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方案

来源:化拓教育网
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提高师生防范自救能力,让全体师生熟悉在校逃生路线,在发生突发自然灾害时,能有序、迅速的安全疏散,确保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达到有事不慌、积极应对、自我保护的目的。 二、应急疏散演练教育

(一)德育处组织召开疏散演练有关人员调度会,安排应急疏散演练有关事项。 (二)对有关人员做好责任分工,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应急疏散的准备工作,特别强调:

1、为保证快速、有序、安全地疏散、要求参加演练的每一名人员在疏散演练时不应携带个人物品(消防演练除外)更不准逆向跑窜。

2、疏散演练前要求各参演班级,注意做好细致的分组工作,并要求学生按逃生线路安排疏散,以免造成混乱。

3、所有参演师生听到应急疏散演练警报声时,有序撤离,不推,不挤,更不能跳。

4、准备演练前,各安全区、疏散通道要做好清理、清查工作,保障演练活动范围内无闲杂人员。 三、演练时间、地点及信号 时间:2011年11月26日 地点:教室

集合地点:国旗杆南侧操场

紧急疏散信号:学校统一发放报警信号,学校统一指挥。 四、演练指挥领导机构 总 指 挥:冀子龙 现场指挥:体育教师

协助指挥:全体班主任、科任教师 五、工作小组及职责:

1、协助指挥小组:各班班主任

职责:分别到各自班级,相互协助,负责: (1)清点学生人数;(2)带领学生撤离。 2、现场警戒小组:一二年级科任教师

职责:具体负责禁止学生和其他闲杂人员再次进入警戒地带。 3、救护小组:三四年级科任教师

职责:具体负责演练疏散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的应急救护等。 4、疏散引导小组:班主任和五六年级科任教师

各班班主任在自己的班级,负责指引学生按指定路线安全疏散;五六年级科任教师负责引导、协调各参演班级学生有序到达指定集结地点。 职责:

(1)在相应位置进行管理,并及时协调学生撤离; (2)注意学生动态,不得让学生互相推挤。

(3)撤离后学生安全管理:学生撤离后必须到指定的地点,按指定顺序列好队伍,各班主任负责本班级人数的清点,报告现场负责人。 六、疏散管理

(一)疏散命令:由应急现场指挥根据情况发布疏散命令。

(二)疏散广播:根据情况,做好师生如何做好紧急疏散细节要求。 (三)疏散路线:

高 年 级 区 办 公 区 低 年 级 区 功 能 教 室

安 全 区 七、疏散撤离要求:

(1)学生以一臂距离小跑前进,防止出现拥挤踩踏。

(2)班主任根据各班实际分组情况进行安排疏散顺序。班主任是本班的疏散引领员,负责学生疏散的管理、引导。

(3)疏散引导:疏散引导小组的任务是维护疏散秩序,指明疏散方向和路径。在拐角、叉道处应有人员引导,避免学生误入危险区域;要阻止学生逆向跑、窜、推撞、挤压情况发生;有人倒下,要立即扶起,防止踩踏事故发生。 (4)撤离方向:就近安全出口撤离原则。 (5)集合地点:学校制定集结地点。

(6)人员清点:疏散引导小组应当在集合地点对疏散的学生人数进行清点,并继续寻找滞留在事故现场的学生和受伤人员,帮助其安全撤离。疏散引导小组应及时向总指挥报告疏散情况。 八、 疏散前的注意事项:

1、各部门应关闭电、气设备,切断电源,打开门窗。

2、为保证快速、有序、安全地疏散,任何人在疏散时不应携带个人物品,更不允许逆向跑窜寻找个人物品。

3、疏散前各班要注意做好分组工作,并要求做好学生一列纵队出发的安排,以避免造成混乱。 九、演练准备阶段

1、所有学生进入自己所在班级,安静地在教室内,警报声起,迅速关闭电源;学生抱头或用书包等物品保护头部,同时蹲在座位下。 2、班主任检查、清点人数。

3、①清理警戒区内闲杂人员。②各工作小组进入现场。 4、各级部主任向现场指挥汇报参演人数及准备情况。

注意事项:①清点人数时对同学态度要温和,要有效稳定他们的情绪,并注意观察通道的通畅情况。②各工作小组长认真检查准备情况,确保万无一失。 十、演习阶段

(1)总指挥:宣布学生紧急疏散演习开始。 (2)警报长鸣(响防空警报50秒,记时开始)。 (3)各分区检查师生集结情况,向现场总指挥进行汇报。 十一、演练终止阶段

总指挥:总结疏散演练情况,指出演练的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稳定学生的情绪。宣布演练结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