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外语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大学外语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来源:化拓教育网
第21卷第1期遵义师范学院学报Vol.21,No.l2019年2月Journal of Zunyi Normal UniversityFeb2019大学外语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杨清玉(遵义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遵义563006)摘要:语言承载着文化,反映着文化.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不同的语言文化则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外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

言知识,同时需要导入与其相关的价值观.因此,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理智面对西方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健

康成长,帮助学生进行价值观选择,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论述了外语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的内在价值,通过具体实例阐述了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以期为我国当前的外语教育提

供有益的启示.关键词:外语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途径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583(2019)-0103-04On the Integration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 in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YANG Qing-yu(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Zunyi 563006, China)Abstract: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the culture and in tum reflects the culture. The core of the culture is values. Different cultures have different values. Therefore, we should be sensible in the face of western values in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It is important to guide students to establish right sense of values for their healthy growth with the help of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rinsic value of assimilating core socialist values into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lt exemplifies how to guid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value of life through specific examples 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lessons for our curr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Key words: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ways of assimilation语言是文化的产物,高校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阵 基础课,教学时间长,教学对象宽,教学手段多样性, 教学内容无所不及。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外 语教学偏重于语言“技术”或“技巧”的提升,而不重

地,而大学生历来就是各种社会思潮竞相争夺的对 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抵

御西方“和平演变”、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的需 视价值观的教育。不仅如此,有的甚至在外语教育 过程中,对外语及其所代表的价值观进行美化,这在 一定程度上背离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从

要。党的报告指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 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

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m目前,高校的课程教学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 与专业课的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进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专业

学生方面看,外语专业的学生容易产生“爱屋及乌” 的心理,对外语的热爱会演变为对外语所代表的价

值观热爱,从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排斥心 理,因而在语言教学中需要融入价值观教育;从教育 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些内

课教学则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可缺 少的重要途径。外语作为一门全校必修性质的公共收稿日期:2018-07-06容易存抵触和反感情绪,而在外语课中进行讨论和

项目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2015GH20)作者简介:杨清玉,女(侗族),贵州人,贵州省遵义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化以及教学法研究。• 103 •第21卷第1期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2月教育,效果就不一样。因此,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

(三)对外语教学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 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在外语教学中起着

时,怎样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亟待 解决的首要问题。一、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在全面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外语的重要性越 发凸显。青年学生是外语学习的主体,他们的道德

主导作用,他们的言行对学生极具影响。但是,在实

际的外语教学中,一些教师由于自身长期受到西方 文化的浸润,或多或少对西方文化有所认同,因而课

观、价值观正在形成,而以西方价值观为代表的文化 大量涌入我国,对青年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理念以 及价值观进行着强烈冲击,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

堂上有意无意地宣扬西方文化的种种好处,甚至还 贬低中国文化。另外,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一直

重视语法、词汇、翻译、阅读等技能知识的讲授,而对 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以及该国文化所代表的价值 观却不进行对比讲解,从而让学生产生误解,认为外

视。(一) 外国文化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多元文化异军突起。大学国文化比中国文化优越。此外,一些教师本身对西 方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也远远不够。他们只是单纯地

生是对各类文化观念嫗变最为敏感的群体,尤其是 外语学习者更具有涉猎外国文化的语言优势,而这 些外国文化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同时,西 方文化鼓吹虚无主义和自由主义,瓦解着我国大学

讲解词汇、语法等知识,而对西方的历史、习俗、文

化、价值观等知识知之甚少,仅仅停留在直观的表面 现象上,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比较片面,不够透彻。甚

生的社会主义意志和主义信念。“全球民主化 至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都不够,在教学中

论”“高于主权”等西方民主、观点亦误导着 青年学生,让阅历甚浅的学生误以为资本主义制度 比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从而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不能清晰地对价值观进行讲解。同时,在外语教学 领域往往还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即认为对学生进行

包括价值观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和学生处 的事情,与外语教师无关。教师只需要把外语教好

产生失望和怀疑。一些大学生在美好与丑恶、正义 与、高尚与卑鄙间迷失了方向,无法辨别是非,

便行,至于价值观、人生观等教育则应该由专门的思

没有道德观念和理想信念,丧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负责。由于外语教师在价值观教 育上存在这样的不作为思想,使得文化冲突、人文素 质不高、崇洋媚外、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等问题在外语 专业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此外,大学生的婚恋观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学生们越来越开放大胆,衣着暴露,校园里随处可见

男女的亲热行为;婚前同居现象普遍,对一夜情、婚

外恋持宽容和赞成的态度;择偶标准庸俗实际,“宁 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思想 影响着大学生的恋爱择偶观,把外在条件当成婚姻

二、外语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的内在价值当今世界,各国都在推行各自的文化和价值观

的全部,幻想一步嫁入豪门,省去中间的奋斗过程, 不想吃苦受累,只想贪图便宜。(二) 外国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念,尤其是西方文化更是无孔不入,他们鼓吹普世价 值观,实则是要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青年学生是

外语学习的主体,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价值 取向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方向和中华民族的兴

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一些大学生不知不觉受

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向往西方的生活方式,他们的人 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产生错位,把个人主义、享乐主

衰。大学生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但价值观尚未完全 形成,缺少必要的鉴别能力,极易受到西方文化和价 值观的影响。在大学外语教学中,课文内容往往是 英美原著,蕴含着西方的价值观。学生面对多元文

义、拜金主义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中国优秀传统 文化被一些大学生抛弃,他们追逐着西方的电影、唱

片、化妆品、时装、料理等,崇拜外国明星,模仿外国 人的发型、服饰,他们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洋

化冲突的时候,容易变得无所适从,出现多变以及矛 盾的心理。如若不引起足够重视,及时进行引导和

节,却对中国传统节日缺乏了解。很多学生盲目追 求西方的生活方式,崇尚西方文化价值观,对我国优 秀文化传统却嗤之以鼻,与我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 人的教育宗旨背道而驰。教育,则会让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动摇,与当前的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生碰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需要具有扎实专业知

识和拥有正确价值观的大学生。教师要站在历史的• 104 •杨清玉•大学外语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高度,冷静思考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状, 采取各种措施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要在教 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化对中西价值观的认识,让学

生辩证对待西方文化,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平等 对待两种文化,客观地对待中国传统价值观,并对其

西方价值观的糟粕予以清除。由此,才能拓宽学生 的视野,有利于学生明辨丑美善恶,不让学生的认识

发生偏差,最终成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因此,占领外语教学这块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阵地,在

大学外语教学中重视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是十分必要 的,这是摆在每一位外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 期而又艰巨的战略任务。三、外语教学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的途径语言和价值观密切相关,对于价值观还未完全 形成的大学生来说,面对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 教师只有加以正确的指导和教育,在语言教学中对

比分析价值观,提高学生鉴别和判断优劣价值观的 能力,才能帮助学生进行价值选择,树立符合社会和 个人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因此,在大学外语教学中

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转变外语教师角色,加强文化修养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一般教师是主体,学生被

动接受知识。面对新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教 师应转变角色,让学生充当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作 用。在实际的外语教学中,有的教师容易过多强调

和美化外国文化,无形中忽略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 教育。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不仅是多元文化的介绍 者,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除了介绍外国文 化,还应该在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对比两种文 化的优劣,让学生理智对待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冲 突。要引导学生不照搬西方文化,不把西方文化凌

驾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上,而是要去粗取精,学习西方 先进的各种知识,同时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还要具有理性的 思辨能力,正确对待和客观评价文化差异,以开放、

理智的态度对待不同的价值观;要不断拓宽知识面, 加强对目的语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的理解能力。在掌

握语言技能的同时,除了提高外语水平,还要加强对 外国文化的学习,更要增强中文修养,加深对本国文 化的理解;此外,还要提升用外语表述中国文化的能

力;教学中要挖掘材料,启发和诱导学生发现教学材 料中蕴含的价值观,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行中

外价值观的对比教育,让学生不知不觉间接受价值 观教育而不致于引起反感。(二) 改进外语教学内容,增加富含中国传统文

化的教学材料目前,我国高校的外语教材内容大多是源于外

国的图书和报刊,都是一些外文原著,处处隐含着外

国的价值观。如果教师不加以分辨和引导,这些教 学内容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对中外文化和价值观的认 知以及取舍。教师应该区别对待不同的教学内容,

对那些积极有益的内容则要挖掘教育,对消极错误

的内容则应摒弃不用。同时,我国的大学外语教材 还应该增加一些中国优秀文章的译文,适当融入一

些中国的习俗、典故、传统节气等内容。还可结合实

际选取能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外译文,比如选 取英译本《红楼梦》进行学习,学习国外译本,以此激

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对比能力。在影视视听

教材方面,可以选取国外拍摄介绍中国文化的影视 作品,比如英国广播公司制作的《美丽的中国》(Wild

China)系列纪录片,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还

可透过西方视觉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到中国文 化的博大精深。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我国 创办的英文报刊,比如Beijing Weekly等等,收听中 国之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英文节目,用中国的视

觉去感悟中外文化的差异。(三)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一般使用满堂灌的方式,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学习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教

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不但讲解 语言知识,还穿插中外价值观的比较,引导学生进行 讨论和思考。具体方法如下:1、 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分成几个小

组,针对学生感兴趣的某一文化现象或者当前热点 新闻和事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通过明辨

是非,让学生知晓文化现象背后的价值观,加深对不 同文化价值观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主动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学生的意识形态,以免他

们被“西化”。2、 情景教学法:选取关于文化和价值观的教学

内容,模拟可能出现的场景,让学生分别进行角色扮

演,采用对话和表演形式,演绎文化教学知识。比如 让学生用外语介绍中国文化;品评一部文学作品或 电影,分析其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扮演中外各种角

色,感受价值观的异同。• 105 •第21卷第1期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2月3、 实践法:任何事物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

真正有用的东西。对于价值观的输入,光是嘴上喊

口号是不行的,必须要通过实践来加强和展现。教 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外语写周记或者关于中外文化方

面的文章,加深学生对不同文化价值观的体会;鼓励 学生参加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通过参加演讲比赛、

外语话剧表演等活动,体验中西文化的特点,让学生 对中外文化差异和价值观的异同有真切的认识和了

解。4、 对比分析法: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

成熟的时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从而否定我们的 价值观,去接受外来的价值理念。教师在传授语言

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文 化和价值体系,对比分析中外价值观的利弊,不全盘

接受或者否定外国价值观,而是选取有用的价值观 念,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教育。(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理智对待不同文 化批判性思维是指对所学的东西的真实性、精确

性、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

信什么作岀合理决策。在多元文化蓬勃发展的今 天,大学生们必然会受到来自不同文化的价值观的 强烈冲击。如果没有批判性思维,不能对各种文化

有效进行取舍,不知道文化没有对错、贵贱之分,就 容易被全盘西化,认为西方文化比我国的文化优秀,

或者是故步自封,夜郎自大,排斥外来优秀文化。教 师要培养学生具有对文化差异的洞察力和敏感力, 又要学会正确应对价值观冲突。要引导学生客观公 正地看待和评价目的语文化和价值观,不要戴着有

色眼镜拒绝外来价值观。要让学生养成合作性格和 民主意识,以宽容、开放和理智的态度对待与自己的

文化迥异的价值观,尊重不同的价值理念,在各种文 化和价值观的和平共处中形成自己独有的批判性思

维,成为一个具有中性视觉的、主动进行思考和 进行评判的现代化人才。(五) 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 强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认知、情感、

• 106 •意志交互作用和统一的过程,亦是逐渐认同的一个

过程。然而,我国学校教育存在着重外语,轻国语, 重科技知识教育,轻人文教育的现象,导致学生对中

华传统文化认同度低,有的甚至盲目的崇洋媚外。

母语文化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与国家观念、价值

体系、思想行为紧密联系。在外语教学中融入母语 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更好地培 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只有继承 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理智接受外国文化中积极健

康的部分,学习和借鉴世界一切文明的优秀成果,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才能丰富和壮大 自己。深入了解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进对中华民族传统

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他们的爱国

主义情怀,最终引导学生成为一个社会主义事业建

设者的合格人。四、结语面对外国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冲

击,广大外语教师要要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 法,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要在外语教学中融入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的民族文

化意识,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增强学生对本民

族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感。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

维,冷静对待各种文化,不要盲目崇拜、效仿西方文 化,也不能对中华传统文化妄自菲薄。教师应具有 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多途径、多层面地对大学生进行

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观,引领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追 随者、坚定信仰者、行为示范者和主动践行者。参考文献:[1 ]李蕊.试论中美外语教育中价值观的培养[J ].黑龙江高教研

究,2011(3):62-.⑵梁虹,林奇凯,张宇峰.大学外语教学中中西方价值观有效

融合途径探究[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 6): 48-49.[3] 肖凤翔,贾金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重要 意义[J].天津大学学扌艮(社会科学版),2015( 1 ):36-40.[4] 李欣怡.当代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有效途径[J ].大学教育,2015(7): -90.(责任编辑:罗智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