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众数基本意义与相关介绍

众数基本意义与相关介绍

来源:化拓教育网


众数

统计学/数学

众数(Mode)统计学名词,将数据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后,在统计分布上具有明显集中趋势点的数值,代表数据的一般水平(众数可以不存在或多于一个)。

修正定义:是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那个数值,用M。表示。

理性理解:简单的说,就是一组数据中占比例最多的那个数。

用众数代表一组数据,可靠性较差,不过,众数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并且求法简便。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个别数据有很大的变动,选择中位数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适合。

当数值或被观察者没有明显次序(常发生于非数值性资料)时特别有用,由于可能无法良好定义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例子:{鸡、鸭、鱼、鱼、鸡、鱼}的众数是鱼。

在高斯分布中,众数位于峰值。

语言学

众数,或称复数,是词素的其中一种,在没有双数概念的语言中用于标示多于一个的物件,在有双数概念的语言中表示多于两个的名词数量,在另外某些语言当中,用于标示非一个物件,包括多于一个物件和没有。在许多的语言里,多数的名词都有众数,而另一部份的语言则缺乏,或通常不使用众数,如汉语、日语、越南语等。

有些语言透过外部屈折将名词变为众数,如英语;有些语言则同时透过外部屈折和内部屈折将名词转为众数,如德语、俄语、阿拉伯语;而另有一部份的语言则以黏着词尾来表达复数,如维吾尔语、土耳其语、藏语、匈牙利语等;另有一部分语言以孤立的词素来标明,如汉语、越南语,虽然一般而言汉语和越南语的名词不做单复数之分。

汉语的众数

一般而言,汉语的名词没有单复数之分,人称代词除外,像“我”(单数)和“我们”(复数),不过在一般名词后面加「们」字使名词本身变复数(主要用于指人的时候),还有这个(单数)如果后面改成「些」就会变成众数态的「这些」。虽然不很常见,但这也是可以接受的用法。

虽然汉语一般没有单复数之分,但是汉语具有量词的系统,像「一群绵羊」意味著有许多绵羊。

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意义

比如现在有一组数据

1,2,3,4,4,5,5,5,6,7,8,8,9,从小到大排好了顺序

一共是13个,其中5有3个,4和6有2个,其他都是1个

中位数,就是这些数据排列好了以后中间的那个数字,比如现在是13个,中间那个应该是第7个,所以就是5,那么如果有偶数个数据,那么就是中间两个数字的平均数,比如说18个数据,就应该是第9位和第10位相加除以2。

众数,就是这些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这里是5,出现了3次。比其他的都多,如果出现个数一样的数据,或者每个数据都只有一次,那么众数可以不止一个或者没有

例1:一组数据:2、2、3、3、4的众数是多少?(2、3)

例2:一组数据:1、2、3、4的众数是多少?(没有)

平均数,这个就是把所有数据相加,除以个数。这是数学平均数的简称。

如果是几何平均数,就要把所有数据相乘,然后除以个数。

还有其他一些平均数

一般所谓的平均数都是说数学平均数,又叫均数。其他平均数都要特别指出才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