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体育教学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试论初中体育教学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要明确学生对意志品质的认识,分利用榜样的感召力量,并要在持之以行的训练中促进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体育教师不仅是塑造人类形体美的“工程师”,而且也是塑造人类灵魂美的“工程师”。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运动知识、技能,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既要强身健体,又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体育教学为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丰富的内容。 一、意志的概念和意志行动
意志是人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能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例如我们观看的田径运动员刘翔的竞赛过程就是意志行动。意志行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行动的目的要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才能达到。例子中刘翔的意识和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获得110米栏的世界冠军,但不是轻易能得到的,而且必须要克服各种困难战胜其他竞争对手才能拿到世界冠军,是人类的心理过程,意志不但能使人有意识地确立目标,调节和支配行动,而且还支配人去克服实现目标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最终实现预定的目标。也就是说人要先有意志,才能产生意志行动。 二、意志品质的培养策略
1 运用体育竞赛法,增强学生意志
增强学生意志体育竞赛法是指在教学竞赛过程中,通过规则的制约和对抗强度的设置来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方法。比赛中要求学生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尊重裁判,这些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赛的瞬间变化,时机的稍纵即逝,要求学生抓住时机,果断出手,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坚决、果断的品质;比赛过程中要求学生不断地克服自身困难和其他各种不利因素,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拼搏精神夺取胜利,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教师可通过改变比赛的计分和对抗条件,客观合理地设置难度,如不同性别的分组比赛、不同水平的对抗、改变评分标准等。来培养学生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的精神。
2 运用心理暗示法,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心理暗示是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手段来对学生的心理施加影响的过程。心理暗示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为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避免消极的心理暗示。教师的暗示语应做到没有负面意义或词汇,文字简练通俗,如:“加油”、“坚持”、“很好”等。此外,教师还应特别注意非言语心理暗示,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对学生产生心理效应,影响到学生的意志力。
3 提高学生自觉性,有助于增强学生意志
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动目的的正确性和重要性有明确而深刻的认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高度积极的意志品质。这种品质反映一个人坚定的立场和信仰,它贯穿于意志行动的始终,也是产生
坚强意志的源泉。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关键是让学生产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1)直观示范,引发兴趣体育教学离不开动作示范,若教师基本功扎实,动作示范正确优美,会使学生对所学习内容产生练习兴趣,能有效提升练习效果。同时努力创造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2)内容多样,激发兴趣学生好奇心强,厌恶单调枯燥、一成不变的教学形式,因此,教学形式要尽量做到多样化、趣味化。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场所,群体训练、小组合作练习、同学互相帮助、个人自觉练习、师生相互磋商,应成为当前普遍的教学形式。例如,弯道跑教学应该是比较枯燥的一节课,但是本人通过弯道跑技术图解挂图安排小组合作自练、互练以及互比、互评的交替练等方法,淡化以教师为主的现象,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处理知识的能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如在中长跑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本人用计时跑、变速跑、越野跑、领先跑等多种练习手段,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发展其耐久跑的能力。 4 在克服困难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的课堂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难度的标准应是:只要努力,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要求。教师要遵循由易到难逐渐加大难
度的原则,教学中,要从难从严要求,培养学生克服客观困难能力。同时,我还善于创设“客观困难情境”。对学生逐步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学生在克服困难的意志努力中逐步适应。教师也要鼓励学生与主观困难,如(疲劳、小病、不愉快情绪等)作斗争,从克服小困难开始,逐渐过渡。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是一个长期教育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独立性差,依赖性差。因此要从最平凡的小事做起。如上课不能怕苦怕累怕脏,按要求完成练习,以后逐渐加大难度,提高要求。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使学生的意志品质逐步提高。学生意志的自我培养,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时,要深人了解学生心理状态、身体条件和运动基础。教师要重视保护,但不要过分“帮助”,否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科学地设置一定的困难和障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磨练,以引导学生的意志向着正确方向发展。 5 结语
在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从实际出发,对有依赖性的学生侧重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对胆小怯懦的学生应重点培养他们的顽强性,对冒失冲动的学生应重点培养他们的自制性,对做事优柔寡断的学生应重点培养他们的果断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的心理、生理特点,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