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教学案__第六章(1)要素市场
《经济学基础》教案 共 5 页
科目要素市场 第六章要素市场(1) 工资 利息 授课 日期 班级 作业 题目 P171-172页案例分析2、3、4、5、6、7 课时 2课时 拟用 时间 授课方式理论讲解、案例分析 90分钟 教学目的理解生产要素的需求 了解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 劳动的价格——工资率的决定 资本的价格——利率的决定 选用工具挂图 PPT 重点难点 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 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 教学回顾 四种市场结构比较评价 说明教案设计提高:复习引入—讲授新课—课堂讨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审
学习资料整理
阅签名:
范文范例 指导参考
年 月 日
教
教学程序及时间 复习(5分钟) 教师 活动 学 过 程 第1页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回答 提问:四种市场结构比较评价 学习资料整理
范文范例 指导参考
引入 讲解 讲授新 提问 板书 课(分钟)导入新课:过去几十年间,妇女在经济中的作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工作的妇女从50年代的32%增加到90年代的54%。整天从事家务劳动的人已经不常见了,妇女的收入成为决定一般家庭总收入的一个更重要因素。尽管妇女运动使男人与女人之间在得到教育和工作中更加平等,但它也使家庭收入更加不平等。原因是在各个收入集团中妇女劳动力参工率的提高不同。特别是,妇女运动对高收入家庭的妇女影响最大。甚至在50年代,来自低收入家庭妇女的参工率早就相当高,而自那时以来,她们的就业情况变化并不大。 实际上,妇女运动改变了高收入家庭妻子的行为。在50年代,男性经理和医生的妻子本身更可能是经理和医生。结果是富有的家庭变得更富了,这是家庭收入不平等加剧的一种形式。 生产要素理论所探讨的是生产要素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由于对生产要素定价的过程也就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取得收入的过程,因此,生产要素定价理论也称为收入分配理论。分配理论要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即生产出来的产品按什么原则分配给社会各阶级。经济学认为社会各阶级作为生产要素所有者,以他们提供的生产要素做出的贡献大小而获得相应收入。具体说,工人提供劳动获得工资;资本家提供了资本获得了利息;地主提供了地获得地租;企业家提供企业家才能获得利润。些收入就是生产要素的价格,所以分配理论也就是要解决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问题。 当你参加工作后,你的收入高低将主要由你从事哪一类工作来决定。那么为什么有的工作收入高,有的工作收入就低呢? 生产要素的价格与产品的价格一样,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即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决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 一、生产要素价格决定 1、生产要素的需求 讨论 分析 思考 笔记 教学程序及时间 学习资料整理
40
教 学 过 程 第2页
教师活动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范文范例 指导参考
(接上)讲授新课讲解 板书 讲解 板书 讲解 板书 讲解 板书 生产要素是用于生产产品和劳务的投入。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是四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对应着生产要素的价格为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四位一体)。如,一家生产新的软件程序的电脑企业,它需要程序员的时间(劳动)、它的机构所处的实际空间(土地)、办公楼和电脑设备(资本)和管理者的管理(企业家才能)。 (1)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 (2)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的需求或相互依存的需求。 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该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边际生产力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增加的产量。如果以实物来表示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称为边际物质产品(MPP);如果以收益来表示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称为边际收益产品(MRP)。 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存在,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条曲线也就是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2、要素的供给 生产要素可分两大类,一类是自然资源,这类生产要素的供给量是固定的。另一类是经济物品。经济物品是通过人的劳动而生产出来的,这一行业的产品往往是另一行业的生产要素。因此,生产要素的供给取决于价格,它与一般产品的供给一样,虽价格变动而同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也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3、生产要素价格的均衡 同产品的价格(和产销数量)是由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一样,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使用量)也是由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 二、工资理论 工资是劳动的价格,或劳动力所提供的劳务的报酬。劳动价格是在劳动市场上形成的。 1、劳动的需求 分析 思考 笔记 思考 分析 笔记
教 学 过 程 第3页
教学程序及时间 教师活动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 学习资料整理
范文范例 指导参考
动 (接上)讲授新课讲解 挂图 板书 讲解 挂图 板书 讲解 挂图 劳动者每天自由支配的时间可分为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选择闲暇直接增加了消费的效用,选择劳动会增加收入进而可以再增加消费的效用。因而,劳动者是在劳动收入与闲暇之间进行选择。 从劳动的需求方面说,劳动的要素价格取决于劳动这一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也就是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随着劳动这一要素的雇用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收益产量递减。所以,劳动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劳动的需求量与工资成反方向变动。 2、劳动的供给曲线 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这是因为在工资率较低时,闲暇的效用较小,工资率的提高对人们的诱惑很大,人们愿意放弃闲暇去工作,以提高生活水平,在这一阶段,劳动的供给量会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增加。但是,当工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闲暇的效用增加,闲暇的诱惑变大,而工资率的连续增加导致工资率的诱惑不断下降,工资率的增加会使得劳动者放弃部分工作时间以维持原有生活水平而去享受闲暇,在这一阶段,劳动的供给量会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减少。 3、工资的决定 劳动的供给和劳动的需求决定的劳动的价格——工资。 思考 分析 笔记 思考 分析 笔记 观察 思考 笔记 思考 讨论 学习资料整理
课分堂钟讨)论( 设题 讨论:工资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提问 要点:1、补偿性工资差异 2、劳动质量的差异 讲解 15教 学 过 程 第4页
范文范例 指导参考
教学程序及时间 教师活动 板书 讲解 板书 讲解 板书 讲解 挂图 板书 讲解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分析 笔记 思考 分析 笔记 思考 分析 笔记 观察 思考 分析 笔记 (讲分授钟新课)三、利率理论 利息是资本的价格,是资本所有者的收入,或使用资本这一生产要素的报酬。资本之所以能带来利息,这是因为使用资本,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利息用利息率来表示。 1、对资本支付利息的原因 (1)时间偏好。在未来消费与现期消费中,人们更加偏好现期消费。即现在多增加一单位消费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大于将来多增加一单位消费所带来的边际效用。(2)迂回生产与资本净生产力。迂回生产是指先生产生产资料(或称资本品),然后用这些生产资料去生产消费品。这种迂回的办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迂回的过程越长,生产效率越高。例如用猎枪比用弓箭、石头打猎效率更高。这种因使用资本而提高的生产效率叫做资本的净生产力。资本具有净生产力是资本能带来利息的根源。 2、利率的决定 利率取决于对资本的需求与供给。用投资代表资本需求。储蓄代表资本工资来说明利息率的决定。 (1)资本的需求 由于投资的边际效率随投资增加,即资本的存量的相应增加而递减,所以,对资本的需求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它表示在利润率既定时,利率与投资成反方向变动。如图5-7所示。 25 学习资料整理
(2)资本的供给 资本的供给,就是资本的所有者在各个不同的利率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资本的数量。利息随放弃现时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增,因此,资本的供给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表示利率与储蓄成同方向变动 (3)利率的决定。利率是由资本的需求与供给双方共同决定的。 教 学 过 程 第5页
范文范例 指导参考
教学程序及时间 教师活动 总结 要素的需求 提醒 工资理论 利息理论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思考 (课堂分小钟结)(布分置钟作)业32
学习资料整理
板书 P171-172页案例分析2、3、4、5、6、7 板书设计 课后评价 领导意见 课题及知识要点 一、生产要素价格决定 二、工资理论 三、利率理论 分析例题及 作业布置 挂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