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BEIQI AO2020年・1月(上)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探讨朱晓霞(南江县南江镇第六小学,四川巴中635600)【摘要】一段优美的音乐能够带给我们美的享受,使心情开始变得舒缓起来,令情绪渐渐变得平稳起来,让情操慢慢变 得高尚起来。因此,小学音乐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音乐教师务必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积极培 养【关键词】小学音乐 教学方法 探讨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 : 10.3969/j.issn. 1672-0407.2020.01.103小学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开始阶段,教师要抓住、抓好、抓 牢这一开始阶段,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 生能够学习得更为积极,这样教学目标才能轻松达成。对于小 学音乐课程的教学而言,教师要做的就是对教学实际情况和学 生实际学习需求进行综合分析,既要保证使用足够简约的教学 方式,又要保证所使用的教学方式不至于太过简单,以此来使 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培养。一、 利用情境教学来保证教学效率情境教学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全面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予学生更为自由 的想象空间,即情境教学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在 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细致的 把握,试着将教学内容与相关场景联系起来,尽量让学生在真 实的或趋近于真实的场景中去进行学习,以此来让情境教学法 得以更好地落实。首先,教师要对所教授歌曲进行深入的分析, 试着弄清歌曲的具体内容、真实情感、潜藏意境,然后据此来考 虑相应的生活场景,使书本知识能够与生活建立起更为紧密的 联系。其次,教师要对相关歌曲的对应生活场景进行深人,试着 从生活场景中提取有助于教学的元素,参考生活场景来进行课 堂教学情境创设,使相关音乐知识能够自然地融入到所创设的 情境之中。最后,教师要对创设出来的情境进行合理把控,试着 引导学生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之中,或是将几个极具探索性的问 题交给学生,或是将几个极具导向性的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 能够更好地融入情境去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索、讨论、争辩。这 样,小学音乐教学才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课堂不再枯燥无味, 学生不再兴趣缺缺,教师不再疲于应付,从而教学效率将会得 以更好的保障,进而学生的审美能力将会得以更为有效的提 升。二、 利用游戏教学来增强教学效果对于音乐教学而言,教师要让学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音乐 并引导进行欣赏,令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以此来达成培养学 生审美能力的目的。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教师如果一味 地进行音乐专业知识的传授,那么音乐教学就会开始变得枯燥 乏味起来,而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也是早晚的事情。因此,在小 学音乐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 或可利用游戏教学法来进行教学,一边为学生营造出更为轻松 的学习环境,一边确保学生审美能力能够得以有效培养。首先, 教师要对所教授歌曲进行更为全面的分析,试着弄清所教授歌 曲适合与哪几类游戏进行配合,然后据此来确定游戏教学的大 致方向。其次,教师要对教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学习需求和学 习喜好进行综合分析,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游戏项 目并进行设计。最后,教师要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让学生更为自由地参与到游戏之中,仅在必要的时候给予一定 的引导、启发或提醒。这样,小学音乐教学才会得以更为顺利地 进行,学生将不会觉得自己是在进行学习,而是觉得自己是在 愉快地游戏,在自由自在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习着音乐知识 和技能,从而教学效果将会得以更为有效的增强,进而学生的 审美能力将会得以更为自然的提升。三、 利用互动教学来强化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要得以突显出来,这 是教学效果是否理想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也就是说,只有教 师采取了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 主体作用得以完全展现之后,才能让学生将最为真实的自己展 现出来,从而确保学生能够更为顺利地获得审美能力的提髙。 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对“课堂”进行更好地把 握,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有效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为指导, 试着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并通过互动教学的方式来为 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使课堂能够变得鲜活起来。首先,教师要积 极进行自省,认清自己应是教学主导的事实,厘清自己应有的 角色定位,将教学中心迁移至“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和“主体作 用发挥”这两个方面。其次,教师要努力做到“参与而不干预教 学”,既要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自主学习,又要找准时机与学 生进行必要的互动,或是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引导,或是给 学生带来适当的学习帮助,或是为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建议. 或是聆听学生的疑惑、烦恼等等。最后,教师要将互动的范围予 以积极扩展,除要确保师生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之外,还 要促使学生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这样,小学音乐教学才 会得以更为自然地进行,教师不再是课堂的绝对主宰,而课堂 也没有处于失控的状态,师生之间的关系将会长期处于一种和 谐的平衡状态,从而教学效果将会得以更为直接的强化,进而 学生的审美能力才会得以更为明显的提升。四、 利用分层教学来平衡教学效果学生是个性突岀的个体,其本身具备的学习基础和表 现出来的学习能力是不尽相同的,故教师必须要对分层教学的 问题进行适当考虑。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对学 生存在个体差异的问题进行重点关注,根据学生基础水平和学 习能力来将其分为三类。首先,基础水平高、学习能力强的学 生,除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之外,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拓 展教学,确保能够更为充分地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能。其次,基 础水平和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原则上按既定要求完成教学任 务即可,不对学生提出过多的要求。最后,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 较差的学习,原则上尽量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即可,若实在无法 在规定时间完成,可适当延长时间,不对学生有太多的苛求。这 样.小学音乐教学才会得以更好的进行,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 基础上获得提升,从而教学效果将会得以有效平衡,进而学生 的审美能力才会得以更为顺利的提升。小学音乐教学将会在进行中不断发展,一部分教学方法将 会被淘汰,一部分教学方法会得以不断调整、优化或更新,而一 部分新的教学方法将会补充进行。总之,小学音乐教师务必要 选择简约的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方式不至于太过简单,最终学 生的审美能力才会得以持续有效的培养。参考文献[1] 金荣艳.对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的初步认识和运用[J].音乐 时空,2015(1).[2] 黄冬云.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打造快乐互动音乐课 堂 UJ.文理导航,2014(9):94-9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