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老年痴呆病人的观察及临床护理

来源:化拓教育网
老年痴呆病人的观察及临床护理

发表时间:2011-07-14T16:08:38.6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5期供稿 作者: 张亚范 盖晓晶[导读] 目的 探讨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护理措施的护理原则,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亚范 盖晓晶(吉林松原市中心医院 吉林松原 138000)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5-0278-02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54例老年痴呆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探讨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护理措施的护理原则,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08年4月-2010年4月期间收治的54例老年痴呆病人,通过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的各种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结果 54例老年痴呆病人在睡眠、饮食、认知能力等方面比住院前有明显改善。结论 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观察与护理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命质量是有效的。 【关键词】 老年痴呆 观察 护理

人类进入21世纪所面临的人口老龄化,使老年性痴呆成为国内外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1]。因此,优质的临床护理对于患有老年性痴呆疾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就显得十分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资料选自本院从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老年痴呆病人54例,均符合老年痴呆病人诊断标准[2]。无合并心、肺、肝脏等其他躯体疾病。54例患者中,男35例,女19例,年龄为58—82岁,平均70岁。病程短者1年半,长者6年,平均2—3年;住院时间平均为90天,其中行为、情绪障碍者12例;认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障碍者22例;饮食、睡眠障碍者28例;合并两种以上者16例。 2 临床表现的观察及护理

2.1认知功能障碍、生活自理能力障碍的观察及护理

2.1.1老年痴呆症病人在认知功能出现障碍时,应帮助病人记住他居住的环境。病人外出时应有人陪伴扶持,以防跌倒骨折。 2.1.2生活自理能力障碍时,鼓励病人进行日常力所能及的活动。 2.2行为、情绪障碍的观察及护理

2.2.1患者情绪不稳时,记录患者异常的感情和情绪变化,必要时可帮助病人离开刺激源;鼓励病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另外应维持环境的稳定。

2.2.2有暴力倾向的危险行为发生时,允许病人用语言表达烦躁不安的情绪,如病人对自己或他人有人身伤害的行为发生时,可以考虑使用躯体的束缚,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2.3饮食、睡眠障碍的观察与护理

2.3.1对于营养失调、入量不足、低于机体需要量者,应做到定期真实测量病人的体重。保证饮食数量和营养的有效摄入。 2.3.2老年痴呆症病人经常伴有睡眠障碍,故应安排有助于睡眠、休息的环境。 2.4预防感染,防止压疮的观察及护理

2.4.1老年痴呆症病人易患消化、呼吸、泌尿系统的感染。肺部感染时应指导并鼓励病人有效地排痰,必要时给予雾化治疗及吸痰治疗。对于泌尿系统感染者,可给予每天清洗会阴部,并鼓励患者多饮水。对于消化道感染者,可给予进流食、半流食及易消化饮食,观察大便次数、量、形及颜色,留取大便进行常规检查及培养,避免刺激性饮食及导致腹泻药物。

2.4.2长期卧床的老年痴呆症病人极易发生压疮。应鼓励病人勤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发生压疮后,应及时进行局部用药。

2.5心理状态的观察及护理 尊重理解患者,耐心倾听患者诉说,了解、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运用恰当的沟通技巧,解释和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患者有言语障碍、智能减退表述症状有困难,需要全面仔细观察病情,正确提供信息,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不良情绪和心理反应,并注意防范意外事件的发生。

2.6用药的护理 老年痴呆症病人,常常忘记服药,影响治疗,甚至使病情恶化,因此,必须指导监督病人服药。痴呆患者服药后常不能述说其不适,护理人员要细心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给医生,便于及时调整给药方案。 3 护理效果

在54例病人当中,行为、情绪障碍者12例,认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障碍者22例,饮食、睡眠障碍者28例,合并两种以上者16例。经前述针对护理,具有行为、情绪障碍的病人显效10例,占83.3%,有一定效果1例,占8.3%,无效1例,占8.3%。认知功能、生活自理能力障碍者显效18例,占81.8%。有一定效果者2例,占9.1%,无效者2例,占9.1%。饮食、睡眠障碍显效者22例,占78.6%,有一定效果者4例,占14.3%,无效者2例,占7.1%。合并两种以上者显效13例,占81.3%,有一定效果者1例,占6.2%,无效2例,占12.5%。说明以上护理措施方法得当,护理效果显著。 4 讨论分析

老年痴呆是常见的老年病,病程往往持续多年,在疾病的晚期,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长期专人护理,其医疗护理负担和对劳动生产力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应该注意老年痴呆发病率,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治疗。本文对老年痴呆病人行为、情绪障碍、认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障碍等方面的有关问题和护理经验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结果显示:效果显著。与以往相比,此护理措施更为合理、全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 考 文 献

[1]盛树力主编.老年性痴呆及相关性疾病.第一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4,4.

[2]周华东,陈阳.关于中国人老年性痴呆诊断规范化问题的探讨.重庆医学,2008,37(7):67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