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卷第3期 2002年6月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1 OF SHANGHA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VOI.8.NO.3 JUtie 2002 文章编号:】007—286l(2002)03—026l一03 淀粉一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生物降解研究 张东平, 吴岳英, 夏春娟 (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工学院,上海200072) 摘要:采用真菌生长法和土壤掩埋法对淀粉一丙烯酸接枝共聚高吸水树脂的生物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运用表面观 察法、重量测定法对试样的降解过程进行了测试,并对原有的测试方法作了改进.试验结果表明,淀粉一丙烯酸接枝 共聚物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能. 关键词: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聚氯乙烯;生物降解 中图分类号:X l 72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il BiOdegradability of Graft Copolymer of Acrylic Acid and Maize Starch ZHANG Dong ping. WU Yue ying.XIA(?hun—juan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72.China) Abstract:The biodegradability of superabsorbenf resin of graft copolymer of acrylic acid onto maize starch is studied with the fungal—growth method and the soil—burial method.The visual ob— servation method and the weight loss method are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degradation proce dur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iodegradation behaviors of the samples are satisfactory. Im proved testing methods are presented. Key words:starch;acrylic acid;grafting copo|ymerizat ion;PVC;biodegradability 高吸水树脂是一种新兴的材料,可应用于农业、 园林等许多领域,在我国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国内 外对高吸水树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合成方法和反应 机理等方面-一 ,但对使用高吸水树脂对环境影响和 -对其生物降解性的研究还不多见.朱常英等对淀粉一 醋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的生物降解 验室合成的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高吸水树脂进行 了生物降解性能研究。并对原来的试验方法做了改 进. 1 实验部分 1.1主要原料和试剂 性能进行了研究一 ,郑连爽等对淀粉乙烯酸膜的生 物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都表明淀粉接枝共 聚物能被生物降解.本文在实验室现有条件下,参考 IS()846:1997(E)一 的生物降解试验方法,对由本实 玉米淀粉:工业级,上海绿苑淀粉有限公司变性 淀粉厂; 丙烯酸:工业级,上海高桥化工厂,使用前减压 蒸馏除去阻聚剂; .收稿日期:Z()01 1 2—1 7修订日期:2002—03 1 3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科技发展基金(99A1 9)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张东平(1 977~).男.江苏海门人.硕十生.主要从事淀粉接枝共聚合的研究.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8卷 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乙醇均为化学纯; 酱油曲霉(Aspergillus Sojae)由本系微生物实 验室提供.浓度为10 个/mI ; 霉菌基础盐培养基:磷酸二氢钾0.7 g.磷酸氢 二钾0.3 g.七水硫酸镁0.5 g.钠2.0 g,氯化钾 0.j g.七水硫酸亚铁0.01 g,琼脂0.7 g,蒸馏水 1 0O0 mI : 聚氯乙烯(PVC)粉末:工业级. 1.2 实验步骤 1.2.1样品的制备 (1)高吸水树脂的合成 取1j.0 g淀粉及200 mI 蒸馏水加入到带有电 动搅拌、冷凝管、导气管及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在 氮气保护下,加热到85 C.糊化0.5 h后,降温至3O (、.依次加入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铵、丙烯酸、环氧氯 丙烷等.保持反应体系3o(、反应3 h后得到反应物 为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溶液 .经后处理 后.其产率为6 1.0 ,接枝率为73.8 .接枝效率为 8 1.6 ,吸水率为338倍. (2)生物降解样品的制备 将反应物倒于平整的玻璃板上,于50(、下烘 干.得到厚度为1~2 mm的样品薄层,将样品薄层 剪成1 cm×l cm的条状,重约为1 g,烘干至恒重, 记下重量. (3)含PVC的生物降解样品的制备 将上述烘干的样品粉碎,通过200目筛子后,烘 干至恒重.称取昕需的样品量,将一定量的PVC粉 末溶于四氢呋喃溶液后,倒人已称重的生物降解样 品粉末.搅拌均匀后.将混合物倒于平整的玻璃板 上,于jO(、下烘干,将样品剪成1 cm×1 cm的条 状,重约为1 g,烘干至恒重.记下重量. 1.2.2霉菌生长法生物降解试验 (1)霉菌在样品表面的接种和培养 将生物降解样品置于培养基平板表面,用0.1 mI 的霉菌孢子悬浮液均匀涂布于样品表面.在3O (、的恒温箱中培养一定时间. (2)生物降解样品的后处理 从培养箱中取出样品,将其浸于乙醇:水一 3:1溶液中,轻轻漂洗,除去霉菌及代谢产物等杂 物,再用蒸馏水清洗一次,用滤纸吸干水分后,于 O (、烘于至恒重.记下重量. 1.2.3土壤掩埋法生物降解试验 (1j土壤准备 将采集的土壤在30(、的恒温箱中保存3个月. 期间调节其含水量为持水量的6O±j . (2)样品掩埋 在广口瓶内加入足量的土壤,将样品垂直埋于 土壤中,并保持土壤疏松及瓶内外的空气循环畅通. 将瓶在3o(、的恒温箱中放置一定的时间. (3)生物降解样品的后处理(参见(2)). 1.2.4样品降解率的计算 生物降解样品降解率一 ×1Oo . 含PVC的样品降解率 (1一C)W 一( l一 _Tl( ) 式中. 为生物降解试验前的样品重(g), 为生 物降解试验后的样品重(g),(,’为样品中PVC含量 的百分比( ). 2结果与讨论 2.1 霉菌接种法对含生物降解样品的结果 在霉菌接种法的试验条件下.每隔2 d取出一 个样品,按1.2.2节(2)中的方法处理样品后,得到 降解率与时间的关系(见图1). IO0 K() 60 褂 琏4() 2f) 0 2 4 6 8 l0 l 2 时间 图1 霉菌接种法对样品的降解率与时间的关系 Fig.1 The relation between biogradation rate and time with fungal—growth method 在经过一定时间降解试验后,可以观察到样品 的大部分表面长有深绿的霉菌,样品的强度很低,极 易破碎,给后处理带来了困难. 2.2霉菌接种法对含PVC的样品的降解结果 .上述困难,可以通过加入PVC得到解决一 ,样 品中加入适量的PVC粉末后.能提高样品的强度, 使样品的后处理变得容易,也使试验结果更为可靠. 本实验对不含样品的空白PVC样品进行r测试:空 第3期 张东平,等:淀粉一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生物降解研究 白PVC样品以酱油曲霉接种培养21 d后取出观 察,发现样品表面平整光滑。并无菌斑出现,样品形 状、大小、厚度、重量均无变化,此结果表明PVC不 可被酱油曲霉所降解.所以在计算降解率时,可直接 扣除PVC的含量.但PVC的加入,可能会影响高吸 水树脂的生物降解性能.为了获得合适的PVC加入 量,按1.2.1中(3),在高吸水树脂样品中加入一定 量的PVC制备生物降解样品,按1.2.2进行霉菌接 种法生物降解试验.不同的PVC加入量与降解率之 间的关系.见图2. f00 80 、c 6() 薹4进2(10 0 q f2 1 5 PVC含量/% 图2样品中PVC含量对降解率的影响(12 d) Fig.2 The effect of PVC content of sample on hiogradation rate PVC加入量增加。样品的降解率有所下降,说 明加入过多的PVC会阻碍样品的降解.PVC加入 6 的样品经降解后,强度仍然不高,后处理还是比 较困难.而加入9 PVC时,样品的生物降解率达到 最大值.经试验后。样品仍能保持一定的强度,克服 了样品后处理的困难,因此合适的PVC加入量为 9 .对经降解试验后的样品进行观察,发现样品表 面长满了深绿色的霉菌.说明加入适量的PVC对霉 菌生长影响不明显. 2.3霉菌接种法对含9 PVC的样品生物降解试 验 以含9 PVC的样品代替不含PVC的样品,在 霉菌接种法的试验条件下。每隔2 d取出一个样品, 按1.2.2中(2)方法处理样品得到降解率与试验时 间的关系.见图3. 将图3与图1相比较,曲线形状十分接近,说明 加入9 的PVC并不明显影响高吸水树脂的生物 降解试验的结果,但高吸水树脂样品降解后的处理 容易得多. 2.4土壤掩埋法对含9 PVC的样品降解 在土壤掩埋法的试验条件下,每隔3 d取出一 个样品,按1.2.2中(2)方法处理样品后,得到降解 率与试验时间的关系,见图4. I()0 H{1 -、{6() 褥 琏40 进 20 {1 :4 6 8 f0 1: 时间/d 图3含9 PVC的样品的降解率与时间的关系 Fig.3 The relation between biogradation rate of sample contenting 9 PVC and time 50 4() 3f1 {}lL 琏2O 进 3 6 9 1 2 I) I 8 2l 时间/d 图4 土壤掩埋法对样品的降解率与时间的关系 Fig.4 Relation between hiogradation rate and time using soil—burial method 由于土壤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存在不同的 细菌群落.而霉菌数量相对较低.土壤中各种有机物 也是供细菌利用的碳源,所以土壤掩埋法中样品的 降解率较低.观察经土壤掩埋试验的样品。发现部分 表面粗糙,并出现凹槽,进一步证实了土壤中细菌对 样品的侵蚀作用. 2.5霉菌接种法与土壤掩埋法的比较 霉菌接种法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使样品降 解速率大大加快,霉菌接种法的试验结果可以用于 判断试样被微生物降解的可能性及了解试样被微生 物降解后的情况.而土壤掩埋法的试验条件与自然 条件较为相似,该方法可用于模拟高吸水树脂在农 田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降解行为. (下转第282页) ・282・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8卷 图所得,可以看出图3(b)中有l6个变形较为明显 的突起.这与算例中有l6个磁极,磁极对应位置的 磁力作用最强,磁环变形明显相对应,图3(b)中磁 环内边界(实线)变形最小,外边界(虚线)变形最大, Matsumura C.Wide area stabi ̄ization of a magnetic bearings using exact[inearization[R].Electrical En— gineering in Japan(English translation)of Denki; Ronbunshi.1 999.128(2):53—62. Muknopndnyay H.Design analysis and contro[of a 这都与实际情况相符. 其它一些有关的重要因素,如电流、比重、磁环 new Repulsive—type magnetic bearings systems[J . IEE Proceedings Electric Power Application 1 999. 146(1):33—40. 厚度等对位移和应力分布的影响都已充分考虑,限 于篇幅在此不再详述. 参考文献: 施韦策G.主动磁轴承基础、性能及应用[M].北京: 时代出版社.1 999.1 20一】28. Yang Z J.Magnetic fields of cylindrical coils[J].In— ternationa[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omagnetic and ]● ] —J 一一 ]一 Mechanics,1 999.10(4):351—367. 一 汤蕴谬.电机内的电磁场[M].北京:科学出版社, 】998.341—351. 钱伟长.电机设计强度计算的理论基础[M .合肥:安 徽科学技术出版社,l992.87—91. 程昌钧.弹性力学[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 996. 】98—208. 艾林根A c.连续统力学[M].程昌钧.俞焕然译.北 京:科学出版社.1 990.48—58. l叶 ]J ]J] ]J] (上接第263页) 1 999,12(2):2ll一2l 7. 朱常英.等.淀粉一醋酸乙酯一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合 3 结 论 成及生物降解研究[J].高分子学报.1 999,(6):720— 724. (1)淀粉一丙烯酸接枝高吸水树脂具有可生物 降解性.它的使用将不会造成对环境的白色污染. (2)在高吸水树脂样品中加入适量的PVC,进 行生物降解试验,既克服了样品后处理的困难,又不 明显影响样品生物降解性能,是对原有方法的改进. 郑连爽.等.淀粉聚乙烯膜在受控条件下的好氧生物降 解[J].环境科学,2000,21(3):107一】()9. 1SO 846:l997(E),Plastic—Evaluation of the action of microorganisms[s]. 夏春娟,等.几种不同引发剂在玉米淀粉与丙烯酸接枝 共聚中的应用[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参考文献 [1] 邹新禧.超强吸水剂[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 991.26】一339. 2O01,7(3):239—243. 由英才,等.淀粉一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及生物降 解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 994.(1):33— 37. [2] 王解新,等.高吸水性树脂研究进展 J].功能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