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10901140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华科

20110901140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华科

来源:化拓教育网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的前身造船系1959年由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华中工学院朱九思院长受海托而创建。学科点分别于1981年、1984年获得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第一批有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1995年建立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0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

在5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本学科面向国防及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学科建设、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及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众多突出的科研成果。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以及海洋资源开发的长远需求,本世纪将成为海洋的世纪,大力发展船舶海洋学科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优化学科建设,落实“创新、服务、责任”办学思路,华中科技大学于2008年4月新成立了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积极适应船舶与海洋工程高速发展挑战,在更高起点上谋划船舶的研发、海洋的开发。

本学科点目前已形成以下有特色的、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研究方向:

1.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性能分析与新概念设计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流体力学、船舶阻力、推进、耐波性、操纵性、水质环境监控以及舰船新概念设计理论与方法等。主要特色是将兴波理论研究与船型设计相结合,改进与开发新船型,推出了第一、第二、第三代平头涡尾船型;将船舶运动响应与控制相结合,提高船舶的操纵性能;将流体力学与水质环境监控相结合,研究水动力作用对藻类生长的影响,建立赤潮及水华的预测预报模型。建设了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筹),完成大量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船型优化研究,有力地支持了新船型的工程应用;开发了舰船运动物理仿真系统,解决了舰船操纵系统的陆上联调试验的关键技术,为舰船操纵系统的开发提供了逼真的物理环境。本方向研究工作已获得国防预研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完成的科研项目获得了部级一、二等奖。

2.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性能与声性能分析、控制与优化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流固耦合分析,水下爆炸,导弹发射等动载荷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分析,结构振动的主动、半主动控制,声辐射预测和控制及智能型优化设计方法,新型船用复合夹层结构等。该研究方向获得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预先研究项目。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新型抗冲击结构,为新一代舰船的发展构造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新型结构形式;深入开展舰船各种特殊部位的结构振动和声辐射机理和工程应用研究,为总体设计提供重要

1

的技术支持;进行大型舰船总纵极限承载能力和损伤条件下的结构特性研究,为现代舰船设计奠定理论基础;研究开发能普遍应用的智能型优化设计方法,开发了基于计算机复杂三维曲面上消声瓦模拟敷设设计软件;将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理论应用于大型船舶下水安全性分析,成功解决了大型汽车运输船在中型船台上下水的技术难题。完成的“7103深潜救生艇”等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及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3.水下作业综合技术与舰船机电控制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水下运载器及水下作业工具技术;水下智能作业控制技术;舰船机电装备的自动监测、控制与安全保障技术;舰船核心机电装备的半实物仿真技术;舰船用新型液压、气压驱动元件开发与控制技术。该研究方向获得了多项863、973子题及重点攻关计划和型号资助。主要特色是面向海洋开发和舰船机电装备,研究水下运载器及水下作业工具水动力学建模及伺服控制技术;将信息融合与综合理解技术、规划技术与控制技术相结合,实现水下智能作业;将气动技术、液压技术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相结合,开发新型气动及液压伺服系统,实现舰船机电设备控制。完成的“××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及二等奖,获专利十余项。完成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科研成果‘高空大气压力模拟器’以及‘总静压总温模拟器’在××半实物仿真关键技术方面具有重要创新,成功解决了目前××近地飞行以及超高空飞行环境半实物仿真的难题,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舱室气压自动检测报警控制装置”,解决了××水下危险状态监测的关键性难题,为国防武器装备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几年,本学科硕士研究生一次就业率达100%,主要到科研院所、中外船级社、大型国有企业等单位从事科研、设计、检验及管理工作。

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各院系有关规定实行。在拟录取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中,推荐免试研究生比例≤60%;公开招考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中,有90%的学生可申请全额奖学金。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所缴纳学费的20%用于学生本人助学金的发放,由学院统一管理分配,发放到位。欢迎具备船舶与海洋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工程力学、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轮机工程、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等专业背景的本科生报考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水下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欢迎具备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器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专业、光电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背景的本科生报考轮机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2

科学学位招生目录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招生人数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202 俄语 203 日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06 机械设计基础 818 船舶力学基础(含材料力学、流体力学) 819 控制理论基础 ( 201、202、203 选一) ( 806、818、819 选一) 考试科目 同等学力报考硕士生的考生,复试时加试船舶设计原理、结构力学 同等学力报考硕士生的考生,复试时加试轮机自动化原理、船舶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 备注 140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082401▲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01 船舶与海洋工程信息管理与数字化制造 02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结构安全分析与监控 03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响应与声性能的仿真及控制 04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运动智能控制与新型推进技术 05 舰船总体设计及新船型技术 06 水动力学理论、流场仿真分析 1001赵 耀 0087程远胜 0326李天匀 2481解 德 0087程远胜 0326李天匀 1001赵 耀 1658陈美霞 1775张 涛 1931李 威 2268刘敬喜 2481解 德 3056刘 均 2549朱 翔 1776邱 磊 1930张志国 2270王先洲 2833冯大奎 1659侯国祥 1930张志国 2269孙江龙 2270王先洲 2833冯大奎 082402▲轮机工程 01 动力装置与系统的智能化0781徐国华 技术 2834吴 军 2835李锦云 3404李海艳 2502吴金波 02 舰船仿真技术 0329李维嘉 2271唐国元 2834吴 军 2835李锦云

3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06 机械设计基础 818 船舶力学基础(含材料力学、流体力学) 819 控制理论基础 ( 806、818、819 选一)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研究方向 03 舰船机电控制技术 04 水下机器人 指导教师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3404李海艳 0329李维嘉 0781徐国华 2271唐国元 2502吴金波 2834吴 军 2835李锦云 1857余祖耀 0329李维嘉 0781徐国华 2020徐筱龙 2271唐国元 2502吴金波 2835李锦云 3403向先波 ★082420▲水下工程 01 失事舰船救助及打捞技术 0326李天匀 02 水下航行体流体性能及运0781徐国华 动智能控制 1659侯国祥 1930张志国 03 水下机器人作业技术 0781徐国华 2502吴金波 04 水下结构物结构性能分析 1658陈美霞 1931李 威 05 援潜救生接口技术 0781徐国华 1001赵 耀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同等学力报②201 英语一 考硕士生的 202 俄语 考生,复试 203 日语 时加试船舶③301 数学一 设计原理、④806 机械设计基础 结构力学 818 船舶力学基础(含材料力学、流 体力学) 819 控制理论基础 ( 201、202、203 选一) ( 806、818、819 选一) 4

专业学位招生目录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140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0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 01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02 轮机工程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32 船舶力学基础二(含材料力学、流体力学) 833 控制理论基础二 ( 832、833 选一)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