽木质后,容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其厚度不足140毫米,其它线路不足100毫米。 75、混凝土轨枕失效标准是什么:

答:明显折断;纵向裂纹,挡肩顶角处缝宽大于1.5毫米;纵向水平裂纹基本贯通(缝宽大于0。5毫米);横裂(或斜裂)接近环状裂纹(残余裂纹宽度超过0。5毫米或长度超过2/3枕高);挡肩破损,失去支承能力(破损长度超过挡肩长度的1/2)。严重掉块。 76、在线路上发现设备伤损时应执行什么规定?

答:线路上发现钢轨、辙叉、尖轨重伤和伤损夹板达到更换标准的,应及时处理,必要时可降低线路允许速度;不能及时处理且又不能保证行车安全时应封锁线路。 77、道岔改道作业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在道岔转辙部分改道时,应将曲股基本轨弯折尺寸和尖轨侧弯整修好。在辙叉部分改道时,应处理好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和翼轨、护轨轮缘槽宽度之间的关系,应用打磨钢轨肥边和间隔铁加垫片方法,调整好轮缘槽宽度。 78、硬弯作业的注意事项:

答:凡有硬弯的钢轨,均应于铺设前矫直,常备轨亦应顺直。线路上的钢轨硬弯,应在轨温较高的季节矫直,矫直时轨温应高于25℃。矫直钢轨前,应测量确认硬弯的位置、形状和尺寸,确定矫直点和矫直量,避免矫后硬弯复原和产生新弯。矫直钢轨时,应使钢轨横向变形,防止钢轨扭曲。矫直钢轨后用1米直尺测量,矢度不得大于0。5毫米。 79、轨伤损及时修理和更换的标准是什么?

答:曲股基本轨的弯折点或弯折尺寸不符合要求,造成轨距不合规定。基本轨垂直磨耗: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6mm,到发线上超过8mm,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60kg/m及以上钢轨,在容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6mm,其他正线上超过8mm,到发线上超过10mm,其他站上超过11mm。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时。 80、钢整铸辙叉垂直裂纹的重伤标准:

答:一条裂纹长度:辙叉心超过50mm,辙叉翼超过40mm。两条裂纹长度相加:辙叉心宽

0—50mm断面范围内,超过60mm,辙叉心宽大于50mm断面,超过80mm,辙叉翼超过60mm。

81、禁止卸路料的地点有什么规定?

答:1道岔区,2无碴桥上,3道口,4无底碴的新线路上,5信号机导管处,6站台处靠站台一侧,7区间线路的道床有积雪覆盖,超过轨面处所,8线路两侧有大量堆积物地段,9双线区间,两线不在同一平面时,向高处一线卸料有可能侵入低限界的地段,邻线来车时,靠邻线的一侧。

82、磺锚固作业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1、熔制锚固材料时,应戴好防护用具,火源要设在离钢轨5米以外的下风方向,人员应站在上风处操作。 2、熔制时应按比例先放沙子、水泥,后放硫磺、石蜡,当熔化成浆糊状时不准再添入硫磺。 3、向轨枕孔内灌注溶液时,应使用专用器具,并要端稳、灌准、适量,防止溅洒烫伤。

83、区间或站内作业时下道避车有何规定?

答:在区间或站内正线作业时,作业人员应在距离列车本线不少于800米,邻线不少于500米下道避车;在慢行条件下可距离本线列车500米下道避车,邻线可不下道,但必须停止作业并注意本线来车。 在站内其他线作业来车时,作业人员应在距离列车本线不少于500米下道避车;邻线可不下道,但必须停止作业。 邻线来车若了望条件不良时,必须下道避车。两线间不得停留人员,工具不得侵入限界。作业人员下道后要面向列车,防止车上的车门或坠落物及绳索伤人。

84、用木枕时(含木岔枕)应遵守哪些规定?

答:使用木枕时应遵守下列规定:一、木枕宽面在下,顶面与底面同宽时,应使树心一面向下。二、接头处使用质量较好的木枕。三、劈裂的木枕,铺设前应捆扎或钉组钉板。四、使用新木枕,应预先钻孔,孔径为12。5毫米,孔深有铁垫板时为110毫米,无铁垫板时为130毫米。使用螺纹道钉时,应比照道钉办理。五、改道用的道钉孔木片规格为:长110毫米,宽为15毫米,厚5——10毫米,并经过防腐处理。 85、路标志及信号标志(与工务有关的)都有哪些?

答:线路标志及信号标志(与工务有关的)的式样应符合标准图的规定,并经常保持完整、位置正确、标志鲜明。线路标志:公里标、半公里标、曲线标、圆曲线标和缓和曲线始终点标、桥隧涵标、坡度标及铁路局、铁路分局、工务段、领工区和养路工区的管界标。 信号标志(与工务有关的):警冲标、司机鸣笛标、减速地点标和作业标。 86、铁路、信号标志设置的位置:

答:一、线路标志在单线上顺计算里程方向设于线路左侧,在双线上各设于本线列车运行方向左侧。 二、信号标志顺列车运行方向设于线路左侧。三、各种标志(警冲标除外)应设在钢轨头部外侧不小于2米处。不超过钢轨顶面的标志,可设在距钢轨头部外侧不小于1。35米处。四、警冲标设在会合线路两线间距为4米的起点处中间,有曲线时按限界加宽办法加宽;两线间距不足4米时,应设在两线最大间距的起点处中间。 87、钢轨组在线路上放置时,应遵守哪些规定?

答:1、普通线路木枕地段,可放置在道床肩上或木枕头上,直线地段可放在道心里。放在道床肩部时,道碴应事先拉平。放在木枕头上时,两端至少各钉两个道钉,中间适当用道钉卡住。放在道心时,两端应弯向中心并用道钉固定,中间适当用道钉卡住。 2、普通线路混凝土枕地段,应放在道床肩上。直线地段也可放在道心里,两端用卡子卡在轨枕上或穿入木枕钉固,如钢轨组较长,中间适当用木枕钉固。 3、换出的钢轨一般应放在道床肩上或路肩上,混凝土枕地段允许临时放在道心。 4、道口、人行过道及平过道的道路路面上,一般情况下不得放置钢轨;特殊情况确需放置钢轨时应固定。

88、道岔各部轮缘槽宽度是多少? 答:(一)、护轨平直部分轮缘槽标准宽度为42毫米,如侧向轨距为1441毫米时,则侧向轮缘槽标准宽度为48毫米,容许误差为(+3、-1)毫米。 (二)、辙叉心轮缘槽标准宽度(测量位置按标准图或设计图规定)为46毫米,容许误差为(+3、-1)毫米。(三)、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为65毫米,容许误差为(- 2)毫米。 、高锰钢整铸辙叉磨耗的重伤标准:

答: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6mm,到发线上超过8mm,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60kg/m及以上钢轨,在容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6mm,其他站线上超过8mm,到发线上超过10mm,其他站线上超过11mm;可动心轨宽40mm断面及可动必轨宽20mm断面对应的翼轨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超过6mm。

90、工区每月作业计划,由养路工长负责调查与编制。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一、综合维修的线路延长米,道岔组数,主要项目和数量,使用材料和人工数。 二、经常保养主要项目和数量,使用材料和人工数。 三、临时补修使用人工数。 四、由巡守人员负责的经常保养的项目和数量。 五、设备检查、工作量调查、验收的人工数。 养路工区的日作业计划,养路工长或班长负责调查与编制。日作业计划,由工长或班长负责调查与编制。 机械化维修队和机械化工队的月计划,由队长或工长负责调查与编制;日作业计划由工长或班长负责编制.

91、在路基内埋设电缆时必须遵守哪些规定?

答:在路基内埋设电缆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一、电缆不得埋设在路堤或路堑边坡及路肩上(过渡短径路除外)、侧沟和道床,并不得损坏原有排水、防护和加固设备。 二、电缆沿路堑埋设时,应在堑顶天沟边2米以外。如无天沟,应在堑顶边5米以外。沿路堤埋设时,应在路堤坡脚1米以外。横穿线路时,应用钢管或混凝土管防护,埋入的管顶距路基顶面不得小于0.4米。 三、电缆埋设后,必须及时将电缆沟填满、夯实、整平,恢复路基完好状态,并设置明显标志。 四、埋设电缆前,施工单位必须与工务段联系,明确安全措施和责任,并签订协议后方可施工。

92:曲线轨距加宽如何进行递减(顺坡)?

答:一、曲线轨距加宽应在整个缓和曲线内递减。如无缓和曲线,则在直线上递减,递减率一般不得大于1‰。二、复曲线应在正矢递减范围内,从较大轨距加宽向较小轨距加宽均匀递减。三、两曲线轨距加宽按1‰递减,其终点间有直线长度应不短于10米。不足10米时,如直线部分的两轨距加宽相等,则直线部分保留相等的加宽,如不相等,则直线部分从较大轨距加宽向较小轨距加宽均匀递减。在困难条件下,站线上的轨距加宽允许按2‰递减。四、特殊条件下的轨距加宽递减,铁路局可根据具体情况规定,但不得大于2‰。 93、更换钢轨作业程序:

答:丈量钢轨及调查轨缝、联结摆放钢轨、清扫、预起道钉及联结钉或将扣件稍加松动、松卸接头螺栓、拆除防爬设备、散布材料、设置停车信号、卸拧螺栓、起冒道钉或卸扣件、撤除安设铁垫板及扣件、拨轨、安装夹板上好螺栓、打道钉或上扣件、撤除停车防护、补齐螺栓及道钉、安装防爬设备、收集旧轨料、验收及复拧螺栓。 94、查照间隔与护背距离是如何规定的?

答:查照间隔——辙叉心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小于1391毫米,护背距离——辙叉翼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大于1348毫米,测量位置按设计图纸规定。 95、线路爬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1、钢轨在动荷载的作用下,波浪形挠曲。 2、列车制动。 3列车运行阻力。

4钢轨温度变化。 5轨道几何状态不良。 6线路上防爬设备不足,扣件的扣压力及道床纵

向阻力不够,加剧线路爬行。

96、道岔水平不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1、由于两个方向的行车密度不同,造成一根岔枕上机械磨损不一样。 2、长岔枕中部低洼,造成导曲线反超高,内直股钢轨水平低,辙叉心沉落等。 3、错开铺设的钢轨接头,造成水平不良。 4、钢轨垂直磨耗不均,造成水平不良。 5、养护作业不当,造成水平不良。 97、钢轨低接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1、接头出现压堆、破损和马鞍型病害,增大了列车冲击; 2、接头捣固不实,有空吊板; 3、接头轨枕失效,抗压能力减弱; 4、夹板有上下弯,过车时轨头上下摆动; 5、线路爬行,轨枕位置移动; 6、轨缝过大,轨头高低不平。 98、轨枕档肩破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1、小半径曲线地段水平推力大; 2、产品质量不良; 3、装卸作业中,操作不当,挡肩被磕伤; 4、铺设施工或经常保养中,作业不良损坏挡肩。 99、道岔尖轨产生横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1、尖轨内部产生残余应力存在,在外力的作用下造成尖轨横弯。 2、运输、存放不平顺造成尖轨横弯。 3、道岔连接杆尺寸不标准,使得尖轨在列车长期作用下受力不均导致尖轨变形。 4、活接头变为死接头。 100、怎样设置防爬观测桩?

答:普通线路正线(不含站内)应设置爬行观测桩。有防爬设备的地段每0。5km设置一对;无防爬设备地段每1km设置一对。爬行观测桩应埋设牢固,标记清楚,便于检查,经常保持状态良好。 有固定建筑物可利用时,亦可在建筑物上设置观测标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