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汉语句子结构讲解精编版

来源:化拓教育网


汉语句子结构讲解精编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汉语句子结构讲解

一个汉语句子(以句号为标志)可能是一个单句,也可能是一个复句(由两个以上单句组成)。下面我们先讲单句。

汉语的一个单句一般由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这些成分构成(但并不是每个单句都包含所有这些成分),其中主语、谓语、宾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也叫句子的主干;定语、状语、补语是附加成分,也叫句子的枝叶。定语是主语或宾语的附加成分,其位置在主语或宾语的前面,起修饰或限制作用。状语、补语是谓语的附加成分,其位置是:状语在谓语前面,起修饰或限制作用;补语在谓语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如(注:主语用“”标志,谓语用“-”标志,主谓之间用“‖”隔开,宾语用“﹏”标志,定语用“()”标志,状语用“[]”标志,补语用“<>”标志。助词“的、地、得,着、了、过”不划入成分):

1、(林牧场)场长‖[仿佛]看<透>了(我)的心事。 2、(隔壁)的大娘‖[已经]吃<完>了饭了。

一个单句一般可分为主(主语)谓(谓语)两大部分,有些句子谓语部分可能有宾语,有些则没有宾语。如句子有宾语,也可以把句子分成主、谓、宾三个部分。如:

1、我‖喜欢天上的朵朵白云。(“白云”作宾语)

如从两部分来看:主语部分是“我”,谓语部分是“喜欢天上的朵朵白云”。如从三部分来看:主语部分是“我”,谓语部分是“喜欢”,宾语部分是“天上的朵朵白云”。这个句子,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都只有中心成分,没有附加成分。而宾语部分既有中心成分,也有附加成分,中心成分是“白云”,附加成分是“天上”(起限制作用)、“朵朵”(起修饰作用)。

▲我喜欢天上的朵朵白云。

▲我‖喜欢(天上)的(朵朵)白云。

2、远处悠扬的钟声‖忽然惊醒了海的酣梦。(“酣梦”作宾语)

如从两部分来看:主语部分是“远处悠扬的钟声”,谓语部分是“忽然惊醒了海的酣梦”。如从三部分来看:主语部分是“远处悠扬的钟声”,谓语部分是“忽然惊醒了”,宾语部分是“海的酣梦”。这个句子,主语部分、谓语部分和宾语部分都既有中心成分,也有附加成分。主语部分的中心成分是“钟声”,附加成分是“远处”(起限制作用)、“悠扬”(起修饰作用);谓语部分的中心成分是“惊醒”,附加成分是“忽然”(起修饰作用);宾语部分的中心成分是“酣梦”,附加成分是“海”(起限制作用)。

▲远处悠扬的钟声忽然惊醒了海的酣梦。

▲(远处)(悠扬)的钟声‖[忽然]惊醒了(海)的酣梦。 3、对门的女士‖非常漂亮。(没有宾语)

这个句子没有宾语,主语部分是“对门的女士”,谓语部分是“非常漂亮”。主语部分、谓语部分都既有中心成分,也有附加成分。主语部分的中心成分是“女士”,附加成分是“对门”(起限制作用);谓语部分的中心成分是“漂亮”,附加成分是“非常”(起修饰作用)。

▲对门的女士非常漂亮。

▲(对门)的女士‖[非常]漂亮。

4、山涧的泉水‖叮叮咚咚地走远了。(没有宾语)

这个句子没有宾语,主语部分是“山涧的泉水”,谓语部分是“叮叮咚咚地走远

了”。主语部分、谓语部分都既有中心成分,也有附加成分。主语部分的中心成分是“泉水”,附加成分是“山涧”(起限制作用);谓语部分的中心成分是“走”,附加成分是“叮叮咚咚”(起修饰作用)、“远”(起补充说明作用)。

▲山涧的泉水叮叮咚咚地走远了。

▲(山涧)的泉水‖[叮叮咚咚]地走<远>了。 一、主语

主语是陈述对象,回答“谁”、“什么”等问题,主语的位置在一句话的前面。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回答“怎么样”、“是什么”、“做什么”等问题,主谓之间用||。

(一)、名词和名词性词语经常作主语。名词性词语指用法与名词相同的一些词:代词、数词。如:

1、鸟儿‖卖弄着嘹亮的歌喉。(“鸟儿”是名词)

2、杨柳‖在春风里舞着柔柔的身姿。(“杨柳”是名词) 3、今天‖星期一。(“今天”是名词)

4、我‖就是天上那颗耀眼的星星。(“我”是代词) 5、九‖是三的倍数。(“九”是数词)

(二)、名词性短语也常作主语部分。名词性短语指用法与名词相同(经常充当主语、宾语)的一些短语:偏正短语(定中)、并列短语(名词性)、同位短语、方位短语、“的”字短语、主谓短语、量词(物量)短语。如:

1、(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偏正短语“波光里的艳影”作主语部分) 2、(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偏正短语“那河畔的金柳”作主语部分)

3、(一朵朵)鲜花‖被春风醉红了脸颊。(偏正短语“一朵朵鲜花”作主语部分) 4、(草丛中)的花儿‖在讲述着春天的故事。(偏正短语“草丛中的花儿”作主语部分)

5、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并列短语“勤劳勇敢”作主语) 6、工人农民‖是我们国家的中坚力量。(并列短语“工人农民”作主语) 7、小说和散文‖是我最喜欢的文学样式。(并列短语“小说和散文”作主语) 8、党和人民‖心连心。(并列短语“党和人民”作主语)

9、革命家鲁迅‖用他犀利的笔给反对派以沉重的打击。(同位短语“革命家鲁迅”作主语) 10、首都北京‖是中国的心脏。(同位短语“首都北京”作主语)

11、春天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方位短语“春天里”作主语) 12、桌子上‖摆满了许许多多的玩具。(方位短语“桌子上”作主语) 13、山坡上‖绿茸茸的。(方位短语“山坡上”作主语) 14、这来的‖便是闰土。(“的”字短语“这来的”作主语) 15、漂亮的‖走过来了。(“的”字短语“漂亮的”作主语)

16、与春天为友的,‖必定被春天亲吻。(“的”字短语“与春天为友的”作主语))

17、一公斤‖等于两斤。(量词短语“一公斤”作主语)

18、那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的论点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

(三)、形容词、动词和动词性短语也可作主语。动词性短语指用法与动词相同(经常充当谓语)的一些短语:并列短语(动词性)、动补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

1、 骄傲‖使人落后。(形容词“骄傲”作主语) 2、 虚心‖使人进步。(形容词“虚心”作主语) 3、 漂亮‖天生的。(形容词“漂亮”作主语) 4、节约‖光荣。(动词“节约”作主语) 5、浪费‖可耻。(动词“浪费”作主语)

6、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并列短语“辱骂和恐吓”作主语) 7、坚持下去‖就是胜利。(动补短语“坚持下去”作主语) 8、妩媚春天‖是花草的责任。(“妩媚春天”作主语)

9、考上理想的大学‖是轻而易举的。(动宾短语“考上理想的大学”作主语)

10、晚霞染红了村庄,‖表明傍晚的脚步声已经来了。(主谓短语“晚霞染红了村庄”作主语)

11、我做完这道题‖花了两个小时。(主谓短语“我做完这道题”作主语) 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有利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四)、如果宾语提到主语前面,宾语就作整个句子的主语,其他的都作谓语。如: 1、这部电影‖我看过。 2、任何困难‖他都能克服。 3、这件事‖大家都知道。

4、小草挑逗春风‖花儿们都知道。

(五)如果宾语提到主谓之间,则主语不变,其他的都作谓语。如: 1、他‖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2、他‖一口水都不喝。 3、他们‖一个人也没来。 4、他‖一个字都不认识。 二、谓语

(一)、动词和动词性短语经常作谓语。常见作谓语的动词性短语有:偏正短语(状中)、动补短语、并列短语(动词性)。如:

1、浪花‖吻着礁石。(动词“吻着”作谓语)

2、浪花‖[轻轻]地吻着礁石。(偏正短语“轻轻地吻着”作谓语部分) 3、浪花‖吻<醒>了礁石。(动补短语“吻醒了”作谓语部分) 4、蝴蝶‖是(花)的情人。(动词“是”作谓语)

5、蝴蝶‖[绝对]是(花)的情人。(偏正短语“绝对是”作谓语部分) 6、海风‖[轻轻]地吹。(偏正短语“轻轻地吹”作谓语部分) 7、花儿‖笑了。(动词“笑了”作谓语)

8、花儿‖[在春风的怀里]笑了。(偏正短语“在春风的怀里笑了”作谓语部分) 9、花儿‖[在春风的怀里]笑<弯了腰>。(偏正短语“在春风的怀里笑弯了腰”作谓语部分) 10、(那颗)(大)榕树‖守得<住>这里的风景。(动补短语“守得住”作谓语部分)

11、春风‖[在一个月][为春天]剪裁得<完>(这些)(多彩)的衣裳。(动补短语“剪裁得完”作谓语部分)

12、小鱼们‖[在溪水的怀里][快乐]地钻来钻去。(并列短语“钻来钻去”作谓语) (注:在“是”判断句中,“是”作谓语)

(二)、形容词和形容词性短语也常作谓语。它们作谓语时,后面不带宾语。形容词性短语有:偏正短语(状中)、形补短语、并列短语(形容词性)。如:

1、我们‖快乐。(形容词“快乐”作谓语)

2、我们‖[十分]快乐。(偏正短语“十分快乐”作谓语部分) 3、我们‖快乐得<很>。(形补短语“快乐得很”作谓语部分) 4、我们‖勤劳而勇敢。(并列短语“勤劳而勇敢”作谓语部分) 5、乌云‖急得<哭>了。(形补短语“急得哭了”作谓语部分)

6、(火红)的夕阳‖激动得<一口气跑下山去>了。(形补短语“激动得一口气跑下山去了”作谓语部分)

7、溪水‖高兴得<不停地舔舐着两边的小草>。(形补短语“高兴得不停地舔舐着两边的小草”作谓语部分)

(注: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如助词“得”前是形容词,那么“得”后的成分都作补语,如3、5、6句;如助词“得”前是动词,那么“得”后的成分既有补语也有宾语,如10、11句)

(三)、主谓短语也可作谓语,这种句式叫主谓谓语句(主谓短语作谓语的句子)。 1、如果宾语提到主语前面,宾语就作整个句子的主语,其他的都作谓语。如: (1)、这部电影‖我看过。 (2)、任何困难‖他都能克服。 (3)、这件事‖大家都知道。

(4)、小草挑逗春风‖花儿们都知道。

2、如果宾语提到主谓之间,则主语不变,其他的都作谓语。如: (1)、他‖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2)、他‖一口水都不喝。 (3)、他们‖一个人也没来。 (4)、他‖一个字都不认识

3、如果一个句子,把前面的主语确定了之后,后面剩下内容是一个主谓短语,那么这一主谓短语就是整个句子的谓语。

(1)、党和人民‖心连心。 (2)、咱们俩‖谁也别忘了谁。

(3)、(这件)事,‖中国人的经验太多了。 (4)、(这三个)问题,‖我们讨论了两个。

(5)、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6)、这孩子,‖我也疼他。 (7)、他‖待人有礼貌。 (8)、他‖做事认真。 (9)、苹果‖三元钱一斤。 (10)、苹果‖多少钱一斤?

(四)、“是”字判断句中,“是”作谓语,“是”前面的成分是主语部分,后面的成分是宾语部分。有些可以把宾语的中心成分和附加成分分开,有些则不能分开,统一划着宾语。

(1)、浪花‖是(礁石)的情人。

(2)、一切‖[都]是为了社会主义建设。

(3)、(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实践‖是不断发展的,认识‖是没有止境的。

(5)、(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党认真总结以往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探索创新,从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

三、宾语

宾语是在谓语部分之后,用来回答“谁”“什么”等问题。谓语后面的成分都是宾语部分,有些可以把宾语的中心成分和附加成分分开,有些则不能分开,统一划着宾语。一般能作主语的词、短语也能作宾语。

(一)、名词和名词性词语经常作主语。名词性词语指用法与名词相同的一些词:代词、数词。

1、梅花‖[深]爱着冬天。(“冬天”是名词)

2、他‖[真心]地恋着她。(“她”是代词) 3、那‖是5。(“5”是数词)

(二)、形容词、动词也能作宾语。

1、人人‖[都]喜欢漂亮。(“漂亮”是形容词) 2、我们‖开始讨论。(“讨论”是动词) (三)、许多短语都能做宾语

(1)、“十个结合‖[生动]阐明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是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如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

(2)、(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党认真总结以往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探索创新,从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

(3)、(我们)的目标‖是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她‖知道这个春天是属于他的。

(四)、有些谓语后面常常带有双宾语,一个指人,一个指物(或事)。 他‖借我一支钢笔。

王老师‖教我们语文。(双宾语中间如果加上“的”则不是双宾语,就成为一个宾语。王老师‖教我们的语文。)

她‖告诉我她儿时的趣事。 夕阳‖给大地一个靓丽的吻。 四、定语

定语是主语或宾语的附加成分,对主语或宾语起修饰或限制作用,位置在主语或宾语的前面。定语与主语之间、定语与宾语之间,有些有“的”,有些没有“的”,。“的”是定语的标志。

1、(煦暖)的春风‖吻<醉>了桃花、杏花、梨花。(“煦暖”修饰“春风”。) 2、(院子里)的海棠花‖[在春风里]摆弄着(自己)(曼妙)的身姿。(“院子里”限制“海棠花”,“自己”、“曼妙”分别限制、修饰“身姿”。)

3、(桌子上)的玫瑰花‖[正][水灵灵]地注视着(屋子里)的一切。(“桌子上”限制“玫瑰花”,“屋子里”限制“一切”。)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民族”、“进步”分别限制、修饰“灵魂”。)

5、春风‖[恋恋不舍]地放开了(柳树)的(玉)手(“柳树”、“玉”分别限制、修饰“手”。) 6、夕阳‖[渐渐]地收起了(最后)(一抹)微笑。(“最后”、“一抹”修饰“微笑”。) 7、(蔚蓝)的天空‖飘着(悠悠)白云。(“蔚蓝”、“悠悠”分别修饰“天空”、“白云”。)

8、鲁迅先生‖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中国”、“伟大”分别限制、修饰“文学家”。) 9、(高大)的山峰‖[千百年来][静静]地守候<在海边>。(“高大”、修饰“山峰”。)

五、状语

状语是谓语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修饰或限制作用,位置在谓语之前,主语之后。主谓之间只要有成分,一定是状语。也可以把状语提到主语之前,起强调作用。但在主语之前的状语,是可以把它还原到主谓之间的。状语与谓语之间有些有“地”,有些没有

“地”。“地”是状语的标志。“在”字构成的介词短语在谓语前作状语,在谓语后作补语语。

1、小明‖[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高高兴兴”修饰“来到”。)

2、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偷偷”、“从地里”分别修饰、限制“钻”。)

3、山泉‖[叮叮咚咚]地[在山涧]跳跃。(“叮叮咚咚”、“在山涧”分别修饰、限制“跳跃”。)

4、山泉‖[叮叮咚咚]地跳跃<在山涧>。(“叮叮咚咚”、“在山涧”分别修饰、补充“跳跃”。)

5、蝴蝶‖[在花草丛中][翩翩]起舞。(“在花草丛中”、“翩翩”分别限制、修饰“起舞”。)

6、蝴蝶‖[翩翩]起舞<在花草丛中>。(“翩翩”作状语,在前面修饰谓语“起舞”;“在花草丛中”作补语,从后面补充说明谓语“起舞”。)

7、枫叶‖[在秋天的怀里]醉<红>了脸。(“在秋天的怀里”限制“醉”。“红”补充“醉”。)

8、[在秋天的记忆里],(洲河)的衣带‖[总是][那么]宽大。

9、(洲河)的衣带‖,[在秋天的记忆里][总是][那么]宽大。(第8句中,“在秋天的记忆里”作状语,是为了强调它,才将它置于句首的,所以可以将它还原到它本来的位置,句子仍是通顺的。如第9句。限制“宽大”;“总是”、“那么”修饰“宽大”。)

10、[昨天夜里],(树上)的海棠‖[轻轻]地开放了。

11、(树上)的海棠‖[昨天夜里][轻轻]地开放了。(“昨天夜里”、“轻轻”分别限制、修饰“开放”。)

12、[山坡上],牛儿‖[悠闲自在]地吃着草。

13、牛儿‖[在山坡上][悠闲自在]地吃着草。(“在山坡上”、“悠闲自在”分别限制、修饰“吃”。)

六、补语

补语是谓语的附加成分,对谓语从结果、趋向、数量、时间、处所、性状的程度等方面起补充说明作用,位置在谓语之后(有时也可能在宾语的后面)。谓语与补语之间,有些有“得”,有些没有“得”。“得”是补语的标志。

(一)结果补语。在动词的后面表示动词的结果,一可以用“得怎样”来提问。如“说<清楚>了”:“清楚”是“说”的补语,表结果。可以提问:“说”得怎样?回答是:说清楚了。还有“听<懂>了”:“懂”是“听”的补语,表结果。可以提问:“听”得怎样?回答是:听懂了。

1.我们‖打<赢>了球。 2.我们‖打<破>了球。 3.我们‖打<完>了球。

【注】:“赢”、“破”、“完”都作了“打”补语,表示“打”的结果。 4.田里的麦苗长得绿油油的。 5.石场的工人干得热火朝天。

【注】:“绿油油的”、“热火朝天”分别作“长”、“干”的补语,表结果。 练习:

1、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2、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3、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5、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6、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7、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 8、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脸上直往下落。 9、他踉踉跄跄地从外地赶回久别的家乡。 10、我们村里的农民往冻土上铺了一层麦秸。 11、已经上了岸的勇士乘机俯身冲了上去。 12、小学校显得那样幽静而又神秘。 13、心里突然感到万分沉重。 14、他推开门走进去站在桌子前。 15、连长命令我们马上休息。 16、祥林嫂叫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