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 末 测 试 卷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1.2-1等于( ) A. 2
B.
1 2C. -2 D. -
1 2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aaa
326B. a23a6
C. 2a2a3
3D. a3a32a6
3.下列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A. a(xy)axay C. (x1)(x3)x24x3
B. x3xx(x1)(x1) D. x22x1x(x2)1
4.如图,在ABC和DEF中,ABDE,ACDF,BECF,且BC5,A70,B75,
EC2,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BE3 C. DF5
5.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 同旁内角互补
B. F35 D. AB//DE
B.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C. 三角形的中线,平分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D.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6.若ab,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a2b2
B. acbc
C. 2a2b
D. 3a3b
7.计算:(x3)2(2x)(2x)2x2的结果是 A. 6x5
B. 5
C. 2x26x5
D. 2x25
8.把面值20元纸币换成1元和5元的两种纸币,则其换法共有 ..A. 1种
9.关于x的不等式组A. 3m4
B. 2种
C. 3种
D. 4种
10.如图,∠ABCACB,AD、BD、CD分别平分EAC、ABC和ACF.以下结
论:①AD//BC;②ACB2ADB;③BDCBAC;④ADC90ABD.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①②③
的xm0无解,那么m的取值范围为
3x12(x1)B. 3m4
C. m3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m3
D. ①②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
11.将0.000003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_.
12.若三角形三条边长分别是1、a、3(其中a为整数),则a=_________. 13.五边形的外角和是_____度.
14.已知ab3,ab1,则a2bab2____________. 15.命题“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是_______. 16.已知x2 是方程2xky6的解,则k_______________.
y117.如图,将ABC纸片沿DE折叠,使点A落在点A'处,且A'B平分ABC,A'C平分ACB,若
BAC110,则12的度数是_________.
18.如图,已知长方形ABCD中,AD6cm,AB4cm,点E为AD的中点.若点P在线段AB上以1cm/s的速度由点A向点B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BC上由点B向点C运动.若AEP与VBPQ全等,则点Q的运动速度是_________cm/s.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6分. 把解答过程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作图时用2B铅笔或黑色墨水签字笔.)
19.计算:(1)(3.14)4(2) (2)m2(3m3m7m4). 20.因式分解:(1) a29b2 (2) 2x3y4x2y22xy3.
03221.(1)解方程组:xy1;
2x3y7x2x11(2)解不等式组:1x,并将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3<x122.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在方格纸内将△ABC经过一次平移后得到△A′B′C′,图中标出了点B的对应点B′.
(1)在给定方格纸中画出平移后的△A′B′C′; (2)画出AB边上的中线CD和BC边上的高线AE; (3) 求四边形ACBB′的面积
23.已知:如图,C,D是直线AB上两点,∠1+∠2=180°,DE平分∠CDF,EF∥AB. (1)求证:CE∥DF;
(2)若∠DCE=130°,求∠DEF的度数.
24.小张大学毕业后回乡创办企业,初期购得原材料若干吨,每天生产相同件数的某种产品,单件产品所耗费的原材料相同.当生产6天后剩余原材料41吨;当生产10天后剩余原材料35吨.求初期购得的原材料吨数与每天所耗费的原材料吨数.
25.如图,点D与点E分别是△ABC的边长BC、AC的中点,△ABC的面积是20cm2.
(1)求△ABD与△BEC面积;
(2)△AOE与△BOD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26.阅读下列材料解决问题:
将下图一个正方形和三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观察这四个图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大长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
2∵用间接法表示大长方形面积为:xpxqxpq,用直接法表示面积为:(xp)(xq)
∴x2pxqxpq(xp)(xq)
于是我们得到了可以进行因式分解的公式:xpxqxpq(xp)(xq)
的2
(1)运用公式将下列多项式分解因式:
①x23x4, ②m28m15;
(2)如果二次三项式“a2WabWb2”中的“W”只能填入有理数1, 2, 3, 4,并且填入后的二次三项式能进行因式分解,请你写出所有的二次三项式. 27.1.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3xmy10 .
2xny15(1)若该方程组的解是①求m,n的值;
x7 , y13(xy)m(xy)10②求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是多少?
2(xy)n(xy)15(2)若y<0,且m≤n,试求x的最小值.
28.在△ABC中,AB=AC,点D是直线BC上一点(不与B. C重合),以AD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ADE,使AE=AD,∠DAE=∠BAC.设∠BAC=α,∠BCE=β.
(1)如图1,如果∠BAC=90∘,∠BCE=___度;
(2)如图2,你认为α、β之间有怎样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移动时,α、β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在备用图上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的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1.2-1等于( ) A. 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负整数指数幂与正整数指数幂互为倒数,可得答案 【详解】根据负整数指数幂与正整数指数幂互为倒数,原式=【点睛】本题考查负整数指数幂.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a3a2a6 【答案】B 【解析】 【分析】
B. a2B.
1 2C. -2 D. -
1 21 2直接根据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和合并同类项法则计算即可. 【详解】解:A、a3a2a5,故本选项错误; B. a2C 2a8a3,故本选项错误; D. a3a32a3,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同底数幂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等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属于基础题. 3.下列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A. a(xy)axay C. (x1)(x3)x4x3
2.33a6
C. 2a2a3
3D. a3a32a6
a6,故本选项正确;
3B. xxx(x1)(x1) D. x2x1x(x2)1
23【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因式分解的意义即可判断.
【详解】A.是整式的乘法,故A错误;
B.把一个多项式转化为几个整式积的形式,B正确; C.整式的乘法,故C错误;
D.没有完全转化为积形式,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掌握因式分解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4.如图,在ABC和DEF中,ABDE,ACDF,BECF,且BC5,A70,B75,
EC2,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BE3 C. DF5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平移的性质,对选项进行判断. 【详解】∵△ABC沿BC方向平移得到△DEF, ∴BC=EF, ∴BC-EC=EF-EC, 即BE=CF. ∵CF=3, ∴BE=3. 所以A选项正确.
∵BC=5,∠A=70°,∠B=75°,
的
B. F35 D. AB//DE
∴EF=5,∠D=70°,∠DEF=75°, ∴DF>5(大角对大边).
所以C选项不正确,B选项正确. 又∵∠B=∠DEF=75°, ∴AB∥DE. 故D选项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平移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其性质. 5.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 同旁内角互补
B.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C. 三角形的中线,平分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D.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线,对选项进行判断 【详解】A. 在两条直线相互平行的情况下,同旁内角互补,所以A项错误.
B.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所以B选项正确 C. 三角形的中线,平分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所以C选项正确 D.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所以D选项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定义
6.若ab,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a2b2 【答案】A 【解析】 【分析】
B. acbc
C. 2a2b
D. 3a3b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①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②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③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解:A、若a>b,则a+2>b+2,故本选项正确;
B、若a>b,当c>0时,ac>bc,当c<0时,ac<bc,故本选项错误; C、若a>b,则-2a<-2b,故本选项错误;
D、若a>b,则-a<-b,则3-a<3-b,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关键是注意不等式的性质3. 7.计算:(x3)2(2x)(2x)2x2的结果是 A. 6x5 B. 5
C. 2x26x5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完全平方和平方差公式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即可 【详解】原式=x26x+9-4+x22x2 =6x5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完全平方和平方差公,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8.把面值20元的纸币换成1元和5元的两种..纸币,则其换法共有 A. 1种 B. 2种
C. 3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设1元和5元的纸币各x张、y张,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正整数 【详解】设1元和5元的纸币各x张、y张, 根据题意得:x+5y=20, 整理得:x=20-5y,
当y=1,x=15;y=2,x=10;y=3,x=5,
D. 2x25
D. 4种
则共有3种换法,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在于列出方程 9.关于x的不等式组A. 3m4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不等式组无解,依据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可得答案.
【详解】解不等式x−m<0,得:x 【点睛】此题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10.如图,∠ABCACB,AD、BD、CD分别平分EAC、ABC和ACF.以下结 论:①AD//BC;②ACB2ADB;③BDCBAC;④ADC90ABD.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xm0无解,那么m的取值范围为 3x12(x1)B. 3m4 C. m3 D. m3 A.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由AD平分△ABC的外角∠EAC,求出∠EAD=∠DAC,由三角形外角得∠EAC=∠ACB+∠ABC,且∠ABC=∠ACB,得出∠EAD=∠ABC,再由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判断出①是否正确; 由AD∥BC,得出∠ADB=∠DBC,再由BD平分∠ABC,所以∠ABD=∠DBC,∠ABC=2∠ADB,进而可判断出②是否正确; 由∠BAC+∠ABC=∠ACF,得出得出 1111∠BAC+∠ABC=∠ACF,再与∠BDC+∠DBC=∠ACF相结合,22221∠BAC=∠BDC,进而可判断出③是否正确. 2在△ADC中,∠ADC+∠CAD+∠ACD=180°,利用角的关系得 ∠ADC+∠CAD+∠ACD=∠ADC+2∠ABD+∠ADC=2∠ADC+2∠ABD=180°,进而可判断出④是否正确; 【详解】①∵AD平分△ABC的外角∠EAC, ∴∠EAD=∠DAC, ∵∠EAC=∠ACB+∠ABC,且∠ABC=∠ACB, ∴∠EAD=∠ABC, ∴AD∥BC, 故①正确. ②由(1)可知AD∥BC, ∴∠ADB=∠DBC, ∵BD平分∠ABC, ∴∠ABD=∠DBC, ∴∠ABC=2∠ADB, ∵∠ABC=∠ACB, ∴∠ACB=2∠ADB, 故②正确. ③∵∠BAC+∠ABC=∠ACF, 111 ∠BAC+∠ABC=∠ACF, 2221∵∠BDC+∠DBC=∠ACF, 211∴∠BAC+∠ABC=∠BDC+∠DBC, 221∵∠DBC=∠ABC, 2∴ ∴ 11∠BAC=∠BDC,即∠BDC=∠BAC. 22故③错误. ④在△ADC中,∠ADC+∠CAD+∠ACD=180°, ∵CD平分△ABC的外角∠ACF, ∴∠ACD=∠DCF, ∵AD∥BC, ∴∠ADC=∠DCF,∠ADB=∠DBC,∠CAD=∠ACB ∴∠ACD=∠ADC,∠CAD=∠ACB=∠ABC=2∠ABD, ∴∠ADC+∠CAD+∠ACD=∠ADC+2∠ABD+∠ADC=2∠ADC+2∠ABD=180°, ∴∠ADC+∠ABD=90°-∠ABD, ∴∠ADC=90°故④正确;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外角性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 11.将0.000003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_. 【答案】3.6106 【解析】 【分析】 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详解】0.0000036=3.6106 故答案为3.6106 【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难度不大 12.若三角形三条边长分别是1、a、3(其中a为整数),则a=_________. 【答案】3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①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②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得出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