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打印版
教学目标:
1.理解两条线段的和与差,并会作出两条线段的和与差。 2.理解线段的中点,会用数量关系表示中点及进行相应的计算。
教学方法:
观察发现,让学生动手练习,小组交流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一)自主探究(带着学习目标进行自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学72页-73页并完成下列问题
1.已知线段a,b,(1)画出线段AB=a+b (2)画出线段MP=2a-b
初中-数学-打印版
初中-数学-打印版
2.画一条线段AB=4.8cm,用刻度尺找出它的中点P,再找出线段PB的中点Q,求出
QB的长度。
(二)问题展示(通过小组交流,展示自己出现的问题,归结知识点) (三)巩固练习(通过练习,对新知识进行巩固)
1.如图,点C是线段AB上一点,线段AC=3cm,CB=4cm,则线段AB=()cm.
2.如图,M为线段AN的中点,线段MN=4,NB=3,则AB=()cm
3.如果线段AB=5cm,BC=4cm,且A,B,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那么AC的长() A.1cm B.9cm C.1cm或9cm D以上答案都不对 4.如图已知线段a,b,作线段AB,使AB=2a-b
初中-数学-打印版
初中-数学-打印版
(四)小结反思(总结本节课知识点,以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五)达标测评(查漏补缺)
1.已知线段a,b,且a>b.画一条线段,使它的长等于: (1)2a-b (2)2(a+b) 2.如图,C,D是线段的中点,AD=8cm,CB=8cm.
(1)线段AC和DB的关系,请说明理由?
(2)如果M是CD的中点,那么M是中点吗,请说明理由? 3.如图已知线段a,b,作出线段AB,使AB=2a-1/2b
初中-数学-打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