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4年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卷(含答案)

来源:化拓教育网
洛阳市涧西区2024年中招模拟考试(一)

语 文 试 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题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上不答题,请按答题卡上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班级准备开展主题为“实现梦想·超越梦想·创新梦想”的系列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是此次活动主持人准备的开场白,请你帮助他补充。(4分)

乘风四月,青衿之志可期。菁菁校园里,所有的相聚只为实现心中的梦想……在这一段美好年华里,我们的青春如红日喷 (薄 溥)而出,我们在速度和力量的震 (撼 憾)中为自己祈祷,朝着前方奔跑,不负韶华,用奋斗为青春谱写最完美的初中生活。

(1)发言稿中加点字应该怎么读? 请帮他作出选择。( )(2分) A. jīn jīng sháo B. jīng qīng sháo C. jīng jīng shào D. jīn qīng shào

(2)两个横线处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

2.活动中,班主任借用古诗文深情地回顾了三年来的同学们的追梦之旅。(8分)

亲爱的同学们,时光带走了三年相伴的岁月,我闭上双眸,眼前浮现的是同学们“ ①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的读书交流画面,我似乎还听到大家百日誓师大会上“ ② , ③ ”(李白《行路难》其一)的铮铮誓言,研学爬山登顶时“ ④ , ⑤ ”(王安石《登飞来峰》)的感慨……一幕幕都那么真切,令人难忘。真挚的友谊可以跨越山海,“ ⑥ , ⑦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希望同学们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祝福同学们在追梦路上有像大鹏“ ⑧ ”(庄子《北冥有鱼》)扶摇直上的志向。

3.活动中,同学们畅想未来,给未来的自己写下了一封信,诉说年少时的梦想,你想选用哪张邮票贴在信封上? 说说选择它的原因吧。(3分)

4.为了纪念精彩的初中追梦生活,班主任准备将同学们的优秀习作制作成文集出版,下图是文集出版的流程框架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要求:思路清晰,不超过80字。(4分)

5.活动结束时,班主任请同学们大声喊出自己的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呢?请仿照例句写在横线上,要求:句式、修辞一致。(3分)

甲:我想做那支在黑板上舞动的粉笔,给孩子们的灵魂雕琢出一朵美丽的花。 乙:我想做暗室中那盏明亮的灯,给黑暗里摸索的人们照亮一条光明的路。 你: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

中国太阳(节选)

刘慈欣

①陆海站在航天大厦的楼顶,凝视着天空中快速移动的中国太阳,在它的光芒下,首都的高楼投下了无数快速移动的影子,使得北京仿佛是一个随着中国太阳转动的大面孔。

②是中国太阳最后一次环绕地球运行,它已达到了第二宇宙速度,将飞出地球的引力场,进入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这个人类第一艘载人恒星际飞船上有二十个人,除水娃外,其他人是从上百万名志愿者中挑选出来的,其中包括三名与水娃共事多年的“镜面农夫”①。

③陆海的思绪回到了二十年前那个闷热的夏夜,在那个西北城市,他和一个来自干旱土地的农村男孩怀揣着各自的目标登上了开往北京的夜行列车。等到在高耸入云的指挥中心再见面时,水娃居然做起了蜘蛛人的工作,“想不想换个工作?”“换工作,我还能干什么?”“还是干高空清洁工,但在我们这里干。”“你们大楼的玻璃不是刚擦过吗?“不,不是让你擦大楼,是擦中国太阳。”……

④做为告别,中国太阳把它的光斑依次投向各大城市,让人们最后一次看到它的光芒。最后,这光斑投向大西北,水娃出生的那个小村庄就在光斑之中。

⑤村边的小路旁,水娃的爹娘同乡亲们一起注视着向东方飞行的中国太阳。

⑥水娃爹喊道:“娃啊,你要到老远的地方去吗?” ⑦水娃从太空中回答:“是啊爹,怕是回不了家了。” ⑧水娃娘问:“那地方很远?” ⑨水娃回答:“很远,娘。” ⑩水娃爹问:“比月亮还远吗?”

⑪水娃沉默了几秒钟,用比刚才低许多的声音说:“是的,爹,比月亮远些。”

⑫水娃的爹娘并不觉得特别难受,娃是在那比月亮还远的地方干大事呢! 再说,这可是个了不起的年头,即使是远在天涯海角的人,随时都可以和他说话,还可以在小电视上看见他,这跟面对面没啥子区别。但他们不会想到,随着时间的流逝,那小屏幕上的儿子将变得越来越迟钝,对爹娘关切的问话,他要想好长时间才能回答。他想的时间开始只有几秒钟,以后越来越长,一年后,爹娘每问一句话,儿子将呆呆地想一个多小时才能回答。最后儿子将消失,他们将被告之水娃睡觉了,这一觉要睡四十多年。在这以后,水娃的爹娘将用尽余生,继续照顾那块曾经贫瘠现已肥沃起来的土地,过完他们那充满艰辛但已很满足的一生,他们最后的愿望将是:在遥远未来的一天,终于回家的儿子能看到一个更美好的家园。

⑬中国太阳正在飞离地球轨道,它在东方的天空中渐渐暗下去,它周围的蓝天也慢慢缩为一点,最后,它将变为一颗星星溶入群星之中,但早在这之前,恒星太阳的曙光就会把它完全淹没。

⑭曙光也照亮了村前的这条小路,二十四年前的那天,也是在这清晨时分,在同样的曙光下,一阵干风吹过,前面这条出村的小路淹没于黄尘之中,一个西北农家的孩子怀着朦胧的希望在这条小路上渐渐远去,只为实现人生的第一个目标:喝点儿不苦的水,挣点儿钱。他在黑暗潮湿的矿井下喝到了第一口不带苦味的水,又在灯更多水更甜的省城为人埋头擦鞋,直到遇到了陆海,他开始走向浩瀚的宇宙空间……

⑮这时北京的天已经大亮,陆海仍站在航天大厦的楼顶,望着中国太阳最后消失的位置,它已踏上了漫长的不归路。中国太阳将首先进入金星轨道之内,尽可能地接近太阳,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光压和更长的加速距离,这将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变轨飞行来实现,其行驶方式很像大航海时代驶逆向风的帆船。七十天后,它将通过火星轨道;一百六十天后,它将掠过木星;两年后,它将飞出冥王星轨道成为一艘恒星际飞船,飞船上的所有人将进入冬眠;四十五年后,它将掠过半人马座,宇航员们将短暂苏醒,自中国太阳启程一个世纪后,地球才能收到他们发回的关于半人马座的探测信息,这时,中国太阳正在飞向天狼星的路上,由于半人马座三星的加速,它的速度将达到光速的百分之十五,将于六十年后,也就是自地球启程一个世纪后到达天狼星,当中国太阳掠过这个由天狼星A、B构成的双星系统后,它的速度将增加到光速的十分之二,向星空的更深处飞去。按照飞船上生命冬眠系统能维持的时间极限,中国太阳有可能到达波江座-ε星,甚至可能(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很小)最后到达鲸鱼座79星,这些恒星被认为可能有行星存在。

⑯谁也不知道中国太阳将飞多远,水娃他们将看到什么样的神奇世界,也许有一天他们对地球发出一声呼唤,要上千年才能得到回音。但水娃始终会牢记母亲行星上的一个叫中国的国度,牢记那个国度西部一片干旱土地上的一个小村庄,牢记村前的那条小路,他就是从那里启程的。

⑰如0.

今,那条小路

(注:①镜面农夫:是指专门擦拭中国太阳的反光镜的太空蜘蛛人)

制片人刘慈欣先生邀请大家参与这篇小说的电影改编工作,请你研读文章,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6.【聆听故事】作为编剧,请你按照时间顺序,从水娃的角度讲述他的人生故事。(4分)

7.【解读人物】文中第?段画线句是水娃很重要的一个镜头,如果你在电影中扮演水娃这一角色,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简要说说你此时该如何诠释这一角色。(4分)

8.【聚焦手法】刘慈欣先生想把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定格为水娃家乡的那条小路,使其与浩瀚的宇宙形成鲜明的反差,请你发挥想象,描述这个镜头的画面。(4分)

9.【解读主题】在给电影命名时,出现了几种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应保留小说的原名称《中国太阳》,有人认为《喝点不苦的水》更能代表人物形象,还有人认为《飞向星海》更具诗意,你认为哪个片名好,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4分)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10~12题。(共12分) 【文本一】

苦难是柄双刃剑

①用辩证的思维来看,苦难是一柄双刃剑,它能让强者更强,练就出色而几近完美的人格,但是同时它也能够将弱者一剑刺伤,从此倒下。

②曾有这样一个倒霉蛋,他是个农民,做过木匠,干过泥瓦工,收过破烂,卖过煤球,在感情上受到过致命的欺骗,还打过一场3年之久的麻烦官司。他曾经独自闯荡在一个又一个城市里,做着各种各样的活计,居无定所,四处漂泊,生活上也没有任何保障。看起来仍然像一个农民,但是他与乡里的农民有些不同,他虽然也日出而作,但是不日落而息——他热爱文学,写下了许多清澈纯净的诗歌。每每读到他的诗歌,都让人们为之感动,同时为之惊叹。

③“你这么复杂的经历怎么会写出这么纯净的作品呢?”他的一个朋友这么问他,\"有时候我读你的作品总有一种感觉,觉得只有初恋的人才能写得出。\"

④“那你认为我该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呢?《罪与罚》吗?”他笑。 ⑤“起码应当比这些作品更沉重和黯淡些。”

⑥他笑了,说:“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农村家家都储粪种庄稼。小时候,每当碰到别人往地里送粪时,我都会掩鼻而过。那时我觉得很奇怪,这么臭这么脏的东西,怎么就能使庄稼长得更壮实呢? 后来,经历了这么多事,我发现自己并没有学坏,也没有堕落,甚至连麻木也没有,就完全明白了粪和庄稼的关系。”

⑦“粪便是脏臭的,如果你把它一直储在粪池里,它就会一直这么脏臭下去。但是一旦它遇到土地,它就和深厚的土地结合,就成了一种有益的肥料。对于一个人,苦难也是这样。如果把苦难只视为苦难,那它真的就只是苦难。但是如果你让它与你精神世界里最广阔的那片土地去结合,它就会成为一种宝贵的营养,让你在苦难中如凤凰涅槃,体会到特别的甘甜和美好。”

⑧土地转化了粪便的性质,人的心灵则可以转化苦难的流向。在这转化中,每一次沧桑都成了他唇

间的美酒,每一道沟坎都成了他诗句的源泉。他文字里那些明亮的妩媚原来是那么深情、隽永,因为其间的一笔一画都是他踏破苦难的履痕。

⑨苦难是把双刃剑,它会割伤你,但也会帮助你。【A】

⑩我们常常能够听到这样的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难是人类所不可避免,也是不可缺少的。苦难本身并没有价值,美化自己的苦难更没有意义,对苦难的反思或许才能促使人和社会发生变化。【B】

⑪全世界是一个舞台,男男女女都是演员,如果生活给了我们一个苦难的剧本,我们虽不能像圣人先贤那样逆天改命,也断不能提前退场,纵然扣肉二尺,泣血三升,也要认真演好自己的角色。人就是这样,只要有一丝一毫的杂念,就可能沉溺于痛苦而难以自拔。不明白苦难的真谛,就无法脱离苦海,就会沉沦苦海,沉沦苦海,就会习惯苦海,永远无法脱离苦海。弥尔顿、贝多芬、帕格尼尼,世界文艺史上的三大怪杰,最后一个成了盲人,一个成了失聪者,一个成了哑巴! 苦难,在这些不屈的人面前,会化为一种礼物,一种人格上的成熟与伟岸,一种意志上的顽强和坚韧,一种对人生的深刻认识。

⑫让苦难成为人生礼券还是毁灭性的灾难?【C】无需祈求上帝保佑,菩萨显灵,选择权就在你自己手里。

【文本二】

苦难本身并不值得歌颂,

值得歌颂的是 苦难中不屈的灵魂。 一个人醒悟的程度, 大体上等于他所受苦难的深度。

身不苦,则福禄不厚; 心不苦,则智慧难开。

—《人民阅读·天天文摘》

10.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两个文本的论点都体现了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苦难的特点,使得文章更具说服力。 B.文本一运用了比喻论证来诠释苦难的真谛,说理晓畅明白,通俗易懂。

C.文本一第⑩段引用名言警句是为了证明“苦难是一把双刃剑”这一中心论点的。 D.文本一以主要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文本二主要用道理论证。 E.两个文本的观点都是围绕“苦难”展开的,侧重点也是一样的。 11.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的论证思路。(4分)

12.如果把文本二当作文本一的道理论据,你认为放在文本一【A】【B】【C】哪个位置较好,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3~16题。(共11分)

【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久阴,气象互利。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①常稔②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瞻。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③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④,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⑥,子无以为丧,唯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节选自钱公辅《义田记》)

【注】①负郭:靠近城市。②稔:庄稼成熟。③力未逮:力不从心。④殁:死亡。⑤敛:收敛尸体。

13.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文言语句 (1)薄暮冥冥 .方法提示 词语推断法:日薄西山 .查阅词典法:①吃;品尝。②尝(2)尝有志于是矣 .试。 ③经历;遇到。④曾;曾经。(摘自 《古代汉语词典》) (3)咸施之 . 14.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15.北宋诗人陈师道曾经指出:“范文正公为《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请以甲文

课内迁移法: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解释 _— 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 画波浪线句子为例,从朗读的角度分析这一特点。(2分)

16.甲文作者借“古仁人”表达了怎样的政治情怀? 请结合乙文内容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7~18题。(共4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7.阅读李清照《渔家傲》一词,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2分)

A.词的开篇描绘了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形成一种似梦似幻的境界,描绘了一幅海天相接的壮美画面。

B.“梦魂”二字,是全词的关键。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到了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

C.这首词通过记梦的方式,展示了一个神奇的境界,抒发词人内心的苦闷,也表现词人不为苦难所磨灭的追求与向往。

D.整首词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格调雄奇,意境开阔,充分显示了李清照婉约词的突出特点。

18.有些同学在默写时会把“学诗谩有惊人句”中“谩”写成“慢”,请向他们解释为什么用“谩”字。(2分)

四、名著阅读(5分)

19.名著阅读要有思辨性的视野。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提炼一对体现这一人物形象反差的词语,并结合名著内容加以分析。(5分)

①鲁智深(《水浒传》) ②唐僧(《西游记》) ③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

【示例】祥子的上进与堕落:祥子为了拥有属于自己的车,拼命拉车,积极上进,对生活充满希望;他经历了卖车埋葬虎妞、小福子自杀等打击后,希望破灭,自甘堕落。 五、作文(5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毕业在即,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有深藏心底的感动,有熠熠生辉的时光……感受岁月的深情与温度,请你以“原来, 也值得珍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 ③600字左右。

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风有摇动万物的力量。和煦的风能融化封冻的坚冰,以生发的力量唤醒沉睡的梦想;强劲的风能吹散盘旋多日的沉郁阴霾,以托举的力量使万物扶摇直上。有的人借风之力,顺势而为;有的人迎风抗争,磨砺出坚忍和傲骨。风能引起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一、积累与运用 1. (1) A (2) 薄 撼

2.谈笑有鸿儒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 【示例一】我选A.邮票的主体是一个彩色的热气球,里面点燃着象征老师的蜡烛,我想把做一名人民教师的梦想存放进去,让热气球带着它飞向未来的自己。

【示例二】我选B.我的梦想是做一名宇航员,邮票上的少年在发奋读书,梦想着将来穿上宇航服飞往浩瀚的宇宙,从太空俯瞰自己的祖国,就像现在的我一样。

【示例三】我选C.邮票上的鸽子代表着我对和平的期望,下面身穿各民族服饰的小朋友则意味着民族团结,我希望未来的自己收到这封信时,我们的祖国和平昌盛,地球上各个国家、不同种族的人能够放下偏见和武器,友好共存。

【示例四】我选D.邮票的主体是一艘扬帆起航的船,它承载着我此时的梦想驶向远方,希望未来的我能够顺利收到这封信,并实现年少时的梦想。 (此题只要能结合邮票上的部分元素说出合情合理的原因即可,以上答案仅供参考)

4.学生文集的出版,首先要征集题目、LOGO和文章,LOGO 和题目,征集采取择优选取的原则;征集的文章在汇总筛选后,需要进行分类整合和文字校对。最后印刷出版。

5.【示例一】我想做那雪夜中燃烧的炭火,给寒冷的世界带去些许温暖的力量。 【示例二】我想做那绝渡中摇曳的舟,给迷茫的人们摆渡一条通往梦想的路。 【示例三】我想做画家手里五彩斑斓的笔,给单调的生活注入美丽的颜色。 二、现代文阅读

6.①二十四年前,水娃离开了自己的家乡,为了实现人生的第一个目标:喝点不苦的水,挣点钱儿,他先是做了矿工,接着又到省城为别人擦鞋。②四年后,他跟着陆海来到了北京,做起了专门清洁高空玻璃的蜘蛛人。③在指挥中心与陆海再遇时,陆海邀请水娃为实现更高的目标而努力。④现在,水娃成为了中国太阳上的一名镜面农夫,即将跟着这艘飞船踏上未知的旅程,去探索更加遥远浩瀚的宇宙。(1点1分,共4分)

7. 中国太阳的终点是未知的,虽然比月亮远,但也意味着可能永远无法回到地球与亲人团聚,因此水娃此时的神态沉默不语,表现出他面对父亲的问题时不知如何回答的内心矛盾,水娃回答时的声音是低沉的,语言中透露出不想亲人担心的无奈,也隐含了一丝对未知旅途的向往。

8.【示例一】如今,那条小路仍然静静地躺在西北大地上,两排是如少年般挺立的白杨,不远处出现了一条泛着亮光的小河,伸向曾经是黄色沙漠的大地中心。

【示例二】如今,那条路在绿洲的包围下越来越渺小,像中国太阳一样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随之出现的是一条充满清流的河水。

【示例三】如今,那条小路上伫立着两个久久不去的人影,从中国太阳俯瞰下去,只是两个微不足道的黑点,却仿佛被无限放大了一般。

(本题围绕小路的环境进行描写,表现其和宇宙的联系,具有画面感即可)

9.【示例一】我认为《中国太阳》好,这部电影的主题应该是科技能够改变人类的生活和世界,水娃在中国太阳上做镜面农夫,不仅实现了人生最初的目标,还达到了自己从未敢想的人生高度——探索宇宙,对于一个来自偏远贫穷的山村孩子而言,这种改变是巨大的。

【示例二】我认为《喝点不苦的水》好,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水娃,水娃之所以走出家乡,有了后来一系列的人生飞跃,原因在于他的目标:喝点不苦的水,这也是水娃奋斗的起点。电影最后聚焦在水娃离开家乡的那条小路上,表达了人无论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行至何处,都不应该忘本的主题。

【示例三】我认为《飞向星海》好,这是一篇科幻小说改编的电影,它的主题在于表现人类对宇宙的无止境探索,飞向星海的名字很好地切合了这一主题,它不仅展现了人类对外部未知世界的好奇,也映射出人类对自己命运的关注,充满了浓重的科学浪漫色彩和宏大的人类情怀。

10. C、E

11.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苦难是一柄双刃剑,然后运用举例论证,讲述了一个倒霉的农民成长为诗人的故事,论证了让苦难和自己的精神世界相融合,便会成为宝贵的营养的道理,接着引用名言警句来强调苦难本身并无意义,对苦难的反思才是有价值的,进一步印证了文章的论点,最后把人生比作舞台,运用比喻论证引导人们辩证地看待苦难,利用苦难来提升自己的人格和人生。

12.【示例一】我认为放在【B】合适,文本一第⑩段运用道理论证强调苦难本身是没有意义的,美化自己的苦难更没有意义,对苦难的反思或许才能促使人和社会发生变化;与文本二的观点“苦难本身并不值得歌颂,值得歌颂的是苦难中不屈的灵魂”相一致。 三、古诗文阅读

13. (1) 迫近 (2) ④ (3) 都

14.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15. “衔远山”与“吞长江”相对,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和“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相对,描绘了洞庭湖的景象,这一句多为短句,对仗工整,读起来铿锵有力,节奏明快,气势磅礴,表现了岳阳楼景象的宏伟壮观。 16.【甲】文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乙】文中范仲淹以千亩良田周济族人,而自己却贫困终身,死后没有钱办理丧事都体现了他的政治抱负。 (意思对即可) 17. D

18.“谩”字在此处意为“徒然、空”,传达出诗人对现实为力的苦闷和空有事情才华,但却无法施展的无奈。而如果将“谩”字错写成“慢”,会让人误解为诗人学诗进度缓慢,或者是对学诗的态度怠慢,这与原句的意思相去甚远。 四、名著阅读

19.【示例】(1)鲁智深的细心与粗犷: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后,借口镇关西诈死顺利脱身,体现他心思缜密;他出家后不守清规戒律,吃肉喝酒,醉打山门,体现他的粗犷。

(2)唐僧的软弱与坚定:唐僧遇到妖怪时常常战战兢兢,如狮驼岭受阻时数次落泪,体现他的软弱; 他取经之心从不动摇,如途经女儿国时不为美色所惑,不受蝎子精胁迫,体现他的坚定。

(3)尼摩船长的温情与冷酷:尼摩船长智斗鲨鱼,冒险救下采珠人,体现他对弱者的同情; 他用“诺第留斯号”击沉敌舰,任由舰上的人沉海,显示了他冷酷无情的一面。 (给出一组反差的词1分,分别结合情节内容做分析,各2分,共5分) 五、作文

按常规批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