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zHAN・XUEsHUzoNGHENG 要彻底改变育人用人双方的“学历”意 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农职学校要结 学术纵横 (一)关注学生生活,了解学生生活。 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周围生活环 合现代农业需求选择能够突出自身特 色和资源优势的专业,改革教育培训的 课程设置和毕业考核办法,改变过去的 境密切相关。如果不了解他们的生活状 况,就做不到因材施教,也无法实现教育 效果最优化。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关注 学生生活本身,掌握其生活中的实际困 农民教育培训仅重视学历的获得,单纯 生产技术培训等方式。让学员有全科 (某一领域普及性知识)可通学、有专业 可选择、有选择可深研,进而获得实践 能力和专项技能,真正成为“有需有供、 社会认可,拿得起、放得下”的实用人 难,做到真正全面了解学生。让学生充分 感觉到学校是关心、了解和在乎他们的, 这对学生来讲也是一种感动。此外,教 育工作者还要关注学生关注的事物,学 生关注的事物本身也是其生活的一个 组成部分。“根叔”的讲话之所以能打动 口 才;同时,要创造农业领域“育才、留才、 用才”的社会环境。要通过提供优惠政 策、优化农村就业环境等措施,为考试 录用的大学生村官、支农大中专毕业 吴 华中科技大学学子的心,让听讲的学生 感动落泪,原因在于他的讲话中体现出 对学生多方面的关注,让学生感觉到校 生、返乡创业农民、一线农业技术专干 等人才搭建施展能力的舞台,让他们 “英雄有用武之地”,积极发挥人才作 用。二是要逐步转变“办教育”的依 赖思想,实施多元化的办学和投资 机制。在经费投资上,可以试行行业组 织或其他用人单位、受教育者及培育机 构分成分担的办法(用人方所承担的可 于学员毕业时经用人方参与相关技能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 实践与思考 党 渭 平 王 学 楷 长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关心他们的,和 他们有着共同的语言,和他们心相连。 (二)走进学生生活,体验学生生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 是人和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 玲 触”。教育过程中要增加和学生交流的 机会,要深入学生每天生活学习的环境 当中,如在宿舍和学生谈一次话、在食 堂和学生吃一次饭、在教室和学生听一 考评、签订聘约时支付给培养方),以增 强教、学能力。三是要增强农业职业教 育的自主权。行政部门要更多地为职业 堂课等等,这些行为看似很平常,但却 是了解学生真实思想动态和真实生活 情景的最佳途径,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 交流感情、教育者对教育对象施教最佳 的时机。做到对学生生活真了解,对学 教育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鼓励学校和 培训单位主动探索,大胆创新。四是要 建立后续教育培训机制。要充分发挥农 民教育培训体系“面向市场、多元办学、 开放运行且能够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 形式、多层次、经常性、广覆盖”优势,围 生的心理感受真明白,对学生行为真懂 得,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就会转变,教育 方式就会更加合理,教育效果就会更加 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 突显。(三)解决学生实际困难,急学生之 绕当地农业生产发展需求,送教下乡,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校提出了更 突出实践教学、强化跟踪服务,及时传 高的要求。高校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 所急。人的存在是现实的,物质的,每个 送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信息,进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 个体有形而下的需要,也有形而上的追 一步提高农民职业化、专业化程度。 参考文献 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培育学生健康 求。一个人拥有的物质条件和存在环境 成长。 一决定不了其素养的高低,但对其素质的 融入“生活化”的理念 、培养、人格的形成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1】周应恒.现有农民培训机制 不能满足需要.农博网。2012—3—21. 育途径”农民科技培训,2012.5.1. 新型职业农民.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1. 生活世界是教育世界的现实基础 认真分析和总结学生反映的突出问题,和意义之源。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不外乎是和他们生活起居、学习环境息 大谈空谈的理论说教,远离生活实践, 并不高,只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学生就 种关心现实、着眼于生活实际的思维 学校寄予学生的希望也好,要求也罢, 学生的期望其实 f21周应恒.“新型职业农民现状及培 育内容空洞乏味、方式方法单一,多为 息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31靳丽萍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培育 缺乏生活气息。“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是 满意,就会给我们的工作给予好的评价。一【4】蔡桂荣.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发展 与信念,它强调生活元素在学生教育中 学生会主动做得很好。教育无须讲太大 现状与对策.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32. 的作用,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 的道理,就在细微的关心之下,教育对 (作者单位:庄浪县委党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注 象一定会发生悄悄的变化。正所谓,“绿 重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社会。 叶急低知鸟立,草萍微动觉鱼行”。 2014年第05期/总第283期 学术纵横 E zHAN・XUESHUzoNGHENG (四)让学生体验生活,并融人生活。 网站,每年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普 (二)以美好情感感染人。黑格尔曾 众所周知,大学生生活的圈子相对狭 测,为所有大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 说:“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 窄,对生活的理解不深,没有真正开始 案,对普测中发现的“心理困难学生”及 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 社会化的生活,缺少对生活的细心感受 时进行心理教育疏导。 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 和情感体验。要充分挖掘社会生活中蕴 (三)对学生人性化的教育管理。人 力和作用。”无疑,和谐与有效的教育不 藏的丰富教育资源,并结合学校与学生 性化,即以学生这一主体为中心,在管 能让情感缺失,由情感教育所能激发的 的实际,开展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活 理学生的全部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大学 精神上的力量是巨大的。学校和老师要 动。如通过参观考察、社会实践等校内 生的基本权益,竭力满足大学生的发展 将工作化为情感投入,积极倡导祖国 外实践活动,积极创造学生与社会接触 要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学 情、家乡情、母校情、师生情、同学情等。 的机会,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 校目标和个人价值目标的统一。传统的 如举办优秀毕业生报告会、师生联谊 动、思考生活、感受生活、理解生活、享 学生工作特点是“强调学校、轻视学生, 会,邀请知名校友返校做讲座报告,倡 受生活,使其有勇气直面实践过程中遇 强调管教、轻视服务,强调总体、轻视个 导教师对学生的爱,鼓励教师邀请学生 到的一切现实问题,从而激发潜力,培 体”,人性化不足。高校要不断加强规章 在家做客,这些活动都能加深情感。学 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 制度建设,保证学生管理工作规范化和 校还可及时宣传报道师生员工中涌现 所谓“让教育回归生活”。 科学化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本,建立人 出的先进典型的事迹,用身边的人说身 二、体现“人文化”的情怀 性化的学生管理模式。如在各项管理规 边的事,用身边的事带动身边的人,美 人文化,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 章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的过程中也听 好的师生情、同学情,必将使学生受到 本,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通过从 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使条例适用学生、 感染。 点滴小事中去感染人,从具体工作细节 管理符合学生;如对违纪学生,多鼓励 (三)以优秀作品鼓舞人。优秀的作 中去感化人,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 少批评,多启发少惩罚,调动学生内在 品是经历历史而沉淀下来的文化,能启 同时塑造理想人格,增强思想政治工作 积极性,通过自我教育克服自身缺点。 迪人鼓舞人。学校积极推进“高雅艺术 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三、实现“诗意化”的追求 进校园”活动,举办“书香满园”读书月、 (一)对学生真实的人文关怀。教育 所谓诗意化,就是在社会主义核心 宜海艺术讲堂、书画摄影大赛等多项活 从本质上说,要以学生为本,体现人文 价值体系引领下,通过审美活动,使人 动,使师生员工受到了来自于艺术、文 情怀,包括关心人的需要、尊重个体差 体味、感受到美的存在以及美所带来的 化的熏陶和感染,将学校文化艺术活动 异、呵护学生情感、引导学生尚美等等。 身心愉悦和幸福感,使学生在洋溢着美 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使师生员工 如要求学生与父母通信,增加与父母的 的气息里诗意地栖居,感受精神的陶冶 受到了巨大的鼓舞。此外,在全校学生 情感交流,以此感恩父母;每届毕业生 和心灵的滋润,享受诗意的人生,追求 中倡导和推动国学经典晨颂活动,即在 离校之前,学校为毕业生举办欢送晚 高尚的精神世界,实现生命价值的全面 早晨上课前,学生利用二十分钟左右时 会,学校领导和老师看望毕业生并为他 提升。 间集体诵读由学校精心挑选的如《诗 们送行;每年端午节、中秋节,学校为学 (一)以大学精神激励人。大学精神 经》等经典作品,鼓励学生多了解、多学 生免费发放粽子、月饼;组织未回家的 是大学自身发展中形成的文明成果与 优秀国学作品,引导学生崇尚高雅文 学生吃年夜饭,发放食品和慰问金,使 精神内涵,在高校育人中发挥着重要作 化,提升内涵。 他们享受到家的温暖。所有这些点点滴 用,是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精神 (四)以先进典型引导人。典型引导 滴的小事,看似不够轰轰烈烈、热热闹 诉求。近年来,学校大力弘扬这种精神, 是我们党的重要工作方法。树立一个先 闹,但是最能打动人心的阳光行动,可 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 进典型,就是在学生中竖起一个标杆、 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学校的人文关怀,必 创新”为内涵的“红柳精神”为广大教师 一面旗帜,就是在校内提倡一种导向、 然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使教育 所认可并传承。积极推进红柳品牌文化 一种追求,从而达到“点燃一盏灯、照亮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效果。 建设,着力打造学校高品位的精神文化, 一大片”的效果。学校坚持每年对涌现 (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古 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聚合作用,已经 出的各类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奖 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指出:“如果没 成为我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如 励和大力宣传,同时,我校还邀请“十大 有健康,智慧就难以表现,文化无从施 通过创办“红柳”为魂,打造网站、创作 感动中国人物”、“蛟龙号”潜航员、“科 展,力量不能战斗,财富变成废物,知识 诗歌、印制画册、推出主题展览、编排大 技功臣”来校做报告,举办名师讲坛”报 也无法利用。”心理健康是学生学业成 型文艺演出、组建大学生艺术团、组织文 告会,努力营造了“创先争优”的良好氛 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也是其 化节艺术节、创办手机报以及以“红柳” 围;并注重挖掘和利用广大师生身边的 完成全面发展的保证。高校要不断深化 二字命名主题文化广场,开展“红柳面 好人好事,虽然他们故事很平凡,但是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建立“学校一 对面”访谈、开办“红柳大讲堂”等系列 对于传承红柳精神,引领校园风尚的贡 学院一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活动,全面弘扬和倡导“红柳精神”,受 献是无法替代的。 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建立心理健康教育 到师生员工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发展・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