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后劲浅谈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图书馆进入高校图书馆队伍,经过初期发展建设后,缺乏持续发展动力的现象,提出了抓好图书馆发展原动力读者需求,以获得图书馆发展的不竭动力的观点,以及读者需求的开发、壮大方法等。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后劲
近十年来,在国家大力倡导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已经占据高校队伍的大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队伍的整体状况。作为高职院校办学所具有的基本条件之一的图书馆,同样在近些年来发展建设速度很快,但由于历史和学校办学条件等原因,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设与高校图书馆队伍整体情况相比,仍滞后很多,且发展极不平衡。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发展较好的图书馆在经过初期建设,有了一定的工作条件和基础后,却进入一个发展茫然阶段:一是图书馆下一步发展的规划目标不明确,二是学校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经过初期投入后,没有进一步投入的能力。所以不解决好可持续发展问题,图书馆的发展必然进入一个停滞期。为此,我们进行高职院校图书馆持续发展动力研究,探索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找出影响、制约发展建设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快发展的办法和对策,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动力是师生读者的需求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动力源于各个方面,有国家对学校办学条件的要求,有学校自身发展建设的需要,还有学校教学科研对文献服务的需求,这些都促成了学校对图书馆建设的投入,使得图书馆得以发展前进。那么是否可以说,图书馆发展的动力就是学校的投入呢?答复是肯定的,学校的投入是图书馆发展的首要条件,但透过学校投入这一表象,究其内在的根源,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学校为什么要对图书馆进行投入?学校对图书馆投入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办学基本条件规定、学校投入、机构设置等是学校图书馆发展的原动力吗?笔者认为不是,因为办学基本条件的规定、学校投入等等,都是源于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要,目的都是为满足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所以读者的需求才是图书馆发展内在、本质的动力。由于有了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要,图书馆才有存在的必要和价值。因此,必须树立读者需求第一和读者需求驱动意识,紧紧抓住读者需求这一永恒话题,才能获得持续不断的发展动力。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需求分析
图书馆的发展动力源于读者的需要,研究读者需求,更好地把握读者对图书馆需要的特点、规律,深层次、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读者需要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充分地利用、借助、引导、推动这一发展动力,以达到我们加快图书馆发展建设的步伐的目的。
读者的需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层次来认识: 1.当前需求 读者当前需求,反映的是读者在目前工作、知识层次和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方式、模式和条件下,对图书馆服务工作和文献的需求,这种需求受当前读者自身情况和图书馆条件。对读者当前需求的认识和分析,了解和掌握读者的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工作,满足读者需要。
2.过去需求
过去需求是指读者在以往条件下需要的分析,旨在分析和掌握读者需求习惯和规律,提前做好预测和引导,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3.未来需求
在信息环境条件、读者层次、办学层次等变化条件下,读者可能产生,而且一定会产生新的需求,对于未来的需求,需要图书馆先行一步,有预见地、适当超前地做好准备工作。未来需求分近期和远期,都应做出分析。
4.潜在需求
读者需求中,有许多需求由于种种原因未表现出来,而成为潜在的需求,产生原因包括读者对文献提供保障条件的了解,对教学、学习中文献保障的认识,对图书馆技术设备手段的掌握和了解,以及对自身需求的盲目性等,使得需求隐化未被提出,成为图书馆可挖掘的服务领域。
5.理性、非理性需求
理性是相对非理性而言,理性需求是图书馆大力提倡、保护和发扬的,如读者对图书馆文献保障的需求、对服务方式的需求、对服务的深度的需求、对服务时效的需求等,读者合理需求的满足是图书馆的责任。
非理性需求中,主要表现在学生读者上,由于自控能力、分辨能力等原因,而产生非理性的需求,如表现在对学习和休闲的时间分配控制,不良网站、不良信息的浏览,游戏时间的控制等上,对读者的理性需求要大力支持,而非理性需求则要加以引导、劝止和禁止。
6.需求的差异
读者个体差异包括读者身份、类型、爱好、工作、学习专业、课程进展等,不同的读者会产生不同的需求,同一读者在不同时期的需求也不相同,掌握需求差异是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的基础。
三、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需求的特性化
高职院校读者相对于普通高校读者的差异在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差异。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高校教师同样要求有理论并经过实践锻炼的双师型教师。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包括学制改革、定单式培养模式、项目式教学法,校企联办、灵活的面向社会需要的专业设置等,都造成了读者需求的特性化,其中的最主要的特性是对实用技术文献的需求,图书馆要全方位地突出它的职业技术性特点,并体现在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信息、文献组织、读者培训、读者服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等各工作环节中。
四、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动力的持续化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读者的需求是图书馆最大的发展动力。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加快发展步伐,必须做好发展动力读者需求的培育、引导、利用、开发、壮大工作,以求得图书馆的快速、稳步和持续的发展。
一是读者需求的培育。读者的需求除自身原因产生以外,可通过图书馆工作者的培育而产生。读者需求培育的方式很多,如馆藏和服务的推介、读者的培训、多种形式的宣传、读者阅读兴趣的培养等。特别是引进或购人新型文献资源、开辟新服务方式等都要大力宣传并对读者进行培训。尝试引入市场营销方法,使他们能较快地产生利用的兴趣和信心。注意爱护读者的需求,对读者提出的每一点需求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反馈,对读者的合理意愿,要采取有力的措施,保障他们的要求得到落实,使得读者对图书馆工作有更多的信心和兴趣等等,使读者需求变为图书馆工作改进的推动力。二是读者需求的引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引导读者最大限度地了解文献资源情况,包括本馆的、外馆的,本地区和
行业的,从而产生利用各类文献资源的需求;第二,引导读者在工作、学习和生产实际过程中,及时地寻求文献资源的支撑,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产生新的需求。同时通过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等方式,帮助读者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教会他们学会更多的获取信息的技能,也将激发他们更多的需求。
三是利用读者需求。这是图书馆的主要发展动力,充分利用好这一动力,对加快图书馆发展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对读者的需求和意愿要做好收集、汇总、分析、整理,有计划地列入图书馆发展计划,成为争取学校对图书馆进行投入和建设的最有力和可靠的依据,同时也可以成为上级决策的重要依据,这样的决策有极可靠和坚实的读者需求基础。
四是开发读者的需求。特别是一些潜在的需求,通过开发,使之形成现实的需求,在这里,我们需要打破传统的图书馆服务观念,将文献服务工作延伸到读者的工作和学习中去,这需要图书馆工作者深入了解读者,融入和参与到读者的工作、学习中,在读者的工作和学习中发挥文献信息保障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工作人员可通过介绍引证分析、论文写作辅导、课题查新等信息服务让读者感受到利用信息的益处,从而激发需求。同时主动收集或协助读者形成一次性文献,特别是一些实际操作中不被人们所重视的实用技术、经验,形成极有价值的实用技术文献。这是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稀缺的特色文献,将这些文献充实到本馆馆藏中,为更多的读者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再次促进读者新的需求产生,如此形成良性循环,逐步壮大本馆的独有特色资源。
同时,在读者对图书馆的不断需求中,得到学校对图书馆的重视和投入,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图书馆的发展动力来自于读者的需求,那么不断培育和壮大读者需求就是我们获得可持续发展动力的中心工作,也是长期不断的工作。总而言之,图书馆的一切是为了读者。读者的需要,是图书馆持续发展的动力,在高职院校图书馆走上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重视持续长久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许燕.高职院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刍议.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
[2]时雪峰.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思路.图书馆,2004,(5).
[3]张新.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需求调查与分析.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