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苦情密码・揭示幸j暗l真谛 中,组织上倍加关心拨出专款为她建 了新居,可是池煜华仍然固守在她和 李才莲结婚的那幢百年老屋里。 组织上寻找李才莲的工作,从来 就没有间断过,20世纪80年代末期,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的作 女作家冯沅君的择偶标准 者,美国著名传记作家哈里兹・索里兹 文/张耀杰 伯尔再次来到中国,他在考证当年苏 区分局12名委员的历史身世时, 从小被缠足的冯沅君,是中国现 发现唯有李才莲下落不明。于是,再 代吏上最早的一批女大学生和女性婚 次引起各地党史部门的关注。通过调 恋作家,后来又与两位哥哥——哲学 查及翻阅资料,终于确认:当年在瑞 家冯友兰、地质学家冯景兰,以及丈 金铜钵山壮烈牺牲的李才莲,老家就 在兴国县茶园乡教富村,而池煜华就 夫、古典文学家陆侃如一起,成为中 是凄风苦雨中苦苦寻找丈夫下落的李 国学术界著名的教授、学者。从旧式 才莲的妻子。 女子到婚恋作家,再到大学教授,她 然而,当党史办的同志把消息告 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脚踏实地、读 诉她时,池煜华却十分坚定地否认了 书进取的人生之路。 李才莲的死亡:“错了,你们搞错 了!李才莲没有死,他还活着!”她 拿出蔡畅同志的来信争辩说,毛 起草驱逐校长的宣言 党都没说他死了,只是说寻找需 要时间,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你们 、,订沅君原名恭兰、淑兰,笔名淦女 凭什么说他死了呢?甚至把民政部门 1一J士、沅君、易安等,1900年9月 爷。但她从小就倔强要强,决心像大 每月发给她的烈士抚恤金当成了李才 4日出生于河南南阳唐河县祁仪镇一个 哥、二哥那样外出求学。1917年,她 莲寄回来的生活费。她无论如何不能 富有的书香门第。她的父亲冯台异, 得知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升格为国立北 相信,她日思夜想的丈夫就这样消失 字树侯,1898年考中进士,分发到湖 京女子高等师范,并且增设国文专修 了。于是,她用颤抖的手,一天天记 广总督张之洞幕府充当僚属,一度在 科的消息,便向母亲提出到北京求学 着日记,一次次给李才莲写信,把对 武昌方言学堂主持校务,1908年病逝 的要求:“如果说我花钱,那我将来 丈夫的不尽思念倾诉在笔端。这一封 于湖北崇阳县知县任上。之后,母亲 什么也不要。”意思是将来出嫁时可 封无法投递的信,厚厚三大本日记成 吴清芝带领儿女返回唐河原籍。 以不要嫁妆。 了一种历史的凝固,成了池煜华对爱 冯家是个传统大家庭。冯沅君的 按照传统风俗,冯沅君要出外上 情永远的追忆和见证。面对着感天动 祖父冯玉文掌家时,拥有1500亩土 学,应该通知男方家里,这样势必会 地的一幕幕,人们实在不忍心用残酷 地,家里经常有二三十口人吃饭。据 引起一些麻烦。母亲断然决定,一切 的现实去撕碎老人的梦幻,于是,一 冯友兰回忆:“照这个大家庭的规 责任由自己承担。于是,冯沅君收拾 批批来访者都开始编织着善意的谎言 矩,男孩子从7岁起上学,家里请一个 行装,跟着两位兄长义无反顾地离开 来安慰老人,池煜华的心里头一次又 先生,教这些孩子读书。女孩子7岁以 家乡,成为中国公办教育史上第一届 一次升起了希望的火花。“哇哩(说 了)等你就等你,晤怕(不怕)铁树 后,也同男孩子一起上学,过了10岁 女性大学生中的一员。据她的同班同 开花水倒流,水打石子翻身转,晤 就不上学了。” 学程俊英回忆:“我初见冯沅君是入 (不)知我郎几时归?”听着池煜华 1915年,大哥冯友兰考入北京大 学那年深秋,我们正按班级进饭厅吃 哀婉忧伤的兴国山歌,真是天亦有情 学。1916年,二哥冯景兰考入北京大 午饭,刚坐下来,忽见杨荫榆学监领 天亦老。六天的相聚,七十年的别 学预科。冯友兰虽是哲学系,却喜欢 着一个同学进来。她穿一套蓝条土布 离,山盟海誓、海枯石烂之类的形容 听语言文字学家黄侃教授的课,并写 裤褂,辫梢系了根红绒线,一直拖到 一词已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多少情、多 些古诗送给黄侃批点。他后来曾 脚跟,三寸金莲,慢慢走到我们桌 少爱,统统融进在她守望与等待之 说:“我的这种课外学习,倒是在我 边。杨学监说; ‘她叫冯淑兰(沅君 中,她等待的不仅是丈夫李才莲,更 家里发生了作用,那就是把我的一知 原名),从河南来的,迟到了十几 是当红军的李才莲,是成功胜利 半解传授给我的妹妹沅君,引她走上 天。’那天正是我当值日生,便向她 归来的李才莲,这是一种无悔的选 了文学的道路。” 点点头。她微笑,也对我点点头。饭 择,这是一种永远的期待……国 冯沅君从小被母亲裹了小脚,父 后,又领她去看墙上挂的饭厅规 亲去世前又替她包办了婚姻大事,她 则。” (摘自《文史天地》) 的未婚夫是唐河县方庄的一位富家少 当时,女高师的校长是前清举人 013年03月号.总第274期.35 父爱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的生命。 (意大利画家达・芬奇) ・忆苦史 方还,学监杨萌榆是留日归来的,学 《隔绝》是以女主人公隽华为第 都是当地的私塾教师。早在1919年考 校一切规则由他们两人制订。譬如学 一人称展开叙述的。在外地读书的隽 入北京大学理预科之前,他就已经与 生必须住校:周末回家必须家长来 华,与“精神是绝对融洽的”恋人士 包办婚姻的未婚妻正式结婚。1921 接;学生一律穿草绿色布的衣裙制 轸坠入爱河。消息传到隽华的母亲那 年,他升入北大物理系学习,1925年 服,梳一把抓的高辔,白袜黑鞋;违 里,认为这种行为大逆不道,便把隽 北大毕业后,到北京孔德学校担任中 者记过,记过3次开除。 华骗回家里锁进一间小黑屋,准备交 学教员 “五四”运动爆发后,冯沅君跟 给包办婚姻的准女婿刘慕汉接走。隽 1926年l0月12日,远在厦门大学 随同学砸开学校后门,与 匕京其他学 华面对母亲的逼婚和软禁,只能靠着 任教的鲁迅在日记中写道:“上午得 校的学生_起参加示威。在国文 表妹偷偷送来的纸和笔,写信抒发情 品青所寄稿及钦文所寄《故乡》四 部主任陈中凡和图画科主任吕风子的 感。小说里,最感人的是隽华写给士 本。”王品青所寄稿件,是他帮助冯 鼓动下,冯沅君还执笔起草了驱逐校 轸的一段话:“我能跑出去同你搬家 沅君(署名淦女士)编辑整理的小说 长方还的宣言,列出方还十大罪状, 到大海中住,听悲壮的涛声,看神秘 集《卷麓(音同“师”)》,此前也 最终导致方还辞职。 的月色更好,万一不幸我是死了,你 是由他经手寄给上海创造社公开发表 千万不要短气,你可以将我的爱史的 的。 把恋爱经历写成小说 前前后后详详细细写出,将我写给你 鲁迅收稿后用一周时间审阅完 的600封信整理好发表……” 毕。1926年10月19日,他在日记中留 对于冯沅君和她的同学们来说, 《旅行》是冯沅君公开发表的第 下了“寄小峰信并《卷麓》及《华盖 比“五四”运动更加直接的心灵冲 二篇小说,其中的“我”是一名已有 续》稿”的记录。29日,鲁迅又在致 击,是李超之死引起的。 婚约在身的女大学生,为了真正自由 陶元庆(近代著名书籍装帧艺术家) 李超和冯沅君是同班同学,父母 地爱一次,与已婚恋人“旷了一个多 的信中介绍说,王品青希望陶元庆为 早亡。因为家里没有男丁,父亲生前 礼拜的课,费了好多的钱”,实施了 《卷麓》设计封面,“乃是淦女士的 按照习俗把同胞兄弟的儿子李惟琛认 一次外出旅行,度过了“梦也似的 小说集, 《乌合丛书》之一。内容是 成嗣子。李超勤奋好学,1918年考取 10天甜蜜的生活”。两个人对外宣称 4篇讲爱的小说。卷藏是一种小草,拔 女高师国文班的旁听生,一学期后改 是同学,专门在旅馆里要了两个房间 了心也不死,然而什么形状,我却不 为正科生。嗣兄李惟琛却以不服从尊 掩人耳目。即使这样,“我”也依然 知道。” 长为借口,拒绝支付读书费用。李超 觉得茶房看穿了,从而被羞涩、 贫病交加,又悲愤不已,于1919年8月 心虚、奋勇、激越等诸般情绪搅得心 生命之流中又添了新水 l6日病逝。11月30日下午,北京学界 神不定 这种复杂纠结的矛盾心理, 在女高师为李超举办隆重的追悼大 在第一夜的男女同居中达到高潮: 1923年暑假,大哥冯友兰从美国 会,男女来宾超过1000人。蔡元培、 “当他把两条被子铺成两条被窝,催 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与从科罗拉 胡适、陈独秀、蒋梦麟、李大钊、梁 我休息的时候,不知为什么那样害 多矿业学院硕士毕业的二哥冯景兰结 漱溟等社会名流先后发言,“全场感 怕,那样含羞,那样伤心……我哭 伴回国,把母亲吴清芝接到省城开封 动,满座恻然,无不叹旧家庭之残 了,抽抽咽咽地哭。但另一方面,我 安家。母亲来信要求正在北京大学读 暴,表同情于奋斗之女青年”。程俊 觉得好像在黑洞洞的广漠之野, 研究生的冯沅君回家探亲。冯沅君到 英曾撰文回忆当时的情景, “李超的 除了他以外没有第二个人来保护我, 家后,在两位哥哥的帮助下赢得母亲 死和追悼会,’给我班的刺激很大,激 因而对于他的拥抱,也没有拒绝的勇 的同情,退掉了包办的婚约,从而解 起了反封建婚姻的怒潮。冯沅君同学 气。” 除了她与王品青一直担心的被强制 带头和儿时在河南订婚的未婚夫退 两人在旅馆里相拥而眠,却一直 “隔绝”的危险。当时王品青也从北 婚,其他同学纷纷响应。” 压抑着各自的性欲冲动,并且念念不 京秘密回到开封,还参加了河南省教 1922年,冯沅君从女高师毕业, 忘读书进取的学业本分: “我总是不 育厅主持的“官费”留学考试。 考取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的研究 喜欢他出去,无论是买东西,或瞧朋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那种理想 生,成为当时北大唯一的女研究生。 友。这里面的原因一方面固由于怕他 的“精神是绝对融洽的”男女情侣关 从1924年开始,她在上海创造社主办 跑得心野了,抛荒他的功课,他方面 系,在冯沅君与王品青之间不复存 的《创造》季刊和《创造周报》上, 实为我自己怕受独处的寂寞。” 在。几乎是在王品青为出版《卷麓》 接连发表短篇小说《隔绝》《旅行》 冯沅君所写的这些小说,恰恰也 费心操劳的同时,冯沅君开始移情别 《慈母》《隔绝之后》,以非常大胆 是她自己的恋爱经历。那时,她正在 恋于比她小3岁的江南才子陆侃如。 的笔触表现了男女大学生的自由恋 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她的恋人是 当时,冯沅君在北大研究所国学 爱,并且将这种自由恋爱和读书进取 《语丝》的撰稿人王品青,本名贵 门从事研究工作,陆侃如在位于郊外 结合到了一起。 珍,河南济源涧北村人,祖父和父亲 的清华研究院攻读研究生,除了星期 墨 :璺蔓至 塑:至Q!墨生Q曼旦量 父亲的德行是儿子最好的遗产。 (西般牙作家塞万提斯) 破译苦情密码・揭示幸福真谛 天进城约会之外,他与冯沅君主要是 通过书信联络。1927年5月,两个人一 过的冯沅君文学作品的合作者及经纪 人的角色,一度由陆侃如接续下来。 在此期间,陆侃如把冯沅君写给他的 同回陆侃如的家乡江苏海门探亲,途 经上海时拍摄了他们的订婚照片,陆 侃如在照片空白处题有“红楼邂逅浑 如昨,白首同心一片丹”的诗句。 5O封情书,编为书信体小说集《春 痕》,交北新书局出版。他在“后 记”中写道: “《春痕》作者告诉 我: 《春痕》是5O封信,假定为一女 子寄给她的情人的,从爱苗初长到定 情,历时约5月。” 王品青受失恋刺激而发疯,很快 离开人世。他死后不久,1928年,冯 沅君在短篇小说((EpochMaking(意为 “划时代”)》中,采用她最为擅长 的第一人称自叙的表达方式,切割划 分了自己的两段恋情。 文/廖桥等 庞清瘦沧桑,双目炯炯有神,身 ,J 高仅有1.58米的毛艮梅老人虽然 年近九旬,却依旧思维清晰,表述毫 不含糊。一口韩汉混杂的口音,显露 出她并不是“纯正”的孝感人,但她 已在这片深爱的异国土地上生活了 67个春秋。 如今,这位老人已抱上重孙,在 一夫妻二人的学术生涯 1929年1月,陆侃如和冯沅君在江 关于自己的第一段恋爱,小说中 的“我”是这样表白的:“某君虽然 学问浅薄,但颇有才情。当时对我异 常热,因此我很想成就他,安慰他在 人生途中所受的苦恼。不意数年朋友 苏海门举行结婚仪式 两个人婚后的 兴趣爱好,主要集中在学术研究方 面。1931年,上海大江书铺印行夫妻 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颐享天伦 二人共同署名的3卷本著作《中国诗 史》。1932年,夫妻合著的《中国文 学史编》,也交由大江书铺出版发 行。这两部学术专著的出版,一举奠 之乐。老人安详的脸上,总是露出微 笑。然而,在她那满是沟壑的额间, 和那花白相间的发丝中,又分明透露 出一道道经历过重重磨难的痕迹。近 的结果,他处处负我的期望;我于此 发现我同他的志趣不合,灰心之 极!” 关于自己前后两段恋爱的三角叠 加,小说中写道:“我认识你——学 问上的认识——是你在E报发表论文之 后……待你冒雪进城看我,信上说了 些热烈而缠绵的话……我自己很吃 惊,我又遇见了奇迹,我的生命之流 定了两个人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 的学术地位。与此同时,作为现代文 学史上风行一时的女性婚恋作家,冯 沅君逐渐淡出文坛。 1932年,陆侃如、冯沅君双双赴 日,针对一再被当事国否认的“慰安 妇”事实,已经步入耄耋之年的毛艮 梅老人毅然选择站到幕前,揭开她亲 历的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法国,同在巴黎大学文学院学习。 1935年,二人获得博士学位回国。陆 少年多舛 她其实不叫毛艮梅,在来到湖北 孝感这片土地前,她的名字叫朴娥 姬。 中又添了新水;我很怕,我怕我此后 的生活将更痛苦,而且又害了你。在 我这喜和怕的境地中,有人拆了你的 信,此信又为某君所见,他为之病 了,终于移入了医院——他原来对我 侃如先后在燕京大学、中山大学、山 东大学等校任教;冯沅君也先后在金 陵女子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 武汉大学、山东大学等校任教。 1955年,她还出任山东大学副校长。 她清晰地记得,自己是1923年4月 出生的,家乡是韩国西南部的全罗道 北道风南区,5岁时父母双亡。 的爱情还未尽泯灭。已谢的花儿是不 能复上故枝,我对他此时的状况,只 夫妻二人在从战乱到和平的岁月 里虽然屡遭变故,但脚踏实地地读书 进取,成为他们克服困难、渡过难关 的制胜法宝。他们那一代人的创作经 历和人生经历,对于今天的年轻学生 朴娥姬7岁那年,外祖母把她送给 邻村一个29岁的男人当童养媳。这个 男人是一个先天痴呆病人,吃、喝、 有怜,没有当年的热情了……” 由此可知,被冯沅君称为“某 君”的王品青失恋发疯的直接诱因, 是陆侃如写给冯沅君的情书被人偷 拆,并且被王品青看到了。关于王品 青之死,晚年陆侃如在《忆沅君—— 沉痛悼念冯沅君同志逝世四周年》中 另有记述:“王身体本来不强壮,因 拉、撒全靠朴娥姬服侍。 1941年,18岁的朴娥姬已出落成 亭亭玉立的少女,她终于忍受不了那 个男人的虐待,选择了逃离。她请人 来说,仍是有借鉴意义的。国 (摘自《环球人物》) 用马车把自己送到了朝鲜半岛北方靠 近中国的地方。在那里,她找到一个 日本人开的酒店打工,却不幸又遭到 老板的虐待。 一打牌失眠,渐渐形成肺病。又加上对 吴天‘变心’的怀疑,心情不快,所 以肺病渐渐严重化了。严重了又无钱 支付医药费,病势不免日渐危险了。 终于一天就因病逝世了。”这里的 天早上,酒店老板对朴娥姬 说: “日本人在中国的汉口开了一个 大纱厂,你可以到那里做事,能赚很 多钱。”朴娥姬巴不得马上远走高 飞,未加考虑就答应了。 “吴天”即冯沅君,是陆侃如故意移 花接木、张冠李戴。 随着王品青的去世,他曾经担当 一一 .. 至Q 墨生Q璺旦墨:璺箜至 塑:垒Z’ 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